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超值金版)
1922800000037

第37章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37)

又继续走了数英里的路程之后,小罗伯特射到一只怪兽,这种动物外表像刺猬,嘴巴是圆筒状,舌头尖尖长长的,上面还有丰富的黏液,专门以吃蚂蚁为生。

“这种动物叫针鼹,大家见过了吗?”这博学的学者对动物这一行也很有研究。

“长得可真是丑陋。”格里那凡爵士说道。

“虽然长得丑,但却是稀罕的动物。除了澳洲大陆以外,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怪兽。”

巴加内尔本来想把这种怪兽放进牛车的杂物车厢里,但这遭到了奥比内的极力反对,只能罢休。

在这一天,这一行人又继续行走到了东经141°30′的地方。直到现在,他们都很少看到外地移民,当地的土著人更是一个也没遇见。

然后,这地区一个罕见的奇观引起了旅行者的极大兴趣。他们看到,这里有成千上万的牲畜浩浩荡荡行走着,那场面的确蔚为壮观。其实这是澳大利亚投机倒把的商人,把大群大群的牲畜从东部山区地带赶到了维多利亚省和南澳地区一带进行贩卖。

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孟格尔船长注意到,在前方三英里的地方,在地平线上,有一股弥天盖地的灰尘滚滚卷来。大家都疑惑不解,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巴加内尔判断,这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还用科学家的想象力进行了一番科学上的理论解释。然而巴加内尔的无边际想象却被艾尔通一句话给阻断了,因为艾尔通说这只是牲畜群在行走时扬起的灰尘。

艾尔通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只见那股灰烟尘埃慢慢地靠近,旅行者们很快听到了一片嘈杂声,这里面有牛嗥羊咩马嘶的声音,还夹杂着人的呼喊声、咒骂声还有口哨声。

此时,爵士一行人看到了,在这一片尘雾中,有一个人走了出来,他是这支浩浩荡荡的牲畜大军的总指挥,准确来说,应该叫他做“牧守”。这人叫做山姆·米切尔,从东部地区来,正要走到佩特兰去。格里那凡爵士就上前和这叫米切尔的“牧守”交谈了起来。

米切尔率领的这一支牲畜群大军,一共有一万二千零七头牲畜。这些牲畜,是“牧守”从蓝山平原一带购买到的。牲畜中有一千头牛、七十五匹马、一万一千只羊。米切尔说,这些刚购买的牲畜,个子都很瘦小,现在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牲畜赶往南澳富饶的草原上放牧,把它们一个个养得膘肥体壮,以便能卖给好价钱,获得丰厚的利润。他觉得头疼的是,这些牲畜赶起来很不容易,需要有执著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做好。所以,要赚一些小钱真是困难。

这些牲畜群在前面慢慢走着,米切尔继续对爵士一行人说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他说自己从家乡出来已经有七个月了;为了赶着牲畜,他用了二十条狗看管,还有三十个帮手,另外六辆大车跟随其后;每天行走大约十英里,找到目的地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大家都一起赞扬米切尔这些牧群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米切尔说道,这牧群有次序行走,是讲究排列的。先是用牛来带头,中间是羊群,一旁用二十个人指挥牛羊行走,最后才是马群;用牛群来做头,是因为牲畜喜欢跟着牛群走,如果是其他的牲畜,就难以驾驭。

米切尔还解释着,在平原地区赶牧群,容易驱赶;但在丛林地带,就有许多困难;最烦的时候是遇上暴风雨或者湍急的河流,那样行走困难更加大。赶到这里,自己都克服了重重阻碍,穿越了许许多多平原、山峦还有丛林地带,一里一里地向前走。

当米切尔在叙述的时候,这些牧群慢慢走了一大半,因而他也必须跑到前头去继续赶牧。于是,他告别了格里那凡爵士这一行人,飞奔到骏马上,一眨眼工夫,就消失在一片烟尘之中。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则背着和牧群相反的方向继续向前走。在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一行人在塔尔坡的山脚下休息了。

