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改变命运先完善性格
2087900000003

第3章 完善宽容性格——心胸狭隘难成事,宽容大度路宽广(3)

从秦末战争初期刘邦和项羽的表现来看,项羽凭借自己的武勇和个性,杀降卒,杀子婴,屠寨民,烧咸阳,封诸侯,都彭城,弑义帝……项羽被人认为残暴;刘邦因为“仁义”的名声,所以被派去袭击政治中心咸阳,结果比项羽提前两个月进入关中,取得了“先入关者王秦”的政治优先权,而他为得民心提出的“约法三章”,更是为他赢得了宽厚、仁爱、善待百姓的好名声。

完善性格小帖士

武力可以把一个地方变成废墟,但却不能收复人心。只有善待他人,从他人的利益出发,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6.记前嫌越陷越深,弃仇怨以德报怨

乔西·布鲁泽恩说:“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所以,在行事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那只“操纵灵敏的船”,不计较别人对指责和抱怨,用恩德化解别人的怨恨,这样才更具灵活性,在前进的道路上才可以畅通无阻。

《菜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很少有人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另一个人暴风雨般的指责和批评。即使犯错误的人原本想承认错误,也有可能被这种指责和批评方式激怒,从而故意不承认错误或采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抵触情绪。所以一个性格宽容且睿智豁达的人,不会做这样愚蠢的行为,他会用一颗宽恕之心,包容他人犯下的错误,甚至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曹操虽然被世人称为奸雄,但他也有不计前嫌的时候,这一点通过以下几个小故事可以表现出来。

袁绍起兵讨伐曹操时,陈琳起草了讨曹檄文。在檄文中,他说曹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陈琳不仅大骂了曹操,而且骂了曹操的祖父曹滕、父亲曹嵩。他说曹滕“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说曹嵩“乞口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曹操当时患头风,见了檄文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后来,曹操捉住了陈琳。他提起了檄文的事情:“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陈琳却回答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然而曹操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留在曹营中做事。

官渡一战,曹操以少胜多,把袁绍的八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曹操非常高兴,将从袁绍处得到的战利品赏给了军士。在袁绍营中,曹操与众将领发现了一束书信。这些书信都是许都和军中的一些人写给袁绍的,是曹军中的叛徒与袁绍勾结的证据。于是,众将领说道:“可以将这些书信作者一一查对,然后一并按军法杀之。”曹操却说道:“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那时袁绍的实力雄厚,连我自己都不能自保,更何况他人呢?”然后他便让人烧掉了这些书信,不再过问此事。

以德报怨是一种管理的大智慧,不仅能够安抚人心,而且还能够得到别人的忠贞不渝的辅佐和誓死效忠。以德抱怨并不难,难的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难得是知道了也不愿意去做。其实,一个人的周围并没有那么多的敌人,只要能够用自己的德行去包容人,得到人们的支持是迟早的事。

完善性格小帖士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完善了宽容的性格,便能够通过以德报怨的方式最终感动对自己有偏见或有仇恨的人,赢得他们的好感。即使这些人不愿意帮助你,也不会再去想办法阻扰你。

7.习于忘记,不念旧恶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意思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于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如果做到了不念旧恶,就可以把握现在、着眼未来,把时间和精力完全放在做大事上,如此便没有不成功之理。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能做到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里,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二儿子自信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有一句名言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产生疯狂的报复。

乐于忘记是成大事者的心胸。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同事之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时,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把他弄得非常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俩人谈得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其实,以宽容之心忘记旧恶,重拾友谊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比如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如果你主动示好,宽容一切,采取需求和解的行动,必能赢得对方敬佩,从而使双方的友谊更加亲密无间。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叫捷克和康姆的邻居,他们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彼此之间非常的不和睦。有的时候还会发生口角。尽管夏天在后院开除草机除草时车轮常常碰在一起,彼此也只是说两句怨气话,或者不打招呼便各自回家。

在夏天快要结束时,捷克和妻子外出假期。开始的时候康姆和妻子并未注意到捷克家的出游。一天傍晚,康姆在自家院子除过草后,发现捷克家的草已很高了。自家草坪刚刚除过看上去特别显眼。对开车过往的人来说,捷克的家草坪很显然告诉别人,家中没有人,这样就会引来盗贼的“光临”。

康姆看着那高高的草坪,心里真不愿去帮他不喜欢的人。尽管他很努力地在脑子里抹去这种想法,但是那种帮忙的想法总是挥之不去。第二天,他就主动地把捷克家的草坪除好了。

几天之后,捷克和他的妻子回来了。他们回来不久,捷克就在街上走来走去,并且在整个街区每个房子前都停留了一会。最后,他来到了康姆的房子前,敲开了康姆家的门。“康姆,是你帮我家除草了?”捷克问,这也许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这样称呼康姆。“我问了所有的人,他们都没有除。他们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捷克的语气几乎是在责备。

“是的,捷克,是我除的。”康姆说,他的语气也带有挑战性,因为他听到的不是感激,而是一种责备。捷克此时有点犹豫,他不知道自己刚才说些什么,他考虑了片刻,最后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康姆说了声“谢谢”而匆匆离去。

就这样,捷克和康姆打破了以往的沉默,他们虽然还没有发展到一起出去效游。但他们的关系改善了。至少除草机开过的时候,他们相互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说一声“你好”。先前他们后院的战场现在变成了非军事区。在半年以后,他们俩家甚至可以一起出游了。如果不是康姆的不念旧恶,宽容了捷克,那么他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成为朋友。

完善性格小帖士

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这就需要在与人交往中,多一点谅解和包容,少一些计较和固执,忘记彼此之间的不快和仇怨。

8.以和为贵,屈己让人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具有如此胸襟和气度的人,在关键时刻会显出一种宽宏大量的成大事者的风范。因为他们善让,即遇事不与人无谓地争高论低,而是通过退让的办法,去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大事,其中要害之一就是好争而不好让。

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但他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

一次,他做长途旅行,路过一个小火车站,就想到车站上走走,来到了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托尔斯泰不但没有因为女士的不尊重而大发雷霆,甚至没有为此而显现出不高兴,他用宽容的、慈善的笑容宽容了女士,这反而让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和善解人意、

周作人先生,也是一位以宽容性格征服他人的人。

周作人平时行事,总是一团和气,以德待人,他对于来访者也是一律不拒、客气接待,与来客对坐在椅子上,不忙不迫、细声微笑地对答,几乎没有人见过他横眉竖目、高声呵斥,尽管有些事情足可把普通人的鼻子气歪,他还是那么融洽地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