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199500000007

第7章 散文

第1章第6节散文

散文的概念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古代把韵文和骈体文以外的作品统称为散文,现代把诗歌

以外的一切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应用文章)都划入散文的范畴。狭

义者,指文学作品中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等体裁并列的一种体裁,大抵包括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此处讲的是狭义上的散文作品。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多样,形式自由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追求表现生活情趣和

哲理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征

题材多样

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的题材最为广泛。散文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可以表现

个人生活,如回忆往事、抒发感想、怀念亲友等,也可以描述社会现实,如社会事件、国际

风云、风土人情等。几乎无事不可入散文。

散文可以不以某个人物为叙事中心,也不需要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某

个片断或侧面,来表现特定的情感和感受。

形式不拘

散文是表现形式最为灵活多样的文学体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结构灵活:散文没有统一或严格的结构模式,可谓是不拘一格。历来有“形散神不散”

之说。这里的“神”,应该指的是叙事的脉络或线索,是作者用以建构的依据,散文一般以

作者的情感或感受为线索来建构,也有以某种物象或话题为线索来建构,或者以对象的性质

或意义为线索来建构,总之是相当灵活、自由的。有时可以是中心或主题,但并不总是。

手法自由:虽然一般把散文分为叙事、抒情和议论三大类,但在运用表现手法上,是可

以很灵活自由地运用的。它可以借叙事、咏物来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寓意,也可以以议论来阐

明事理,甚至用透彻的分析来阐述深刻的哲理,如有的随笔。有些抒情散文直抒胸臆,有的

则采取象征的手法含蓄地传达深层的意蕴。总之,在散文中,所有的表现手法是可以自由地

打通的。

抒写记实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散文是记实性最强的体裁。写实可谓是散文的品格, 瞧湟帐貅攘Φ母?

源所在。遵循生活真实的标准是散文写作中的首要原则,也应该是它的强项,因为如果运用

虚构,它的艺术魅力是难以与小说或戏剧相敌的。

散文的记实性体现在描述真人真事和表现真情实感上面。

真人真事:报告文学、记实文学、传记文学、自述性作品,回忆录、参观访问记、游记等,

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活真实的标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都必须真实准确的,有时侯

,哪怕是细节上的失真,也会破坏作品的真实性。散文一旦失去真实性,就丧失了生命力。

真情实感:对侧重抒写作者的情感和感受的作品,要求应该是真情实感。抒情散文的最忌矫

情。文如其人,更多指的是散文。矫情的人令人厌恶,矫情的作品也同样令人厌恶。

当然,散文的写实并非对生活的机械的摹写,真人真事,并非全部照搬,既然是文学作品,

总是要有所取舍,有所剪裁的。另外,在追求象征意蕴的散文作品中,有时很难与现实生活

对应起来,如鲁迅的《野草》。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具体样式很多,可以大体分为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是经叙述人物或事件为主的散文样式,它大都采取第一人称,围绕“我”的所见

所闻来叙述人物、事件,描绘景物和表现感受,叙事之中经常夹带抒情和议论。一般在叙事

之中,都要传达作者的叙事寓意。

这类散文的创作原则主要是遵循生活真实的原则,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形象性和艺术性。

鲁迅的《朝花夕拾》就属于叙事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是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感受为主的散文样式,它往往带有浓郁的抒情格调,比较

追求语言美。这类散文的主要目的是表现感情和感受,但不是抽象地抒情,情总是由某些特

定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理激发起来的,并寄寓在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因此其突出特

点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高尔基的《海燕》、周敦颐的《爱莲说》、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等具有这个特点。

抒情性散文的创作原则主要是情感的真诚和本色,不是自做多情、故做多情,不矫情,并追

求情感的独特性、表情的具象性,以及一定的诗意美和意境美。作者总是力求捕捉住打动自

己心灵的那一刹那,细细地体味动情时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各种感受,以诗化的文学语言或醇

化的口语向读者倾诉衷肠,使读者感动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比较特殊的文学体裁,因为它的主要表现方法是议论说理。它的主要目的是阐明

事理、议论是非和表达观点,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人生、社会现实和日

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其样式很多,如杂文、随笔、漫谈、科学小品等。比较典型的是杂文和

随笔。

议论性散文虽然以议论说理为主,但与地道的议论文体仍有区别。其一,其感情色彩更为鲜

明和强烈,作者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追求情感感染力。其二,它不需要像议论文体那样追

求严密的逻辑性,不依靠论证的说服力,而是依靠思想的深刻、观点的犀利、见解的独特以

及情感、语言上的独特魅力来征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