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199600000086

第86章

第十篇百变气候篇

第85章气候与人类

在大兴安岭的最北边,人们常常发现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好端端的树却东倒西歪地生

长着,就像是一群醉汉,这个把肩斜向一边,那个又把腰搁在它肩上,或者干脆倒在地上,

横七竖八的,不成样子。

它们当然不是喝醉酒,而是大自然四季气候变化造成的。

这些生长在多年冻土上的树木,由于扎根很浅,根系全部生长在几十厘米厚的季节融化层

上。当冬季来临时,土层随着严寒的天气慢慢冻结而牵引上升,随带拉着树根往上拔;当

夏天来临时,随着冰雪融化,土层解冻而向下沉,连带着树根向下沉。本来就十分浅平

树木根系,长到一定程度后,那水平延伸生长的根系再也经不住这一上一下的“折腾”,于

是,长着伞一样树冠的大树,就头重脚不稳地“醉”倒下来,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景象。

地球的气候似乎是个百变“魔法师”,它将世界万物变来变去,让人着迷又看不透。其实,

气候学家将气候家族中的成员按地球纬度不同,主要分成6种:赤道气候、热带气候、亚

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和冰雪气候。

不同种类的气候家庭成员,它们都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它们从出

生到现在几乎没有见过一次面,因为它们各自住在不同的地方,各自的边界都划分得分外明

显,并且各自都有独特的个性。

赤道气候住在地球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的位置,这是一位热情似火,终年气温保持在

20℃以上的好脾气大哥。不过,到了晚上,它一般会降低热情,将气温下降到10℃左右

。当来自南北两半球的信风气流汇合在一起时,它一年中总要“哭”上两回(有两个雨季),

开始下起不断线的雨。因此,在赤道气候所管辖的范围内,高温加高湿,使得这里的植物生

长十分茂盛,形成赤道雨林。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树木自然分为许多层,这里树木中的“

高个子”甚至可以长到50多米高。

热带气候住在地球南北纬10°~25°的纬度带内。它没有赤道气候这位大哥那么好哭,一

年只哭一次(一个雨季),剩下的日子靠干旱(干季)来打发。在它这种个性的影响下,它

所管辖的范围内的植物也会随之在雨季里长得郁郁葱葱,绿色一片;到了旱季,便会纷纷变

得面黄肌瘦,草木枯黄。

亚热带气候的家位于地球南北纬25°~40°的地方。亚热带气候也叫副热带气候,它与

它的大哥赤道气候、二哥热带气候不同,它有副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季风气候等好

几个“儿子”。

要比“儿子”,四弟温带气候也不少,它主要有温带荒漠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寒

温带针叶林气候等几个“儿子”。像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就属于温带气候的管辖区,那些“醉

林”就是温带气候的杰作。

在寒带与冰雪气候中,因为那里是一片寒冷的世界,所以植被都很少,少量的植物都长得

可怜兮兮,永远也长不大。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大陆性季风气

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

寒冷干燥,南北温差甚大。每年的4月至9月,暖湿的夏季风从东部和南部海洋吹

来,普遍高温多雨,南北温差甚小。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

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西北内陆只有200毫米以下。

 春夏秋冬的划分

地球上的四季,是由在地轴倾斜和地球公转造成的。地轴与赤道面始终保持着66°33′的倾

角,因此,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太阳的辐射及热量在不断发生变

化,于是产生了冷暖交替的循环。当地球在6月21日前后运转到“夏至”位置时,太阳光直射

回归线上,这时北半球接受的光热最多,正值夏季;以后太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受的太阳

光热随之减少,到9月23日前后“秋分”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所受的光热相等,这

北半球处于“秋季”。秋分过后,太阳光移向南半球,到12月22日前后“冬至”时,太阳光

直射

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受太阳光热最少,正值冬季。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春、夏、秋、冬

