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逃离北上广
2148300000008

第8章 爱恨交织的“外地人”(1)

在北上广这些大都市里,随处可见一些“蚁族”以及神形落魄者,他们是对这些城市深深热爱的人,同时也是被这些城市不停伤害着的人。为了梦想,他们背井离乡,来这里寻梦,然而现实将他们的梦击得粉碎,只在风中飘零。在这些城市里,有他们的欢笑,有他们的悲哀,有他们的愤怒,有他们的忍耐,有他们的焦灼,也有他们的等待,他们对这些城市又爱又恨,不舍得离开,留下又要继续承受伤害。

爱得越真伤得越深,对大都市付出了爱,却不一定能够换来它对自己的爱,换来的却往往是鄙夷、不屑甚至嫌弃或是抛弃。在那里奋斗的人们,被视为大都市的负资产、问题青年和社会病的一分子。“蚁族”们住着出租屋,吃着盒饭,乘着公交,看着都市的繁华,街道的美景,想着自己的美梦,度过一天又一天。

1.我想有个家

近年来房价快速攀升,一日千里,让许多在“北上广”奋斗的年轻人沦为了“蚁族”,就算是想要“蜗居”,恐怕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北京一套两居的房子的月租金在2000到4000元之间,这个数字和绝大多数80后的月收入相近!租房都已经如此艰难,买房更是天方夜谭,能够租得起房就已经不错了!!!想要在大都市落地生根,成家立业,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虽然城市很大,流光溢彩,但是却没有“蚁族”的容身之地;都市虽大,但是没有归属感,因此,很多人发出感叹:

“我想有个家。”

镜头一:

郭峰和阿紫在上海已经相识多年,他们都在上海工作,正打算买房结婚。自参加工作这四年来,他们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攒下了20多万元。等到买房子的时候,房价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90平方米的房子要180万,首付两成的话月供4000多元,我和女友平时省一省,能够还得上,不是甚么大问题,但是30多万的首付加上买房的各种手续费和税费,我们手上的存款实在是捉襟见肘。”本来胸怀大志想要在这个城市一展风采的郭峰,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只得带着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回老家安徽的列车。

镜头二:

向先生在一家外贸公司供职,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以前一直是租房居住。

2008年他终于和相恋多年的女友修成正果,迈入了婚姻殿堂,而买房也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当时房价一直在跌,又发生全球金融危机,舆论都倾向于房价还要跌,向先生想,先等等再说。

2009年春节后,向先生开始看房,先看了几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房,约在110万,基本能承受,他当时想,离5月1日“春交会”

只有两个月了,到时候说不定有更多的选择和折扣,还有新房,因此决定五一再买。

“当时经济环境不太好,想着房价两个月也不可能涨起来。”他说。

结果,“五一春交会”让向先生大失所望,他发现广州房价增长的速度令人惊愕,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之前看的那几套普遍涨了20多万,有的涨了30多万,相当于两个月涨了我三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向先生担心房价继续暴涨,急急忙忙地四处看房,然而他发现,基本上能够看得上眼的、地段好点的房子,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居房基本到了140多万,加上佣金,他首付要30多万,超出他的积蓄10多万,月供也要5000多元,也超过了银行1/2月收入的规定。

“真的买不起,首付还能借,月供即使银行肯贷我也不敢贷,交完月供和物业费、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后,每月只能剩下1000多元钱了,吃饭、交通都不太够。”

解读:

房子,是人居住在城市最基本的条件,然而,很多人奋斗一生,也买不到一套房子,也就是说,连一个安心休息的地方都没有,这一切,都源于疯狂的房价。

在大都市中,很多人所谓的“家”都是租来的,租金不菲,而且没有安定感,往往住上个两三年就要换地方,总有一种四处漂泊的感觉,这是奋斗在大都市里的年轻人的一块心病。没有家,就没有根,而想要有一个真正的家,房价又并非大多数人所能承受得起的,近来,国家和政府一直着力于控制高房价,相信不久之后,房价能够趋于理性,让那些充满理想的年轻人能够找到一个归宿,看到一份希望。

2.爱情与房价之暗战

爱情,本来是单纯的,美好的,古今中外有多少可歌可泣的经典爱情故事都是那么令人神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就没有那么理想化了。房子成了爱情的劲敌,似乎也成了爱情的保证。有了房子,才能够进一步谈爱情,爱情,是建立在房子的基础上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之前,似乎没有哪个时代让这么多人为房子而焦虑万分,因为房子野蛮地、不可理喻地介入了自己的生活,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原本单纯美好的爱情。爱情和房子,精神和物质,恐怕是人类自古及今,乃至于遥远的将来,都纠缠不清的永恒命题。

“人非草 木”,可能自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不久,就已经诞生了爱情。但是不论在甚么时候,在两人的爱情之路上,总会立着一个敌人。以前填不饱肚子的时候,爱情的敌人可能是粮食,现在衣食无忧、国泰民安,爱情的主要对手,又成了房子……镜头一:

据在广东某一企业工作的孙先生描述,在一年之内,自己经历了无数次的相亲,其中的一次让他迄今记忆犹新。当时孙先生和女方在餐厅坐下后,孙先生本来想谈些其他话题,以便活跃气氛,增进彼此的了解。哪料到还没等到他开口,女方就开门见山:“你有房子吗?”

