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六章中国商业新偶像:多面陈天桥
1998年,25岁的陈天桥面对上司的提拔,说出“谢谢您,但那不是我的理想”时,注定陈天桥将成为“传奇”。陈天桥很现实,这让他成为财富宠儿;陈天桥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固执而又霸道,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随着阅历的增加,他学会了取舍之道,业界流传的陈天桥“三进三退”的故事,为他的经历增添色彩;他又是个顾家的男人,与雒芊芊的美满婚姻令人羡慕;他还是一位“红色知本家”……多面的陈天桥成了商业新偶像。
第一节不甘于平庸和寂寞,总想冒尖
人们都觉得陈天桥是一个“冒尖”的人:他的照片与全国总工会前任主席尉健行的照片一起放在了母校的“英才辈出”栏里;他被评为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他被称为中国网络游戏之王;他曾坐上中国内地富豪榜的头把交椅……在公众视野中,陈天桥的“传奇”从1990年进入复旦经济系开始,之前的历史很少为人知晓,颇有点“英雄不问出处”的味道。
但是,英雄的成长过程也有独特之处。陈天桥出生在新昌县澄潭镇一个叫东坑坪的小山村。虽说出身农村,但陈天桥的父母都是文化人:父亲是上海导航仪器厂的工程师,母亲是新昌城关中学的英语教师。幼年的陈天桥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不久,母亲把陈天桥接到城关镇上幼儿园。陈天桥离开东坑坪的小山村,在新昌县城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不过,陈天桥对东坑坪怀有深厚的感情。日夜繁忙、已经成为首富的陈天桥曾在某一年清明节,特意抽空从上海赶回小山村,看望家乡的爷爷奶奶、伯伯婶婶,祭奠自己的祖先。
少年时期的陈天桥,留给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就是一篇作文。虽然在新昌城关上小学,但陈天桥还会经常回澄潭爷爷奶奶家。有一次回去,陈看见路上有两只大公鸡在争斗。这个已念小学五年级的小男孩因为较早离开农村,少有机会看到鸡之间的这种“拳击”,于是不顾母亲的催喊,蹲在路边津津有味地看了半个多小时。回到城关后,陈天桥饶有兴趣地写了一篇观后感。“看了文章后,我发觉这个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很特别,观察很细致,文章也写得很不错。”城关南明小学的蒋惠球老师是陈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随后,他还把这篇文章寄给全国性刊物《小学生优秀作文》编辑部,很快,文章发表了。
俗语有言:“三岁看大。”所有人都觉得陈天桥的天分高人一等,而且还很刻苦,将来一定是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果不其然,陈天桥考上复旦大学经济系时才刚刚17岁。在大学期间,陈天桥始终担任重要学生领导职务,并于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唯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完成学业。在今天的复旦大学,无论是如今出生在1990年之后的学弟学妹,还是曾经和陈天桥一起学习后留校的同窗,对于陈天桥在复旦的学习成绩,都是用一个字来评价:牛。
了解了陈天桥的求学生涯,也许我们现在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曾多次表示要当网络游戏界的主流人物,公司盛大网络要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这是他一贯的“冒尖”意识使然。
但是,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冒尖的陈天桥却被“埋藏”在一个黑黑的小房间里。陈天桥没有和那些优秀的毕业生一起进入外资企业,而是出乎意料地被分到陆家嘴集团公司。在这家公司,迎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录像,这个工作陈天桥一干就是10个月。
10个月里,陈天桥根本无法去跟别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没办法在简单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才智和抱负……他第一次体验了人生巨大的落差。年仅20岁的陈天桥品尝到寂寞的滋味,并将寂寞化成了日后享用不尽的财富。陈天桥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很快就意识到寂寞也是磨炼意志的绝佳机会。
“我认识到,无论有怎样的抱负,首先是要社会接受你,而不是你去要求社会来适应你,这是当时一个很大的收获。”陈天桥说,“在我当时这样一个年纪、这样一个背景,我能耐得住10个月的寂寞,躲在一个小房间里放录像,我自己感觉这对后面的年轻人还是有所启示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怎样怎样,要干这个,要干那个,但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
10个月之后,陈天桥终于等来了机遇: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集团选定陈天桥担任那家有着200多人的企业的副总经理。后来陈天桥回忆说,如果那样的日子再延长10个月,他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而今天的人生道路可能也就变成另外一副样子了。在挂职锻炼期间,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教育使他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而寂寞的锤炼让他克服了一般年轻人好高骛远、不愿脚踏实地的缺陷。在这家企业,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不久,他被直接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秘书。
1998年,集团老总被提拔为浦东新区副区长,该老总对于自己工作认真的秘书,自是怜爱有加、十分赏识。他将陈天桥叫到跟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小陈,去给我当秘书吧!”他许诺如果陈天桥选择投身仕途,可能成为全上海最年轻有为的区长秘书。但陈天桥语出惊人,他说:“谢谢您,但那不是我的理想。”陈天桥的婉言谢绝是因为仕途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创造财富,他要投身商海,寻找主流人生,而仕途显然与之大相径庭。就这样,上海失去了一个最年轻有为的区长秘书,但是,一个未来的首富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