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213700000032

第32章 信息不对称8

第四章信息不对称8

囚徒困境:陷入理性的迷宫

【囚徒困境】囚徒们彼此合作,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但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虽然彼此出卖违反共同利益,却是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

【适用场景】商家之间——价格竞争,国家之间——军备竞赛

在某城市郊区有个足球场,有一次足球场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大家都想去看。到足球场有好几条路,其中有一条是最近的。王波选择了走最近的这条路,但发现其他人也都选择走这条路,导致这条路非常堵塞,因此在路上所花的时间远远多于自己的预期。好不容易来到了足球场,精彩的比赛让人大开眼界,可惜前排有人站起来,影响了自己的观看效果。王波也选择站起来,这样他能看得清晰一些,导致他后排的人也都选择站起来看。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在站着看比赛。

王波无疑是个理性人,但当大家都是理性人的时候,便没有出现理性的结局。从个体来看所做出的选择是理性的,但人人都基于同样的考虑做出相同的选择时,就会发生“理性合成谬误”。

1950年,担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的数学家图克,为了更形象地说明个体理性,用两个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构造了一个博弈模型,即“囚徒困境”模型。

警方在一宗盗窃杀人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但是,他们都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顺手牵羊偷了点东西。警察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一人供认罪行,就能确认罪名成立。

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中有一人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被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他们将被各判5年徒刑;若两人都拒不认罪,因警察手上缺乏证据,他们会被处以较轻的偷盗罪各判1年徒刑。

那么,两个罪犯会怎样选择?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也不相信对方不会背叛自己。

那么在困境中任何一名理性囚徒都会做出如此选择:

若对方选择抵赖,自己选择背叛,会让自己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选择背叛,自己也要背叛,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还是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5年。

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自身最大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另外,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参与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愿选择策略。

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是判刑1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都背叛对方、各判刑5年的情况好。但根据以上假设,两人均为理性个人,且只追求个人利益。均衡状况会使两个囚徒都选择背叛,结果二人的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但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却违反最佳共同利益。

这种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对每个人而言是理性的选择,能得到最优的结果,但对于整个集体来说却是非理性的,最终导致对集体中每个人都不利的结果。

每个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进行的都是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决策,但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没有从中获得好处。以一个足球队而言,当球员在赛场所想的只是自己的风采,自己的位置,或者是自己在俱乐部的前途的时候,这支球队就不会有希望了。

为避免出现囚徒困境,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加强内部沟通,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集体和内部成员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