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改变命运先完善性格
2087900000012

第12章 完善机敏性格——木讷呆板茫无头绪,机智灵敏游刃有余(3)

两国相争,气氛中自然充满了火药味。因此,作为被征伐国的代表苏秦这时来游说征战国的赵惠王,可以想象是何等艰难之事!因此,当苏秦到达赵国时,赵王就明确摆出拒绝的态度,只是一味做礼节上的寒暄与客套,哪里有什么丝毫的诚意听苏秦游说。苏秦此时若是单刀直入,说明来意,直陈说词,很可能要吃闭门羹。所以,苏秦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以一种曲折委婉的方法不讲来意,而是佯装与赵王闲聊,给赵王说了个“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麻痹赵王,赵王在随和的气氛中,在津津有味的闲聊中解除了敌对游说心理与情绪后,才话锋一转,一语点破故事的真意,使赵王如梦方醒,才使赵国未对燕国用兵。

完善性格小帖士

没有人愿意伤害自己,同样没有人愿意因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损失。但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采取某种做法会对自己有什么损害。在这个时候,如何让对方清楚地看到这样做的害处和不这样做的好处成为了重中之重。

7.个性精明灵活,经商能赚大钱

在商业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发财致富,但积累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性格精明、灵活的人,就能够运用精湛独到的思维和缜密的行事手段为自己创造出一条能够带来滚滚财源的生财之路。

创造财富的道路有很多条,在选择道路的时候取决于你的性格,如果你性格机敏、精明,那么就可能选出一条恰当的路,这样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艾伦·莱恩出生于英国,他17岁进入伯父开办的鲍得利·希德出版社工作。伯父去世后,莱恩继承了伯父的事业,出任该出版社董事。

这时,出版社正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为了使伯父创办的这项事业不致在自己的手中夭折,莱恩苦苦思索着,却毫无结果。说来也巧,有一天,莱恩在一个候车室的书摊旁无目的地闲逛,他突然发现,书摊上除了高价新版书、再版小说和庸俗读物外,几乎没有可看的书。

这一偶然的发现触发了莱恩的灵感,头脑灵活的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版价格低廉的平装书,肯定能赚大钱!”当时,英国的新版书都是精装本,价格很贵,普通民众大多都买不起。莱恩坚信,价格低廉的平装书肯定会受到民众的欢迎。于是,他立即制定了出版廉价系列丛书的计划。

莱恩的举措在英国出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行们议论纷纷,都说他这不仅是自我毁灭,而且也将会使整个书业界受到严重的影响,就连莱恩的两个弟弟也对他的计划表示怀疑。但莱恩认定这是他的企业走出困境的惟一生路。他通过努力,最终说服弟弟,使这项担风险的计划得以实行。

莱恩决定出版第一套系列丛书,其中包含10本,全部采用平装,并缩小规格。与精装书相比,不但节省了封面制作的成本,而且由于缩小规格而节省了纸张。再加上莱恩决定以购买再版图书重印权的方式出版这10本书(许多出版商都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将自己的图书再版权出售给莱恩,因为他们认为莱恩这无疑是把钱往水里抛),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费。莱恩把每本书的价钱压到6便士。这样,人们只要节省6根香烟,就可以购买一本书。

为了吸引读者,莱恩为这套书设计了一个惹人喜爱的标志物,每本书的封面上都绘有一只翘首站立的小企鹅,它黑白相间,站立于椭圆形的圈内,栩栩如生。莱恩为这套书起名为《企鹅丛书》。莱恩还用颜色表示图书的类别:紫色为剧本,橘红色为小说,浅蓝色为传记,绿色为侦探类,灰色为时事政治读物,黄色为其他类别。经过这一系列改革尝试,莱恩推出的这套书,不仅装订简单、字迹工整,而且色彩鲜艳明快,令人耳目一新。

莱恩心里清楚:这样廉价的书必须薄利多销。他做了一下计算,每本书的销售量达到17500册以上,才能保住本钱。为了达到这个销售额他派人到各地去宣传、推销。

1936年7月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第一批10卷本《企鹅丛书》正式问世。不到半年时间,这套书就销售了100万册,莱恩成功了。

1936年元旦,企鹅图书公司宣告成立。此后,该公司一直坚持薄利多销、为大众服务的原则。企鹅图书公司垄断英国平装书市场20多年,在出版界引发了一场革命。

目前,企鹅图书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平装书出版社,艾伦·莱恩也被推崇为英国“平装书革命之父”。

从莱恩所做的一系列决策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应该是机智、灵敏且的,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使他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完善性格小帖士

