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能源博弈大战
212800000061

第61章

第3篇第11章第3节外交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 (2)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2005年,美国每天消耗近2100万桶原油和精炼产品,其中大约59%从其他国家进口。预计到2025年,美国石油消费将增长40%,进口依存度将升至68%。美国石油进口在地区分布上有三大板块,2005年美洲占51%、中东22%、非洲(撒哈拉以南)22%。20世纪50年代,美国曾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几乎生产全球一半的石油,现在,美国生产的石油却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一半。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上升影响到未来的能源安全,其主要风险因素在于: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生产产量最大、成本最低、出口最多的地区,将来,该地区无论是石油储量还是出口量在全球范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石油进口国势必难以完全摆脱对该地区的进口依赖。美国副总统切尼曾明确说过,谁控制中东海湾石油的流量,谁就对美国经济甚至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经济有了钳制力。然而,该地区局势长期以来一直动荡不安,是世界上石油供应最不安全的地区,这将给美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能源问题是全球化问题,在全球能源资源日渐减少的大趋势下,美国高度依赖进口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由于石油剩余储量开采成本不断提高,商业用油需求强劲,加上新型替代能源的开发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国际能源市场趋紧的格局总体上不会改变。因此,要分享全球有限的能源资源,全球各主要能源消费国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甚至还会有所加剧。而对美国来说,要在短期内减少能源使用量或改变其能源使用结构并不现实,这就决定了增加和保障海外能源资源供给仍将是其未来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面对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及其激烈竞争的机制,采取什么样的有效对策是美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2.环保要求对美国能源生产的限制愈加严格

自20世纪90年代初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国际会议后,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都在积极行动,支持大会的决议,纷纷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建设一个无公害的、清洁的世界而共同奋斗。而与此同时,世界能源需求量大幅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专家研究表明,温室气体的排放已使全球平均温度提高了0.6度,若不采取措施,至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4~5.8度。到那时,全球各地区,包括美国将面临经济和生态体系的大灾难。由于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而能源生产又不能破坏和污染环境,因此,美国将面临重新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加大科研与技术力度、寻求新的能源开发途径的考验。为了更新陈旧老化的能源基础设施,适应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与环境需求,增加能源与环保投资也迫在眉睫。

3.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力不从心

近年来,将石油资源国有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正成为一些产油国的政策潮流和美国干涉与扩张的阻力。中东、拉美产油国经济实力增强,渴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在地区事务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伊朗、委内瑞拉、苏丹等与美国存在战略利益矛盾的产油国借助高油价增加抗美筹码。委内瑞拉积极开展石油外交,以优惠价向加勒比海国家提供石油,牵头组建南方银行,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俄罗斯主打能源牌,增加与西方国家讨价还价的资本。

而在消费国方面,中、印等新兴市场国家与越来越多的产油国开展能源合作,频频在中东、中亚、非洲等产油国的一些重大项目中中标,打破了国际能源格局原有的均衡态势。中国着力加强与中东三大主要产油国——伊拉克、伊朗和沙特发展关系,大幅度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努力与美国的盟友——沙特发展出口及投资关系;政府定期与中东的一些主要国家进行高层互访,通过开展能源外交来支持国内能源公司在海湾地区的经营活动,加紧培养与其他中东国家包括较小的海湾产油国如科威特、阿联酋,以及非海湾地区产油国,如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和苏丹的关系,在这些国家增加投资。印度为了确保油气供应,顶住美国同伊朗关系日渐恶化的压力,与伊朗在多个层面展开合作;每年从沙特大量进口原油;通过开展积极的能源外交同伊拉克、卡塔尔、也门、阿联酋等国开展油气合作,等等。中、印与海湾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使海湾国家对美、欧市场的依赖程度下降,在国际能源领域中的谈判能力增强。对此,美国在干预和控制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的能源外交

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能源问题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地位,而外交作为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重要手段,要为中国的能源需求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源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外交指导方针十分明确,就是构建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致力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发展合作。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对和谐世界的内涵所进行的高度概括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全球化条件下寻求合作共赢的共同努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利害关系更加休戚与共,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需要在发展方向和途径上达成共识。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都主张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各国的共同问题,都反对“美国治下的和平”,都致力于确立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在与周边国家共同维护地区能源安全的基础之上,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为此,中国制定了积极的周边能源外交战略,这就是谋求平等互利,构建和谐周边。具体是: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寻求突破口;与中亚的合作注意处理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中亚的利益关系;与印度的合作要避免恶性竞争;与东盟共筑能源安全;与中东产油国的合作要稳中求进,等等。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积极倡导和谐世界的国际观。在能源问题和其他战略问题上,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合作、相互沟通来解决与其他国家利益上的不平衡。中国走的是多赢、双赢的道路,在能源问题上,一方面要维护中国自身的正当权益和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国际能源秩序的整体稳定,以一种平和心态去处理具体问题。因此,在能源外交中,中国首先不允许去抢能源,不以牺牲他国能源方面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自身需要的能源,而是本着双赢和多赢的态度,寻求在竞争合作中共同发展。

中国的能源外交起步较晚,同西方国家相比,相差几十年,无论是外交思想还是具体政策都还远未完善。近年来,中国的某些外交行动已经具有能源外交的含义,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绩,对推动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中国同周边国家和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关系良好,为中国开展周边能源外交奠定了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方开展长期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政治关系良好,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获得中亚油气资源的重要政治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10+30”、“10+1”对话机制,政治互信增强,与菲律宾等国签署了共同开发南中国海油气的意向书;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在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和印度关系明显改善,为双方进行能源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澳大利亚日益加强与亚洲各国的利益融合,为中国能源外交南向战略提供了契机;中东产油国一方面努力推动本国石油出口多元化战略,另一方面,也欢迎中国等新兴石油消费大国进入本国石油资源市场。此外,美国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虽然在获取油气资源方面同中国存在竞争关系,但在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共同利益。因此,中国作为新兴能源消费大国在加强周边能源外交的同时,亦要关切其他能源消费大国的利益,化竞争为联手,实现双赢或多赢。

总之,只要中国在开展周边能源外交时注意正确处理好几组关系,如: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之间的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周边能源外交与整体能源外交之间的关系;中国与其他能源消费大国之间的关系,把多边外交作为中国宣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能源外交思想的舞台,把双边外交作为落实具体能源合作的主要场合,中国的能源外交就不仅可以为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驾护航,而且也可以为世界的能源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