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一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在位四十九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晚年迷信佛教,穷途奢侈,辽国势走向下坡路。辽圣宗死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谥号为文武大孝宣皇帝。)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1):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2)。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3):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4)。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5),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6)。”
【注释】
(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法服,法定之服,也就是合于礼仪规定的服装。不敢服,不敢穿。《孟子·告子篇》:“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曾子·立事篇》:“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
(2)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法言,礼法之言,合于情、理、法的言论。不敢道,不敢说。德行,能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孔子日:“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也中夫四德者矣。”《曾子·立事有方》又日:“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免于罪矣!”《礼记·表记篇》:“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
(3)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曾子·大孝篇》:“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礼记·表记篇》:“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尚书·吕刑篇》:“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4)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曾子·立事篇》云:“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又《曾子·大孝篇》云:“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
(5)宗庙:古时立祖宗神像用以祭祀的场所。《孝经注疏》:“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又云:“宗,尊也;庙,貌也;言祭宗庙见先祖之尊貌也。”
(6)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尔雅·释诂》:“夙,早也。”匪,同“非”,不。懈,惰。全句意谓,卿大夫当能早起夜寝以事天子,不得懈惰。
【译文】
不符合先王所制定的礼法的服装,决不敢随意地穿在身上;不符合先王所制定的礼法的言辞,决不敢随意说出口;不是先王所遵循的道德行为,决不敢任意推行。
因此,不敢乱说不合礼法的言论,不敢推行不合礼法的行为。如果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合乎礼法,也就用不着担心会有什么失误而去选择好坏。如果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德标准,也就不用担心有什么过错而有所选择。尽管说的话多并流传天下,但他决不会说错话;尽管做的事多天下人也看得很清楚,但决不会遭人怨恶。如果以上所说的三项:不是先王所制定的法服,就不敢穿在身上;不是先王所制定的法言,就不敢说出口;不是先王所遵循的德行,决不敢任意推行,卿大夫都能做到的话,然后方能永远守住他先祖的宗庙,这便是卿大夫应尽的孝道了。
《诗经》上说:“不论早或晚,都要尽心尽力侍奉天子,不可有任何懈怠。”
【故事】
孟子遵循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死了,右师王驩前去吊丧。进了门,就有人走上来同他说话的,(坐下后)又有人走近他的座位来同他说话的。只有孟子坐在位置上不动,不同他说话。右师为此非常不高兴地说:“大夫们都来同我说话,只有孟子不同我说话,这是怠慢我。”
孟子听了这话,说:“按礼的规定,在朝廷上不能越过位次相互交谈,不能越过台阶相互作揖。我是想按礼办事,右师认为我怠慢你,这不是太奇怪了么?”
遵循礼仪是一个人的修养的表现,不同的场合就要遵循不同的礼仪。
从前滕文公死的时候,孟子与王驩受齐王的派遣一同去滕国参加葬礼,当时孟子是正使,王驩是副使,但王鹱却专断独行,令孟子很不高兴。如今王驩升为右师,势力很大,更是目中无人,很多人甚至不顾礼节去拍他的马屁,但孟子并不这样做,并对王驩的无理指责加以驳斥。
士章,第五
【原文】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1)。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2)。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3)。”
【注释】
(1)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尔雅·释诂》:“资,取也。”《孟子·公孙丑篇》:“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礼记·表记篇》:“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母之亲子也,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又《丧服四制》:“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又云:“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
(2)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长,指公卿大夫。《孟子·梁惠王篇》:“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大学·释齐家治国章》:“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中庸》第十七章:“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礼记·坊记篇》:“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吕氏春秋·孝行览》:“人臣孝,则事君忠。”禄位,古代称官吏的薪水为“禄”,位即职务。祭祀,古时备供品向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祈求保佑。
(3)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尔雅·释诂》:“夙,早也。”又《释言》:“兴,起也。”夙兴,指早起。夜寐,晚睡。无,不要。忝,羞辱。所生,即生身父母。
【译文】
以侍奉父亲的一片赤诚之心,去侍奉母亲,那么对父母的爱心是相同的;以侍奉父亲时的恭敬态度,去侍奉矢子,那么对天子和父亲的敬爱是一样的。所以,侍奉母亲乃是以爱,一侍奉天子乃是以敬,而侍奉父亲的孝道则要爱和敬都齐全兼备。换句话说,以侍奉父亲的孝心,转而侍奉天子,就是忠诚;以侍奉父亲的敬心侍奉师长,就是顺从。以忠诚和顺从的心侍奉君王和师长,就能永远保住他的俸禄和官位,而得以长守先祖的祭祀,这便是士应尽的孝道。”
《诗经·小雅》上说:“无论是早起或晚睡,都应当避免污辱生身父母的声誉。
【故事】
唐太宗感于得忠臣
在唐太宗李世民当政的二十多年里,政治开明,国力强盛,百姓过着安定殷实的生活。唐太宗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好,除了用人注重德才兼备、自身颇有雄才大略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纳谏,后人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强调谏者无罪,因此朝廷中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魏征、杜如晦、房玄龄、马周、褚遂良等。在众大臣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魏征,他总是不断地向唐太宗进谏,而且经常据理力争,丝毫不相让,唐太宗对他特别敬重。
有一次,唐太宗相中了朝中一位大臣的女儿,一心想把她选入宫中,并已登记入册。可是,这位姑娘已与人订婚,有了婆家,但既然被选入皇宫,谁敢对皇帝说个不字?没办法,只能退婚。魏征闻知此事后,急忙劝谏唐太宗:“皇上身边嫔妃成群、美女如云,贫民百姓是否也都应该有个家?”唐太宗不解。魏征又说:“人家姑娘已许了婆家,皇上却要夺为己有,拆散一段姻缘,这岂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所做的事?”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觉得很惭愧,并立即下诏,从嫔妃名册中划掉了那个姑娘的名字。
