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舍得放弃
2176700000008

第8章 给心灵洗个澡(7)

有沮丧失落的时候,我们对一切感到乏味,生活的天空阴云密布,看什么都不顺眼,像T恤衫上印着的:别理我,烦着呢!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令我们心情不好。面对高考落榜,面对失恋,面对解释不清的误会,我们的确不易很快地超脱。但是人有逆反心理,更多的时候是“多云转睛”,忧郁被生气勃勃的憧憬所取代。烦些什么?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战胜不了自己,没法不失败;想不开、钻死胡同,全是自己所为。

沮丧的时候,退归你生活的角落,去充电、打气。选一盒录音带、京剧、越剧、歌曲、乐曲什么都成,边听边练毛笔字,书写龚自珍的乙亥杂诗“霜豪掷罢倚天寒”,多带劲!“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多亲切!你还是发泄一下,那就大声唱出来:“我站在冽冽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谁是天下英雄……”(取自歌曲《霸王别姬》)渐渐地排谴了沮丧,焕发了新的振奋激情,环视四周,发现一切正常,你的消沉、你的低落、你的怨愤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回归正常?凭什么总跟自己过不去呢?!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是甜的!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去或登到顶上去,你会看到另一番景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我们看清了自己,再来看生活,也许多了几分宽容在里面,生活本身,并不是可以实现所有幻想的万花筒,生活和我们是相互选择的,不该过分计较生活的失言,生活本来就没有承诺过什么。它所给予的,并不总是你应当得到的,而你所能取得的,是凭你不懈的真诚和执着所能得到的。

人类以热爱生命为目的,人类中却有另一部分人以猎取生命为职业,一位德国作家兼心理医生,维克多·费兰克,回忆自己住纳粹集中营的生活时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目的。……那一刻我所身受的一切苦难,从遥远的科学立场看来,全都变得客观起来。我就用这种办法把自己超越;在困厄的处境,我把所有的痛苦与煎熬当成前尘往事,并加以观察,这样一来,我自己以及我所受的苦难全变成我手上一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题目了。”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当我们凭窗而坐,静观一本关于战争或其它的书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活,不滋润?

原谅生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原谅生活,不是可以淡漠所有的不公,不是为了超脱凡世的恩怨,而是要正视生活的全面,以缓解和慰藉深深的不幸。相信生活,才能原谅生活,如果你的桅杆折断,不论是你自己的错,还是生活的错,都不该再悲哀地守着荡舟的孤独。

请重新支起新的桅杆!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43.闻过则改

一个人的过失和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客观存在的规律,重要的是要正视它,即“闻过则喜”,并且勇于改正它,即“闻过则改”。此不失为精明的处事为人之道。

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每日每时都要处理许多人际交往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要么由于经验不足、情势不明,要么有意无意地把事情弄成僵局,甚至招致失败,犯下这样或那样程度不同的过失和错误,害己殃人。错误和过失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

对待过失和错误,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像孔子所言,“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就是说要勇于改过。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春秋》)可见,孔子非常重视“改过”的行为。《史记·孔子世家》说:“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意思是说,君子能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态度诚恳;小人对自己的错误,则往往虚伪地掩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过饰非”。这种掩饰过失和错误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应该看到,过失和错误对任何人都在所难免,只要知过能改,就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表现,行走于世也便容易了。

古语讲:“朝闻过而夕改之。”历史上许多明智之士或达官贵人,当他们犯了过失和错误之后,一旦觉察,就主动地认错,积极地改过,从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信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这一成语也家喻户晓。廉颇处世,起初缺乏全局观念,计较个人名利,意气用事,与蔺相如比职位高低,并散布闲言中伤他,这是廉颇的过失。而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甘愿忍受屈辱,不与廉颇争锋,表现了他的宽宏大量和高尚品格,深受人们的赞扬。然而,廉颇负荆请罪也同样被传为佳话。他虽有过失,但当他一旦认识了错误之后,能坚决改正,这就说明他不仅是战场上的猛将,而且是生活中的勇士。要知道,改过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他一位名将。毫无疑问,廉颇的精神,同样值得颂扬。

