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2087800000018

第18章 教导式教育:谆谆教导(2)

同时,他的做法对妻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让她记住:作为母亲,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说假话骗孩子。

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洛克菲勒所受的“账本”教育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他父亲深知一个人只有从小锻炼自己的能力,将来才能有所成就。所以,洛克菲勒从小就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有时到田里干农活,有时也帮母亲挤牛奶。

他弄了个小本子,专门作记账用,把自己的工作进行量化,然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账,工作结束后与父亲结算。

他对自己的工作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

洛克菲勒的家中富裕,也不是父母有意虐待孩子,这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

那小账本上记录的岂止是洛克菲勒打工挣钱的流水账,分明是一个人从小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很多发达的国家,父母从小就有意锻炼孩子们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做工,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给别人做家教等,挣的钱由自己支配。

美国人一贯很注重孩子的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口齿伶俐的“小生意人”了,他们倒买倒卖挣钱零用。

在美国学生中间流行这样一句话:“要花钱,自己想办法赚。”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在各个地方学习自食其力。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并不是这样的,他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一直保持着在商业王国中长盛不衰的地位,原因之一就是其家族中严格奉行自食其力的原则。

洛克菲勒家族尽管富甲天下,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

约翰的小儿子小洛克菲勒家有五个孩子,在孩子们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向孩子们灌输怎样对待“金钱”的观念。他像他的祖父一样对钱很“吝啬”,每周孩子们只可以领到几角钱的零花钱,还必须要分成三部分:自己花销、储蓄、施舍别人。

每当孩子领零用钱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会发给他们一个小本子,让他们在本子上记下每一分钱的用途,因为每项开支都要有理由。

每个周末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哪个孩子花钱的用途不清楚或漏记了一笔账,就罚五分钱。

如果谁记账准确则可以得到五分钱的奖赏。

这样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这样,孩子们就从父母那得不到多少钱。但是,可以像他们的祖父一样,通过劳动从父母那里赚钱。

比如:栽活一棵树的报酬是一角钱;捉住一只老鼠报酬是五分钱;背柴火、挤牛奶、锄地、拔草都能挣到钱。

小洛克菲勒的三儿子劳伦斯和二儿子纳尔逊,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擦全家人皮鞋的业务。

清晨他们六点起床就开始干活,擦一双皮鞋的报酬是五分钱,擦一双长统靴的报酬是一角钱。

他们在父亲的庄园里开垦了一个菜园,种了豆角、南瓜、黄瓜等,丰收的时候,他们个个高兴极了。

有的孩子按市场价格把菜卖给了家里。

有的孩子则把自己种的菜装在车上,运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还教儿子们缝补衣服,他告诉孩子们烹饪和缝补之类的事不只是妇女该干的。

洛克菲勒家族虽然家产万贯,但还是坚持这样教育孩子,就像小洛克菲勒所说的:“我要孩子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能随便糟蹋它。”

这就是洛克菲勒家族长富不衰的原因。

6、严慈兼用

——胡适母亲对胡适的教育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之一,陈独秀称胡适是“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鲁迅也对胡适做过极高的评价:“在倡导文学革命之初,作品只有胡适的诗文和小说是白话。”

胡适出生于上海,祖籍在安徽省绩溪县,父亲名叫胡传,中过秀才,在郑州、上海、台湾等多处任职,故有“能吏”之称。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也很喜欢读书,她信奉儒学之道,待人温和善良,是一位很贤惠的女性。

胡适四岁的时候胡传因病去世了,从此,母亲便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母亲冯顺弟受胡传的影响甚深,她很敬佩丈夫的人品和学问,并把丈夫教给她的《论语》里的章句学以致用。

她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鞭策、勉励儿子胡适。

每天晚上在临睡之前,母亲都要坐在床沿边,叫儿子站在小凳子上,让儿子:“三省吾身”——今日有没有做错什么事,说错什么话,布置的功课是否完成。胡母在督促儿子“三省”之后,又对儿子讲父亲生前的优秀品行,说“你一定要踏上你爹的脚步,我只知道做人要做个好人。你要向你爹学习,不要丢他的脸。”

有一次母亲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母子二人默然相对,好一会儿,母亲才叫胡适回房就寝。

每天天一亮,胡母就赶紧把儿子叫醒,催促小胡适快点上学塾。

因为学塾门上的钥匙由老师保管,所以胡适必须早早赶到老师家,轻轻地敲几下门,里面听到敲门声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便有人从门缝把钥匙递出来。

