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
2106200000022

第22章 新股民选股一定要精明--选准股票才能赚钱(1)

1.新股民选股的三大策略

在国内股市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新股民选股要懂得三大策略:国际化、产业化、本体化。国际化表示选股要有国际化眼光,产业化表示选股要深入了解产业未来的变化,本体化表示操作要有大环境的概念。

国际化选股

原材料的大涨,造成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相关概念股全面大涨,这就是选股国际化的策略。黄金股出现大波段的上涨,不少个股从底部算起已涨到底部的5倍以上,如中金黄金的低点是5.6元,结果涨到28.9元才进入整理。只有具备本体性观念的人才能把握整个大波段。选股及操作要懂得国际化、产业化及本体化,它将是操作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沪深股市国际化的速度非常快,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虽然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来看,芬兰和爱尔兰两国是突出的,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两个关键性大国却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刚好处在全球产业整合的高端和低端。美国的品牌和研发,通过中国这一世界工厂来生产价廉物美的大量商品,因此中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来作为生产要素。原材料大涨对于生产这些原材料的公司而言,是一个大转机,业绩皆在2006年第一季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如中金黄金2005年全年每股盈利0.24元,2006年第一季就每股盈利0.13元;驰宏锌锗2005年全年每股获利0.81元,2006年第一季就每股获利0.67元,此种例子在有色金属股中比比皆是。只有具备国际化的眼光,才能在2006年第一季业绩大幅成长之前,提前布局,等第一季业绩公告,股价已大涨5倍。所以股市总是提前反映绩效,慢半拍的股民只能“喝汤”,只有具备前瞻性的眼光的股民才能“吃肉”。

产业化选股

产业分析跟基本分析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基本分析反应较慢,但产业分析时常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可是很多调研人员,喜欢用过去的资料来做线性分析,结果是预测结果和后来的发展落差很大。因此,选股要有产业的前瞻性眼光,不要一直局限于现有的财务数据。

本体化选股

不管是国际化或产业化的眼光,都要有一个本体化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真正具有前瞻性。但是本体化的思维是很难培养的,因为一般人习惯于现象式的思维,对于非常抽象的本体性思维,总觉得太空洞,太不着边际,缺乏可靠的数据基础,臆测成分太高。所以一般人对于股市的变化,总喜欢做现象解,无法深入根本解,但因股市变化太快,现象解就必须不断修正,反而容易乱了方寸,只有从大环境来深入根本解才能谋定而后动。

2.选股要有调控观

新股民选股一定要有调控观。

因为国内的中长线转折点,都与宏观调控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2001年6月上证指数2245点的最高点出现了国有股减持,结果股价大幅修正到1346点。2004年4月上证指数1783点的反弹高点附近,出现了宏观调控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成长率高达42%的不正常现象,结果上证指数回到1000点上下,后来因为股改的进行而止跌回升。2005年6月开始的股改改变了股市的本质,引发了另一波长期大牛市的开始,也是跟调控有关。再往前推也是一样,1999年的“5·19行情”也是政策做多的中期行情,后来指数大涨了1200点。1993年2月上证指数从1558点大幅修正到325点,也是因为宏观调控急刹车的结果。有人这么说,沪深股市基本上是政策市。如果新股民选股过程缺少调控观,往往会面临中长线大转折的风险。

企业价值体现股价的价值观,企业价值的变化大多是缓慢而渐进的,盈余的成长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纵使新产品、新市场的出现,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让业绩表现出来,因此戏剧性的变化都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不会一天就让公司盈余大幅上涨10%。但是股价却可以一天上涨10%,如果涨跌幅放宽到20%,那么一天的涨幅20%也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者的差异?最主要是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当社会的需求往汽车集中时,汽车股的盈余就会逐步反映出来,但当时很多人还未察觉此变化。当盈余开始成长时,股价还是处在反复打底的阶段,等到快半拍的人挖掘了它的投资价值以后,股价才开始缓慢上涨,引起股民大众的注意。当买进的股民越来越多,而卖出的股民越来越少时,股价就可能一天大涨7%~10%,并且这种冲动一旦形成,股价不但反映业绩,还要进一步透支未来,把未来的乐观预期提前1~2年透支出来。这时如果引发社会的过度投资,政府的调控行为就会出现,引起股价的激烈回调,在调控之前进场的人,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虽然在后来的1~3个月内,投资因调控而开始冷却,但基本上改变不大,股价可能大幅回调30%,甚至于50%。在选股的过程中,时机是最重要的变数,虽然价值是最重要的基数,但时机不对,整个基数都会动摇。另外因为新政策出台,也会影响到某些板块的巨大起伏。

