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浙江的跨越式发展,如期实现富裕型小康目标,是浙江上下的当务之要。
浙江经济目前处于发展转型期,今后几年是浙江经济发展潜力、实现赶超的关键阶段。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浙江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上升阶段。无论是从现实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看,还是从潜在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看,浙江的排名位次都在逐年上升,赶超势头良好。
二是除了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少数几个省市的综合实力及经济发展环境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外,其余省份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差距,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过去十多年就是这些同类省份相互赶超的历史,现在的发展格局已经与十年前大不一样,五年、十年后的格局会更不一样。浙江实现赶超的基础、机遇都很好,关键在于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环境,就有望进一步赶超,甚至接近领先省份。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潜力与优势并改善环境,不能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能形成整体性、综合性的竞争实力,则很有可能迅速被其他省份所赶超,从而处于相对落后、被动的势态。
三是浙江发展的潜力很大。浙江的经济实力排名靠前,经济发展潜力指标的排名更靠前,主要得益于工业企业的效益、效率较高,机制灵活、适应能力强。尽管浙江在文化发展、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等方面赶上领先城市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但一个富有活力、潜力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主体将在赶超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如何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如何寻找新的支撑点和“加速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新一轮提升?如何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进入新世纪召开的中共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有了明确的对策。即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主调,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上下功夫,在推进联动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上求实效。
——推进城乡联动。坚持把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规划,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之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化步伐,构筑现代化大都市,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培育新的消费群体,为构筑大都市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加快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一体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全面繁荣。
——推进产业联动。坚持产业立省,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一批百亿项目建设,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的能力;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农业基础,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推进港桥海联动。抓住建设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港口一体化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发挥海洋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大桥经济和海洋经济,形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联动格局。加快建设国际性大港口,进一步确立港口的龙头地位;发挥大桥拉动全市经济的“加速器”作用,超前规划,以桥造势,乘势而上,构建“大桥经济圈”;开发蓝色国土,培育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使海洋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内外联动。坚持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西部大开发,努力扩大发展空间;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各地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促进县(市)区经济错位和协调发展。
——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坚持可持续发展,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上,提高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动效应,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双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提高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生态市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切实改变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状况;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疏导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这里有着鲜活的诠释。
“长三角”经济“一盘棋”
如何迎接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怎样拆除“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门槛”等等,已成了今日人思索的问题。随着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趋势,浙江将直接面临着信息、交通、市场、旅游、金融等方面的大机遇。
立足浙东、服务全省、联系华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长三角经济合作区的“龙头”,浙江只有沿着“一盘棋”和大协作的思路,以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拆除区划经济的篱笆墙,敞开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机遇之一:区域信息一体化。对浙江来说,上海无论在社会、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生活方面,几乎每一条信息都充满了诱惑:南京路上熙来攘往的客流、上海滩的滚滚资金,每一个时刻都散发着创造财富的巨大可能;繁忙的空港、沸腾的码头、缤纷的市场,每一个空间都充溢着现代经济要素流动的韵律。可以说,充溢的信息流,对一个城市来说意味着发展机遇,对一个企业而言则意味着财富诱惑。然而,黄金毕竟不是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浙江必须具有捕捉信息的智慧和赢取财富的能力,促进区域信息共享。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也是生产力。事实上,浙江人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大市场的诱惑面前,既有收获利润的欣喜,也有一无所获的黯然:不少企业因为产品不对路,几经努力依然无功而返;不少企业因为市场没摸清,多次尝试仍被挡在市场门外。
浙江如能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地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大量经济、文化、社会的信息合作,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将有利于浙江的政府和企业间的科学决策、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有利于企业经济要素的配置和资源的流动集聚。
机遇之二:区域交通一体化。杭州湾的南北两岸,京沪、沪杭、杭甬三大交通主干线使江苏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和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串连成“Z”字形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上海紧紧相连。京沪、沪杭、杭甬、浙赣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沪宁、沪杭甬、乍嘉苏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连岛工程,使这片区域的交通和物流“血脉”畅通。