与性格木讷呆板的人相比,性格机敏的人更容易成为财富、成功的拥有者。毕竟,思路决定出路,而一个性格木讷呆板的人是很难有一个好思路的。

8.思维活跃,能走创新之路

社会在变,环境在变,只有思维活跃的人才能够在新环境中想出新颖的做事方法,从而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积聚更多的财富。

在商业活动中,性格机敏者会在积极寻求某种新的设想时,有意识地更新头脑中已形成的思考同类问题的程序和模式,时时警惕和排除它对形成新的思路可能产生的束缚作用。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在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不能售出,70000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于是这个小职员的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经过慎重思考和研究,公司还是决定采纳这个建议。

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几个月之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台。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渊搏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而那个小职员却想到了这个办法?”其原因不难悟出,就是因为东芝公司的上层人士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旧模式。

G·华莱士调查了各种人的经验,提出了思维的“四阶段论”。如想搞发明制订新的研究计划,或者设计出版物内容的结构时,开始阶段总是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加以努力,然而却难以理出头绪。时而连续几天地冥思苦想,却无论如何也归纳不出可行的办法。于是便焦躁不安,或陷入悲观情绪之中,以致打算半途而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机运,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突然闪现出好主意来。当思想与酿酒一样需要发酵期。

经过第一阶段的有意识的努力后,获得的是稍高于一般常识但并不是成熟了的概念。经过下一阶段的酝酿期,才酿得名酒一般使概念趋于成熟。然而,一般人闯不过酝酿期,也不相信酝酿期的存在,所以,在第一阶段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了解G·华莱士四阶段论的准备、酝酿、突然出现的机制,人们既能再加一把劲进入酝酿期,又能在自我训练方法上采用新手段。

“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有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有人提出来。”这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都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

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法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完善性格小帖士

不要被思维定势所束缚,要积极进行创新思考。只要做到了这点,就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情况想出致富的好办法。

9.精明机智,虎口化险为夷

在人生之路上,身陷险境的可能性总会有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性格机敏的人常常会凭借智慧来寻找希望,小心应付着周围的一切,保证自我安全,然后慢慢脱身。

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时,她的祖父上官仪因不满武则天专权而招致灭族之灾。她同母亲郑氏一起被没入宫中为奴。

上官婉儿入宫后,在母亲郑氏的教导下,饱读诗书,善长诗文。郑氏在指导女儿读书的同时,也将家庭惨祸的真相逐步告诉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幼小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12岁时,被调到太子李贤身边为侍女。

环境的险恶,造就了上官婉儿谨慎、机警、精明的个性。她深知要在宫中立住脚,保住命,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当时太子李贤就是最佳人选,自己年轻、漂亮、有才,若能打动太子李贤之心,将来也许能够大仇得报。有了这种想法后,上官婉儿很注意讨好太子李贤,一个秋夜,太子李贤倦读,出来走动,突然一阵颇有些哀怨的瑟声萦绕耳畔,便问何人抚琴,左右回答说是上官婉儿。他命人传婉儿进殿为自己抚琴。

不一会,上官婉儿来了,谢过太子贤便坐了下来。她当时的心情很乱,因为在那一天,她进宫整整13载。想到祖父、父亲的冤死,想到母亲与自己的悲惨处境,心中禁不住波浪翻滚。她想说,但又不能说。想倾诉又不能倾诉,于是,她决定弹奏情绪激烈的《广陵怨》渲泄一下内心的情绪。

于是,上官婉儿闭目凝神了一会,用长指甲在琴弦上只一拔,叮一声,恍惚天地为之收拔,山川为之愁蹙,本来阴晦的天色更抹上一层黑暗。待她开始弹曲调时,那声音,幽杳中夹着悲愤,悠远中混着悲痛,散入空气就像一匹中箭的野马在无边广漠中旋卷飞腾,那奔腾的马蹄踢踏起滚滚灰尘化为一团一团的浓雾,令人闻之心情浩茫,灵魂震颤。这时,鹰隼在高空盘绕而不能下,虎豹在林中低徊而不能止,花草霏霏萎谢,虫鱼点点蛰伏。悲哀,这是一种令人恐怖的悲哀,它如同利箭,剪断所有有生之伦的生机与欣意。忽而天地低压下来似的,云霾密布,景色愁惨,风雨吹飘,有如啜泣。或许是心中积怨太深了,或许是感情抒发的太强烈了。最后则有如惊雷一声巨响——琴弦断了!

