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超值金版)
1917400000012

第12章 礼仪是成功人生的通行证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礼仪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一个人的修养与才智。简约清新的妆容,端庄典雅的服饰,大方自然的仪态,优雅自信的言行,不仅给他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传达了个人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聪明智慧与在职场的专业水准,为你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礼仪如同一封无懈可击的推荐信,让你通行天下无所阻碍,助你从容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其力量和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职场共事;无论是商务拜访,还是会议谈判;无论是庆典宴会,还是文艺演出;无论是面对客户、上司,还是面对朋友、同事,优雅的行为和举止,得体的仪态和言语,真挚的情感和沟通,规范的礼仪都能助你如鱼得水地穿梭于各种场合,从容地应对各种社交难题。

不懂礼仪,你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掌握礼仪,精通礼仪,用礼仪为你的人生保驾护航,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打造无限精彩的绚烂成功人生!

潇洒人生,礼仪当先——结缘礼仪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礼仪的“礼”即尊重,它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就是对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仪”,顾名思义,表示仪式,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形式来表达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而在古代,“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社会交际上看,遵守礼仪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而且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对净化社会风气,美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商务往来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企业形象的主要评判标准。如今一些大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甚至将礼仪作为企业文化考核的重要内容。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礼仪是整个人生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就会被社会中的人视为“异类”,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一个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礼仪修养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所以,学习礼仪,不仅满足你走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养你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你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学习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学习礼仪,让你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通过学习礼仪,进一步提高你的修养,培养你的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学习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我们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我们的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古代的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今天,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注重仪表等加以承传。这对于培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道德准则和规范,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一个讲究礼仪道德和修养的国家,必定为世人树立了一个令其敬仰的典范。在社会活动中,讲究谈吐礼仪,可以使人变得文明;讲究举止礼仪,可以使人变得优雅;讲究衣着礼仪,可以使人变得大方;讲究行为礼仪,可以使人变得美好而有教养;等等,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成为受人尊敬和欢迎的人。

正是因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事情的最终结果。所以,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学习礼仪、讲究礼仪。

礼仪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以下生活中的失礼行为,你有过吗?

上门拜访的时候,正巧碰到人家在吃饭,应邀入席吧,自己又吃过了,或者说,同这位朋友还没有熟悉到随便进餐的程度。这时的你,会尴尬得不知是进还是退,是站还是坐。

你刚同一位朋友或一个熟人寒暄一番后,说不到某一地方去,走路时,想着想着还得去,恰巧在那地方又碰到那位朋友或熟人,这时你不知如何向朋友或熟人打招呼。

有时你在朋友家聊天,讲得正有兴致时,突然又有陌生人来访,想走吧,话又没讲完,不走吧,又不能当着陌生人的面继续讲,这时,你会很不自然。

有件事瞒着对方,实际上对方已了解情况,这时候你若向对方继续编造谎话,一旦被对方戳穿,你会感到尴尬无比。讲话时无意刺到别人的忌讳,你明明做了某事,说了某话,别人事后又知道,当他问你时,你又不能明说,你都会感到不甚尴尬。

其实,生活中尴尬的事是常有的,每个人也都会遇到。要想尽量避免诸如此类的尴尬情境发生,就需要懂得一些生活中的礼仪,用礼仪这个手段来化解尴尬。

例如,碰得人家正在吃饭,你可以先发制人,“对不起,我来得不是时候。”看主人怎样回答,你再随机应变。

说不到某地方,结果又去了,恰恰碰到刚道别的人,这时的你,不妨主动开口,三言两句讲明缘由。

你与朋友讲话,又有陌生人来访,如果话正投机,不妨直言对陌生人:“对不起,我讲两句话马上就走,前客让后客。”相信这时的陌生人会避开,让你把话讲完。

你瞒着对方的事,一旦被对方戳穿,就不能继续遮遮掩掩,要如实说明为什么隐瞒,把原因讲明,尴尬也就不存在了。

碰到别人的忌讳,可直接道歉,也可以改天讲清楚。

你明明做了某事,说了某话,别人又知道,你又不能解释,你就适当讲讲难言之隐。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人打交道,假如你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曾经有这样一个大学生骑自行车不慎碰了一位老人,大学生当场就喊了一句:“你长眼睛了吗?”就一句话把老人给骂懵了。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穿着时髦的大学生,竟然这么粗鲁不讲道理,老人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著名的经济学家张则行先生,一直从事凯恩斯经济理论研究,一生著述颇丰,其学术成果享誉国内外。如今虽已是老人,但他每每遇见朋友,都以将近90度的鞠躬施礼,让对方不知所措。通过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不礼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素质问题。

