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伤痕干杯
2198100000016

第16章 一条奔腾而过的河(6)

由于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处分,莉莎的丈夫决定提起上诉。但莉莎抱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竭力阻止她的丈夫提出上诉。她这种息事宁人态度,使得黎克愈发相信自己的决定十分正确。然而,黎克这项不合理的做法却引起了公司内其他职员的愤慨,大家均视他为“暴君”,再也不对他寄予信任。

即使在多年以后,大家一致发觉黎克能力极高,且亦未曾再度表现任何不合理的行为,委实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董事长,然而,黎克仍然无法获得全体人员的衷心支持,因为大家心中都存有此种想法:“到目前为止,他对我确实一向都很公平。但是,尽管我工作上表现出色,却不知什么时候会像莉莎一样,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他开除。”

由此可知,即使你与对方的交往关系面临结束,你采取的沟通方式仍足以造成长期的影响。换句话说,你仍应采用如同长期人际关系的一切处理方式——一种共同商讨解决的方式。要记住,交际的关系可能结束,但由此造成的伤害却永远不会停止。

感悟

维系自己的尊言千万不要忘了人与人是一样的,需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

32.心中的期盼

某天清晨,在一节老式火车的卧车中,有大约五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作一番洗漱。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而彼此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的招呼。之后,当他准备开始刮胡子时,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神情显得十分愉快。他的这番举止令某人感到极度不悦。于是这人冷冷地、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这个男人问道:“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怎么回事呢?”

“是的,你说得没错。”男人如此回答着:“正如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我真的觉得很愉快。”然后,他又说道:“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幸福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

这就是那个男人说话内容的全部。随后,在洗手间内所有的人都已经把“我是把使自己觉得幸福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这句深富意义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事实上,这句话确实具有深刻的哲理。不论是幸运或不幸的事,人们心中习惯性的想法往往占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有一位名人说:“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者,则常享丰筵。”这段话的意义是告诫世人设法培养愉快之心,并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那么,生活就好像一连串的欢宴。

一般而言,习惯是生活的累积,是能够刻意造成的,因此人人都掌握有创造幸福的力量。

养成幸福的习惯,主要是凭借思考的力量。首先,你必须拟订一份有关幸福想法的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若有不幸的想法进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并将之设法摒除掉,尤其必须以幸福的想法取而代之。此外,在每天早晨下床之前,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想着,然后静静地把有关幸福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在脑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会遇到的幸福蓝图。如此一来,不论你面临到什么事,这种想法都将对你产生积极性的效用,帮助你面对任何事,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幸福。相反地,倘若你一再对自己说:“事情不会进行得顺利的。”那么,你便是在制造自己的不幸,而所有关于“不幸”的形成因素,不论大小都将围绕着你。

以前,有一位不幸的人。他每天总是在吃早餐时对他太太说:“今天看来又是不愉快的一天。”虽然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句遁词而已,因为他的口中尽管这么如此念着,实际上在心中却也期待着会有好运来临。然而,一切情况却都糟透了。其实,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实在值得惊讶,因为心中若预存不幸的想法,事情都将变成不利的情况。因此在一天的开始即心存美好的期盼,是件相当重要的事。只有这样,许多事物才将可能有美好的发展。

感悟

人们总是太在意生活中不幸的一面,哀叹命运的不公,即然免不了思考,为什么不想想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呢?

33.纯真的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同样,孩子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所以,怎样与孩子进行沟通,是天下所有的父母,以及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的话题。

讨好一对夫妻,不一定能讨好他们的孩子。但讨好了孩子,同时也就讨好了他的父母。一般说来,做父母的无不爱他们的孩子。如果你想送一点什么东西给你的朋友的话,不如送一点什么给他的孩子。结果必然是两皆欢喜。

你经常去看你的朋友,当然希望他的孩子也欢迎你。在你去的时候,这孩子总是走到你的身边,要你给他讲故事,这该如何应付呢?也许你在一个聚会中偶然被人冷落,譬如人们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他们自己的事情,你却无从插嘴,恰巧主人的孩子在旁边,那么你如何使他高兴并和你一起玩呢?

