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2108900000025

第25章 看菜做饭因人而异(1)

有什么样的菜做什么样的饭,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常识,对于公关办事来说,无疑很有借鉴意义。

做饭和做事道理其实一样,在做事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人,有的很健谈,有的脾气暴躁,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爱挑剔,有的自以为是,还有的甚至对你充满敌意……该如何去面对这些个性迥异的人呢?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是最好的办法。在办事的时候多几个心眼,找到对方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1.办事看人,人异法变

事无绝对,生活中许多道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所不同。办事时也应遵循同样的道理,同一件事因为面向的对象不同,办事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知识渊博,门下的弟子非常多。但是孔子教育这些弟子从来都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一次,弟子子路问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吗?”

孔子说:“对,就应该这样。”

过了两天,另外一个弟子冉有又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可孔子却说:“只需要考虑两遍就可以,不用三思。”

针对同一个问题,孔子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人们很不能理解。于是就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两个不同的弟子,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呢?”

孔子说:“我是按照他们两人的性格特点作答的。子路为人鲁莽,不喜欢思考,所以我告诉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以免他没有考虑成熟而在仓促之间做出决断;但是冉有生性优柔寡断,对于一些事情往往是前思后想却难以作出决断,所以我告诉他考虑两次就行了,没必要考虑三次,用意在于鼓励他大胆尝试。”

人们才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孔子教育方法得当。

教育要因材施教,办事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对方重感情多于理智,那就以情动人,如果对方是讲理的人,那么自然就应该同他说理。三国时期,许允的做法就很值得人们效仿。

三国时期,魏国许允担任吏部侍郎,在选派官员的时候,多选择他的同乡。魏明帝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心中开始犯嘀咕,认为许允是在结党营私,居心不良,于是就派侍卫将他传去问话。

许允哪里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当他被皇帝的侍卫带走的时候还莫名其妙。好在他的妻子脑袋极为清醒,赶出来提醒他说:“聪明的君主只能以理说服,不能依靠软语相求。”

魏明帝一见许允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重用同乡,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许允想起妻子的话,便理直气壮地说:“孔子曾经说过,在举荐人才的时候要‘举尔所知’,我之所以任用我的同乡,那是因为我对他们非常了解,觉得他们担任那些职务非常合适。如果陛下认为臣所说的话有不实之处,完全可以去考察他们,看看他们到底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甘愿承受一切责罚,但如果情况属实,还请陛下开恩放臣回去。”

魏明帝便对许允举荐的那些同乡做了一番细致的考察,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胜任其职,于是对许允褒奖一番,让他回家了。

许允重用同乡,是根据魏国的荐举制度。不管他此举用意何在,也不论这么做是否妥当,但完全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明白,要想说服皇帝,以理服人才行得通,婉言哀求难以有好的效果,所以,她才叮嘱丈夫要以理服人。许允也明白这个道理,面对皇帝的责问,坦然以孔子举荐人才时要“举尔所知”相对,并通过用人称职这条硬道理,摆脱了自己结党营私、居心不良的嫌疑。

在做事的时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类似于许允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隋朝的徐文远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徐文远祖上本为南朝贵族,因为战乱,幼年时跟父亲一同被抓到长安。当时,生活十分艰苦,经常是食不果腹。可徐文远没有因为生活条件艰苦而自暴自弃,反而勤奋好学,通读经书,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并开馆授徒。隋末唐初的一些风云人物,如杨玄感、王世充、李密等,都曾经在他门下学习过。

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因为战争而民不聊生,徐文远的生活也很艰难,不得不外出谋生,却被昔日的学生、瓦岗军领袖李密碰上。李密便把徐文远请进了自己的军队,好生招待,尊敬有加,并请求徐文远留在自己的军队中为他出谋划策。

徐文远听了李密的话,没有立即答应李密的要求,而是给李密讲了一番大道理,意思是说要自己帮他可以,但是李密必须有忠义之心,心怀天下,不可胡作非为,祸乱百姓。

李密一一答应,徐文远便在李密的军营中待了下来。

后来李密行动失败,徐文远又归顺了自己另外一个学生--驻守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见老师归顺于他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虽然徐文远同样也是王世充的老师,可是,他每次见到王世充时都十分谦恭,对他行君臣之礼,丝毫不敢怠慢。

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很是诧异,就问他:“听说您对李密非常不客气,并坦然地接受他的尊敬,可是对王世充怎么会如此恭敬呢?他们二人同样都是您的学生啊!”