有一次上朝,魏征因为一件事情与唐太宗争辩起来,弄得唐太宗非常生气。回到后宫,唐太宗想了想,觉得魏征太过分,就想一声令下,将魏征推出去斩了。长孙皇后知道后,换了一套朝见皇帝的正规礼服,并恭恭敬敬地向唐太宗跪拜。唐太宗被弄糊涂了,问她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恭喜皇上,我听说有英明的君主,才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如今魏征犯言直谏,恰恰证明了皇上的英明,所以特以此礼向皇上表示祝贺。”唐太宗听了长孙皇后的一席话,立即转怒为喜,也明白了皇后的良苦用心,对魏征更加敬重了。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在百官面前哀叹道:“以铜为镜,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以史为镜,可知国家兴衰;以人为镜,可知自己行事是否正确。如今魏征去世,我少了一面明察得失的镜子。”
(魏征(580年—642年),字玄成。李世民称帝,擢为谏议大夫,后任宰相。有善谏之名。)
庶人章,第六
【原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1),谨身节用,以养父母(2),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3),未之有也。
【注释】
(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用天之道,指春生(春天耕种)、夏长(夏天耘苗)、秋收(秋天收获)、冬藏(冬天入库),举事顺时,遵守自然规律。用,善用。分地之利,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郑玄注按《周礼·大司徒》:“五土,一日山林,二日川泽,三日丘陵,四日坟衍,五日原阴。谓庶人须能分别此五土之高下,随所宜而播种之则。”
(2)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谨身节用,指处世恭谨,用度节省。按古人说法,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说文》:“谨,慎也。”馑身,谨慎其身。郑玄注:“行不为非也。”简朝亮曰:“以吾身受之父母,宜谨慎也。浅言之,则无怠惰而纵欲妄好,戒世俗所谓不孝者。深言之,则视听言动无非礼,皆谨身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府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照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孟子·离娄篇》:“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简朝亮(1852年一1933年),字季纪,号竹居,顺德简岸村人。以经学闻于世,是清代广东最后一位经学家。)
(3)而患不及:而担心做不到。患,担心。
【译文】
天道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利有各种不同程度可获取的资源,老百姓要善于利用这种天道地利的变化。要谨慎照顾自己的身体,精心开支以节约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以供养自己的父母。这便是庶人应行的孝道。
所以,上自天子,一直到庶人,虽有五等尊卑,但应尽的孝道,却无终始贵贱的差别,若有人忧虑做不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故事】
忠孝双全沈云英
明朝时期,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十七岁那年父亲率兵迎战异军,她也随同。不想父亲却死在战场上,小小年纪的沈云英,面对失去父亲的痛苦,没有惊慌失措,她登上高处大声呼喊:
“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以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并有诗赞美她: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
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三才章,第七
【原文】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2),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3),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4);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5);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6);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7);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8)。《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9)。’”
荀子(约前325年一约前235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汉人避宣帝讳,称为孙卿,赵国人。他遭人谮害而赴楚,被春申君用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著书终老其地。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著有《荀子》一书。
【注释】
(1)经、义、行:经,《白虎通·五经篇》:“经,常也。”《汉书·五行志》:“礼,王之大经也。”《大戴礼·曾子·大孝篇》:“夫孝,天下之大经也。”义,《淮南子·缪称篇》:“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吕览日:“义也者,万事之纪也。言事事适合于众也。故曰地之义也。”行,《尔雅·释宫》:“行,道也。”《汉书·杜周传》:“孝,人行之所先也。”民之行,意思是民所履之道。
(2)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郑玄注:“天有四时,地有高下。民居其间,当是而则之。”《尔雅·释诂》:“则,法也。”则,动词,效法。是则之,意思是把这作为法则。
(3)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白虎通·三教篇》:“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孟子日:“大而化之谓圣。”又日:“夫君子所过者化。”又日:“有如时雨化之者。”赵岐注:“化,教之渐渍沾洽也。”《苟子·不苟篇》:“神则能化矣。”化,教行也。化民,变其本然之质而日迁于善,日进于德而不知。
(4)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韩愈云:“博爱之谓仁。”《论语·学而篇》:“泛爱众,而亲仁。”《礼记·大学篇》:“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又《祭义篇》:“而老穷不遗。”《释文》:“遗,弃忘也。”民莫遗其亲,意思是说人民不忘弃其父母。
(5)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陈,施行,宣扬。《论语》:“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也。”《汉书·刘向传》:“颜注,陈,施也。”陈之以德义者,意思是说施之以德义也。
(6)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郑玄注:“若文王敬让于朝,虞芮推畔于野。上行之,则下效法之。”《礼记·乡饮酒义章》:“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又《聘义篇》:“以圭璋聘,重礼之义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
(7)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导,倡导。礼,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乐,音乐。《论语·子路篇》:“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礼记·文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悸,则王道备矣。”又云:“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乐,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又云:“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实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8)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好,美好的。恶,丑恶的。《大学·释齐家治国章》:“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礼记·乐记篇》:“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又云:“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又《缁衣篇》:“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