这时,巴加内尔向大家提醒,这天是12月25日,是圣诞节;按照欧洲的风俗,是要隆重欢庆一番。其实,奥比内先生也没有忘记这个传统的节日。他早就做好了庆祝的准备,亲手做了一顿丰盛的圣诞节晚餐。晚餐上有鹿肉火腿、腌牛肉、熏鲑鱼、荞麦粉和大麦粉烹饪的糕点,还有威士忌酒、香茶、波尔多葡萄酒。于是,这些旅行者就坐在帐篷下,尽情享受这一份节日的美食,同时对奥比内先生的厨艺大加赞赏。

这顿丰盛的晚餐大家吃得兴致极高,巴加内尔觉得有一些水果更加美妙。于是,他就一路跑到山脚下,亲手摘了一些野生的橘子,这些当地土著人叫做“毛卡梨”,吃起来是没什么滋味的,但如果把核咬碎之后,味道就像辣椒,辣得非常呛人。巴加内尔却亲口尝了一下,以示用科学的探研精神来研究事物,可结果却被辣得嘴都张不开,以至于在少校想让他对众人说说澳洲沙漠的特征时,他都没办法开口。

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26日,爵士一行人又走过了诺通河那一片肥沃的土地,涉过了快要干涸的麦根齐河。这天风和日丽,旅行者都感觉天不太热,挺凉爽。巴加内尔对小罗伯特解释道,这是因为南风的吹拂令天气变得凉爽了,这道理就同北半球夏天如果刮北风,天气就会凉爽一样。

“其实我们这次天公作美,挺巧合的。要知道,从总体上来说,南半球比北半球天气还要热。”巴加内尔继续解释道。

“这是什么原因呀?”小罗伯特好奇地问。

“很简单呀!难道您不知道,在夏天的时候,地球离太阳比较近吗?”

“巴加内尔先生,这个我知道。”

“您听说过,冬天之所以这么冷,是因为太阳对地球的斜射的原因吗?”

“嗯,这也知道。”

“亲爱的孩子,所以呢,南半球比较热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那这样一来,我就完全不明白了。”小罗伯特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说道。

“孩子,您可以想想呀!现在的欧洲正处在冬季;但我们现在在地球的另一半,所以我们踏着的澳洲大陆是什么季节呢?”

“是夏季呀!”

“嗯,所以,这时候地球离太阳是最近的,这你知道了吧!”

“嗯,这我明白了。”

“南半球夏天比北半球热,就是因为在夏季的季节,南半球比北半球距离太阳更加近一些。”

“对的,亲爱的巴加内尔先生。”

“因此,地球冬天离太阳近,这是我们住在北半球的人所持有的观点。”

“啊!这一点我都真没想到。”小罗伯特天真率直地回答道。

“我的孩子,现在您都理解了吧,千万别忘记了!”

这样,巴加内尔先生给小罗伯特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最后,他还知道现在所处的维多利亚省,平均温度大约是华氏74°,合计为摄氏23.33°。

在黄昏时分,这一行人走到了距离龙斯达湖大约有五英里的地方,露宿扎营。

在第二天,这一行人又出发,在大约十一点钟的时候,他们来到了维迈拉河畔,这里是东经143°。

这维迈拉河大约有半英里宽,在河上没有桥,也找不到渡河的木筏。艾尔通就四处寻找能蹚过河流的浅水滩。他后来在上游的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方,发觉那里的河水比较浅,于是就吩咐大家可以在这里过河。艾尔通还专门测试了一下,这里河水大约有三英尺深,当牛羊蹚过河水的时候,是不会有危险发生了。

“除了这里,没有什么渡河的好办法吗?”格里那凡爵士询问艾尔通。

“爵士,真的没了。其实我觉得,从这里蹚过河水,不会有什么危险事情发生的!”

“海伦夫人和格兰特小姐,都需要下河吗?”

“没必要的,我会拉紧做驾辕的牛。”

“好的,艾尔通,现在这全指望你了!”