孙先生实话实说:

“没有。”女方顿时变得兴趣全无。短短20分钟,相亲活动就速战速决了。孙先生后来向中间人抱怨,对方捎来话说,女方觉得生活压力太大,“贫贱夫妻百事哀”,一起还贷太辛苦,而且会大大影响生活质量。

无独有偶,27岁的张楠刚刚和同事在北京朝阳区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他每月要掏450元的房租。

“之前的房租要600元,现在又省下一点儿开销,可以早点存够钱买房了。”搬完家后,他高兴地给远在成都的父母打了电话。

张楠的女友是重庆人,两人是在上大学时相识的。毕业后,两个人雄心勃勃地留在了北京,希望在北京安个家,从而过上梦想中的大都市生活。张楠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营销工作,月收入约有5000元。

女友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

工作没多久,两人便商量着结婚,但女友和家人提出了条件:必须先在北京买房,要么回重庆买房。

“我家里根本拿不出钱帮我们,而靠我们俩的收入买房又太不现实。”他说,当时他怕失去女友,答应在三年内买房。但是已经过了两年多,他的存折里却只有区区的六万多元。为了房子,两人不知道争吵了多少次。

后来没过多久,两个人终于因为房子的问题而宣告分手,分手之后,张楠留在了北京,而女友则回到了老家重庆。

镜头二:

张晓琳毕业已有两年的时间,她男朋友从事的是IT行业,两个人都在南京。男朋友叫王一凡,在南京工作已经五年了,老家是农村的,家境并不好,而且在南京待遇一般,工作两年后才还清大学时候的贷款。张晓琳长得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文静,学历也不低,若以她的条件,找一个有房子的男朋友根本不成问题。追求她的人也很多,但是她还是选择了王一凡。理由很简单,就一个字:爱。张晓琳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认识王一凡的,当时两人彼此就有好感,后来随着交往越来越频繁,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融洽,最后理所应当地就发展成了恋人。当两人正式确认关系时,王一凡向张晓琳也说明了自己的具体情况,那就是既然选择了相爱,肯定要同甘共苦五六年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张晓琳觉得:

“虽然王一凡现在是一无所有,但是我觉得我对他的爱远远超过了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女孩子不可能不考虑现实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很犹豫,因为就在和王一凡交往的同时,也有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南京本地的男孩,虽然学历不高,但起码我不用为房子发愁。虽然王一凡现在一无所有,但是他为人真诚,知道疼我,爱我,每当我发脾气的时候他都会让着我,而且他为人很上进。

他来自农村,所以性格格外淳朴,做事也踏踏实实,挺让人放心的,我们在一块已经两年了,虽然我们目前租住在不到十平方米的一间小房子里,但是我们都很开心,我想,爱情与房子无关。在这个城市里,有的人虽然住着大房子,但是双方并没有感情交集,房子并不能让他们感到快乐,只会让他们觉得更加寂寞,更加空荡。”

解读:

爱情遭遇房价,就像理想遭遇现实,注定是一场混战。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以及价值观,正在房价的影响下而悄悄发生改变。中国人历来重视家的概念,所以说人一生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成家立业。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在一个地方是否真正立足,典型的标志就是是否在这个地方拥有了住房。大城市也是如此,而年轻人也只有在拥有住房以及安定的生活环境以后,才有资格去向自己心爱的女朋友谈婚论嫁。

其实这种观点未免失之偏颇,如今房价居高不下,让一个人完全承担,未免压力太大,而且有些不现实,毕竟富裕家庭只是少数,难道没有房子就不要爱情了吗?其实,房子的问题可以两个人共同解决,假如两个人能够共同承担,同舟共济,恐怕就会减少彼此身上的压力,解决问题也会更简单一些。

面对非常的楼市,在当前的形势下,年轻人要保持冷静,量力而行,不要总是因高房价而一筹莫展,闷闷不乐,要多花些时间去经营自己的爱情,多费些心思去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渐渐地,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爱情,少了许多功利与匆忙,多了许多浪漫与激情。

