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2163200000025

第25章 败战计(2)

酒席宴前,庞统高谈阔论,应答如流,曹操非常佩服庞统的才学,殷勤相待。庞统佯醉,借询问军中有无良医,引出曹操说军中将士因水土不服的话题来,然后乘机对曹操说:“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曹操再三请问有何万全之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起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习惯乘船,受此颠簸,便生疾病。如果把大小战船搭配起来,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再铺上木板,别说人能行走,就是马也可以往来奔跑。如果这样,任凭风浪再大,也如履平地,这还怕什么周瑜啊?”曹操谢道:“如果不是先生良谋,如何能大破东吴?”便马上传令,叫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战船。

庞统献了连环计后,又对曹操说:“我看江东有很多豪杰都对周瑜不满,我愿意替丞相去劝说众人来投奔丞相,孤立周瑜,到那时周瑜必被丞相所擒。”曹操大喜,命庞统马上前往,庞统就此脱身。庞统刚到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庞统道:“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是不是怕绍不干净,这些毒计能瞒过曹操却瞒不过我。”庞统大吃一惊,急回头一看,原来是故人徐庶,这才放下心来。至此,东吴一切就绪,就等周瑜火攻曹操。

尔后,周瑜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一败涂地,曹操本人仓皇逃奔,捡了一条性命,自此无力南下。

赤壁大战计连环,三足鼎立霸业成

赤壁之战在《三国演义》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战役,罗贯中用洋洋洒洒八回文字,来描写这场战争,写得千变万化,险象环生,璀璨多彩,酣畅淋漓。

其实,赤壁之战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为何这样说呢?赤壁之战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实际是诸葛亮、周瑜等人如何使用伐交、用间、诈降、设伏、袭击、纵火、追歼等有效的谋略和战术,诱使曹操中计,争得吴蜀联盟在战争中的主动权,构成了一项完整的谋略系统工程。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盟对抗曹操的第一次重大战略。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以后,雄心勃勃,亲率大军下江南,降刘琮,夺荆州,不可一世。面对着浩浩荡荡沿江而下的曹操八十三万人马,孙权只有五万多军队,刘备只有两万人马,力量对比是很悬殊的,形势逼迫孙刘两方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曹操,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

诸葛亮、周瑜等人—步一步地,一计一计地,筹划整个战争的步骤、结局。其中,既有全局的宏观鸟瞰,又有局部微观的缜密思考,赤壁之战就在吴蜀联盟的精心设计下拉开了帷幕。为了确保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周瑜等人精心谋划计计相连,请看诸葛亮、周瑜等人如何用计。

第一计,连横计。连横计本不属于三十六计之列,春秋战国时,苏秦、张仪用合纵连横之法将众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这就是最初的合纵连横。不过苏秦、张仪是无耻之徒,在他们心目中没有道义,只有金钱、地位、荣耀。而诸葛亮则不然,他促成孙刘联盟要共同抵抗曹操。本来曹操南下,孙吴内部就有主战派和主和派,斗争十分激烈。以张昭为首的主和派,慑于曹操强大的实力,为了保住现有的官职、地盘,力主投降。以周瑜、鲁肃、程普、黄盖为代表的主战派,则力主抗战。而吴主孙权,虽然内心主战,但又缺乏信心,因而沉吟不决。在这种情况下,鲁肃从江夏请来了诸葛亮。诸葛亮一到江东就舌战群儒,以他的远见卓识,以他的智慧和胆略,语惊四座,塞住了投降派之口。然后他进见孙权、周瑜,开头是以言语相激,接着是举出事实,陈明曹操外强中虚诸种不利因素,孙刘只要联合起来就足以战而胜之的道理,使孙权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和信心。这样,就在实际上形成了以周瑜、诸葛亮为主的坚强的抗曹领导核心。

第二计,反间计。抗曹联盟形成了,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他们分析,曹操人马虽众,但“北军不习水战”,这是最大的弱点。不过曹操也是很聪明的。他看到了这一点,就起用荆州降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加紧水上训练。于是周瑜设群英会,赚蒋干,诱骗曹操杀了蔡瑁、张允,折掸了曹军的羽翼,除去了盟军的大患。

第三计,火攻破敌。在冷兵器时代,火攻在战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孙子兵法》中专有一篇讲的是火攻。周瑜、诸葛亮针对敌强我弱的情况,密室策划,决定用火攻。

第四计,瞒天过海。水战最有利的武器是弓箭,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平白从曹操手里得到十万多支羽箭,为尔后的水战、火攻所用,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既挫伤了曹操的锐气,又为战胜曹操奠定了基础。

第五十,苦肉计。东吴上下齐心破曹,三世老臣黄盖甘愿受刑,与周瑜演了一出双簧戏,用苦肉计瞒过了曹操。

第六计,密谋诈降。周瑜巧用曹操派来的奸细蔡中、蔡和通报消息,搞了一个反间计的反间计。阚泽向曹操下降书,阚泽机敏的应付,使曹操进一步上当。

第七计,连环计。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使曹军的大小船只都连锁起来,这样可以烧一只,燃一片,为火攻创造条件。

