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奥巴马的成功在于他能突破思维的局限。思维的最大敌人是习惯性思维。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他就会习惯的顺着一定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不思其它的解决出路。这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发展也受到了局限。
什么是思维定势
在开始阐述什么是“思维定势”之前,先让大家做一道思考题。
在一个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算一算时间,看你思考了几分钟?我把这个问题给了一个好朋友去做。她不是回答说“小河很窄,将船拆了搭木桥过去。”就是“小河很浅,两人直接走过去的。”回答了多次,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两个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对于这道题,你大概也“绞尽了脑汁”吧?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都渡过去。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等。但你为什么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要求限制啊!这就是“思维定势”所致。正是因为你从习惯出发,从而导致了“思维嵌塞”。
这就是思维定势。它是我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就准备好了的心理状态。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我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我们后来的分析、判断,进而形成“思维定势”。认识的固定倾向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却是一种因循式的思维形式。长期形成的习惯总会让我们不假思索的朝着我们熟悉的方向,熟悉的路径去寻找答案。总以为这样就能为自己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胜算也比较大,其实,这样只会让我们故步自封。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冲破思维的定势局面。在这方面,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008年11月4日,47岁的巴拉克·奥巴马以非洲裔的身份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打破了白人垄断美国总统的历史。这是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的美国黑人总统。这位打破历史记录,最终取得胜利的“黑人小子”终于苦尽甘来。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奥巴马的人生一点都不为过。在之前的47个春秋里,奥巴马吸过毒,当过“混混”,还到过黑人社区去服务。甚至在2004年,布什总统在一名伊利诺伊州议会代表上的衣服上看到别着奥巴马的徽章的时候,他还曾浑然不知所措,以为是奥萨马,而在四年后,这位曾经默默无闻,出身平凡的非裔美国人成功的战胜了身披光环的强大竞争对手,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离不开他绝佳的思维与智慧。而他的思维和智慧贯穿了他整个的一生。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巴马是怎样的突破他的思维定势,进而踏上成功之旅的。
思路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不存在一个自由主义的美国和一个保守主义的美国,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不存在黑人的美国和百人的美国、拉丁裔的美国和亚裔的美国,而只有美利坚合众国。
——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
思路决定你的出路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思路往往决定了他会向哪个方向走,而他又会向前走多远。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位哲人也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思路,是一个人的思想体现,思想支配我们的行为方式,是我们行动的导向和动力。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先有思想,然后才会有所行动。生活原本很幸福的奥巴马之所以会选择打破这种平静的幸福,而走上艰难的竞选总统之路,正是由于他思想所决定的。
奥巴马是一个混血儿。他的父亲老贝拉克生于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一个牧民家庭,是肯尼亚的精英。而母亲雪莉·安·邓纳姆生于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有一点印第安人的血统。对于童年记忆,奥巴马在他1995年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写道:“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我的母亲却像牛奶一样白。”这样的身世,就注定了奥巴马的人生之路会走得很艰辛。白人不会接受他,黑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属于他们其中的一员。给他最大冲击的还是她的外祖母。
一次,奥巴马的外祖母满是气愤的回到家中,向奥巴马抱怨说在等车的时候有一个人向她乞讨,给了一美元,对方还是不满足,继续的缠着讨要,还说如果不是公交车及时赶到,她还真担心对方会动手打她。当奥巴马建议外祖父给外祖母买一辆车的时候,外祖父却告诉他,说外祖母以前也有过被别人缠着要钱的经历,但是都没这么在意,这一次之所以会这样的生气和害怕,主要是因为对方是一个黑人。外祖父这样的“坦诚公布”,对正是迷茫的奥巴马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奥巴马开始懂事的时候起,他就开始了对美国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的思考。由刚开始的迷茫逃避,到坚定探索不同种族之间的相同之处,再到最后的号召美国人民团结起来,结束政治分裂的状况。奥巴马在不断的寻找过程当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核心思想——呼吁美国人民应该找回政治的核心价值观,即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这一核心思想决定了奥巴马今后的人生之路。
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眼光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宽。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受到他所成长的环境影响。从接受教育到走进社会,都是如此。特别是人的思想认识,从无知到有知,从单纯到多样性,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就是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思路决定出路有多方面的体现。首先,思路的正确与否就决定了我们出路的正确与否。只有合乎实际、合乎潮流、合乎你发展的需求,你才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否则,就会导致失败。其次,思路的宽与窄决定了出路的宽与窄。思路越宽,出路也就越宽,多一个思路就多一个出路。
在现实生活中,善于思考问题、善于改变思路的人总能给自己赢得机遇,在成功无望的时候创造出柳暗花明的奇迹。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存在好的解决方法,可是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事,如果你解决的方式不同,就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思路不同带来的效应。
