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2040600000018

第18章 1948年

1月,毛泽东在前委扩大会议上说:破除迷信这是我们的原则,但是陕北经常有庙会,很多同志去参加庙会,我们的秧歌队也去,人家还是迷信,我们不能强迫群众不信。要慢慢改造。[79]

春节,毛泽东、周恩来在杨家沟观看农民自编的《斗地主》、《挖浮财》等小节目,不时地热烈鼓掌,说演得好。毛泽东还让警卫员给来拜年的老乡每人一根纸烟。[80]

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兴县高家村和《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在谈到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时,笑着向大家说:“你们看过《三打祝家庄》的戏吧?头两次打败了。后来研究了为什么失败,大家心一齐,采用里应外合的方法,结果第三次打胜了。”[81]

晚上,贺龙请毛泽东看晋绥边区平剧团演出的《打渔杀家》和《三打祝家庄》的“第三打”。看完《打渔杀家》之后,毛泽东很有兴致地评论戏中人物萧恩。他说:“这人是一条英雄好汉,敢于同压迫、剥削穷苦平民百姓的官府作斗争,敢于反抗,这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只有他们父女二人,单枪匹马,力量就太单薄了。他要是能团结起广大受苦受压迫的人民,来反抗官府的压迫剥削,那力量就大了。”[82]

6月5日,毛泽东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村附近郭苏村观看冀中军区政治部实验平剧队演出的平戏《花木兰》。

这天,人们盼望的时刻终于到了。吃过晚饭,毛泽东继续伏在地图上勾勾画画。“主席,戏快开演了,是否出发?”卫士提醒毛泽东。“戏?啊,对对!”毛泽东差点忘了,今晚安排在郭苏看戏。“演什么戏啊?”毛泽东放下手中的红铅笔问道。“听说是平戏《花木兰》。”“好啊!平戏是我们中国的国剧嘛!花木兰是南北朝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还当上了将军,人小声气大。听说,我们部队中也有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啊!走,去看花木兰!”毛泽东在观看演出中,听到木兰夜行军的娃娃调,有些激动。“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此时此刻,毛泽东的眼睛湿润了,他忘情地以手击节,为花木兰鼓掌。[83]

[附注]《花木兰》。又名《木兰从军》。戏曲传统剧目。取材自南北朝民歌《木兰诗》。京剧、秦腔、粤剧、豫剧、评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

毛泽东喜欢看古装戏,听京剧,不同时期偏爱不同的戏。转战陕北时,他爱听并时常唱几嗓子的是《空城计》、《草船借箭》。在西柏坡时,指挥三大战役,他休息脑筋的办法就是听京剧唱片,喜欢听高庆奎的《逍遥津》、言菊朋的《卧龙吊孝》、程砚秋的《荒山泪》,高兴了自己也哼几句《群英会》。[84]

[附注]《荒山泪》,传统京剧剧目。1929年程砚秋编演。写明末河南济源县农户高良敏一家为苛税、劳役致使全家死亡事。

《逍遥津》,传统京剧剧目,又作《曹操逼宫》。据《三国演义》改编。写曹操因伏皇后和其父伏完受汉献帝密诏,拟联合孙权、刘备里应外合,以铲除威逼汉室的曹操,不料泄密,曹操带剑入宫,乱棒打死伏皇后,并诛杀伏完全家。

《卧龙吊孝》,传统京剧剧目。据《三国演义》改编。写东吴周瑜为诸葛亮识破诡计后气死,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寻访贤才,并为团结东吴对付曹操,他由赵云伴同赴柴桑口吊唁周瑜。

《群英会》,传统京剧剧目。据《三国演义》改编。写曹操命谋士蒋干来江东说降周瑜,周瑜设盛宴款待,在酒后故作醉态。有意让蒋干窃去伪造的蔡瑁张允降书,而纵蒋干回曹营后使曹操中计,立斩他所立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