和孩子们谈话的秘诀,就是要把自己也变成小孩子,用他们的口吻、他们的问句和他们的思想去说、去想。平常你以为最无意义的话,此时也许最为适用。“今天你吃了几碗饭?”这是我们从来不会说的话,但孩子们对此并不讨厌。因为孩子们与大人不同,他们样样都感到新鲜。

不可以强迫一个孩子回答问题。“你叫什么名字呀?”他不回答,只是把头扭了一扭。为什么不回答呢?你不必问,也许他觉得这个问题被问得太多了,提不起兴趣,也许他有点怕难为情,也许根本不为什么,只是他这一次不爱回答罢了。所以,不要总是以一个相同的问题反复问他,这样他是不愿意回答的。

越是年老的人,思想观念越是停留在以前的一段时期不易改变,而小孩子则正好相反。他们的思想每一分钟都在不断地变化,捉摸不定。和孩子谈话就是要不停地变换话题。

大多数孩子对一个陌生人有点害羞。无论你跟他说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因此,要他们开口和你说话有时候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连续不断地提出许多问题(当然都是他们能理解的问题),一直到某一个问题使他最感兴趣时为止。只要他乐于开口,以后就水到渠成,畅通无阻了。如果上面的办法不灵,那么用能引起孩子们好奇的方法定能奏效。比如用你的手指头做几个有趣的玩意儿,或是玩一套骗骗小孩子的戏法(那些最简单的戏法,大概谁都会想出来的),这样一来,只要能引起他的好奇心,以后你和他谈什么都不成问题了。

“喂,你今年几岁啦?”我们常常会这样问。如果他说:“你猜猜”那么你要注意,猜一个女子的年龄时要故意减少一点,但是你要猜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情况刚好相反。孩子们巴望快快长大,正如成年人不肯说老一样。你猜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时说他只有五岁,他就会不高兴的。如果你猜他七岁,他就会高兴地说:“错啦,我才六岁呢!”能够让他指出你的错误,他也觉得很高兴。

孩子们都很天真,你时常要注意不可逗引他说出有伤别人面子的话,不可鼓励一个孩子去骂人或提出无理的要求。贤明的父母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的品德在别人那里学坏的。

不可和孩子提起食品,除非你能满足他的要求。无论他的父母与你多么要好,不可以怂恿孩子以反对他的父母来取乐。那些不应该让孩子知道或学习的词句不要教给孩子。不要因为他是小孩就可以随便指责他,因为他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尊心,也不愿意别人随便骂他们的。只要你有一副老好人的耐心和好心肠,有一颗活泼的心和一张灵巧得像孩子一样的嘴,你就一定可以获得许多的小朋友。

一般说来,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小孩子们接近:

1.尽量满足孩童的好奇心。如果你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告诉他们一些你的经验和做一些事情的方法,或是解释他所见到的各种事物,都能使他们满意。

2.多给孩子们讲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所以你无论讲什么,用“故事”的形式出现,效果要好得多。可以说,谁能够讲故事,谁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人。

3.针对孩子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七岁以下的孩子们喜欢听各种各样动物的故事,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们就喜欢听人的或者神仙的故事,十二岁以上的孩子们就喜欢听一些旅行见闻,以及体育的故事。

有些孩子是怕羞的,不敢看你,不敢跟你接近,因为在他们眼里你是又怪又老。对这样的孩子,不要一下子就急于跟他亲近,否则,反而会使他害怕起来。你只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偶尔地注意他一下,表示一下好感,等他渐渐地看清楚你,对你习惯以后,他就会自动地和你接近了。也有些孩子比较粗野、好动,他们会跟你开玩笑,或者爬到你的身上来,弄脏你的衣服。这时,就等于考验一下你的脾气和你敏捷的身子了。你要机警地避免他的纠缠,同时又要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你会觉得自己的心不知不觉也变得年轻了,那是因为沾染了童心的纯真。

感悟

很多人都愿步入成人的世界,因为它充满了狡诈,欺骗。若是人人都有一颗童心,最初一念之本心,世界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吧!

34.交友要慎重

一片很硬的金属,人们会说它是死的,但是犹太人会认为这种想法错了。

因为在犹太人看来,每一种金属内部都有许许多多的“微粒子”,它们遵循一定的法则不停地从事忙忙碌碌的运动。

拿一块金属碎片,用力压迫,隔一段时间后把手放开,从外表上看来,这块金属碎片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拉比说这块金属的内部有过很剧烈的变化。

因为一种东西和另一种东西接触时,一定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推而论之,犹太人认为,人也一样,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接触时,一定也会产生出同一种现象——你的一部分进入对方的心中,对方的一部分进入你的心中,但你们两个都毫无感觉。分手后,也许连对方的面孔和名字都已忘怀,但是两人的内部却已经起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先前的人了。