要改变处境,就得先改变思路
在生活当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这样的情况,生活当中,有的人最终成为了这些限制条件的“牺牲品”,而有的人则通过适当的改变,成就了美好的人生。这改变说的就是改变思路。只要思路是活的,我们就一定能够找的到出路,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思路被钳制住。
竞选从来都是暗藏着危机和险境的。在漫长的竞选期间,奥巴马也常常会碰到突发的状况,从而陷入困难的处境。比如在竞选的初期,奥巴马亮出的口号就给他带来了麻烦。
在初选当中,奥巴马的口号“改变”曾激发了许许多多厌倦布什政府的选民的支持,但是“我们相信改变”这句口号却受到了希拉里的嘲笑,她认为奥巴马的口号实际上是“我们将要改变”,光会说,做不了。麦凯恩也来奚落奥巴马是一个口号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相信改变”是以“我们”为主,是奥巴马带来了改变,但是,一个只有四年国会参议员经历、没有制定过一个法案的奥巴马能够带来改变吗?他的竞争对手经常这样的质问选民。不过,想想也是,“我们相信改变”有点显得信心不足。奥巴马的口号留下了供竞争对手攻击的漏洞。如果不改变思路,奥巴马的竞选就会面临挫折。因此,在初选胜利以后,奥巴马竞选团队就决定调整口号,将“我们相信改变”变为了“我们需要改变”,这样一调整,变成了是美国选民需要改变,这是当时美国的大势所趋,这样思路一转变,奥巴马马上就扭转了劣势,赢得了主动权。
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因思路的改变而带来人生的转折的例子。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很费力。高二年级时,他向一位心理学家求教。“我一直很用功。”马汶苦恼地说。
“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用功,但进步不大,你再学下去,恐怕也是浪费时间。”
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希望我有出息。”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工程师不识简谱或画家背不出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让你爸爸、妈妈骄傲了。”马汶从此再也没去上学。
马汶开始替人整建园圃,修剪花草。不久,雇主们开始注意到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茂盛美丽。特别是他将市政府前一块肮脏的污秽场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全城百姓,都争相夸赞小马汶。
二十五年后的马汶仍没学会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他更是不懂,但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园艺家,以色彩和园艺享誉国内外。
马汶开始也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虽然努力了但成绩仍然不好。在心理学家的鼓励下,他改变了原有的不幸想法,走出了那条“死胡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于是他开始发挥了他的特长,最终他因此而成为了一名园艺家。
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可以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我们的命运呢?究其原因,其实答案就是我们的思想。有的人脑子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思路,但是就是缺少了一个好的思路,所以,即使他再聪明、再有抱负,也会和成功失之交臂,而有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一次的错误思路的引导而导致了整个人生的失败。而如果是一个好的思路,你就能稳操胜券。因为,拥有了好的思路,你就能够在层层迷雾当中坚定你的目标,并发现你的独特优势。
成功与失败有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思路的差别,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导致了天壤之别的出路。不同的思路,造就不同的出路,正确的思路引领成功,错误的思路导致失败!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都要停留下来,沉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看自己走的这条路是不是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或者自己之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适不适合现在的目标追求。如果发现不适合,那你就要给自己找出一条新的思路,来指导你之后的行为方式。
不做贾金斯式的人物
美国一位成功学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好多年前,当时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回来了。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废时了。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十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是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九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八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他恋爱过好几次,虽然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掉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无妨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贾金斯的情形每况愈下,越来越穷。他卖掉了最后一项营生的最后一份股份后,便用这笔钱买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终生年金,可是这样一来,支取的金额将会逐年减少,因此他要是活的时间长了,早晚得挨饿。
当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或者是在屡次经历失败后,很多人都是蜻蜓点水般的完成任务,缺少实现成功该有的耐心,其实,无论是哪一份工作,只要坚持把它做好,在失败中不断的积累经验,相信一定能够看到成功的曙光。
当奥巴马竞选国会众议员失败后,他认为自己是在错误的时间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不想重蹈失败的覆辙。“竞选或许有第二次行动,但是没有第二位。”奥巴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竞选国会参议员的时候,他积极的做好了准备。他没有从零开始,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是总结教训,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往前奋进。人生能有多少青春供我们从零开始,反反复复的从零开始,就是反反复复的在起点上挣扎,要想达到终点,其实很难。但是,很多年轻人,总是认为会有更适合自己的,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平台在等待自己,所以,一个工作赶上没几个月,就开始换新的工作环境,这样“打一枪,就换个地方”的方法,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白白浪费了你的青春和时间,但是,收效却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