当国际贸易纠纷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时,加强内需就变成必要的政策调整,但内需的范围很广,如何从内需股中找出价值被低估的标的,就变成新股民的新挑战。内需股中,拥有大量库存的酒类,其内在价值尚未反映出来,所以造成酒类的个股大幅上涨。因此酒类行业的上涨,是加强内需调控之后的市场反映。至于产能过剩的钢铁等板块,受到调控的影响,股价一直落后大盘,也说明了调控对于股民选股有很大影响力。

调控不是“一刀切”,当一个调控政策出来时,有些个股受害,有些个股受益。如何在调控出现后趋吉避凶,是股民应有的必要修养。在选股的过程中,要从经济数据的过热与过冷,预知未来的调控方向,才能事先做好未来的布局,选出真正的潜力股。

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互联网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它使全球股市、房市、期市、利率、汇率变成一个可操控系统。虽然目前这个可操控系统还只是初具雏形,但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全球性可操控系统。如果新股民忽略了对它的研究,对于未来的变化将很难掌握,并且会赔得莫名其妙。

1992年,中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曾经同时大涨,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泡沫。结果到了1993年,泡沫破裂,股市跌掉80%,房市也跌掉50%以上,期市同样巨幅起落,造成宏观调控后的硬着陆,给银行带来巨额呆账。基于1993年硬着陆的教训,到了2001年6月以后,股市先做头,2005年6月房市再做头,期市则还在高档震荡,三者并未齐头反转,所以伤害轻得多。经济的局部过热也未造成任何伤害性的大泡沫,只在煤电油运方面造成1~2年的紧张而已,可见宏观调控的技术已逐渐成熟,经济增长率可保持稳健的步伐。从1993年到2005年的两次宏观调控中,中国金融管理层顺利地把股市、房市、期市、利率、汇率提升到一个可操控性的系统。

在这个可操控系统中,通胀和通缩亦变成可操作的标的,一旦通胀和通缩具有可操控性,那么经济的大起大落就可以避免,景气循环的起伏亦可平缓,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势进入一个稳步的上升通道。过去25年的经济走势基本良好,未来25年如调控政策得宜,调控得当,就完全有可能长期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形成一个平稳、较快且可预期的经济走势。一旦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达到这种良好的境界,世界性的大资金就必然会逐步集中到中国来,因为大资金的进出最需要一个稳定获利的大环境,届时中国对国际资金的吸引能力就会大幅提升。

格林斯潘执掌美国联邦储备局长达18年半之久。在其任上,美国迎来了一个稳健的大牛市,并且使牛市中途的每次回档都比较温和,并未造成经济的大伤害。格林斯潘的秘诀就是把股市、房市、期市、利率、汇率做一个完整且微妙的错位调控。如果美联储掌门人在调控过程中出现大差错,美国经济就将大幅起落,并进而累及全球经济。从目前的迹象来看,格林斯潘能够让股市、房市、期市三者轮涨轮跌,避开了三者一起做头下跌的危机,算是极其成功的。格林斯潘把美国的利率一路下调之后又一路上升,这中间的巧妙作用,很多局外人都看不出其所以然,但他通过利率和汇率的涨跌,在过去18年,成功地缔造了一个稳定的美国经济。现在美国仍需提防“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因为照目前趋势来看,在对冲基金及大型基金的投机需求下,美国股市、房市、期市仍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一起做头反转而下。

从以上中国和美国的例子似乎可以看出各国的宏观调控技巧各有高低,并且未来全球的调控系统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大体而言,对冲基金及大型基金,进出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已构成一股极大的投机力量,被称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在1998年突袭香港股市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全球大投机狂潮中,油价、铜价的最后高点可能都是在轧空杀多的巨大震荡中完成的,一旦震荡完毕,必然会出现巨跌的惨状。富可敌国的大型基金,已变成很难驯服的猛兽,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美国今后能否给大型基金套上一道紧箍咒,以避免它扰乱全球金融秩序,应该是即将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一旦美国正式由盛而衰,在逐步退出世界舞台的领导地位之前,一定会发动一波全球大投机行情,然后饱掠而去。各国股市,每当面临新旧政权更替之时,大多会拉高出货,捞最后一把。1997年香港股市涨到16000点,不排除是港英当局交出政权之前捞了最后一把。如果美国在“9·11”之后,逐渐失去全球的向心力,其经济领导地位逐步下滑,甚至于失去领导地位,它肯定也会捞最后一把再下台。所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有计划并购美国企业,应注意并购的时机与价格,要预防在大投机狂潮中买到最高点。

