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213700000038

第38章 宏观现象6

第五章宏观现象6

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马太效应】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提出者】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

一个有钱人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各一锭银子,让他们在自己远行期间去做生意。有钱人回来后把三个仆人召集到一起。第一个仆人已经赚到了十锭银子,第二个仆人赚到了五锭银子,第三个仆人因为怕亏本什么生意也不敢做,还是攥着那一锭银子。

于是,有钱人奖励了第一个仆人十锭银子,奖励了第二个仆人五锭银子,第三个仆人有钱人什么也没奖,还让他把那一锭银子给了第一个仆人。有钱人说:“少的就让他更少,多的就让他更多。”

这个出自《圣经》的寓言,被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归纳为“马太效应”。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这个术语后来被经济学界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而“基尼系数”则是用于衡量收入分配中马太效应的重要经济指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用于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

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0.36,美国偏高,为0.4。2007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8,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

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

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是我国的客观现实。大部分人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收入有所提高,但还算不上富裕,这也是我国的客观现实。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地扩大,就是中国客观现实的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缩小收入差距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