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220700000006

第6章 程序员必须是“工作狂”

第一章第五节程序员必须是“工作狂”

微软的企业精神很独特,因而其招聘方式也与众不同,一般都是回到校园中打毕业生的主意。微软招募最多的沃土自然是那几所名列世界前茅的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农大学,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大学,如华特鲁大学,这个大学以数学闻名于世。

除了智商,微软尚有其他要求,他们希望员工可以满负荷工作。当然,他最想要的是有责心的小伙子,在谈到某个项目时,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诸如“天哪,我讨厌这东西”之类的。

一般而言,微软会打电话给初步圈定的人,提出一些问题,大多是富于开放色彩的,从他们的回答上来考查这些人,判断此人是否精力充沛?是否自我期望甚高等。最后,微软会派专人前往面试。

自鲍尔默进入微软后便一直是微软人才招募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他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就像他在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时一样,在招聘人才方面他总能有所收获。鲍尔默说:“对好小子千万不要错过,一旦发现就下决心,否则机会就会失之交臂。”

到1983年底,全公司450名雇员当中程序员超过100名,他们工作得最辛苦但也玩得很疯狂,仍保持着自阿尔伯克基创立以来的微软的典型作风。这些人都是由盖茨和鲍尔默一手挑选的,他们是一伙享有特权的人,公司的所有雇员无不明白这一点。而那些素质颇高、来自顶尖高校的年轻程序员则是微软的宝藏。

比尔·盖茨确实也很看重这些程序员,他们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创造的源泉。盖茨常常在半夜与其他程序员在大厅讨论问题,这倒是颇具创造性的举动。在程序员和他们的最高领导——比尔·盖茨之间没有什么领导与下属之分,所以程序员常常直呼盖茨的名字,而且在大厅里看到盖茨可以不时停下来说上两句,甚至可以向他借钱。这种氛围对年轻的程序员来说非常重要,会使他们觉得是为自己工作,并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大家庭中。

人们称微软的程序员和高级职员为“小比尔·盖茨”,因为他们与他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的讲话腔调,一样的个人作风,甚至一样的着装和嗜好。

中国有句谚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在微软公司,一个工作狂自然能造就出更多的工作狂。

盖茨希望程序员们能像他一样,每周工作60至80小时。正如一名程序员所说:“你身处这样一个环境,周围的人都如此刻苦,连掌管这个公司的人也如此,那么你也不得不如此。”辛勤工作在微软已蔚然成风,大有走火入魔之势,以致有时候盖茨会反过来劝说下属们悠着点劲儿,而小伙子们却常常充耳不闻。这时候盖茨也会使出绝招,那就是锁上房间,强制他们休息。

据了解,微软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约为26岁,大多数员工相当年轻,特别是那些应用程序组的开发员们。微软公司的全部雇员中有一半直接来自大学,并且微软的许多经理更喜欢这条途径,他们愿意招收年轻人,因为年轻人都容易融入“微软模式”之中。

在公司刚起步时,微软采用亲自面试人员的招聘方法。比尔·盖茨本人透露,过去还是小公司时,他在雇人时花去许多时间,而现在则仅在需要他答复的问题上花时间——比如评估反馈信息,面试候选人,做出决策等。

他还说:“当你想发展得快一些,就要有高效的人员面试过程。好的招聘人员对某些重要的品格具有不可思议的洞察力——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更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微软雇员。任何只靠人力资源部门招收人员的公司其结果是注定要失败的。”

能通过微软公司筛选的人员相对较少。在大学里招收开发人员时,微软通常仅挑选其中的10%~15%去总部进行复试,而最后仅雇用复试人员的10%~15%。从总体上说,微软仅雇用参加面试人员的2%~3%。瑞克·罗歇德——微软研究部副总裁——在称赞筛选过程时说:“这很像是进行口试。面试过程相当严格,我不敢保证能筛选出所有的优秀人才,但被筛选出来的肯定都是优秀人才,他们具备一定的才能和天资,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