胡适接过钥匙后,马上赶到学塾把门打开,然后坐下开始温习课本,天天都是如此,从不间断。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胡适小时候既聪明又调皮,有时候也免不了犯错误。每逢胡适做错了什么事,胡母从来不在公共场合责备他,而只用严厉的眼光一瞅,儿子胡适就被吓住了。

到了没有人的时候,母亲才关起家门教育儿子,有时罚站,有时拧儿子身上的肉,可事情过后母亲又会心疼地抚摸儿子的痛处问儿子还痛不痛,嘱咐他一定要听话。

胡母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使儿子牢记何以受罚,以后不在类似的事情上犯错。

一个深秋的晚上,凉风习习,胡适身上还穿着单薄的衣裳,站在院子里仰望繁星点点的星空。

母亲关切地说:“天凉了,快进屋把夹衣换上!”儿子此时看星星正在兴头,竟与母亲顶嘴,说了一句调皮的话:“不要管我,我顾不上。”想不到这句话大大刺伤了母亲的心,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扭头回到里屋。

后来儿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跪在母亲面前直哭请求原谅,还不住地用手臂去擦自己的眼睛。

不知带入了眼睛里什么细菌,竟让胡适患了一年多的眼病,寻了许多郎中也医不好。

后来听一位邻居说用舌头舔可以治好,胡母便用舌头去舔儿子的眼,一个多月后眼病居然去除了。

胡适长大成人后,每逢谈及此事,总称赞母亲“慈母兼严父,一身二任焉”,对母亲十分崇敬的样子。

胡适天赋聪颖,再加上母亲的督促、勉励,11岁时胡适不但能熟读《资治通鉴》,而且还独出心裁,自创了一部《历代帝王年号歌诀》。

这部《历代帝王年号歌诀》传到当地知府大人手中,知府大人大加赞赏,让人用宣纸印了数百本散发。

从这以后,胡适这个“小神童”的称号,就在方圆数百里传开了。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家里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胡母只好让11岁的胡适放弃学业乘船去了泾县舅父那里,帮忙料理药店的杂务事。

但胡适对于经商一点也不感兴趣,只要一有空便捧起线装古书阅读起来。常常捧着书本越来越着迷,觉得不能“一生交给十三档(算盘)”。

他想起在上海做生意的二哥胡绍之,便给二哥写了一封长长的求助信,流露出想要去上海读书的愿望。

胡母想起了胡传的遗言:“你一定要让他读好圣贤书。”于是在“经商”与“读书”之间,她经过考虑后,毅然为儿子选择了后者。

胡适去上海临行前的晚上,胡母还专门为儿子做了一只枕头套子,在枕头套子上用红线绣了两行:“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小字,以此来勉励儿子。

那时的胡适才是一个刚满12岁的孩子,第一次远离母亲,心里自然有许多恋恋不舍。

后来胡适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胡适到上海之后,学习刻苦认真,从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后来由于经济的原因,没有办法再读下去了,在熟人的介绍下去华童公学当了国文教员。在他任教期间,常有诗词、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有了收入之后,胡适便经常寄一些钱给母亲,供母亲补贴家用。

1910年初,二哥胡绍之得知同年6月份,北京要招收一批留美官费生。

胡绍之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胡适,让他抓紧报名。胡适也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便写信将情况告诉了母亲。

胡母接信后即复函儿子,她鼓励儿子要抓紧时间攻读所考的课程,准备进京赴考。看到母亲的鼓励后,胡适高兴极了。

6月份,胡适向一位教员借了二百银元起身去了北京,月底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公开选拔考试。

一个月后,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三期留学美国的官费生。

胡适考取留美官费生后,高兴地致函给母亲报喜。母亲给儿子的回信中说:“你到美国后,要勤寄家信,至少每月一次。每年必须寄两张相片回家,切勿疏懒。你此出洋,乃你昔年所愿望者,一旦如愿以偿,余心中甚为欣幸……一切费用皆出自国家,则国家培植汝等,甚为深厚。汝当努力向学,以期将来回国为国家有用之材。庶不负国家培植之恩,下以有慰合家期望之厚也。”

1910年8月,胡适带着自己多年的理想和母亲的期望,由上海乘船出发,去了美国。

胡适到达美国之后,更是刻苦研读学问,遵照母亲嘱咐,按月写信回家向母亲传述这里的情况,母亲则每信必回,勉励他专心学问,以求将来报效国家。寒假暑假,别的留学生游逛于公园与影院之间,而胡适仍然坚持做学问、写文章。

为了孝敬母亲,他从生活费中节约一些费用,定时寄给母亲,有稿费的时候也根据具体情况寄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