一切似乎都准备停当了,单等冬至前后天气转变,长江之上东南风起。

就这样,一计接一计,一环扣一环,筹划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使曹操完全落入圈套,最后三江口一把大火,被周瑜烧个精光。曹操大败而逃,弃水路走旱路,遭到周瑜六路大军的截袭。最后,诸葛亮又在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处设伏,打得曹操全军覆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以退为进,寻找战机,伺机破敌,这并没有违背正常的用兵原则。

计名探源:

走为上计,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头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但未见本。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

刘玄德马跃檀溪

《三国演义》中走为上计的例子并不多,要说精彩的莫过于刘备马跃檀溪了。刘备马跃檀溪与当年刘邦鸿门宴逃命如出一辙,项羽刘邦一同起兵反秦,项的势大,刘邦势弱。项羽手下谋士范增为项羽谋划,摆下鸿门宴要乘机除掉刘邦,项羽犹豫再三拿不定主意,使得刘邦借上厕所之机逃脱,这就是楚汉相争的鸿门宴。

刘备被曹操追杀,只好投奔他的同宗、荆州刺史刘表。刘表,字景升,也是皇族远支。刘表倒也厚待刘备,让刘备引本部人马,到襄阳郡属邑新野县屯驻。

一日,刘表忽然遣使至新野,请刘备赴荆州相会,刘备随使而往,刘表请刘备入后堂饮宴。酒酣,刘表忽然泪下。刘备忙问其故,刘表说:“我有心事,一直想告诉贤弟,只是没有合适的时间。”刘备说:“兄长有什么难以断决的事,不妨跟兄弟直言,倘有用弟之处,弟当万死不辞。”刘表说:“只是为立储一事犯难,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却柔弱不足以立大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颇聪明。我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怎奈蔡氏宗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刘备说:“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顾虑蔡氏权重,徐削弱之,不可以溺爱而立少子。”刘表默然,自知语失。少顷,刘表又谈到曹操煮酒论英雄,特别推重刘备事,刘备乘着酒兴,又失口说:“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刘表闻言又默然不语。刘备自知语失,托醉而起,归馆舍安歇。刘备哪里知道,他和刘表的谈话,全被躲在屏风后面的蔡夫人偷听了去。

蔡夫人深恨刘备,当日便和其弟蔡瑁两次密谋杀害刘备,均未得逞。刘备星夜回到新野的转天,使者又到,蔡瑁以刘表的名义,请刘备到襄阳主持众官的宴会。赵云怕有意外,引三百马步军同往。蔡瑁出城迎接,意甚谦谨。随后刘琦、刘琮,引文官武将出迎。刘备见二公子俱在,便未生疑忌,于馆舍暂歇。赵云引三百军围绕保护,赵云自己被甲挂剑,行坐不离左右。

次日,大张筵席。刘备到州衙,命将所骑的那匹人言妨主的“的卢”马牵入后园拴系。众官皆至堂中,刘备主席,赵云带剑立于刘备之侧。刘表部属文聘等按蔡瑁“先引开赵云,然后行事”的安排,请赵云也去赴席,赵云推辞不去。刘备令他就席,只得勉强应命而出。此时蔡瑁在外早已收拾得铁桶相似,刘备带来的三百军士,也早已遣归馆舍。

开宴后,酒至三巡,得知蔡瑁之谋的刘表另一部属伊籍,借把盏之机,以目视刘备,低声说:“请更衣。”刘备会意,立即起身如厕。伊籍把盏毕,疾入后园,找到刘备,附耳告诉说:“蔡瑁设计害君,诚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守军,惟西门可走,公宜速逃!”刘备大惊,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径往西门而走。门吏拦问,刘备不答,加鞭而出。门吏飞报蔡瑁,蔡瑁上马,引五百军随后追赶。却说刘备撞出西门,跑了没有几里路,前有檀溪拦住。那檀溪阔有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急。刘备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追兵已近,只得纵马下溪。行不数步,偏又马陷前蹄,衣袍尽湿。刘备加鞭大呼道:“的卢!的卢!你真要送我一死吗!话音未落,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刘备如从云雾中起。”

刘备本是寄人篱下,遭小人陷害,却又无法分辨,只能一走了之逃避祸端。在演义中,作者极尽渲染只能事,尤其是写马跃檀溪之处,写得神乎其神。其实这是小说的一种创作手法,或许是作者褒刘贬曹的心理。根据当时情况分析,刘备有四条路可以走: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

