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2086300000006

第6章 气虚体质(2)

夏天,是脾胃最受煎熬的时间,也是气虚体质者最难过的一个季节。因为脾胃最怕夏天暑热挟湿相欺。可是夏天高热湿润的天气几乎天天可见,所以夏天要注意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前面我讲了很多健脾胃的食物,可以自由选择,合理进补。另外,可以多吃些祛湿的食物如冬瓜、薏苡仁、红豆等。

炎热的夏季,心情难免浮躁不安,情绪波动过于剧烈而伤肝,就更容易导致脾虚、气虚。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对健康也有利。另外,人心境平静的时候,人的心率也减慢,燥热感就会减轻,因此心静自然清凉。

另外,夏天空调所制造的凉气属于不正之气。

我们说气虚者四季养生要避风邪,所以夏天过于贪凉对气虚者身体非常不利,应该少用空调。

秋季:保护肺,预防感冒

秋天,天气凉爽,气虚的人此时也有些胃口了,很多人就想着秋天可要好好补补。可是别着急,还得先吃些清淡的东西,让脾胃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找中医师开个方子,使大便次数稍微增多一些,把夏天积滞在腹内的东西泻出去,让脾胃轻装上阵。而后,再应季进补,比如吃点健脾胃的粥,如山药薏苡仁粥、百合粥等,补脾、补气是很重要的。

同时应该注意保暖。到了秋天,虽然白天的温度不低,有时还很炎热,但是一入秋,昼夜温差就大了。一早一晚出门,人总是感觉凉飕飕的。这时候,气虚体质的人早晚一定要多穿点衣服,以免感受风邪。

冬季:藏精补元气

冬天,是藏精的时候,也是增补元气的大好时机。这时要注意避免恣情纵欲,否则易导致体内的精气过多地外泄,使肾气虚,更容易造成体质的偏颇。另外,还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冬季气虚体质者性生活的调节很重要。

另外,气虚体质的人对温度非常敏感,遇冷身上会起风团,暖和时,风团就消下去了,所以要注意保暖。冬天选用人参粥、人参猪肚、黄芪蒸鸡等,都是不错的补肾气、补脾气的好食谱。

气虚体质者还要避免冬季暖气带来的热邪,保持适当的居室温度,避免热邪侵袭人体,导致冬季阳气“藏”不好,加重气虚体质。

细说了四季时气虚者的养生问题,还需要提醒的是,气虚体质最怕季节转换,最怕气温的骤升骤降,因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所以每遇换季,气虚体质的人都要注意养护,衣服的增减,空气的流通,保暖,避暑等工作都要做好。

【选四君益气,补养脾气】

对气虚体质者来说,科学的药补应当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依据人体的“气血阴阳”和五脏六腑的症候开出进补药方,并根据气候和人体状况的变化适时地对补方做出调整。经常有中年人在天气转凉之后会有这样的感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有时甚至感觉自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整个人看上去很疲倦,可到医院又查不出是什么具体的病。这便是气虚体质的表现,需要补气。

补气,切莫乱吃补药

气虚的症状常见于女性身上,她们的病症经常表现在外表上,头发干涩枯黄,不易梳理,用再多的护发素也没用;脸色发黄,皮肤没有光泽……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补气了。当然,也有人推荐补气使用保健产品,但是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仔细确定其保健功能和使用禁忌,因为同一种保健品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适合长时间服用。医学认为保健品只能起到改善和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对疾病没有治疗的功效,而药材的作用是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的。

药物补气需要注意一定的事项,可以用来补气的药材很多,如大枣、人参、党参、山药、黄芪、紫河车、茯苓、白术、薏苡仁、白果等,这些药材平时都可以用来补气,也可以煲汤用。而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当首选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

若是气虚体质者总是面色苍白,血压较低,同时伴有头晕症状,蹲下后一站起来两眼发黑就要晕倒,这种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可以吃一些补中益气丸。有的气虚体质者在气候和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打喷嚏,这类患者可以吃玉屏风散颗粒或者薯蓣丸。

气虚体质者若是平日吃的东西较少,且稍微吃点东西肚子就开始胀或者拉肚子、大便不成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香砂养胃丸。而一些人不能动脑子,否则就会引发失眠症状,经常睡不好、吃不好,经过一段时间,脸蜡黄,心慌,工作起来注意力涣散,记不住东西,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中医认为可以吃归脾丸。

四君子汤和玉屏风散

四君子汤,主要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如果没有人参(一般是白参),可以用党参代替,但是量与人参相比要稍微加大。而此方中各味药都各有特点,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君子汤中的四味药材都属味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对气虚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其药性益气健脾,属于中性稍猛之药,主治久病初愈而身体虚弱、气虚、神疲、口舌无味等。

在服用四君子汤的时候,其药剂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药剂量为:人参1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5克,甘草8克;而少年的药剂量为:人参8克(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6克。

