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刚性董明珠 第五章我定规则我就赢5
忠诚不是让员工当木偶
改革开放的春光温暖了中国大地,也照亮了广东家电行业的前景道路。但是,与世界品牌相比,我们又有几家企业敢公然叫板,傲视群雄?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自主创新的力度不够。董明珠认为,国际上科研经费投入是企业经营收入的3%,而国内大多数企业无法做到这一点。在格力电器,科研经费是没有严格限制的,需要多少投入多少,不受3%的限制,2007年的科技投入便达到了7亿元。
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格力靠的也是“自主自给”。格力从来不请空降兵,中高层管理人才全部自己培养,通过建立健全机制来保障人才的有效供给。格力电器不仅有专门的技术开发部门,而且成立了3个理论性基础研究院,即制冷研究院、机电研究院和家电研究院。这些研究院不参与产品开发,只从事基础性理论研究,研究空调业3~5年后甚至10年后的技术。让董明珠引以为豪的是,格力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格力能够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得益于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实,格力以前也犯过一些错误,像其他企业一样,曾经一味追求学历、忽视能力,无论怎样的岗位都希望相应的员工学历越高越好,岗位定位过高。其实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员工,合理的岗位配置才是最重要的。岗位定位的基础打造好了,人力资源也就搞好了。
同样,在激励体系方面,格力也走过弯路。曾经有一段时间,企业内部干部和工人在待遇方面拉开的差距特别大,只要是办公室里的就是高薪,过于强调了白领阶层。其实,空调行业毕竟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两者的差距不宜拉得过大。现在在格力的激励体系中,有些岗位是需要高薪,但不一定是“白领”;有些虽在办公室里工作,但不一定能拿高薪。
格力迅速完善了人力资源体系,并且非常注重团队的精神建设,提出8个字“忠诚友善,勤奋进取”,将忠诚放在首位。现在很多企业都谈员工的忠诚度,但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诠释。这个要求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企业能否对员工负责任。
董明珠认为,格力提忠诚是因为企业有能力承担起对员工的责任,所以才提出员工的忠诚。忠诚不仅仅是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还有对整个社会的忠诚,而且不仅仅指这个员工,还指所有的人都应该忠诚。
比如说,格力员工的行为标准是:要求格力的产品对消费者负责任,需要讲忠诚。这就要求企业要创造效益,要对股民负责,也需要讲忠诚。对企业来讲,不能依靠偷税漏税来减少对国家的贡献以发展企业,这也要讲忠诚。所以忠诚的意义不是指企业要求员工,而是要求每一个人,不是在一个层面说,对企业忠诚,像一个奴隶,更多的是要创新。通过共同的努力,通过创新,要做到忠诚。忠诚是一种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一件事。
然而,很多人将忠诚理解为一种服从,比如要服从上司,上级安排的任务要按时完成,等等。董明珠反对这样的做法,她认为这是对忠诚狭义的理解,并不是说某个人听话他就忠诚。这就需要企业培养的员工要有更多的创新,有这种自我意识,更多的是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因此,格力对所有的大学生都一视同仁,没有名牌与普通大学之分,很多勤奋的、努力的、进取的、有责任心的大学生很快脱颖而出了。企业很多的管理层面都需要不同的管理干部,这就要因人而异来培养他们。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大学生不合适,一样也会退下去。有个大学生在格力三上三下,最终成为一名很优秀的管理人才。
对于营销方面,董明珠更是心得颇多。她认为营销队伍的建设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在于营销队伍的管理,而不在于营销人员的素质。在销售渠道中要培养忠实于企业的人才,他们才能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扩大市场。在人员素质的培养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其次才是能力。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只要能畅通销售产品的渠道就是好的渠道。如何建设起畅通的销售渠道,关键就是在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忠于企业的销售队伍,这个渠道才可能通畅,也就是说,渠道的管理更重要一些。
人们普遍认为董明珠是一个善于控制的人,总是掌握主动。但她认为,控制力不是让员工听话,而是给员工自我发挥和创造的空间,企业需要的不是一个事事听任摆布的木偶,而是一个能够用他的聪明才智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的人。董明珠可以容许和原谅员工犯错误,前提是这个错误是全新的、从没发生过的、事前谁也不能肯定它是错误的。对于那些在前期已经看到苗头的错误,她会马上制止,而对于已经发生过的错误,她绝对不允许它发生第二次。
尽管董明珠总是主动,并且要求员工忠于企业、服从命令,但她要的不是愚忠的木偶,而是能为企业、为社会负责的大胸怀、大格局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