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能源博弈大战
212800000005

第5章

第1篇第1章第2节不宣而战的能源局部战争 (3)

2001年10月7日深夜,美军动用了15架B-1B、B-2和B-52H轰炸机,25架包括F-15、F-16和F-117A在内的战斗机,对阿富汗境内塔利班“基地”组织实施空中打击,21世纪的首场战争——阿富汗战争拉开了序幕。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美国人竟只用了61天的时间和两万多地面部队,就在阿富汗高山峻岭中打赢了这场200年来西方人想打赢而打不赢的战争。

阿富汗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美国为其军事力量长驻中亚而开始的另一场“战争”却远不会结束。

人们不由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阿富汗,还是为本?拉登?

阿富汗本土已经探明的油气资源数量非常有限,石油探明储量只有7300万吨,天然气1400多亿立方米。20世纪70年代,天然气年产量达到3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70%~90%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向苏联供应。苏联1989年撤出阿富汗后,天然气生产基本停止。1997年10月,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和巴基斯坦三方代表签署了建设“中亚石油管道”备忘录,计划兴建年输能力为100万桶的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领土到印度洋的石油输出管道。由于阿富汗国内战乱不断,该管线计划没有什么进展,却为里海及中亚地区的油气外输提出了一条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思路和管线方案。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为里海石油输出线路大伤脑筋。1999年11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推动下,阿塞拜疆、土耳其和格鲁吉亚签订一项协议,要在巴库和土耳其港口杰伊汉之间修一条输油管道,计划2004年建成。美国还计划推动建设一条将土库曼的天然气经里海底部,再经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利用巴库—杰伊汉管道输向土耳其,目的是利用这条管道将中亚石油国家与西方联系在一起,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也可避开伊朗这个所谓“高风险地区”。为此,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英美石油公司不得不放弃准备动工的被认为最经济的经伊朗的管道线路。2001年3月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共建的从里海沿岸田吉兹油田到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的管道宣告修通,震惊和打击了美国。更令美国担心的是,中国于2000年宣布要修建一条从中国西部到东部沿海,全长4000多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计划。这条管道一旦修通,中国不仅会在经济上受益,而且在政治上还会将中亚国家,乃至东北亚油气资源稀缺国家的利益与中国连在一起。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其实,美国一直试图推动一条从中亚经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终进入阿拉伯海的油气管道线路。1997年,在喀布尔,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副总裁马蒂?米勒曾经同塔利班就这条输油管道问题举行过谈判。但是,由于阿富汗内战不止和塔利班的反西方态度,美国一直无法达到目的。美国之所以觊觎中亚油气,主要是基于美国对来自阿拉伯半岛石油供应的担心,即一旦中东局势出现动乱,西方就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出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美国及其盟友不相信伊拉克或者伊朗能够保证石油稳定的供应,也不敢将赌注全部压在沙特等少数亲美的中东国家身上。可见,美国对阿富汗开战与其说是为了本?拉登,不如说是为了在阿富汗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利益。

另外,美国出兵阿富汗还有更深远的政治考虑。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体完成了北约东扩和日美同盟关系的巩固和扩大。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科索沃战争将军事力量插入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巴尔干,同年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后,西方在波罗的海到巴尔干再次拉起一道隔离俄国的新“铁幕”。而在太平洋地区,美国已从日本经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拉起了遏制中国的新链条。美国人还没填补的政治真空地只剩下中亚地区。近年来,美国开始重视印度,其意也在为进入中亚建立跳板。

“9·11”事件后,美国干脆一步到位,将军事力量直接插入阿富汗。如果美国军事行动顺利,并在阿富汗扎下了根,在波罗的海三国及日本与西方盟友关系日深的情况下,美国为首的西方就在西、东、南三个方向堵死了俄罗斯南下的战略通道,并从西东两个方向扼住了中国经济必须依赖的中亚和东亚能源进口源头;在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大国之间插入阻止其可能出现的政治合作的楔子;与沙特阿拉伯半岛的美国军事力量一起,对波斯湾石油输出口形成钳制态势。如此一来,中亚和中东的石油资源就可以在美国的掌控下畅通无阻地流向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连接中亚的油气输送线路将面临贬值压力,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体系也就大体定型。

车臣战争:与油有关

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是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8万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91年9月,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后,他宣布车臣为“主权国家”,建立自己的武装。俄罗斯联邦拒绝承认,并在车臣实行紧急状态。1994年12月,俄罗斯联邦出动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战争,俄军除占领已经成为废墟的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外,并没有消灭杜达耶夫武装。1996年4月,杜达耶夫被炸身亡后,俄联邦政府才以将车臣独立问题搁置5年后解决和俄军限期从车臣全境撤出的较大让步为代价达成停战协议,俄罗斯屈辱地停战撤军并宣布战争失败。

1997年1月,马斯哈多夫当选“总统”,继续坚持闹独立。1999年8月、9月,车臣人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并且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99年普京出任政府总理,他认为“如果不尽快平息车臣叛乱,俄罗斯作为一个目前完整的国家将不再存在”。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1999年10月,俄政府第二次出兵车臣。十多年来,战争造成无数平民死伤,车臣经济陷于崩溃。如今大规模的军事叛乱虽然已经被俄军打败,但车臣叛乱分子化整为零,继续采用游击战术袭击俄军,并不断制造恐怖事件,给俄罗斯政府带来新的困扰。

车臣战争久拖不决不仅给俄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引起尖锐的政坛纷争,而且俄罗斯也不时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责难。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阻止俄罗斯向南方发展,以巩固西方世界在北高加索的地位。美国采用政治、经济高压手段,迫使俄罗斯停止对车臣的军事行动,并要求俄罗斯同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对此,普京曾反唇相讥,为什么美国不邀请阿富汗的塔利班恐怖分子到白宫进行谈判?

