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透过举止看人性
2048000000022

第22章 听清“话外音”,沟通零距离(2)

他们不是属于自我意识强烈的类型,个性表现上也不强烈,更不会勉强别人照着自己的步调走,他们比较能体会别人的心情,不会硬要别人凡事都必须顺着自己的意思来做。

实际上,他们并非发自内心、谦虚地认为别人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之所以常常将“对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和别人相处融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圆融、顺利而已,以此得到更多的利益。

一般而言,这类型的人认为,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一些无伤大雅、不影响大局的小事,可以尽可能地去配合他人的步调,无须事事斤斤计较,而引起不必要的摩擦。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气氛的和谐祥乐,而且自己也会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比起老是用对他人品头论足、愤世嫉俗的态度与人相处,这种可是简单快乐多了。

可是如果你遇上这种类型的主管,先别庆幸。他们总是会善解人意地回答:“嗯!嗯!对啊!你所说的,我十分理解。”不过当事情进入最后决策阶段时,他们还是会要求你照他们的意思去做,而且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当固执的,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都是徒劳无益,他们一步也不会退让,跟平时对任何事情都说“对啊”的样子完全不同。

“对啊!是的!”一方面来说是肯定对方,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却也可能是敷衍对方的一种手段,他们对于对方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连反驳都懒得反驳。这种人是会算计他人、不可不提防的危险人物。

3.语速

在说话方式的特征中,首推速度。速度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速度慢的人,则较为木讷。这是每个人固有的特征,依人的性格与气质而有所差异,不过,在心理学中,所要注意的,便是如何从与平时相异的言谈方式中了解对方心理。平日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相反地,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却突然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小心,必定发生了什么问题,应仔细观察,以防意外。

言谈的速度是了解对方心理的关键。

大体而言,当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时,表示不满对方,或对对方怀有敌意;相反地,当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速时,表示自己有短处或缺点,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的内心中有不安或恐惧情绪时,言谈速度便会变快。企图凭借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多余事情,试图排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让他冷静反省自己,因此,所谈话题内容空洞,遇到敏感的人,便不难窥知其心理的不安状态。

柳传志就是一位分辨语速的高手。在联想企业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召开了一次董事会议,敏锐的柳传志发现他的下属在发言中,吞吞吐吐,全没有企业家应有的风度,他估计军心有焕散的趋势,他立刻宣布散会,接着便展开及时的调查,对症下药,弥补了企业的重大变故。

在现代的职场中,如果你是一位管理人员,对工作中发生这种语音上的反常行动,要引起密切的注意。

4.语调

与说话速度一样可以呈现特征的,便是音调。

肖邦曾在一家杂志专栏中叙述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声势,并试图压倒对方。

音调高的声音,是幼儿期的附属品,为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对地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精神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有些成人音调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儿期阶段了,在此情况下,自己无法抑制任性,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评述似乎牵扯到某位女土,于是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地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地开始反驳,使得在座者哑口无言。因此,座谈的气氛已荡然无存。

言谈之中,还有所谓语调的抑扬顿挫,对一个人的外在表现非常重要,甚至有时也能决定人的沉浮。

讲话语调很高的人,通常是外向性格的人。似乎为了让对方听懂他的话,所以说话的声调很高,这也是外向型性格的人,重视人际关系、擅长社交的原因。

尤其是他的想法为对方所接受,达到情投意合的境地时,他的声音就会变得更大,而且声调里面会充满了自信。那些能够断然下定论的人,通常都是外向型人当中支配欲最强烈的人,这种人说话时,往往会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想法。

外向型性格的人,一般说话的速度稍快。他们这类人言语流畅,声音的顿挫富于变化,而且能说会道,只要一想到什么事情,就会毫不考虑地说出来,有时甚至会把对方的话拦腰打断,以便贯彻实行自己的主张。

纵然还不到这种地步,这种人说话的方式仍然显得周到而且清晰,即使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他也能够以亲切的口吻与之交谈,脸上浮着微笑,不时地点头。

外向型的人跟别人碰面时,只要彼此交谈,就能够使他的性格更为鲜明。因此,话说到投机处,就无法控制,不断地涌出话题,好像有取之不尽的“话源”似的,有时话题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再度接合,他仍然会喋喋不休。因为对他来说,“开讲”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即使事后自己也认为“说得太过火”,他也不会表示后悔。正因为他具有不拘泥于小节的性格,对于过去的事情很少去计较或者后悔,有时他甚至会忘记自己说过的事情,一旦对方提醒,方才搔着头说:“哦!我那样说过吗?”

外向型的人能够在毫不矫揉造作之下,以开玩笑的口吻介绍他自己。有时是自己的可笑之事,他都敢于说出来,博得对方一笑,因为他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什么事情都不隐瞒,不在乎大家都知道他的事。

因为这种性格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率直地吐露,姑且,可以称之为正直的人。但由于这类性格的人过于自负,很容易成为本性主义者。

总而言之,外向型的人说话方式都很注意一个目标,那就是给周围的人快乐而轻松的气氛,这是因为他们喜欢跟周围的人一起欢笑,甚至一块抱头痛哭的缘故。

跟外向型性格的人相反的是内向型性格的人。这类人讲话时窃窃私语,或者仿佛耳语一般,小声嘀咕,给人以鬼鬼祟祟的感觉。

他们往往会在无意识之中跟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还会采取内闭式的姿势,那是在意味着——“我不希望对方知道我的心事”以及“不想让初次见面的人看穿我的心意”,当然也就不会畅所欲言了。

内向型的人说话的节奏非常缓慢,平铺直叙,极少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在交谈时始终保持一定的语气和沉着冷静的态度,对于持不同观点的人,他从不用断然拒绝的方式来回答别人,他总给人一种思虑很周到以及用词很典雅的印象。善于言谈者的内向型人,既不会擅自下结论,同时也不强迫对方同意。