如今,上海港年吞吐量2.21亿多吨、集装箱吞吐量640多万标箱,并在动工兴建大小洋山港,已确立以集装箱为龙头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据悉洋山港区远期规划码头岸线18公里,可建成50多个深水集装箱泊位,集装箱通过能力可达2000多万标箱,于2020年完工。港区一期工程计划建设5个集装箱泊位,岸线长1600米,码头年通过能力220万标箱,在2005年建成。届时上海就将超越釜山和高雄,跻身全球集装箱港三甲。而浙江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江苏江阴、南通等地也正在兴建第四代、第五代集装箱码头……而各港口在争夺货物源方面又如火如荼。
“‘长三角’要培育东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与日本大阪、韩国釜山竞争,就是要把上海、宁波、舟山、南通的力量集聚起来,抱成团,握成拳头,参与世界竞争!如果是分散的、城市之间各自为战、无配合地参与世界竞争,是不行的!”长期研究港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员,更是把“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建设升级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与国外成熟的港口相比,长江三角洲港口群还是一个“小弟弟”,要提高追赶的速度,首先就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港口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待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后,实现了宁波至“长三角”地区任何一个城市的四小时经济圈。浙江可利用便捷的交通道路优势,与上海、江苏经济组建成区域现代物流网,促进现代物流一体化,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
杭州湾跨海大桥就像一根链条将“长三角”南部串联起来了,使这个原本显得有些分散凌乱的区域顿时具有了整体性的向上生长的力量。这就是世界第一桥的“串联效应”。
机遇之三:区域市场一体化。在浙江许多企业家眼中,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也就是与财富接轨,抓住了“长三角”大市场也就是抓住了机遇。难以胜数的经营实例,在反复作出“双赢”的现实诠释。
宁波汉通餐饮公司上海场中路分店的老板王勇对于上海市场的魅力感受颇深。刚营业不久的场中路店,2005年头两个月在上海的营业额就达800多万元。无论是海鲜菜肴还是上海家常菜,都供不应求。巨大的消费潜力令王勇在大吃一惊之后喜出望外。他感慨地说:“上海市场的潜力实在太大了!”上海市场的魅力,同样让更多的浙江餐饮界老总喜上眉梢,开始乐滋滋地去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广开连锁店,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参与瓜分“蛋糕”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年底,浙江在沪企业已达5000余家,他们为繁荣“长三角”地区经济作出了新的贡献。
而打破‘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市场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歧视政策,在市场准入、税收和企业待遇上一视同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可以促进区域人才、技术、资金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和合理布局,促进浙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发展趋势看,上海由于有较优越的条件,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会不断地把周围的资源吸引过去,出现“极化现象”。所以,浙江人以前期待上海经济对其的扩散辐射作用,在目前来说恐怕不会太强,而上海对周围地区资源的吸引作用则会进一步增强。只有当上海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才会出现扩散效应,推动区域内的分工合作。
所以,现在多是浙江企业向上海迁移,而很少看到上海企业来浙江投资。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企业既“走”得出去,又“引”得回来。如杉杉集团已经回宁波新建科技创业园。这为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机遇之四: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旅游业可能是融入“长三角”最早、也是最自觉的产业之一。2003年,浙江旅游业接待入境游客222.1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8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164.06亿元。在这些游客中,有30%以上的游客来自上海。并且有许多江苏、无锡、常熟的游客也是通过上海旅游团队组织来的。浙江与上海、苏南两地经济交往带动的旅游人气正扶摇直上。目前,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已经将“宁波两日游”列入常规发班计划。这意味着在旅游产业中,“长三角”地区的融通已达到十分紧密的程度。
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宁波旅游企业、景区打破以往“一城市一品牌”的促销惯例,自觉融入华东精品旅游线中,与杭州的山水人文旅游、上海的都市型旅游、江苏的园林旅游等线路融为一体,谋求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进行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整合,携手合作形成“长三角”大旅游圈。
所谓“独木不成林”,如果浙江与华东其他城市能摈弃‘门户之见’,将五指捏成拳头一起面对区域外的竞争,无疑将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和品牌。
据悉,苏浙两省共同拥有具江南水乡特色的6个古镇,现在正合在一起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浙江的山水人文旅游,上海的都市型旅游与江苏的园林旅游可相得益彰,长三角其他各城市间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生活习俗、地域性格彼此相似,目前已出现南京、杭州、上海、宁波等长三角旅游城市的“Z”形黄金旅游带: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的休憩型汽车时代时,其最佳旅游模式为3小时车程,而这3小时,几乎能覆盖长三角大部分旅游区。
另外,上海申博成功,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将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城市群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权威部门测算,届时在上海世博会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预计将有30%至35%继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参观游览,这意味着浙江旅游业将直接受到上海世博会的辐射和带动。
国内外的游客来浙江,通常不会单单冲着一个城市而来,而是冲着“长三角”地区而来。只有浙江的山水旅游与上海的都市型旅游、江苏的园林旅游等一起特色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方有“眼球效应”。
浙江在与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要素互动中,正迅速地进入整合状态,而各地旅游部门“一城市一品牌”局面正日渐松动。宁波与杭州、绍兴、舟山、上海、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加快建设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联合开拓海外市场的计划正紧锣密鼓。下一步将探索旅游企业、市场合作型机制,采取联合、独立投资、参股、置换等方式建立跨地区旅游企业(集团),或建立虚拟联合体,共同开展旅游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在“长三角”区域内共同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这将无形中突破行政的隔阂,最终将演变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强大动力。
机遇之五:区域金融一体化。据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2005年创造了占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和28.5%的进出口总额。许多经济界人士都认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在中国,而中国经济的亮点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此,主动接轨上海这个“金融”中心,进一步加强与两地的金融合作与交流,对于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形成浙江新的区域优势,具有休戚相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