接着,这些骑马的男士都围着牛车,毅然谨慎地踏入了河水里面。

少校和两位骑手骑着马,在前头探路;艾尔通则坐在牛车上,小心谨慎驾驭着牛车;格里那凡爵士和约翰·孟格尔船长则在牛车的左右两侧,保护里面的两位女士;巴加内尔和小罗伯特则在后面压阵。

当走到河中心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危险发生,行走得平平安安,一切很稳妥。但是当行驶到河中央的时候,河水慢慢变深了,直淹没到牛车的轮盘。艾尔通看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不稳,很担心这些牛的脚探不到河底;就亲自下了河水,自己握着牛角,拉着牛向前走。

然而,意想不到的意外还是发生了。只听见哗哗啦一声响,这些牛车仿佛撞到了什么东西,向一边倾斜,河水直冒到女士们的脚踝上。格里那凡爵士和约翰·孟格尔立即下马,用力扛住牛车,但还是无法把它稳住,牛车于是在河面漂浮着。

还是艾尔通手脚麻利,用力扛住牛车,马上把车子位置纠正过来。慢慢地,在前面河底有一道平坦的小坡,牛和马的脚都能够“踏踏实实”地着地。就这样,牛车和骑马的人都能安然无恙地渡过了河。旅行者虽然全身都被湿透了,但还是欢欢喜喜。

只不过,不幸的是,这牛车的前厢被碰坏了,格里那凡爵士坐着的马,前蹄上的蹄铁也掉了。大家非常发愁,怎么修理呢?正在大伙儿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这艾尔通毛遂自荐,说自己可以去离这里二十英里的北边,那里有个黑电站,找一个铁匠回来修补。

“好的,这就辛苦你了!问一下,这么来回一趟需要多久的时间?”格里那凡爵士询问道。

“没多久的,需要十五个小时,不会太长。”

“好的,那您赶紧去吧!我们专心在这里等候您的到来。现在,我们就在维迈拉河畔扎营露宿吧!”

探险家的故事

等候艾尔通回来的时光,不免有些无聊,于是大家就在维迈拉河畔一带闲聊、散步,欣赏沿岸美丽的风光。旅行者们看到,在河边有许多灰鹭和红鹤。这些鸟儿一见人,就扑呼呼地纷纷飞走了,边飞边发出嘶哑的叫声。在野无花果树或者百合花枝间,飞翔盘绕的是无数缎光鸟、黄鹂、班鹟和翘翅风鸟;翡翠鸟不在河边捕鱼;一些属于鹦鹉的鸟,如七色的“碧山”鸟、朱头红颈的“罗什儿”鸟、红蓝相间的“乐利”鸟在一棵棵开花的胶树顶上,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鸟叫声。旅行者们被这一片大自然美景所陶醉,时而驻足停步在潺潺流淌的河水边,时而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这些旅行者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出了半英里的路程。天也慢慢变黑了,人们只能靠闪烁的星星辨清方向,从原路返回。自然,在南半球人们是看不到北斗星的,看见的只是南极十字星座。

当大家回到宿营地的时候,奥比内先生在帐篷里做好了可口的晚餐。于是大家纷纷落座就餐。晚餐的美味佳肴是一盆烩鹦鹉,这是威尔逊打猎到的。经奥比内这厨师的精心烹饪,变成了一道色香俱全、美味可口的佳肴。大家看到,这里美丽的夜景错过实在是可惜了。于是,在吃完饭之后,大家也没有睡觉休息,而是围成一圈聊着天。海伦夫人提议,学者巴加内尔先生应该向大家讲述一下,大旅行家们到澳洲探险的故事。大家都纷纷支持这建议,巴加内尔也当仁不让。于是这博学的地理学者,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还有超强的记忆力,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起来。