但当时第一、二条路子行不通。原因有之,蔡瑁并不是要降服刘备,而是要杀掉刘备,所以求和、投降都是死路一条;第三条路也很难行通,如果死拼,估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赵云纵然神勇,但这是“鸿门宴”,绝非长坂坡,长坂坡前曹操有令:只要活子龙,不要死赵云。不然的话,百万曹兵的冷枪暗箭,恐怕赵云也很难杀个七进七出。今日蔡瑁誓杀刘备,如果刘备与赵云拼死抵抗,保不准蔡瑁就会万箭齐发,刘备与赵云能不能全身而退就难说了;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撤退,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是逃跑,而且要找机会,好在有伊籍帮忙,为刘备指明了逃跑路线,才使得刘备走脱。

救董卓反遭歧视鞭督邮一走了之

汉朝末年,黄巾起义,朝廷无力抵抗,只好发布官文,鼓励地方官组织力量抵抗黄巾军。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后,聚集了几百余人,准备效命朝廷,建立军功。不久,黄巾军程远志统兵来犯涿郡。双方在大兴山下大战,黄巾军主将程远志被关羽斩杀,黄巾军见主将已亡,全倒戈而逃。

第二天,青州太守龚景发来求救公文,说黄巾军围城势大,请刘备帮忙破贼,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解青州之围。刘备命关、张各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的两侧,刘备迎敌假意败退,刚过山岭,左右两军齐出,刘备回身再战。三路夹攻,黄巾军大败。太守龚景也率民兵出城助战,于是解了青州之围。

刘备带兵向北上,准备返回涿郡,没走两天,只见汉军大败,黄巾军铺天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原来董卓与黄巾军交战,董卓大败。刘备说:“这是张角,快战。”三人飞马而出。张角大败董卓,忽遇三人冲杀,没有防备,顿时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三人救了董卓,董卓问三人现居何职,刘备说:“并无官职。”董卓见是自身,十分轻视三人,而且礼数不周,刘备出来,张飞大怒道:“我们冒死救了老贼性命,他却如此无礼!如不杀他,难消心中怒气!”刘备跟关羽连忙劝阻:“他是朝廷命官,哪能擅杀。”张飞又说:“如不杀他,反要听命于他,实是心有不甘!两位兄长要留在此处,我自投别处!”刘备说:“我三人义同生死,岂能相离?那就一起投别处罢。”于是三人连夜投奔颍州太守朱隽。

朱隽与张宝经两次大战,张宝大败,落荒而逃。张宝逃入阳城,坚守不出,朱隽带兵围住攻打。黄巾将严政刺杀张宝,献首投降。朱隽跟着平定了数郡,上表献捷。

黄巾余党数万人屯聚宛城。朝廷派朱隽率得胜之师讨伐。刘备打北门,孙坚打南门,朱隽打西门。孙坚首先登城,斩黄巾二十余人,众黄巾溃散。黄巾将孙仲冲出北门,被刘备一箭射中,朱隽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人,降者不计其数。南阳十数郡皆平。

朱隽有功,被朝廷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朱隽表奏孙坚、刘备破贼有功,孙坚任命别郡司马。刘备听候日久,后来仅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刘备到任不到四个月,朝廷有旨:凡有军功为长吏的要淘汰。刘备怀疑自己也可能被淘汰。正赶上督邮来到县里,便到馆驿答话,督邮问道:“刘县尉是什么出身?”刘备说:“我是中山靖王之后。在涿郡起兵,经过大小三十余战,有些军功。”督邮大喝道:“诈称皇亲,谎报功绩。今朝廷降旨,正要淘汰你等滥官污吏。”刘备喏喏而退。回到县中,俱实相告,县吏说:“督邮无非是想要些钱财罢了。”刘备说:“我上任以来秋毫无犯,哪有钱财给他。”次日,督邮将县吏提走,勒令他指称县尉害民。

张飞无事,喝了几杯闷酒,骑马从馆驿前经过,见好多人在馆驿门前痛哭。张飞询问原因,众人说:“督邮逼着县吏诬陷刘公。我等苦苦相求,也没放人,还把我等赶了出来。”张飞大怒,环眼睁圆,滚鞍下马,冲进馆驿,守门人哪里挡得住。直奔后堂,只见督邮正在厅上坐着,县吏被绑倒在地。张飞大喝道:“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的拴马桩上捆住,折下柳条朝着督邮猛打,一连打折了十几根柳条。刘备听见县前喧闹,问左右,才知张飞在打人,忙带着关羽去看明情况,见张飞打地是督邮,大吃一惊,喝令张飞住手。张飞说:“这等害民贼,留他做甚!”督邮一见刘备来了忙哀求道:“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终是仁慈之人,忙喝住张飞。关羽说:“兄长立了军功,仅得到县尉之职,反受这等小人的侮辱。荆棘丛中,终非鸾凤栖身之所,不如杀督邮,远走他乡,再图大计。”刘备取出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指责他道:“你害民非浅,本当杀戮。今且饶你性命。我缴还印绶,从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