在这八个大臣中,肃顺干练刚明,尤其力主起用汉人平乱,足以说明他是满蒙亲贵中的有识之士。所以,他自然成为了八个人的头领。但是,顾命大臣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南北朝的傅亮、徐羡之,还有本朝的鳌拜,都没有善终。肃顺会是个例外吗?肃顺的前程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这八位顾命大臣能否完成咸丰帝的遗愿,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在他们的对立面还有一个难对付的女人——慈禧太后。
原来,咸丰帝在位的时候,慈禧就经常替咸丰帝看奏折,为丈夫解忧。可大清祖训上明文规定:后宫不得干政。所以遭到了肃顺等人的反对。久而久之,慈禧跟肃顺等人的积怨就越来越深。
另外,还有恭亲王奕,虽然这次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容置疑。
朝堂的权力争夺不亚于战场的厮杀,到底谁能最终掌握大清的最高权力,谁也说不好。
正如左宗棠所分析的,朝廷内部并存三股势力:一是以两宫太后和小皇上为代表的帝王势力;二是以肃顺等八人为代表的朝臣势力;三是以恭亲王为代表的被咸丰帝冷落的势力。
而在朝廷外,曾国藩的湘军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军队。湘军虽然名噪一时,但如果不找好一条生路,湘军最终难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问鼎,这个词突然从左宗棠的脑海中蹦了出来。左宗棠自己都被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依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朝中的血腥争斗是在所难免的。咸丰帝的遗命未必就能真正实现,总会被其他人问鼎。既然如此,何不自己也来干他一把。
凭借自己手里的几千楚军,自然没有这个可能。但老大——曾国藩手里有几十万湘军,他绝对有这个实力。对,就这么干,如果曾国藩真能问鼎,自己也会跟着沾光的。退一步讲,清廷已经腐败到了骨子里,如果曾国藩真能搞这么一下,换点新鲜血液,没准中国就能走上强国之路。
于是,左宗棠连夜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神所依凭,将在得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是一副对仗工整的佳联,联语字头,又恰好嵌着“神鼎”二字,真是太妙了。相信曾国藩一定能悟出让他问鼎的意思来。
左宗棠本想亲自给曾国藩送去,但军务缠身,只好让胡林翼捎去了。本以为曾国藩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结果却石沉大海,湘军没有任何动静。
看来曾国藩只愿意做一个臣子,问鼎对他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跨出的一步。回过头来,左宗棠又想,如果自己手里拥有庞大的湘军集团军,自己会去问鼎吗?左宗棠没有立即回答会,也没有回答不会。
摇身一变成清廷封疆大吏
既然老大不肯“问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仗还是要打的。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日(公元1861年9月5日)安庆最终被湘军攻占,太平军“围魏救赵”解安庆之围的计谋彻底宣告破产。安庆的失陷让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上游失去了屏障,太平天国因而在军事上陷入了不利局面。
不过,太平军在苏浙一带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咸丰十一年三月至九月,在赣北和皖南失利的李世贤转而进取浙江,克复常山、寿昌、金华、义乌、严州(今建德)等名城重镇,控制了浙中地区。李秀成率部进入浙江在严州与李世贤会合后,进兵克临安、余杭等地,意图全力经营东南。十一月二十八日(12月29日)太平军攻破杭州,清廷浙江巡抚王有龄自缢而亡。这样,浙江大部已被太平军掌握,并与苏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但这也无法弥补太平军在皖北战场和天京上游的损失。
在中华大地上,不仅清军和太平军打得热火朝天,清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依然是轰轰烈烈。在这里,影响清廷走向的一场宫廷政变还是发生了。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手握京畿重兵的胜保、僧格林沁等人,成功发动政变,解除了咸丰皇帝遗命的载垣、肃顺等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的职务,开始垂帘听政,夺得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并将新继位的年仅六岁的皇帝的年号改为同治。
这次政变,因为发生在北京,被称为“北京政变”;又因为载淳登基后拟定年号为“祺祥”,史称“祺祥政变”;还因为这一年为辛酉年,所以又被称为“辛酉政变”。
不管怎么说,慈禧和恭亲王没费一兵一卒就赢得了这场政权的斗争,她夺得了大清政府的最高统治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拾咸丰帝留下的烂摊子,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
眼下,各地农民起义如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绵绵不断,尤其是太平军闹腾得大半个中国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还有,虎视眈眈的列强,也对大清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慈禧明白,要想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必须要有一支军事过硬、敢打敢拼的军队。放眼天下,只有曾国藩的湘军可以担当此任了。所以,为了稳定局面,彻底打败太平天国,她大量起用汉族官员,并让他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