从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知过能改需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要“自知”,自己的所作所为经过反省之后,感到自己真是错了,而不仅仅是别人的指责。知错是一种自觉的行动,严刑之下只有屈服,却谈不上信服。二是要“虚心”,世界上许多事情,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经过他人指出错误,反省领悟,进而改正。这多表现在古代帝王身上,他们有过失时,一些正直的大臣们敢于冒险进谏,直言不讳、阐明利害,使他们从迷惘中觉悟过来。

一个人对待过失和错误,首先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其次是“闻过则改”的决心。实践证明,“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错误而不愿意改正,这种错误才是正确的错误)是振耳发聩的名言,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去品尝,它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正确的态度,应该像《呻吟语·应务》中所说的那样:

你说“是”,我便从。我不是从你,我自从“是”,何私之有?你说“不是”,我便不从。不是不从你,我自不从“不是”,何嫌之有?

看来,这改过还要讲实事求是呢!

我们需要树立“过则勿惮改”的人生态度。可以这样说,“闻过则喜,闻过则改”是一种有益于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有益于改正过失,避免今后再犯的美德,它体现了人的理智和胸怀,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激励上进的处世之道。

44.失意时要学会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也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心宽化解之。

古人诗云:“人生失意无南北。”俗话也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此人生岂不让人伤心透了?否。有句话——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念:失意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心即使在冰冻三尺之下也不会凉的。有瑞雪兆丰年之说,雪愈大,年愈丰。你更不会忘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比海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不论如何磨人,如何将你压缩在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但思维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心灵的视野没有藩篱,无比宽广,任你驰骋。来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

站得高,你就看得远。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乐悲恐惊,七种情感,品之不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如果一生无挫折,未免太单调、太无趣、太乏味。“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着奇文台,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

人很善良,常常把宽容给了陌路,把温柔给了爱人,却忘了给自己留一点。有一句话很有用,叫“没什么”。对别人总要说许多“没什么”,或出于礼貌,或出于善良,或出于故作潇洒,或出于无可奈何;或是真不在意,或是别有用心。不管出于什么,谁让生活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果你要劝解自己,也要学着这么说。缺少阳光的日子很忧郁,你要学会说“没什么”,失去朋友的生活很寂寞,你要学会说“没什么”。自己已经很累了,他需要一种真诚的谅解,说句“没什么”对你自己,对自己疲惫的心灵。这么说着,并不是让你放纵所有的过错,只是渴求自拔;也不是决意忘怀所有的遗憾,只是拒绝沉溺。自己劝慰自己才管用。

人有同情心,见别人伤心——除了敌人和仇家——自己也不会快乐,总要上前劝一劝。劝告是出于善心,言语也很有哲理,然而听的人未必都能听得进去,听进去了也未必照此行事,因为剧痛使人麻木。有位女作家说:“我不劝任何人任何事。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心上的疙瘩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方可解开,朋友的话,善良人的话都只是催化剂。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45.学会善待自己

都市的喧嚣,红尘的烦恼,使得我们每个人觉得生活得很累、很累。那么何不顺其自然,少一点对别人的在意而多给自己留点空间呢?

生活在现代的大都市里,尤其是现在随着时代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飞速提高,使得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大的趋势。于是,紧张的工作、沉重的社会周围环境的压力,加上时间的宝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逐渐冷淡,人们在社会上真正的心灵沟通越来越少,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大。于是,我们当中很多人便觉得生活得很累。觉得生活似乎已失去了活着的目的而显得有些苍白和暗淡,以致于怨声载道。其实,我们对“累”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种累,的确是工作太忙,休息的时间太少,以致于身心疲惫,而感到很累。这种累其实只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减少一点工作时间,多进行点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你便觉得很轻松,只要松懈下来,你便不会觉得很累。我有一位朋友在三资企业工作,他的情况即是基本如此,因为三资企业的加班费比较高,所以他就连星期天也投入了进去,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使他面目憔悴。回到家后又得不到妻子的理解,这样,整天他总觉得活得很累很累。直到有一天,公司里组织到外地旅游,他被同事勉强说服报了名。在旅游的途中,他不仅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而且大大激发了他对娱乐活动的兴趣,回京没几天后,就学会了玩和休息,结果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生活得很轻松愉快!

