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2085300000029

第29章 对待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最易犯的错误(3)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是导致产生厌学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毕业后要出人头地。为此,父母逼孩子晚睡早起,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看书做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看课外书,不许和同学交往,不许玩耍。平时有做不完的作业,周末有上不完的辅导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课业负担和思想压力有多大?厌学情绪的产生自然不可避免。

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对孩子有高的期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但高期望必须辅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明的教育方法,否则往往走向另一面。

同时,家长之间存在的盲目攀比心理也在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情绪。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而不考虑孩子的客观实际。比来比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没了,思想压力却来了,催生了厌学情绪。

更有的家长自己平时不注意学习,热衷于娱乐等活动,在家中也不避开。孩子在一边学习,他们却在一边高谈阔论,把酒言欢,推牌吆喝。这种的环境下,孩子哪里还有安分的学习之心呢?

迷津指点

父母关心孩子虽然是正常而应该的,但如果经常在他们身旁督促,或唠叨不休,给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干扰孩子的情绪,令他们觉得像是罪犯般被人监视着一举一动。父母事无巨细,反复强调叮嘱,搞得孩子不得安心,有时父母还会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嘈杂的语言环境中安不下心来做功课,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父母要围绕家中大事、要事与孩子做出明确分工,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独立活动。另外,父母要坚持定期检查,及时表扬成绩,纠正不是。对一些小事,应该做到忽略不计,因为孩子毕竟还小,过多指责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当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时,要狠狠心不再提醒,让他们自食其果,有了一次教训,孩子就会记住并改正这一坏习惯。

唠叨表面看起来是由孩子的不良行为引起的,是为了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为。而实质是,孩子的不良行为让父母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为了发泄这股情绪,父母开始了唠叨。由此可见,唠叨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父母的需要,唠叨终止的时间也往往取决于父母的情绪。所以,做父母的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我情绪的主人,不能在处理问题时被情绪所左右。高兴时就对孩子宽宏大量,迁就放纵;不高兴时则迁怒于孩子,拿孩子出气。要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体察孩子的所思所感,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当孩子拿着99分的考卷回到家,虽然为没拿到100分而懊悔,但内心一定巴望你赞美几句,毕竟99分也不容易。如果碰上父母不停的数落,则会让他们变得不再自信了,与父母之间也会拉开距离。所以父母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应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应努力体验孩子的精神世界。

作为父母,若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是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的,父母必须行动起来克服唠叨。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家庭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父母要多和子女讲悄悄话,用亲切的口吻在他们耳边轻轻地说,比起不停地唠叨作用要大得多。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做父母的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找回学习的兴趣,回到学习上来。

1.让孩子远离不良情绪

一般来说,厌学都是有苗头的。比如,少看或不看某科目的教科书,对这门课的家庭作业马马虎虎地对付;心不在焉,谈到这门功课的话题时提不起精神来,等等。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了这种现象,就要及时过向,了解情况,以便对症下药,杜绝厌学等不良情绪。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家长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弄清原因。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厌学,大多是因为缺乏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避免厌学情绪的发生。如学外语,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有的家庭把五颜六色的纸写满了单词,放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最好帮助,就是引发并帮助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兴趣、一个持久的学习动机。实际上,孩子的厌学情绪有时也是在失败中积累起来的。所以,家长若想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就要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体验到成功,不要让孩子总是处于失败境地,被失败情绪击打得抬不起头,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3.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中,父母应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则。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习惯于陪读,像“监工”一样,以为这样就放心了。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仅影响孩子的心情,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孩子看书学习时,家长也在看书学习,就是在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就是在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自然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错误7:认为用金钱做奖励孩子就能把学习搞好

场景再现

杨先生是一家大型贸易公司的老板,也算是小有成就,出有香车宝马,住有独栋别墅,多年的商海打拼让他特别迷信金钱的力量。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也用上了金钱奖励。为了鼓励宝贝儿子学习,他制定了一项奖励制度,规定儿子每科成绩达到多少分以后,就可以获得多少钱的奖励,参加什么样的竞赛活动,取得好成绩的话,还能拿到特别的资金奖励。

这种方法刚开始效果还真明显,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学习非常刻苦,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老师也夸奖儿子的学习态度。儿子的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看到儿子在自己的金钱奖励下学习有了进步,杨先生心里很高兴。正在他暗暗得意的时候,他却发现儿子对学习失去了当初的热情,每天回来不再是温习功课、做辅导题了,而是看电视、上网。杨先生加大了奖励的力度,儿子却冷漠地看着他。儿子的成绩开始一天天地下滑,杨先生却不知道该怎么办。难道金钱的力量都不能让一个人激动吗?