十月十六日(11月18日),清廷任命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两天后,曾国藩也奉旨受命督办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官员都归他节制。
既然朝廷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就一定不能让皇上失望,曾国藩根据当时的情况,部署了三面进攻太平天国的战略:由曾国荃率湘军主力从安庆沿江东下,主攻天京;李鸿章带领新组建的淮军进入上海,主攻苏南;左宗棠率领楚军进取浙江。
在官场,只要你是能人,只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绩,总会得到应得的奖赏和官职,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不,一件好事降临到了左宗棠的身上。
十二月二十四日(1月23日),清廷又根据曾国藩等人的保荐,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这样,左宗棠就成了清政府上层统治集团的一员。左宗棠从咸丰十年八月率兵出征,不过一年多时间,就从四品京堂候补升为地方大员。升迁之快,让人咋舌。
这就是战争,总会让一些人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受苦遭殃的百姓却无人问津。如果用这种方式得来的官职换取天下太平,我想,左宗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交换,因为他参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太平。
在这里,湘军的一个变故还要提一下。
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在武昌病逝,他在病危的时候还给左宗棠写信,与他诀别,并勉励他和曾国藩继续未竟的事业。
一生能得这么一位挚友,左宗棠应该无憾了。
左宗棠见信后,急忙派专人带着药物去看望这位好朋友。但胡林翼患的是肺结核,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左宗棠送去的药物最终也未能挽回这位湘军将领的生命。
胡林翼的死不仅是湘军集体的一大损失,对左宗棠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本想亲自前去吊唁,无奈军务缠身,只好含泪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以寄托自己无限的哀思。
30年的交情历历在目,少了这位挚友,左宗棠似乎感到更加孤独寂寞了。
清廷的怪招
其实,曾国藩在计划调派湘军攻取天京的同时,就考虑到应该派遣一支部队进入浙江,以便牵制太平军。在他看来,只有左宗棠的楚军能胜任这个重任。
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日(1862年2月13日),左宗棠率军由赣北经皖南杀入浙西开化,开辟了浙江战场。
浙江与天京、苏南同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基地。李秀成、李世贤兄弟着意经营江浙,在浙江有重兵布防。
李秀成在攻克杭州后,南进江苏,两次攻打上海,不久,又率兵救天京之围。所以,浙江战场主要由李世贤负责,他以金华为中心,以20多万兵力防守,试图阻止左宗棠由西向东的进犯。
我们知道,楚军成军时只有5000人,后来陆续增加到8000多人。但在重兵布防的太平军面前,这点儿兵力显然远远不够。于是,左宗棠奏请朝廷调派了一些将领,并招募了一些兵勇。这样,楚军兵力就达到了一万多人,军事实力较以前增强了不少。但和太平军的几十万大军相比,仍然显得单薄了一些。
不过,左宗棠不惧这些,他坚信自己组建的楚军个个都是勇士,能以一当十。此时,最让他郁闷的是,清廷的怪招——“借师助剿”政策。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政策的来龙去脉。
“借师助剿”,是指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勾结外国侵略者,一同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进行镇压的反动策略。
咸丰三年(1853年),当太平军进攻南京时,两江总督杨文定就派苏松太道吴健彰在上海请求英、法、美派海军进入长江,阻止太平军前进。咸丰四年(1854年),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也主动表示,愿意出兵帮助镇压太平军,但咸丰帝都明确表示了拒绝。后来“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上海,法国海军陆战队配合清军,将上海县城攻破,这是第一次“洋人助剿”的实例,但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咸丰帝还是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助剿”建议。
咸丰十年(1860年)末,国内战争仍然处于焦灼状态,太平天国正不断向东南地区挺进。为稳定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实现条约上的侵略特权,英法侵略者坐不住了,公然扯下了中立的伪装,表示愿助清廷“攻剿发逆”,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咸丰帝表示“借师助剿”的建议可以考虑,但仍然没有采纳,所以,直到咸丰帝病逝,“借师助剿”也没有被清廷正式批准。
可见,在咸丰帝时期,虽然被各地的起义弄得焦头烂额,但咸丰帝始终没有采纳“借师助剿”的方针。