3.想做房奴不容易

“房奴”,也就是被房子所奴役的人,他们因房子而每月节衣缩食,用以还每个月的高额房贷,有钱不敢乱花,先要交给银行,看到漂亮的衣服或是其他东西,也不像过去那样出手大方了,朋友之间的聚会也大大减少,娱乐活动几乎全部取消,可以说是能省则省,这都是为了伺候好房子这个主人。可有人说,现代社会,有两种人,一是暂时做稳了“房奴”的人,二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别看“房奴”整天哀叹自己如何可怜,可这也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做的,就像过去给大户人家做奴才当丫鬟的人,自己也要有个斤两才能进得去。当“房奴”,也要有几个资本才当得起。譬如2009年的北京,大家想做“房奴”,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资格。首先就要付至少十多万的首付,对于那些工作一两年的兄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镜头一:

韩先生今年已经30岁了,俗话说,“三十而立”,然而房子都没有,又何谈“立”呢。别说房子有没有,就连做“房奴”,都是韩先生梦寐以求的事情。韩先生最近就特别羡慕“房奴一族”,甚至连自己QQ签名都改成了“想当房奴!”

“要是能让我顺利当上‘房奴’,我省吃俭用也心甘。现在每天都在担心房价再涨,隔几天就跟中介去看次房,真是折磨人啊。”韩先生说自己手里攒着50万元钱,看了一年多的房却还没买到,战线也从 三环拉到四环,再拉到五环外,“再远点的房子我也考虑,但新房排队都排不上,二手房均价已万元……”韩先生基本在北京绕了大半圈,原以为可以慢慢挑,但房价涨得如此之快,等他回过味来,他租住的一栋楼里的三居室户型,已从去年的160万元涨到了200万元。

“房价才下降一点儿,开发商就跳出来说崩盘,还说甚么会大规模倒掉,结果没见哪家倒掉!到如今,同样拿160万元却只能买个两居室了,真后悔当时没出手。”而如今韩先生马上就要结婚,为了给女方一个安稳舒适的居住环境,明知道房价涨了还要继续买房,“这令我很困扰,不知道这是不是在委曲求全?看今年这架势,房价要降下来很难,但我真的很希望房价能再降下来”。

“房奴”如今是韩先生最向往的境界。

镜头二:

2007年,赵先生看中了位于北京郊区的一个楼盘,定于五六月份开盘,均价预计是每平方米六七千元,他将首付款都准备好了,结果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该楼盘一直推迟到10月份才开盘,价格也涨到了8000元/平方米,赵先生难以接受,放弃了购买。

“到2008年下半年,这个楼盘片区最高价曾涨到1.2万~1.5万元/平方米,半年多几乎翻倍。”赵先生只能看着高房价后悔不已,之后房价上上下下,他一直不敢买。2009年,房价就跟疯了一样,狂涨!

直到2010年4月,他又决定出手了。他在南五环谈了一套两居,140多万,可决定要签约了,房主却要加价10万,他当时没有接受,没想到5月份他再去看那个小区同样户型的房子,已经卖到了150万。

“我本想咬牙买算了,打算卖掉老家一套房产凑首付,谁知没等家里准备好,那套房子又被人买走了。”前两天,赵先生又去那个小区转了一圈,发现挂牌价已经到了160万。

“一个多月时间涨了近20万,卖房子也买不起了,我等了三年,到现在还是买不起,现在经济并不景气,收入没涨,为甚么房价涨得比2007年还猛呢?”赵先生很不解。

“我已打算房价不跌下来决不买房,大不了回老家,有这些钱,在老 家甚么房子盖不了,空气还比这里好,非得在北京住吗?”赵先生愤然说道。

解读:

房价持续飞涨,而收入却一直原地停留,明明知道房价太过高昂,却出于种种原因,不得不买。现在,在大城市是否有房子成为了体现个人能力和地位的一个标志。当今社会,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首先提问的就是对方有没有住房,房子面积多大,是否还清了贷款;个人地位的高低首先要看房子的好坏,地理位置的优劣……现在房子已然演变成一种象征物。

关于房子给人们带来的普遍压力问题,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家柳中权教授认为,购房压力、房贷压力已经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市民群体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都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柳教授认为,“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保证“居者有其屋”也是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解决住房压力,首先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平抑房价,确保中低收入群体也能买得起房,有房可住。其次,市民也应端正对“居者有其屋”的认识。

当前,房子成了都市人心中难以承受之重,都市白领们为了向往已久的房子而不得不承受着超长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每个月必须要将很大一部分工资用于支付大额房贷,奇高的房价压弯了他们的脊梁,让他们只能猫着腰过活,这种“蜗居”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都市“房奴”

的生活写照。

4.一不小心成了孩奴

“你这个小东西儿,吃奶粉要100多一罐,尿不湿也要100多一包,进出都要钱,整个儿一双向收费。”这是2009年热播剧《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