那么,俄罗斯政府为什么不放弃车臣?车臣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如此关注?其主要原因也在于车臣与石油关系密切,车臣对于俄罗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首先,车臣地区是俄罗斯最早的石油产区。车臣共和国在地理上位于大高加索的中部,属南欧和西亚分界线上的分水岭,是该地区和大国之间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等各种势力的交汇处。从经济上讲,高加索地区物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能源储藏十分可观。从19世纪末以来,在车臣—印古什先后发现和开发了20多个油田,其中大部分位于车臣境内,因此车臣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基地。二次大战前的1940年,车臣的石油年产量占全苏联的22%,达到了686.5万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老油田下面陆续有新的发现。

1964年车臣—印古什产油706万吨,1970年达到最高峰——年产2030万吨,此后逐渐下降,1976年的产量为800万吨。该地区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炼油基地。1940年以前,车臣—印古什和巴库两地的炼油能力占全苏联的80%还多。格罗兹尼炼油厂的加工能力为1200万吨/年。尤为重要的是,车臣还是俄罗斯通往外高加索的铁路、公路及输油管道必经之地,是通往里海与黑海的要冲,亦是里海地区的石油向外运输的枢纽,素有“连接外高加索的生命线”之称,被莫斯科视为控制高加索地区的要地。巴库油田的石油外运通道必须经过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共和国独立,俄罗斯丧失了对巴库等里海油田的控制,但只要控制了内高加索的车臣共和国,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其中也就包括对里海石油的支配性影响。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重视里海地区,认为这个地区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参与勘探和开发。雪佛龙公司首先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大油田的开发权。西方指望通过控制里海石油,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石油供应,还可以削弱欧佩克,威慑俄罗斯。但是,大量石油开采出来怎么办?俄罗斯提出的方案,就是从哈萨克斯坦向西,沿里海海岸,到阿斯特拉罕,然后到格罗兹尼,向西到黑海边的新罗西斯克。这是最快捷的出海通道。这条管线已经建成,日输油量为100万桶(年5000万吨)。而西方国家则一直在策划从里海向南,避开俄罗斯的其他路线。车臣及其首府格罗兹尼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俄罗斯绝不会放弃车臣。

马岛之战:油在作祟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76海里(500多公里),距英国本土7000海里(1.29万公里),素有“南大西洋门户”之称。200年前,一位英国海军大臣曾说过:它是英国全部海外领土和港口的钥匙。该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15个岛屿,人口近3000人。马尔维纳斯群岛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扼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航道要冲,是巴拿马运河关闭时两洋相连的咽喉要地;它与南极大陆遥遥相对,是日后开发这片神秘大陆的重要前进基地;它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朗特的航船因受到暴风雨袭击,偏离航道来到该岛,从此大英帝国的版图上,便添上了以当时的海军大臣“福克兰”名字命名的土地。争夺也由此开始,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阿根廷人,纷纷在这片岛屿中竖起自己的旗帜。1770年,英国人被西班牙人的舰队赶走,36年后,英军占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驻马岛的西班牙行政长官闻风丧胆,打点行装溜之大吉。182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同时也宣称继承对马岛的主权。气傲的英国人只是一声冷笑,声明马岛从来就属于英国,并于1832年派兵进驻该岛。1908年英国人再次宣称:包括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在内的整个马岛水域,统统在英国主权范围之内。看着家门口猎猎飘动的米字旗,阿根廷人觉得:他们已在噩梦般的煎熬中度过了150年,难道要收回主权,还要这样无休无止地等待下去吗?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两国的争吵便带进了联合国大厦。联合国大厦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通过决议,要求两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可长期以来,除了争吵还是争吵,马拉松式的会谈开了一轮又一轮,到1982年2月各自撤回谈判代表时,竟然连一个字的协议也未达成。

随着马岛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在它周围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该岛的地位日显重要。据说此地的石油产量可达60亿桶,简直又是一个“科威特”。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日,这笔巨大的财富怎能不让人垂涎欲滴?一位英国议员说:“我们宁可失去5个北爱尔兰,也不愿失去一个福克兰。”面对家门口的财富,阿根廷人的血也开始沸腾了。莱纳尔多?加尔铁里出任总统后,对马岛态度日趋强硬。他上任伊始便振臂高呼:“主权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不久他又宣称:“如有必要,将以武力收回马岛。”

就这样,英阿两国为了争夺马岛,未经正式宣战便于1982年4月2日打响了外交家称为“武装冲突”,军事家称为“马岛战争”的战争,直到6月14日战争结束,历时74天。马岛之战与其说是为了主权,不如说是为了它的战略地位和地下的宝贵资源——石油,是石油加剧了英阿对马岛主权的争夺。这是20世纪第一场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马岛之战最后以英军大获全胜而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