自家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的好,内政岂能容忍外国人来干涉,这是咸丰帝的一个可爱之处吧。
但慈禧太后掌握清廷最高权力后,认为借助外国势力剿灭太平天国只是权宜之策,剿灭农民起义才是最终目的。于是在第二年即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1862年2月8日)发布了一道上谕,正式批准了“借师助剿”。
就这样,在清政府的邀请下,外国侵略者投入到了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
当时,“借师助剿”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法等外国列强直接组建干涉军,参与镇压行动;还有一种是由外国人训练、指挥,用中国人打中国人。比如,美国人华尔于咸丰十年(1860年)在上海拼凑的洋枪队也改组为中外混合军,清廷十分重视这支军队,将它改名为“常胜军”。
在这里,有一个人要提一下,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太平军在南京立国后,他曾在家乡协助办理团练,后来加入曾国藩幕府,受到了重用。同治元年回家乡招募淮勇7000人,又加入了部分湘军,成立了独当一面的淮军。他对洋人谄媚无比,是“借师助剿”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攻剿浙杭的过程中,虽然左宗棠主张内政还是自己解决的好,不应该让外国人参与进来。但作为清朝封疆大吏的左宗棠,很难坚决违背清廷“借师助剿”的命令。他最终还是遵照清廷的指示,勉为其难地执行了“借师助剿”的政策。
在浙江的攻势
扔下清廷的“借师助剿”策略不谈,看看左宗棠率领楚军的作战情况如何。
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日(1862年2月13日),左宗棠率军拿下开化县后,打开了入浙的突破口,同年二月又克复遂安县城。他按原计划准备先取严州,认为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徽州后路和江西腹地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又能够从西屏障衢州,向东威胁杭州,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这时,李世贤率大军出金华攻衢州,并准备从那里进入江西切断楚军与曾国藩湘军的饷源。情况紧急,左宗棠只好从遂安回兵救援衢州。
左宗棠同李世贤军在衢州一带交战相持两个多月,李世贤因久攻衢州不下回军金华,以龙游、寿昌、兰溪三县为掎角之势,继续对衢州虎视眈眈。
此时,太平天国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了。五月三日(5月30日),湘军自水陆两路逼近天京,曾国荃率领的陆军在雨花台驻扎,彭玉麟率领的水师在护城河口停泊,天京被围。此时,李秀成正领兵二度进攻上海,但也无法啃动有外国雇佣军防守的上海。
在浙江的太平军开始有些动摇,毕竟,自己的大本营要是失陷的话,他们在浙江就是打出个花来,也难逃灭亡的结局。
左宗棠抓住时机,在五月十二日(6月8日)率军在龙游附近击败了李世贤部。十五日(6月11日),李再战失利,于是退守金华府。此时,太平军内部矛盾重重,无力组织有效攻势。二十四日(6月20日),天王洪秀全命李世贤部回援天京。
自己的屁股还没擦干净呢,哪里有工夫去救主。李世贤着急了,必须迅速化解浙江的危局,他才能腾出手来解天京的困境。
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世贤越是着急,越是对兵强马壮的左宗棠毫无办法。因为此刻的左宗棠已经不是昔日的左宗棠了。新募的丁勇陆续前来,又造船调炮,添设水师,左宗棠的军队已经扩编和增调到3万人,而且配备了很多新式枪炮,大大增强了军队的实力。
六月,解衢州之围后,左宗棠改变了原先拟订的“直捣严州,再取杭州”的用兵计划,他认为防守杭州的太平军人数不多,而在金华防守的太平军却不少。所以,应该合力先将龙游、寿昌、兰溪、汤溪等地攻下来,然后分兵攻打严州、处州,便能势如破竹,直取杭州。于是,他决定先把金华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左宗棠的战略计划之所以发生了这一转变,是因为起初兵力不足,不敢与李世贤在金华决战,想走捷径从严州进取杭州。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楚军在衢州一带屡败太平军,并且军事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他完全有资本和资格与李世贤的太平军摆开架势,决战一场。
这样,下定决心决战的左宗棠企图在金华歼灭太平军主力,为攻下全浙打下基础。从此,左宗棠便结束了在衢州一带徘徊半年的局面,把进取金华作为战略重点,准备在金华一线展开会战。
话又说回来了,自从左宗棠领兵入浙之后,遭到太平军将士的顽强抵抗,进展十分缓慢,八个月都未能越过衢州一线。希望这次能一战定输赢,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六月初七日(7月3日),左宗棠率军继续从南北两路东进,接连攻破太平军30多座营垒。面对楚军的攻势,太平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只好退守到兰溪、龙游一带。为了早日摆脱左宗棠部的纠缠,以便回援天京,李世贤在六月中旬调大军分两路奔袭楚军遂安后路,希望能打乱左宗棠的进军步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李世贤出的难题,左宗棠没有乱了方寸,因为他有的是可以调配的兵力,便派刘典等九营四千人回援。六月二十日,刘典等部与太平军在遂安东南展开激战,结果太平军战败。二十七日(7月18日),李世贤退返金华,在金华、龙游、兰溪、武义一线聚集兵力,想要坚守。
在左宗棠率所部近万人投入金华决战之际,清军在七月十九日(8月14日)攻克位于金华南面的处州府(今丽水),使太平军金华守军失去一面屏障。闰八月十三日(10月6日),又夺取严州府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