玉屏风散由三味药组成,分别是黄芪、白术、防风。在此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主药;白术健脾、固表止汗为辅药;防风异名就叫“屏风”,它本身可祛风解表驱邪,与黄芪、白术相配,既能固卫疏表,又能避免因“补”出现留邪之弊,所以三味药的结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是治疗体虚感冒的良药。

玉屏风散如同屏风一般的保护效果对因肌表卫气不固出现畏风、自汗及因体质虚弱易感冒者,尤其对那些年纪较大的气虚体质者,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玉屏风散适合亚健康患者,除了能够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之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的鼻塞、怕冷等症状。

人参、黄芪最补气

人参是补气药材中名气最大的,它具有大补元气、补五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补血等诸多作用,所以严重的气虚,肺、脾、心、肝、肾五脏的气虚,血虚等都可以食用。而人参的选择当属东北地区出产的是最为理想的,当然,红参的补气效果也相当不错,价格也更为人们所接受。人参作为名贵药材,十分珍贵,所以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最常见的是炖,不过隔水文炖才是最理想的。将人参切成2厘米的薄片,放入炖盅内,加水,封口,放到加水的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

除了人参,黄芪在补气药中也是鼎鼎有名,最着名的十全大补汤就是以它为主材。黄芪的作用很多,也很全面,它能够补脾肺气、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其实,用黄芪补气有十分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生黄芪泡茶喝。

【常按补气五大穴,告别亚健康】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状态,这个状态的特点是身体虽然不舒服,但却没有明显的生理、病理变化。这类人经常会感到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心悸,易动怒,还很容易失眠,如果遇到高度刺激.甚至会发生猝死。对于这种情况,中医认为,补气补血,调节阴阳平衡是根本。

经络穴位是人体的天然药库,它蕴含着人体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人体各个器官出现异常时,通过穴位进行治疗即可达到恢复器官功能的效果,因此穴位治疗是最自然的疗法,也是安全的治疗途径。

气虚体质分为两类人,一种身体较胖,它主要是由于气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津液,水湿潴留所致;一种则身体较瘦,因为气虚不能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周身,使得身体常出汗,记忆力差,健忘,从而脉弱无力。这两种类型都是因为气虚所致,肾为元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故气虚体质者养生重在补气益肾。

涌泉穴

涌泉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第三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全身孔穴最底下的穴位。肾是先天之本,属水,为阴,人体五脏的阳气都要靠肾阴的滋润。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肾经的经气由太阳经的阳气转入而来,促使肾经经气的生发,如同天一生水滋润万物。

睡觉前,先用左手掌搓右足足底(要满面搓)108次,以足底发热为佳。搓完之后,再用大拇指指腹点按涌泉穴49下,感到酸痛就可以停了,然后用右手掌搓左足足底,方式相同。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2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的区域,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所谓“命门”,即人体生命之门的意思,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是人体生化的来源,是生命的根本,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运输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经常按摩命门穴:第一,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延缓人体衰老;第二,可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气血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第三,能治疗阳痿、遗精、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水肿、耳部疾病等症。

足三里

足三里在人体当中可算是人尽皆知的明星穴,俗话说“常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指的就是这个穴。这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能够防治多种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命门穴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它在腿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是经常自发性地按摩足三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跷二郎腿的习惯,将一条腿的小腿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基本上来说,与膝盖接触的那个地方就是足三里的位置,这样等于时时都在刺激足三里。当然,跷二郎腿毕竟是不太礼貌的行为。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简便的按摩方法,也是根据二郎腿改编过来的。就是将二郎腿当中,抬起的这只脚继续向上抬,将脚搭在另一条腿的上面,形成一个4字形。

如果嫌麻烦的话,也可以盘腿坐。这样,上面是脾经,下面是胃经。双手拇指朝上,其余四指朝下,从大腿根部一直向下按压,同时刺激到了脾胃二经,对于巩固我们的后天之本,实在是简便不过了。

百会穴

百会位于我们的头顶,两个耳朵尖的连线中点处就是。道家称“百会”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会是聚会,百是一百,意思是很多条经脉聚集在这里。它在人的头顶,高高在上,人体的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以及肝经在这里会合,所以中医说百会是“三阳五会”,更兼四周经穴密布,大有百脉朝宗、君临天下之势。

按摩百会可以调畅气血,每天用手指头在百会上旋转按摩30—50下,可以很好地帮助提升中气,固护阳气。

神阙穴

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居于任脉,为阴脉之海,它与督脉相表里,经过脐,而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神阙穴与三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刺激此穴位能够使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处于活动状态,从而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神阙穴位于人体之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介于两者之间,得天独厚,故而能调阴阳,扶正祛邪,温补脾肾,可治百病,尤其是脾、胃、肾之病。它是气虚体质者的最佳经络养法。

刺激神阙穴不仅帮助调理脾胃、凋和气血、益气补肾,还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用指压此穴位或是用手掌心揉搓神阙穴,可使脾胃健运、六腑通畅,周身之气得以畅行,气行则血行,从而达到养生延年、温补肾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