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你真棒!
2182800000003

第3章 赏识造就天才(3)

孩子能够把自己好的一面,如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做作业得了红花等向父母报告,说明孩子是有上进心和荣誉感的。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但是,父母此时不要喜形于色,夸大事实,表扬过度。父母应该使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今后还必须继续努力。当孩子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时,说明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时父母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向孩子讲明白,知错就改是对的,但是,今后要求孩子少犯或者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如果孩子承认错误时,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声斥责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那么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如果不告诉父母,还可以逃避惩罚。通过不断地积累这样的经验,孩子就会慢慢地把自己所犯的错误隐瞒起来。所以,只要孩子讲的是实话,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都应该冷静地对待错误本身,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向孩子讲清楚道理,增加孩子犯错误的免疫力。

2、要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遇到孩子报喜不报忧时候的,父母应该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孩子说的与老师不同,也不要急于斥责或打骂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孩子自己讲出真相,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要让孩子明白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应承认,不能向父母隐瞒。父母应该明白,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犯了错误只要能够改正,就是好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向孩子发脾气是不好的。

除了跟学校和老师交流情况外,父母也可以向孩子的伙伴了解一些情况。向孩子的伙伴了解情况要讲究方法,不能像跟老师了解情况那样直接去问,最好是用聊天的形式进行广泛地了解。这样可以避免损害孩子在同伴中的形象。

总之,遇到这样情况,父母的态度要冷静,不要紧张。另外,父母要以身作则,说话算数。父母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正确对待孩子偶然的过失,不能让孩子产生过分的心理压力。

3.谨防孩子的嫉妒心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向父母索要某某穿的衣服与鞋帽,或玩具等。这种现象看起来平常,其实是孩子嫉妒心理在作怪。在小学校园里,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常常会得到老师喜爱,那些调皮的学生就会与这些学生闹恶作剧,这也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一般来说,爱嫉妒的孩子情绪变化快,一会儿幸灾乐祸,得意忘形,一会又咬牙切齿,打人、骂人或搞恶作剧,一会儿又自怨自艾,意气消沉。孩子的嫉妒心理,虽然不像成人那样表露得充分,但是如果长期这样,就必然会引起行为障碍。

作为父母,首先应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成人的嫉妒。第二,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自私的心理,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待人,让孩子懂得别的孩子的长处都是通过刻苦努力得来的,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获得。第三,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不如人的地方也不要自卑,要么努力追赶,要么泰然处之。第四,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身家庭,不要处处都与其他的孩子攀比。

年青的父母们必须留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充满爱的健康环境里健康地成长。孩子健康的心理还要靠父母精心的教育,不要听之任之有“异常心理”的孩子。

14.比尔·盖茨的成功

每个孩子都孕育着专注的天赋,只不过由于引导上的差异,导致了今后在此方面差距的悬殊。孩子可能对许多事都有兴趣,但往往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事,而对于学龄儿童来讲,不专心致志是许多孩子学习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家长对此应有足够重视。

比尔·盖茨能全力专注于某一事物的天赋十分明显,他只重视那些他感兴趣的重要东西,对其他事物一概不管。

1968年秋天,当在湖滨中学上学的比尔·盖茨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时,这个神奇的家伙便深深地进入比尔·盖茨的视野与神经,使他疯狂痴迷上了计算机。很快,八年级学生比尔·盖茨便挤进了高年级学生的圈子。他们的老师所知道的计算机知识,比尔·盖茨一星期的时间就超过了。

当父母看到小比尔如此专注于计算机编程时,便不失时机地为他的痴迷让路,为其提供时间与物质上的帮助。比尔·盖茨在与同伴们编程时,他表现得非常卖力,常常废寝忘食,不是忘记回家吃饭,就是赶不上回家的末班车。但是他的父母从没有埋怨过他,而是代之以鼓励。父母对他的专心致志精神的呵护,终于使其在计算行业独占鳌头。

很显然,比尔·盖茨的成功是个人天赋与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比尔·盖茨的父母注重对他专心的保护与培养,因而使比尔·盖茨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使他的天赋不断被激活,直至转化为现实。

孩子专心不专心,涉及到儿童的注意力特征及培养问题。儿童的注意力与成人相比,注意的时间较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家长必须知道,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稳定地去注意事物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在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要求他们注意时间再长一点,对多数孩子而言是不切实际的苛求。而且,成人注意以有意注意为主,儿童的注意却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以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力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当孩子一二岁开始翻画册,开始自己动手画画、剪纸、摆弄玩具,以后又开始学写字、算术,看连环画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品质培养好。在孩子小时候培养注意力并不困难,就是想法让孩子在一段时间里注意力不分散,多次这样重复,就可以基本养成。我们可以让孩子做某事,让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帮他排除外界干扰;让孩子对感兴趣的问题不断追根究底,积极思考;让孩子在兴趣广泛的基础上,选择最着迷的,并有意强化……更多的方法,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只为了一个目标: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孩子专心不专心,除了注意力以外,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生理、心理的因素,如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营养情况、体质等。然而,价格贵的食品营养价值并非就高,学习中孩子用脑较多,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核桃、芝麻、杏仁等有益智作用的食品。另外,应当让孩子在课外拿出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既可以增强孩子体质,又可以调节孩子的大脑活动,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有好处。

孩子需要赏识,就像植物需要水分。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参天大树,就更需要加倍给予这种赏识的养分。聪明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以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和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证明自己的智慧,这就是最有效的赏识。这种赏识将使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15.李嘉诚成功靠的是什么

李嘉诚的家长非常注意培养李嘉诚勤奋学习的精神。在父母的督促下,他小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每天放学以后,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小书房。他太爱看书了,书就是他全部的世界,书里那么详细地告诉他许多从来不知道的东西,那么认真地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

他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思考着问题,在这里他的全部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书使他懂得了许多。读书成为他的生命。看书越多,他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便越是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李嘉诚的堂兄、退休的老校长李嘉来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别看嘉诚年龄小,读书却异常刻苦,我看见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着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没有去睡。”

至今,李嘉诚还记得。父亲如何引导他走上读书的道路。一天,父亲领他来到书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诚儿,这是咱家里几代人的书库,你伯父、父亲我和你叔叔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认真理解父亲带你来这里的意义,我也知道你能体会为父的深意。”

更令李嘉诚感动的是,父亲还经常陪他在灯下读书,好随时解答他层出不迭的问题,随时给他以精神的鼓舞,鼓励他挑灯夜战,勤奋学习。

回忆起自己亲爱的父亲,李嘉诚常常动情地说:“父亲是我一生中最崇敬的人,父亲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人格上,永远都给我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没有父亲的悉心培养,没有父亲的指导教育,我不可能有今天取得的成就,父亲给予我的,是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