礼仪是一种坚韧的智慧,表达着对别人的尊重,不会激起对方的反感,给自身拓宽了很大的空间。

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觉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为己任,一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之中。

礼仪可能帮助你赢得好人缘、好人脉

良好的礼仪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能够帮你赢得好人缘。

古人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讲的其实就是交际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假如人皆如此,长此以往,必将促进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

某位营销员在一次会议上作自我介绍:“有只小猪在跳迪斯科,现在你们知道我的名字了吧?”台下响起一片回应:“猪——会——摇!”她微笑着点头说:“大家倒过来念呀。”众人恍然大悟,倒过来便是她的名字:“姚慧珠”。如此精彩的自我介绍,要让人记不住你的名字都难。

有个干部与一位多年不见的战友见面了,一时竟想不起他的姓名。分手时,这个干部主动拿出纸来把自己的名字、电话、通信地址写下来,然后把笔交给他,说:“来,让我们相互留下自己的名片,今后多多联系。”对方也记下了他的名字、住址、电话。

当然,赢得好人缘并不只是靠记住别人的名字来实现的,但记住别人的名字却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交际礼仪。像上面的那位营销员的精彩自我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对她的印象记忆深刻,同时也会认为她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

人缘要在勤沟通、多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所以主动联系也是一个必备的交往礼仪。你善于联系朋友,朋友自然也勤于和你联系;反之,你半个月甚至一年都不和朋友们打招呼,那么肯定在对方的心里被“蒸发”掉了。

人际交往的礼仪原则之一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你感觉别人对你是陌生的,那么在别人眼中你也是陌生人;如果你把陌生人当做朋友来对待,陌生人也会把你当做自己的朋友。

主动是结交陌生人的最基本的礼仪。主动问候、主动搭话、主动沟通、主动帮忙,这些都有利于拉近你与对方的关系和距离,尽管你们之前素未谋面。

其实,每个人都有交往的愿望和需要。你主动向对方敞开心扉,同样能够换得对方的理解和接受。当然,初次相识,要遵守必要的礼仪细节。比如不可冒昧地询问交往不深的人的信息,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人的活动和私事,等等。与陌生人沟通,消除对方的警惕心理是有必要的,这就需要你用友好、热情的态度去接纳对方,或者在对方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其心理需求,如帮个小忙、举手之劳等,都能赢得对方对你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彼此更深层的交往。

礼仪有助你实现事业成功,开创辉煌

礼仪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礼仪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说服他人打动人心的心理武器,更是事业的催化剂、成功的保证。

大家可能知道“张良因礼得兵书”的故事。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有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

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您怎么能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又一想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到桥下帮老人捡回了鞋子。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闻听此言心底更加不快:“你这老者,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

张良又转念一想,反正他是老人,再说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给张良。

张良得到这本奇书,日夜诵读研究,使之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张良为老人拾鞋、穿鞋,处处礼让,既表现为对老人的尊重,也表现了自身完善的品格。张良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礼仪铸就了张良的成功,由此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有多么重要。

懂礼仪是成功的基本要素。礼仪是通向成功道路的通行证,这不是说有了礼仪就能成功,但在成功的路上,礼仪的确有着很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求职应聘的时候,“头3分钟是关键”。因为招聘时面试方不可能给一个应聘者很多的时间,但头3分钟内你举手投足间表现的气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法却可以看出你是否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所以,除了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实践经验,还需要适当的礼仪来美化个人。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能,而85%则主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世的能力。”有那么一个哈佛大学设计的表格,它将人成功的要素分为三块:宏观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个职业人需要具备上述三种能力,虽然地位不同、岗位不同,各种能力的构成不同,但是总的看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所占的比例相同。大概为:成功=15%的知识技能+85%的人际关系。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庸俗的拉关系,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指的是如何运用礼节、礼仪来建立、维护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事业生活环境。