太子贤心中暗暗吃惊。对于上官婉儿的家世,他早就了然于心。而《广陵怨》中的不平之意,他也听得清清楚楚。他由《广陵怨》想到了《广陵散》,想到被司马昭所处死的嵇康,上官婉儿不正是以此事而喻家世吗?小小年纪就敢如此行事,真是胆大包天!不过,李贤并没有发作,他猜到上官婉儿的矛头是指向母亲的,这倒使他产生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对于母亲的专横,他心中早就有所不满,哥哥的死亡之谜,更使他心中疑团不散。由此,他对上官婉儿竟颇有几分同情之心。

因为如此,太子贤没有降罪于上官婉儿,躲过了这一劫的上官婉儿更成熟更老练了。从此诗作也大有长进,一次梦境带给她的启迪,使她写了一首改变命运的诗。

在一个秋夜,上官婉儿坐在案前,恍惚中,她好像来到了荒野,她骑着马走到一片水域前听到屈原的歌声,她当时一惊,醒来了。

从梦中惊醒的上官婉儿思忖了许久,最后以极为含蓄的笔调写下了《彩书怨》一诗。诗云: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彩书怨》做成后不久竟传到了太子贤手中,他读后心有所动,便将上官婉儿唤去问道:“这《彩书怨》是写给谁的?”婉儿心头一惊,忙说:“是奴婢写给自己的。”太子贤追问:“你的心有了寄托吗?”上官婉儿此时定过神来,回答说:“奴婢是假托着湘夫人思念大舜皇帝呀。”太子贤笑了笑,说:“这当然不错。‘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这看来是指大舜。大舜南巡不返,死在苍梧之野。不过,诗中用字太尖刻了,非湘夫人的口气,你该是另有寄托吧?”上官婉儿还来得及回答之时,武则天突然驾到,太子贤准备迎驾,只得让上官婉儿暂且回避。

武则天到了太子的书房,随手翻阅案头的《孝经》,竟从中翻出上官婉儿的《彩书怨》,读罢大怒:“这是谁人之作?太子非常惶恐的回答:“禀奏母后,那是上官婉儿所写。”武后更加严厉了:“上官婉儿?她是谁?“启禀母后,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14年前,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服刑之后,上官婉儿便与其母郑氏入宫为奴。”当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唤至跟前,得知上官婉儿年仅14岁时,大吃一惊,她心潮难以平静。14岁正式自己入宫时的年龄。想到这里,武则天认真地打量面前这位少女:她身材轻盈,面容姣美,眼角眉梢间有一股倔强之气。武则天心中不免有点喜欢她了。她知道,《彩书怨》的内容很微妙,它不仅仅是写湘夫人思念大舜,首句“叶下洞庭初”不是很容易让人想起屈原吗?上官仪是初唐着名诗人,开创了“上官体”,婉儿是不是在怀念她的祖父呢?或者,其中还有更为复杂的寄托吧?

武则天决定亲自考土考上官婉儿,便说:“14岁就能写出这样的诗,委实不易。你能当我的面另外做一首吗?”

“请皇后陛下出题。”

武则天在室内环顾一番,看到剪绣花,便决定以此为题:“你就以《剪绣花》为题,做出一首五言律诗,要与《彩书怨》同韵。”

上官婉儿辅好纸,备好笔,凝思片刻,一挥而就:

密叶因裁出,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到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则天读罢,心中不免暗暗称奇。这首诗写得相当不错。首联两句,紧扣剪彩花着墨,花枝繁茂的叶片,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剪裁而出,鲜艳美丽的花支也是借助了巧剪才得以舒展怒放的。开宗明义,点出主旨。额联两句,承接上联对剪彩花的枝条和花蕊进行描绘;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它的花蕊,才知竟是假的。这两句从花儿着笔,便又处处言明它是彩花。颈联两句,从时序的更替来写彩花和真花的异同。彩花因是立春日剪裁而成,所以说是同真花一样,是“春至由来发”;然而,当秋风袭来、花木摇落之际,彩花的枝叶却依是茂密如初,未见羽落。尾联两句,以感叹、抒情为全诗作结:请问桃花和李树,在你们的同类之中杂了彩花,并且达了假可乱真的地步,你们做何感想与打算?这最后两句,诗人突发奇想,同桃李直接对话问得巧妙,问得有趣,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谓妙笔,结得不俗。

武则天把《剪绣花》又读了一遍,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她反复诵念着最后两句:“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厉声问道:“上官婉儿,你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是说假花可以乱真。”

“你是不是有意在含沙射影?”

“皇后陛下,古人云‘诗无达诂’,要看读诗者心态如何。陛下如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