1990年日本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杀伤力都还是有限的,但一旦美国在未来出现金融危机,其对全球的杀伤力必将非同小可,能够渡过这一劫的国家将成为21世纪真正的经济强权。

全球可操控系统的雏形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其操控原理何在,这才是最大的关键,因为任何系统的背后都有它的运作原理,摸不清楚运作原理,一旦系统操控失灵,就很难修复。

另外,在选股的过程中,价值观与全球观的融合非常重要,举个例子,驰宏锌锗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在10月26日公司公告前三季每股盈余高达3.85元,依此类推全年可达5元,可是公告当天却开高走低,从37.3元一路下跌2元,第二天继续下跌2元,两天跌掉4元,此时你要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价值观的角度,在景气的谷底市盈率可以100倍来估值,在景气高峰可以10倍来估值,那么该公司应有可能挑战50元,为什么股价在如此大利好的情况下反而下跌4元?下跌4元可能是短期的现象,加上技术的依托20日均线33元并未跌破,在此种情况下,应该理解为利好下跌只是一种策略性的诱空,并且下跌2天的成交量是缩小的,可以证明下跌只是诱空的奇兵,随后可能突破7月12日的高点41.8元。后来股价的发展果真在随后的7个交易日挑战50元成功,一口气涨到54.4元,才进入短线整理。是什么原因造成该股的大涨,就要从全球观的角度来理解。

有色板块本来是以铜为领头羊,期货的价格以铜的轧空行情最为惊心动魄,伦敦铜从每吨3000美元涨到8600美元,然后进入中段整理。一般的期货中段整理大约为5~8个月。在铜价大整理的阶段,锌价却异军突起,从每吨2810美元一路高歌猛进,不但突破前面高点5月15日左右的4000美元,还一直往4530美元挑战;就在10月25日锌价突破历史的高点4000元,开始进入另一个新阶段。如果驰宏锌锗要大涨,在节拍上利用锌价突破历史新高,应该是一个良好的时机选择,因此驰宏锌锗终于把握住这一机会,展开波段上涨行情,在7天内一口气上涨60%,这就有力地说明了选股时要有全球观的重要性。

3.不同策略的选股技巧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这是对一切投资者最重要的训诫,它不是一个小技巧问题,而是一个永远保证不会有太大风险闪失的大原则。

进行证券投资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也就是说要炒什么股票,炒作哪家企业的股票。炒股对象的选择是炒股最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炒股的成败,选择得好,可以更好地实现目标,选择得不好,就有可能使股民遭受损失。股民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一般应遵循三大原则:

安全性原则:选择证券投资对象必须要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即能够安全地收回。证券投资的风险较大,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必须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进行分析,尽可能控制投资的风险。

流动性原则: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必须注意证券的流动性。

收益性原则:证券投资的收益是每个股民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应在以上两项原则的基础上,力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由于各种证券的风险既有不可分散的风险,也有可分散的风险,所以股民不应把所有的资金投资在一种证券上,而应选择风险相关程度较低的多种证券,组成投资组合。根据投资组合中高风险股票所占比重,我们可将投资者分为三种:激进型、进取型和稳健型。根据操作周期,也可分为:短线投资和长线投资。

激进型

若投资组合中高风险证券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股民的投资姿态是激进型的。激进型股民的目标是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投资组合的价值达到最大。这种组合投资的收益高于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这种组合的收益高,风险也高于证券市场的平均风险。

在选择激进型股票时,投资者通常都运用技术分析法,认真分析市场多空双方的对比关系、均衡状态等情况,而不太注意公司基本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作出预测,选择有上升空间的股票。一般而言,激进型股票的选择有以下几条标准可作为参考:

(1)以往表现较为活跃;

(2)最好有市场主力介入;

(3)有炒作题材配合;

(4)量价关系配合良好;

(5)技术指标发出较为明显的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