因为连所憎恨、畏惧和嫌弃的人都可能会进人人的内部,所以犹太人时时小心、处处提防。每当遇到一个人时,他们都会思索一个问题:应该花多少时间接触那个人?又该沾上多少他的习性呢?因此,对于交朋友,犹太人是非常慎重的。

但是,犹太人又认为没有朋友的人就如同失去手臂一样。因此,他们把朋友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像面包的朋友,这种朋友是经常需要的;第二种是像菜的朋友,这种朋友是偶尔需要的;最后一种是像病的朋友,这种朋友应尽量避开。

因为“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

因此,拉比教导人们说:“当你拯救朋友,使其脱离泥淖时,绝不可害怕自己沾上肮脏的泥巴。”

正如金属和金属之彼此影响,人和人之间也产生同样的作用——人是相互影响的。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长或独自堕落,所以在一生中,犹太人把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朋友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

“走进香水店,就是什么都不买,也会沾上芳香的气味。”——有了良友,自己也会进步。这是犹太人交友的智慧名言。

感悟

昔年孟母三迁为的是找一个好邻居,以便儿子能受到好的影响,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一个圈子里的习性往往有许多地方相同,交友的学问大矣。

35.提灯的盲人

有一则这样的犹太寓言:

有个瞎子打着灯笼在漆黑一团的路上行走。对面来人见他是个瞎子,便问他:“你是个瞎子,干吗还打灯笼?”

瞎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因为我打了灯笼,不瞎的人才能看到我。”

这个犹太瞎子是很聪明的。因为一个人独自走在一条路上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对于瞎子来说,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和白天走路是一样的,自己摔倒的可能性很小,远小于被别人撞倒的可能性。而平时靠眼睛走路的人,一旦走在漆黑的路上,很容易看不清路而将别人撞倒。为此,瞎子亮起了灯笼,以便让每个相遇者都能看清自己,并避免让对方撞倒自己。

这种切换思路的智慧是犹太人从几千年的流散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犹太人作为一个弱小的民族,为了能够保护自己,只有靠“瞎子打灯笼”这种办法让统治者看到自己对他们的价值,从而“利用”自己求得生存。

“瞎子打灯笼”所体现出来的正是犹太人的睿智。

犹太人认为谈判是为了合作,打倒任何一方都不是谈判的目的,因此,他们在谈判时,常常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并主动地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为别人亮起“灯笼”。也正是因为这样,犹太人往往在谈判中赢得别人的友谊,促进了谈判的成功。

感悟

想起了电视里各种各样的广告,它们虽然有些夸张,但却给那些外行的顾客提供了购买指南,真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就为自己亮起了“灯笼”。

36.成功的秘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好,器利,才能事半功倍。

法国着名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恩格斯也指出,方法正确,可以“免得走无穷无尽的弯路,并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劳动”。可见正确的方法在一个人成才的道路上该有多么重要。

善积成诗:

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此人满腹锦绣、出口成诗。有人对他横溢的诗才感到惊讶,便留心观察他的“秘诀”何在?后来发现他无论走路、吃饭,还是游玩,手里常常拿着一支笔,时而在一张小纸条上写几下,尔后就把小纸条装进一个布口袋中。待有人打开他那口袋细看时,嗬!上面写的全都是一联、半联的诗句,原来梅尧臣的秘诀就在于“积”。

秋叶成书: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是江苏松江的一位乡村教师。《明史》上说他教学之暇,亲躬耕耘,想的时候,每每把自己的治学心得和诗作、见闻写到伸手摘下的树叶上,然后把它们放进一口瓮里,满了,就埋在树下。10年过去了,装满树叶的瓮有了几十个。一天,他让学生们把那些瓮都挖出来,再将叶子上的文字加以抄录整理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尚可看到的长达30卷的《辍耕录》。

避短扬长:

程砚秋年轻时身材不错,中年后发胖了。这时他给自己提出的练功目标是:一要继续保持自己身体的灵活;二要设计更优美的舞姿,使发胖的身体得到遮盖。他很讲究使自己的转身加快速度,讲究以正面对观众的时间尽量缩短,而把侧面对观众的时间拉长。这样,较胖的身体就被他“遮盖”过去,人们往往把他看作是个身段优美的旦角。

化短为长:

周信芳的嗓子,青年时并不带哑,后来变得带哑了。在这种情况下,练功可以起到一定的好转作用,但唱圆可能,唱润难办。于是他就把功夫放到唱得清晰有力、声情并茂上,终于成了一代名伶。

了不起的“理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