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伤痕干杯
2198100000013

第13章 一条奔腾而过的河(3)

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志要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考中。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问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索性编了一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是为了给朋友提供方便。是年,他依旧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却被一位书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万册,当年销售一空。现在这位朋友已经是中产阶级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力拼搏,但却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和理想都能实现。那些搏击一世却未获成功的人,会不会是因为他生命中真正精华的部分被自以为“不是最好的”,而从未得以展示呢?

李宇明是华中师大的年轻教授,刚结婚不久,妻子就因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了卧床不起的病人。生下女儿后,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面对常年卧床的妻子、刚刚降生的女儿、还没开头的事业,李宇明矛盾重重,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儿童语言的研究上呢?从此,妻子成了最佳合作伙伴,刚出生的女儿则成了最好的研究对象。家里处处都是小纸片和铅笔头,女儿一发音,他们立刻作最原始的记载,同时每周一次用录音带录下文字难以描摹的声音。就这样坚持了6年,到女儿上学时,他和妻子开创一项世界纪录:掌握了从出生到6岁半之间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始资料,而国外此项纪录最长的只到3岁。1991年,李宇明的《汉族儿童问句系统控微》的出版,在国内外语言界引起了震动。

感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功的路径不止一个,不要循规蹈矩,更不要放弃成功的信心,此路不通,就该换条路试试。

16.一块布的代价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材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一一“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于是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狲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狲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狲猴只好用于拍拍身上的灰士,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年轻时,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如果缺乏智能判断,而只是一昧地投入,不也像故事中的狲猴只是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等到后来,终将发现所损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追求掉落的一颗!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狞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感悟

这就好比纣王的象牙筷子,要用更华丽的东西来配,因而导致了灭亡的悲剧,欲望是正常的,但要适可而止。

17.走不回来的人

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他想向首领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了。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同来。

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去。”我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三下,他说:“不行,这锯子太不快了,得锉一锉。”

他家有一把锉刀,于是,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拿起斧头去校园边上的一个灌木丛里去寻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又发现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

磨刀石找来后,他又发现,要磨快那把老斧头,必须得把磨刀石定稳。为了固定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交化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走不回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他们逆流而上,回归到零,直至把那原始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从早到晚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起初,个别的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最后,还真的不知忙什么了。

感悟

我们承认做事的执着,然而不要忘了做事的目的,连为什么要做都忘了,那还会有什么收获呢?

18.酸葡萄

很多东西在没有得到之前都是千好万好,如果得到之后,经过仔细的玩味琢磨,难免会因发现这样那样的瑕疵而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吃到那串葡萄,不妨就把它想象成是酸的,这样也省得对此耿耿于怀了。

狐狸很饿,独自一人徘徊在葡萄藤下,这时它看见一串串已经成熟的葡萄就悬挂在头上,但是他实在是太矮了,任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也无法达到够着它们的高度。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开始时他有些沮丧:“眼看着到嘴的东西怎么就是吃不到呢?”他自言自语地问自己,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对自己说:“嗨,算了吧!虽然它们看上去很好看,没准这葡萄还是酸的呢,不吃也罢!”这样,一种高兴的情绪缓缓地升了上来……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讽刺那些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者,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只狐狸实在是太聪明了。因为,首先他已经尽了全力,奋斗过了,他还是吃不到葡萄,这就说明它的确是没有那种从高高的葡萄架上摘下葡萄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放弃葡萄去寻找新的“奶酪”无疑是聪明之举。

未曾达到某个目的,也许未必真是坏事,就像那些急匆匆还是误了航班的人,当那架飞机失事时,他们就是“幸存者”了。正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啊。因此对于自己的一时失败,要幽默地看开些,谁知这里头不会包含某些好事呢?下面就是个好事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会战后期,炮火成了左右战局的重要力量。德军依仗其多年储备的众多大口径火炮狂施淫威,而法军战备不足,炮火虚弱,处于劣势。

一九一六年四月,双方炮击两天两夜后的一天,位于马斯河上游的法军某炮兵阵地弹药所剩无几,炮兵伤亡过半。不得已,指挥官只好起用一批毫无打炮经验的后勤人员临时上炮位顶阵。其中有位年轻的法军下士因为对打炮怀有与生俱来的恐惧,在没有瞄准的情况下手忙脚乱中将一发炮弹打发了出去。炮弹一出膛,这位胆小的下土失声叫道:“我的炮弹打偏了!”