“我的朋友们,包括少校在内,应该记得我在‘邓肯号’上列举的那五十多个旅行家。然而,这些旅行家深入澳洲内地探险的,其实只有四个。这四人分别是柏克、马金莱、兰兹博罗和斯图亚特。他们沿着从南到北、或者沿着从北到南的方向穿越了澳洲大陆。他们探险时间是:1860年和1861年柏克、1861年和1862年马金莱、1862年兰兹博罗,同是1862年的还有斯图亚特。关于马金莱和兰兹博罗这二人,我就简单扼要提及一下。马金莱是从阿德雷德出发,到达卡奔塔利亚湾的;但兰兹博罗是从卡奔塔利亚湾出发,到墨尔本的。这两个人都是接受澳大利亚委员会的委派,去寻找探险家柏克的。

“我现在就给大家讲述一下柏克和斯图亚特这两个探险家的历险经历。这两个可真是勇敢无所畏惧的探险家。

“大约在1860年8月20日,罗伯尔·柏克原本是卡斯尔门警视厅巡查的退役军人。在墨尔本皇家学会的鼓励下,他就和十一个探险家一起从墨尔本出发去探险了。这十一个探险家分别是有名的天文学家威尔斯、植物学家伯克莱尔博士、格莱,一些印度青年军官,如金格、兰代尔、伯拉赫,还有几名印度士兵。这次探险中,他们一共携带了二十五匹马、二十五头骆驼,再加上八个月的口粮。这支探险队伍计划是沿着柯伯河边走,一直到达北部的卡奔塔利亚湾。刚开始,他们一路顺利走过了墨累河和达令河,抵达殖民地的北部边界城市梅宁蒂站。

“这支探险队伍走到那里时,因为队伍携带的行李过重,队伍的指挥官——柏克的脾气比较暴躁,引起了内部成员意见分歧,出现了矛盾和分裂。作为骆驼队的带领人——兰代尔,和几名印度士兵偷偷逃离这支探险队,重回到原来的达令河。柏克却依然继续探险历程。在他们出发后三个月,也就是11月20日,他们到达了柯伯河的河岸,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储粮站。

“在这里,这支探险队伍一时之间无法找到能为旅途持续补充水源的路,所以就在柯伯河的河畔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这支探险队历尽磨难,到达了一个地方,他们就把那地方称做‘威尔斯堡’,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中转站。在这里,柏克就把探险队伍分成两队,一个小队伍由伯拉赫带领,在这威尔斯堡驻守三个月,负责等候另一支探险队的归来;另一小队伍一共有四个成员:柏克、格莱、金格、威尔斯;这四个人稍作整顿之后,继续探险出发。

“由于考虑到旅程一共需要走六百法里,所以这柏克率领的另一支小队伍,一共带上六头骆驼,还加上三个月的粮食。这些粮食有两夸脱一夸脱,大约五十公斤。的大米和荞麦粉,三夸脱的面粉,一夸脱的咸猪肉和腊肉,一夸脱的干马肉,以及三十公斤的饼干。

“柏克率领这四个人,就这样起程了。他们艰辛地越过了荒无人烟的沙砾地带,抵达埃尔河边。那个地方,就是探险家司徒特在1845年所抵达的最远地方。之后,他们尽量沿着东经140°线,向北继续探险。

“在1月7日的时候,这四个人到达了南回归线,在那里是一片热带沙漠,骄阳高照;在沙漠中都找不到水喝,偶尔碰到了一些暴风雨,就感觉凉爽舒服了一些;偶尔,他们也遇到几个当地的土著人,但没危险事情发生。因为这段探险历程没有江河阻碍,更没有高山横亘,所以不算太困难,行走得还算是顺利。

“在1月12日的时候,这四个人抵达了佛伯山和连山山脉。这些山脉都是花岗岩质构成的大山,所以攀登起来非常困难。在那地方,人走得很困难,骆驼更是累得不愿前进。以至于柏克在自己旅行日记上,是这么写着的:‘一直在山中转圈子,骆驼累得大汗淋漓!’然而,这四个人还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敢顽强的精神,终于爬过了这两座山脉,顺利到达了特纳河的河畔。之后,这一支小队伍又走到了佛林德斯河的上游地区;看到佛林德斯河直流到卡奔塔利亚湾,在河两岸长满了桉树和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