徐文远说:“李密是个正人君子,所以我用那种狂傲的方式对他说话,对他态度不客气,他也能够接受;可王世充却不同,他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不用说我只是他的一个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他的亲人朋友都有可能被他杀害。所以对他说话、行事我必须小心谨慎才行。常言道:‘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同一件事情,面对的人品性不同,自然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后来徐文远投降了唐朝,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公关办事一点通:

待人如此,公关办事也是这样,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所谓因人而异、看菜做饭,就是这个道理。

2.就事论事,对症下药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一样,但是本质却完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说:“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汉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这段话说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病了,症状都是头痛发热,不舒服的感觉也差不多。他们一起来找华佗看病。经过诊断以后,华佗给倪寻开了泻下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知道这件事的人迷惑不解,便向华佗请教。华佗说,倪寻患的是“内实”(伤食),李延患的是“外实”(感冒),病的表症虽然相同,但所患的真实病症却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药来医治。两个人服药以后,第二天病果然就都好了。

根据华佗治病的故事,人们把依据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叫对症下药。这一点对于人们办事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无奈之下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认为机会来了,立即决定追击。张绣的谋士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败走,哪里有不乘胜追击的道理?于是张绣便联合刘表的队伍衔尾直追。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吃到了苦头的张绣这才如梦方醒,惭愧地对贾诩说:“还是你说得对啊!真后悔没有听你的话,结果让我们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击,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但还是重新整顿了残兵败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一阵厮杀,曹军抵挡不住张绣的进攻,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回到军中,张绣急切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果然吃了败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在两军相持之间,并没有失败却突然撤军,肯定是他的大后方出了问题。但是曹操毕竟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退却时,必定会做好预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打败你之后曹操就松懈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什么有战斗力,肯定不是你的对手。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

对于看似相同的事情,善于办事的人总会发现其中的不同,能够区别对待,并能够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贾诩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曹操突然退兵这一点,敏锐地推断出事情有了变化,认为曹操不是败退,所以建议张绣不要追击,以免失败。而在张绣带领精兵出击失利的情况下,反而建议其二次进攻,结果大获全胜。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意思是反常规的做法往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体现,而想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事论事,对症下药,绝不能墨守成规,一概而论。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浙江出现了以裘甫为首的一伙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亡命之徒纷纷云集于裘甫的麾下,其部众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到3万余人。得意忘形的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打造军用器械,声势震动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镇压,都被裘甫所败,于是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郑祗德不能胜任,于是派前安南都护王式前往浙东征讨裘甫。

临走之前,宣宗召见王式,问他有何良策可以尽快消灭贼军。王式回答说:“只要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不想有个宦官插话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

王式反驳说:“多调发军队,将贼军迅速消灭,所用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少调发军队,不能战胜贼军,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渐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将蜂起响应,岂不更难应付?现在国家的财政用费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所滋扰,财富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至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这样一来,耗费的军费岂不是更多?”宦官无言以对。

唐宣宗听了王式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立即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听从王式指挥。王式进入浙东,进驻越州以后,重新修订了法令、军纪。经过王式的大力整治,属下各部无人再敢以军饷不足、患病卧床为由不愿出战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

由于当时裘甫的势力很大,人们都惧怕他,所以有很多人通敌。而对裘甫派来的间谍,州府官吏不但不将其逮捕,反而收买他们。而且州府中的许多文武官吏暗中与裘甫军通信,待求城破之日,能免于一死并保全妻儿老小。王式暗中察明,把主要的通敌人员逮捕处斩,并申明了纪律,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还在夜里安排了严密的警戒,这样一来,裘甫就无法再探听到官军的虚实。

然后,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放粮,以赈济贫苦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使用,不可散发。”王式答道:“这我自有缘由。”还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的来犯,王式只是笑了一笑,也不予答应。

王式又挑选出孱弱的士兵,让他们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部下将官虽然感到惊讶万分,但谁也不敢多加追问。众将士不知道王式违反常理的做法有何意义,更有人怀疑王式不会用兵。

但让那些人大跌眼镜的是:官兵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都取得了胜利。至此,所有人才对王式心服口服。最后,在王式的指挥下,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因为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率部出城投降。

于是王式大摆庆功宴,与众将士欢呼痛饮,庆祝胜利。但大家对他克敌制胜的原因仍不明白。有人问:“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仓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

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的人们,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甫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如果不分粮食给民众,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岂不是一举而二失?”

又有人问:“那您又为什么不设烽火台呢?”

王式说:“设烽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乡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诸将又问:“您派孱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王式笑着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利器,遇到敌人有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如果都战死了,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众将士听完这一番解释后,都对王式佩服得五体投地。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征讨贼寇自然需要多用粮草,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士兵才能奋勇杀敌;选派侦察兵自然应该挑选身手敏捷、体力健壮的,并给他们配备最好的装备,这样才能让他们侦察到最多的消息;设置烽火台才能前后呼应,八方支援。然而王式不但没有这么做,还反其道而行之:把粮草分发给百姓,让孱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不设置烽火台。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这些做法最终竟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原因在哪里?

就事论事,对症下药而已。

王式的做法看似不合常理,但却直接指向问题的病根,从而打败贼寇,赢得胜利。

公关办事一点通:

在办事的过程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墨守陈规,对于具体的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因事而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一番事业。

3.从对方的立场出发

善于办事的人懂得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为别人考虑,他们拥有办事的各种技巧,知道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更接近于成功。

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人生经验,即: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在交往办事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分歧,如果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是非常关键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