四季便交替不断出现。不过,在北温带和南温带地区,四季的出现正好相反,当北温带的人

们正穿着大棉袄的时候,南温带的人们却在海滨浴场避暑呢!划分四季有各种不同的标准。

在我国,主要以天文因素作为划分依据。由立春到谷雨的六个节气是春季,由立夏到大暑的

六个节气是夏季,由立秋到霜降的六个节气是秋季,由立冬到大寒的六个节气是冬季。每一

季度的时间都是3个月。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日作为春、夏、秋、冬各季的中间日

。西方国家大多以月份来划分四季:3、4、5三个月作为春季;6、7、8三个月为夏季;9、1

0、11三个月为秋季;12、1、2三个月为冬季。

依据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人们还划分出了五个气候带,每一个气候带,有相

似的气候特点和生物特征。

在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终年在头顶上移来移去。夏

至时太阳稍稍向北移动,冬至时太阳稍稍向南移动,春分和秋分时太阳两次直射赤道。因此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炎热,根本没有寒冷的冬天,也没有明显的春季和秋季。地理学上把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称为热带。这里有大象、蟒蛇、猩猩、长颈鹿等热带特有动物。

在北回归线以北至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在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这两

个温带,大部分地区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我国大部分领

处在北温带内。在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的两极地区,属于地球上的两个寒带,即北寒带

和南寒带。寒带里,终年冰天雪地,寒冷异常。不少地方1月份平均气温在-40℃以下。这

里还有其他地方见不到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生长着企鹅、海豹、海象等寒带特有动物。

上述五个气候带,完全是根据地理纬度和接受太阳热量的情况来划分的,被称为“纬度气候

带”或“天文气候带”,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因此,气象学家又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

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我国根据不同的热量情况,从北到南,

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及南沙群岛地区的赤道带共6个气候带。

 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气候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人体周围的热环境影响人体的舒适程度

人体皮肤每平方厘米有10个冷觉和热觉感受器,能感受0003℃的皮肤温度变化,进而促使

人体体液平衡,并使肝功能和食物消化吸收等生理代谢发生变化。随着周围热环境变化而进

行的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使得人体能够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热平衡,以维持恒定的体温。因

此,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及与温度有关的湿度、风速等,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舒适程度。

2天气变化可以直接诱发疾病

在大多数情况下,天气是疾病的“诱因”。天气变化

过速或过度时,会使一些人因机体失调而发病。如天气过于炎热,人容易出现中暑、热衰竭

、热疲劳等疾病;天气过于寒冷,人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心血管病等疾

病。下大雨、暴风雪,或久阴转晴等天气突变会诱发偏头疼,冷热巨变会引起胆囊代谢紊乱

,使胆固醇分泌物增多并与胆汁中的盐分分泌物一起沉淀形成胆结石,等等。

3发生或流行有季节性的疾病,一般与气候的季节变化有关

如北京地区消化性溃

疡秋冬季为高发期,春夏之交为低发期。这与秋冬季天气骤冷、气压剧变有关。急性心肌梗

塞的多发期在冬春,11月~次年1月、3~4月各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其中有82%的病例与冷

空气活动同时出现。据统计,冠状动脉血栓发病率最高是在秋冬,最低是在春夏。在大陆性

气候的地方,猩红热在寒冷来临的月份突发,冬季流行,温暖季节中止。痢疾、伤寒、霍乱

等发生在夏季。撒哈拉地区一种脑炎发生在干季而不发生在雨季。

4有些地方性多发病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如疟疾就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热带流行病,因为热带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适宜传播疟原虫的

羽斑蚊繁衍生息。嗜睡性脑炎、

黄热病等也是热带地区流行的疾病,因为湿热的气候是传播这些病原体的蚊蝇生存的极好条

件。还有其他一些与气候相关的地方性多发病,如热带肌炎是一种慢性风湿病,经常发生在

热带雨林中,在草原也能发生,但在沙漠地区就很少发生;猩红热大多发生在寒冷而潮湿的

地区,而不发生在热带多雨地区和沙漠地区;风湿和关节炎在冷湿气候中的发病率,大约是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干热气候时的4倍。

(5)死亡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人体对长期居住地区的气候有一定的适应性,但超出

气候正常状态的短时剧烈天气变化,会使一些人感到不适、发病,甚至死亡,尤其是在出现

极端高温的夏季和极端低温的冬季。据统计,上海最冷的2月死亡人数最高,温暖的5月死

亡人数最低。广州的死亡人数也是冬季多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