深度诠释

很多人迷信金钱,夸大了金钱的力量,认为钱是万能的,没有钱办不成的事,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用上金钱鼓励,相信在金钱的刺激下,孩子的学习会有突飞猛进般的进步。当孩子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时,或者在比赛中得了优秀时,做父母的当然很高兴,用金钱或物质奖励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短期来看,必要的金钱奖励是能够促使孩子产生爱学习的热情,这种奖励是有一定用处的。但是,一时的刺激性、新鲜感过后,那种被迫的学习热情会慢慢冷却。物极必反,金钱奖励也不能滥用。

父母一定要注意,奖励的方式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不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对学习感兴趣,仅仅依靠金钱鼓励做刺激,是很难长期奏效的。一旦金钱奖励过了“有效期”,对孩子失去了吸引力,孩子就不会再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了。更严重的是,以金钱做动力,很容易让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厌恶感,认为学习本身只不过是一种获得金钱的手段,而学习的目的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无疑与父母当初的目的南辕北辙,尤其危险。

因此,家长最好采用精神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学习目的,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看齐,使孩子的学习经常有一股动力,一种向上的驱动力。

在任何时候,内在动机都要比外在动机更重要,因为内在动机更持久稳定,更强烈有力。用金钱做诱饵,像训练动物园的动物一样,会抹杀孩子内心的学习兴趣。

迷津指点

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的今天,父母一般都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可以说是花钱不眨眼,动辄就是金钱奖励。数额从小到大,次数从少到多,直到孩子对这一“诱饵”失去了兴趣,连父母也不知道错在哪里。

诚然,金钱奖励有它的可行之处,但再好的东西,使惯了也会逐渐失效,更何况还会有负面效应。金钱奖励就像一副甜蜜的快速胃药,偶尔为之尚可,长期服用不宜。

1.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内在热情

父母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让孩子发现学习知识的意义,真正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孩子自然而然地也能从实际应用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以冷冰冰的分数换得花花绿绿的纸币。

2.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沟通

理解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发现孩子的天赋,把孩子的兴趣和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自然也会有了学习的动力。

3.在家中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

全家人都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孩子自然而然地也会受到感染。

错误8:用恐吓的办法逼迫孩子得高分

情景再现

场景1

“你要是考不进省重点中学,我就抹脖子!”一位母亲在严厉地对女儿进行恐吓教育。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女儿如愿以偿地考进了重点中学,母亲也百般宠爱女儿,因为女儿给自己争了光、长了脸。

后来,母亲的筹码在不断升级:“你必须在全班考第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准,父母有做成功者的愿望,孩子就得成为过河的卒子,拼命向前,去实现父母的潜在期望。渐渐地,女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人变得沉默了,变得冷淡了,急躁与不安取代了往日的活泼可爱。她没有如母所愿。

“期末考试你再达不到90分,我就抹脖子!”母亲又使出了杀手锏来恐吓女儿。终于有一天,女儿离家出走了,母亲伤心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场景2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在考试中虽然两门功课共得了197分的高分,可是她依然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到妈妈痛苦,感到十分困惑,她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

其实这位母亲恰恰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因为她一心一意地希望孩子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双百”,孩子没有达到她的需求,她就感到伤心。

她应该换个角度看看孩子:她努力了,得了197分,自己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可是这位母亲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幼小的心里产生了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

深度诠释

当前,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几乎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症候。这是由家长们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所致,也是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误区。研究表明,适度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激发潜能,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能凭借家长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但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已成了一种病态。家长普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父母有“圆梦”愿望。有些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上大学,或者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可是已无力改变,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

二是独生子女现象的存在。现在的孩子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这根“独苗”身上。

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对个人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父母期望孩子今后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能够出人头地,因此对孩子形成过高的期望。

现在许多孩子还没生出来,就又是听胎教音乐,又是做胎教按摩,恨不得孩子生出来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一首绝妙的好诗”。出生后又是零岁方案,又是脑黄金,恨不得孩子从幼儿园出来就是博士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已经大大超出了孩子们的承受力:“你要为我争气啊,孩子!”“你考不上大学叫我的脸往哪儿搁?”成功的父母,会因不出色的子女感到莫大的羞辱;不成功的父母,更缺乏宽容,他们把子女的成功当作自己成功的最后赌注。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高期望、高投入的同时,可否想到不该忽视了最该给予孩子的东西——自由和快乐。

单凭父母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塑造孩子的未来,而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强迫式的“填充教育”和“抢先教育”,很多时候可能会得不偿失,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极端的后果。研究表明,若父母对子女期望太高、对孩子施加的压力太大,孩子即使短时间内可能会超越其他孩子,但当其他孩子也开始学习时,领先优势就会消失,孩子的自我激励感也会减弱,创造性和想象力会受到抑制,好奇心会受到阻碍,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由于学习压力太重,孩子失去了童真,没有了快乐,也影响社交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影响心理的健康发育。

迷津指点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拳拳之心。

但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望子成才。在过高的期望下,有的父母把“望子成龙”变成“逼子成龙”,使“望子成龙”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望子成龙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在此前提下,对孩子加以引导、劝说、帮助、鼓励、监督,这才是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可是有的父母不考虑实际情况,滥用家长权力,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不办不行,办不好就逼。

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反抗力,尽管心里多么不乐意,表面上也会顺从父母的意愿。于是,假象出现了:好像父母的期望都在自己的“运筹帷幄”下一条一条顺利实现了。父母喜在心头,乐在眉梢,头脑发热,认为自己的伟大计划一定能实现。殊不知孩子内心已经埋下反感的种子,反抗在慢慢积蓄力量。孩子一旦长大,到了高年级,就会出现“儿大不由爷”的现象,公开与家长顶撞。所以,家长应学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恰当地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1.要认识到期望值过高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