这种人对他人的警戒心非常强烈,而且认为不必让对方知道多余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连自己应该说的话也懒得说出来,一心想“隐藏”自己,声音当然就会变得嗫嚅了。

这种情况不仅是在一对一地聊天时如此,在会议上的发言亦如此,因为他并不想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致欲言又止,变成了喃喃自涪似的,声音很小,又很缓慢。说话时,往往不明确而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总是喜欢绕着圈子,使听的人感到焦躁不安。

这类人即使是对于询问也不会作明确的答复。

内向型的人对别人的警戒心理固然很强烈,但是内心几乎都很温和,为了使自己的发言不伤害到别人,总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再说活,同时又担心自己发表的意见将造成自己跟他人的对立。

性格的内向和外向,是一种互补关系,用内向的圆通柔和弥补外向的冲动不足,可以获得一种较好的性格组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原来的性格是外向的,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内心的修炼,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圆和,这有利于他事业的发展。

如果你平时能够凭声音判断他人的性格,那么,即使在电话中,你也可以较正确地判断对方的性格(指内向或者外向),有时甚至只要凭开始的一句“喂……喂……”就能够下判断。

外向型的人一开口说话声调就富于节奏感,给人一种爽朗而活泼的感觉。他能够礼貌周到地报上自己的姓名,虽然说话多少快了一些,但是你能够很快地明白他的用意。外向型性格的人,都希望约谈的时间越快越好,至于见面的地点,他也会配合着对方的意思,很快做出决定。

内向型的人在开始的“喂……喂……”时,就叫人觉得声音低沉而浑浊,好似在打探这边人的情绪似的,他会根据应答者语气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语调。他的“冗话”很多,显得非常懂礼节。他非常关心对方的事情,尽量使用一些恭敬的词语与别人交谈,做事显得很拖沓。

内向型性格的人比外向型的人读书更为细致一些,认真是他的一贯宗旨。

内向型的人不会轻易地同意别人的说法,他有自己的观点,不容易被说服。他更不会盲目地附和对方,而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明显地说出来罢了。

正因为如此,一般人不容易看到他的内心,说他狡猾也不为过。

在言谈方式中,除了音感和音调之外,语言本身的韵律(节奏)也是重要的因素。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的韵律为肯定语气;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软弱的人,讲话的韵律则慢慢吞吞。其中,也会有人在讲一半话之后说:“不要告诉别人……”而悄悄说话。此种情况多半是秘密谈论他人闲话或缺点,但是,内心却又希望传遍天下的情形。

话题冗长,须相当时间才能告一段落的情况,也说明谈论者心中必潜在着惟恐被打断话题的不安。惟有这种人,才会以盛气凌人的方式谈个不休。至于希望尽快结束话题交谈的人,也有害怕受到反驳的心理,所以试图给予对方没有结果的错觉。

另外,经常滔滔不绝谈个不休的人,一方面目中无人;另一方面好表现自己,并且,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性格外向。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控制言谈的韵律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种细节性的处理方式,使自己赢得了社会或下属的认可与尊重。

说话比较缓慢的人,大都是性格沉稳之人,他处事做人是通常所说的慢性子。从言谈的韵律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寒暄、问候,以及礼仪等方面的待人态度、举止等,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那种微妙的不同之处,在初次见面时就会叫人感受到“人格”的差异。其实除了这点以外,又可以借此判断对方的性格。

5.话题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在谈话中,虽然谈话者不是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透露出自己,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内心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一个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在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将自己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沉着和稳定,不会有过激行为。

相反,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个别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会一触即发。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习惯于进行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推理,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客观和注重实际,自信心和主观意识比较强,常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属于概括型的,非常简单,但又准确到位,注重结果而不太关心某个细节过程,平时关心的也是宏观的大问题,则显示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才能,独立性较强。

如果一个人谈话非常注重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问题,对局部的关心要多于对整体的关注,则表明这个人适合于从事某项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可能会顺从于他人的领导。

如果一个人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会不自觉地将金钱扯入话题中。

“这套房子真豪华啊!”

“是吗?那你想它大概值多少钱?”

“今天的结婚典礼,你觉得如何?”

“以这种菜色来说,一桌1万元似乎太贵了一点吧!”

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缺乏梦想,而这个缺乏梦想的缺点,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人格上的致命伤。因为太过于倾向现实主义,只知道赚大钱是自己人生惟一的梦想,因此对于一般人会有何种梦想,根本漠不关心。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超级现实主义的人,其内心也隐隐潜伏着不安全感。在他们的观念中“金钱便是全世界”,反过来说,“若没有金钱,便无法生存下去”,“没有钱的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因此只要他们身边一没有钱,他们就会感到十分地惶恐与不安,而且自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更不敢去想像,当自己身五分文、一文不名时,还有什么东西会留在自己的身边。

由此可知,眼中只看得到金钱的人,内心其实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受到不安全感的驱策,即使累积再多的财富,他还是不能满足,所以这种人同时也是快乐不起来的人。

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适和安逸。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一个人如果喜欢畅想将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有的却不能。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最终多会一事无成。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处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

经常谈论各种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人,可能自己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

不愿意对人指手画脚,进行评论的人,偶尔在不得已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面与背后的言辞也多会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这个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诚的。

对他人的评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面奉承表扬,背后谩骂、诋毁,表明这个人是极度虚伪的。

有些人不断地指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目的是通过对比来证明和表现自己。

有些人在谈话中总是把话题扯得很远,或者不断地转变话题,表明他思想不够集中,而且缺少必要的宽容、尊重、体谅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