礼仪对于一个人的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知书达理、善于运用礼仪的人和一个举止粗俗、不懂礼仪的人,其事业的境界会有天壤之别,前者在事业上会春风得意,心想事成;后者在事业上则会处处碰壁,陷入困境。

礼仪对于事业的作用,体现在管理、职场、推销、谈判、会议等各个工作领域和环节中。

例如,求职礼仪有助于你推销自我的形象、取得面试的成功。在求职中你的细微举止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对你的评价。古人云“见微而知著”,礼仪能规范你的举止,防止因小节而误事。同时,借助礼仪可以推销自己的文化素质、体现自己的道德水准、反映自己的个性,以及顺利完成面试的全过程。礼仪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用人单位愿意与你交谈,有兴趣和耐心进一步了解你,甚至当发现你与其他应聘者相比有欠缺的地方时,也能给予理解、关怀和鼓励,从而使你的求职事半功倍,脱颖而出。

又如,工作场所遵从服装礼仪对于维护你的形象、有效开展工作极为重要。在工作服装的穿着方面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常有餐厅工作人员,甚至是厨师穿着工作服进出公共厕所。这样不仅不符合食品卫生规范,会令顾客对餐厅的印象大打折扣,从而造成餐厅形象不佳,影响餐厅的生意。还有夏天的时候,许多职业女性不够注重自己的身份,穿起颇为性感的服饰,这样你的智慧和才能便会被埋没,甚至还会被看成轻浮,影响你的职业前程。

礼仪是个人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讲究和运用礼仪既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体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提升人的涵养,增进了解沟通,细微之处显真情,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懂得礼仪,运用礼仪,使你的事业更加顺利,使你的人生更为成功!

遵从礼仪5项原则,做个彬彬有礼的人

礼仪名目众多,细则纷繁,讲究商务礼仪尤其还应掌握必要的世界各国的礼仪习俗,更是使其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掌握?在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具体遵行商务礼仪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其中包括言行文雅,态度恭敬,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表里一致。

遵从礼仪的5项原则如下所述。

1.“尊敬”原则

有人曾把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充分地考虑别人的兴趣和感情”。尊敬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尊重长辈,关心客户,这不但不是自我卑下的行为,反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礼仪,说明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礼”的良性循环就是借助这样的机制而得以生生不已。当然,礼待他人也是一种自重,不应以伪善取悦于人,更不可以富贵骄人。尊敬人还要做到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喜好与禁忌。总之,对人尊敬和友善,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

2.“真诚”原则

商务人员的礼仪主要是为了树立良好的个人和组织形象,因此礼仪对于商务活动的目的来说,不仅仅在于其形式和手段上的意义。同时商务活动并非从事短期行为,而是越来越注重其长远效益,只有恪守真诚原则,着眼于将来,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获得最终的利益。也就是说,商务人员要爱惜其形象与声誉,应不仅仅追求礼仪外在形式的完美,更应将其视为情感的真诚流露与表现。

3.“谦和”原则

“谦”就是谦虚,“和”就是和善、随和。谦和既是一种美德,更是社交成功的重要条件。《荀子·劝学》中曾说道:“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即是说只有举止、言谈、态度都是谦恭有礼时,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教诲。

谦和,在社交场上表现为平易近人、热情大方、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显示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因而对周围的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着较强的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

当然,我们此处强调的谦和并不是指过分的谦虚、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更不是妄自菲薄。应当认识到过分的谦虚其实是社交的障碍,尤其是在和西方人的商务交往中,不自信的表现会让对方怀疑你的能力。

4.“宽容”原则

宽即宽待,容即相容。宽容,就是心胸坦荡、豁达大度,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谅解他人的过失,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很强的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并提倡宽容的道德原则,并把宽以待人视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美德。从事商务活动,也要求宽以待人,在人际纷争问题上保持豁达大度的品格或态度。在商务活动中,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难免出现冲突和误解。遵循宽容原则,凡事想开一点,眼光看远一点,善解人意、体谅别人,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各种关系与纷争,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5.“适度”原则

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社交距离,也就是要善于把握住沟通时的感情尺度。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在人际交往中,沟通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沟通时的感情尺度,即人际交往缺乏适度的距离,结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一般交往中,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所谓适度,就是要注意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尊重,达到沟通的目的。

总之,掌握并遵行礼仪原则,做待人诚恳、彬彬有礼之人,在人际交往和商务活动中,就会受到别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