这发炮弹的发射确证了他的无能,炮弹偏得太离谱了,德军阵地在东北方向,而炮弹飞向了西北方向。在弹药将尽之际,这种行为绝对有理由被视为自杀,指挥官挥舞着指挥棒气急败坏地向下土冲过来。这时,只听见炮弹飞去的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接着是巨大的连片爆炸声,炒豆似的绵延不绝,持续时间达三十多分钟。

原来,这发偏弹竟鬼使神差地偏到了新潘库尔森林里德军的一个重要的秘密弹药补给基地,并成功地穿过狭窄的通风口直捣弹药库,引爆了基地所储备的全部弹药,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爆炸,德军六十多万发炮弹和其他数十吨弹药毁得一干二净,连一发臭弹都没给德意志帝国留下。于是德军阵地上无数门大炮张着饥饿的大嘴成了一堆堆废铁。刚才还焦头烂额的法军元帅贝当先生喜出望外,抓住时机大举反攻丧失了炮火支援的德军阵地。于是,凡尔登会战以能征善战的德军的失败而载入史册,并进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结局。

虽然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确知当年的法国人是如何评价这位过于胆小、实在是糟糕的法军下士,和他那发一锤定音之偏弹的,但从这个故事的本身我们都可以看出,很多事情内部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在生命还没有终结之前,我们永远也无法认定哪件事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试想,如果这个年轻的法军下士因为这枚误发的炮弹而自责甚至自杀,或者是被指挥官枪毙,那么故事的安排是多么的不公道!

吃不到的葡萄就把它看成是酸的,不仅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调节到快乐的频位上,还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

古巴因美国的封锁和前苏联的突然中断援助而在汽车运输问题陷入了困境,于是他们就放弃了“汽车”而大谈自行车的好处。七十多岁的卡斯特罗亲自带头骑自行车,并且策划召开了题为“二十一世纪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这使古巴首都哈瓦那自行车数量从一九九0年以前大约三万辆增加到二00一年的七十万辆,还有可能继续增加到一百万辆。这难道不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吗?

感悟

对于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不妨也来点阿Q精神,这就是狐狸的聪明之处。

19.甩掉心里的包袱

禅家认为,透过净化自己,把心中的烦恼、苦闷、贪婪、嗔怒等等加以清理,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有活力,更加有朝气,正如有诗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夭。”

这是一个流浪汉的波斯神秘主义的故事。这个流浪汉在看不见尽头的路上长途跋涉,他背着一大袋沉重的砂子,一根装满水的粗管子缠在他身上。他右手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左手拿着一块岩石,脖子上用一根旧绳子吊着一块大磨盘,脚腕上系着一条生锈的铁链,铁链上拴着大铁球。他头上顶着一个已腐烂发臭的大南瓜。这个流浪汉一步一挪地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脚上的铁链就发出哗哗的响声。他呻吟着,他抱怨他的命运如此艰难,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他。

正当他在炎炎烈日下艰难行走时,迎面来了一位农夫。农夫问:“喂,疲倦的流浪人,为什么你自己不将手里的石头扔掉呢?”

“我真蠢,”流浪汉明白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他摔掉了石头,觉得轻了许多。

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农夫。农夫问他:“告诉我,疲倦的流浪汉,你为什么不把头上的烂南瓜扔了呢?你为什么要拖着那么重的铁链子呢?”

流浪汉答道:“我很高兴你能给我指出来。我没认识到我在做什么事。”他解开脚上的铁链子,把头上的烂南瓜扔到路边摔得稀烂。他又觉得轻了许多。但随着他继续往前走,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艰难。

又有一位农夫从田里走来,见到流浪汉十分惊异:“啊,好人,你扛了一口袋砂子,可一路上有的是砂子;你带了一根大水管,好像要去穿越卡维尔大沙漠,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它已伴随着你走了很长一段了。”听到这些话,流浪汉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里面已经变了味的水。然后把口袋里的砂子倒进一个洞里。他站在路上,看着落日沉思。落日的余辉映照在他身上。突然他看到了脖子上挂着的磨盘,意识到正是这东西使他不能直起腰来走路。于是他解下磨盘,把它远远地扔进河里。他卸掉了所有负担,徘徊在傍晚凉爽的微风中,寻找住宿之处。

《六祖坛经》一开始就指出,人要“总净心念摩词般若波罗蜜”,其意思是要人洗涤自己的心灵世界,展现心中智慧,照亮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觉得压力大,烦恼多,不愉快,这正表明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背负着许多不必要的“灰尘”,使人对生活和工作倍觉辛劳无趣。其实,生活与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承担和责任,是绝不轻松的,如果再额外加上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曰子就很难过了。

在二战横扫欧洲时,一位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年轻人正在欧洲服役,他名叫泰勒。在后来出版的一本书里,泰勒这样写道:

“在一九四五年春天时,我整天处在忧郁之中,以致得了医生们称之为横结肠痊孪症的疾病,它给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巨痛,那时我整个人几乎都是处在虚脱状态。如果不是战争及时结束的话,我的生命大概也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