另一种累,完全是心理上的累。这种人本来很乐观、豁达,对人非常热情,为人诚实,周到而一丝不苟,办事非常认真。稍有点过失他就有点过意不去。这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似乎是理想主义者。为了使每件事近乎完美,他必须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这样下去当然要比别人累。但这还不是其真正的原因。这种人往往对某种东西特别在乎,他感觉付出了很多,当然要求要有所回报,这样他的期望值就比较高。而一旦事不顺心,他的内心在期望与实际情况之强大反差下,感到一种失落感,正由于如此,他才觉得很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而且也很在乎别人的回报。我们不可能一味地给予别人而不求回报,这样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极大不平衡而觉得很累。人总是带有某种期望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人的期望越大,其失望也就越大,如果我们不会善待自己、保护自己,那么我们将生活得很累很累。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善待自己呢?我想首先要顺其自然,不苛求自己,不给自己故意制造压力。老子曰:“天法地,道法自然。”世间唯自然为正道,一件事,我们按它本来的规律去做而不扭曲它的本来面目,这样我们岂不得到一种和谐而安宁的心境?特别是那种比较热情的人,我们更应该冷静思索一下,我们的热情是否有点过分?过分的热情会使人觉得很不自然,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尴尬的,这样岂不给双方都造成了心理负担?

其次,我想应多留给自己点空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父母?为了子女?为了朋友?都不是,他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活着的。既然出生和存在是我们所无法选择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善待自己。多留一点空间给自己。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去娱乐,去社交,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体验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繁琐的家务事情中,也不是将自己独立的个性依附于别人的肩膀上,这样的人为他人而生活着,不会不累的。

最后,我们应合理地向别人和社会有所索取。索取是人们生存的最起码条件,离开了索取,人们将无法生活。我们向社会索取并非没有理由,因为我们也毕竟为社会做出了很多。公平交易是世间的永恒法则,所有的正义都将根据这个法则来判断。如果我们一味地给予,那么人性是不允许的。人性决定了他的利己性、自我为中心性。人总是期待着别人的给予,人总是期待着别人给予回报。如果得不到适当和足够的回报,人在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抵触情绪,而使周身紧张,造成心理不平衡。其实,每个正常人的生活前提有一条是身心健康。长期的心理不平衡,会使我们的内心冲突加剧,以致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合理索求、要求回报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而且为了我们起码生存的必要条件。

以律己之心律人,以宽人之心宽己。有时候,我们学会了如何宽容别人,而却忘了如何宽恕自己。毕竟,我们自己也非圣贤,我们也会像小孩一样犯下很多可笑的错误,这时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宽容自己,不要残忍地对待自己,毕竟我们还小,小就意味着允许我们犯错误,我们还会有机会。

总之,善待自己,使自己成为最好的比善待别人更有重大的意义。我们除了学会律己、宽容别人、成全别人之外,还要学会成全自己、宽容自己、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样,你才生活得充实、幸福。

46.朋友可“多”勿“滥”

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滥交朋友找麻烦,故朋友可以广交不可滥交。对朋友一定要学会选择,舍得放弃。

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日子是难过的。但是,芸芸众生谁为友,需要慎重选择。现如今,被称为朋友的人大街上到处都是,人们已惯将过去称为“同志”的改成称呼“朋友”,似乎更亲切。其实“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志”之称也有朋友的意思。我们所讲的交友需选择,不是这种泛泛之称的朋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