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221300000028

第28章 武则天的文治武功

第 25章 武则天的文治武功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惟一女皇,她同李唐既非同姓,也没有什么血统关系。她是由后宫的

妃子、皇后、皇太后,通过专权的道路进而抢班夺权,而爬上皇位的,故改“李唐”为“武

周”。她手中的皇权至高无上,在她统治的“武周”时期,宰相失权,三省六部制削弱,女

皇主宰着国家的一切,而且后宫又设有男妃子。她不仅是中原地区的女皇,而且也是周边各

少数民族的“天可汗”。她登上皇位已是67岁高龄,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驾御着当时世界

上人口最多、疆域最辽阔、国力最强盛、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封建专制大帝国,对内对外实行

开放政策。尽管她不能脱离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政治制度对世界波及之广,影

响之深远,是世界中世纪历史上所仅有的。

十四入宫 专权半世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生于长安皇宫近卫军将领之家。女儿之中她排行第二。母亲是

隋朝宗室宰相杨士达的女儿。父亲因为助李渊太原起兵和“玄武门之变”他站在李世民一

边,被提升为扬州副都督。不久又调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最后死于荆州任上,636

,长孙皇后死了,太宗感到很寂寞,听说荆州都督的二小姐十分神气漂亮,于是14岁的武则

天被召入宫,当了才人,太宗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太宗死后,26岁的武则天,也随其

嫔妃寄身感业寺,削发为尼,沉沦在社会最底层,开始了6年清苦、无聊、任人拨弄鞭打的

艰难历程。直到永徽元年(650)或者是永徽二年,武则天正当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即

位不久的唐高宗到感业寺烧香与之巧遇,武媚才得以复出,永徽五年,武媚被复诏进宫,封

为昭仪

。甚有权术的武昭仪,利用皇后和萧妃的矛盾,以及前后为高宗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

优势,博得武帝的欢心。武氏潜毙幼女于衾下,嫁祸于王皇后,促成皇帝下诏废王皇后,封

为后。655年,32岁的武后开始参与朝政。656年废太子忠,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皇储。660

年,因高宗有病,有时往往委托武后决断百司奏事,武后权力愈来愈大。弘道元年(683)

,高宗病死,中宗李显即位,尊武氏为皇太后,并宣布高宗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

天后处分”(《

旧唐书·高宗纪》112页)。天授元年(690),67岁的武则天正式登上皇位,称圣神皇帝,

变唐宗室李氏为周宗室武氏,降皇帝为皇嗣。大赦天下,

,安抚天下百姓。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又复国号为唐,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不久病故,享年82岁。总共做了16年皇帝,实际专权近半个世纪。

君相权争 武后得势

不管人们是褒还是贬,武则天由一个大臣之女,渐渐得到主上赏识,被立为武后,进而专

权,建立“武周”。姿色是一个原因以外,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背景。那就是君权与相权之

争。具体表现在高宗和长孙无忌的斗争方面。

高宗即位,以无忌立储定策之功,封他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无忌集

军政大权为一身,权势鼎盛。他架空李治,攫取立法权和司法权,任用关陇贵族进入中枢,

贬除异己。无忌的专权干政引起了皇室、大臣的不满。武则天入宫后,使无忌与高宗关系发

生了变化。

高宗面对相权凌驾于国君之上的现实,当然不满自己处处受制于无忌,为此,必须要削弱

自己舅舅的相权,才能加强君权。如何削弱?颇费周折。他与无忌是甥舅关系,政治上是君

相关系,无忌对他来说,既是臣属,又是立嗣的恩人,对于这样一个长辈兼恩人的宰相,既

能无故夺权,又不能物色另一对象与之抗衡,只能通过特殊手段来解决矛盾。而废王皇后,

立武则天为后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途径。武则天的果断明快可弥补高宗寡断懦弱的缺陷

,深沉莫测能匡正高宗的唯唯诺诺之失。武则天在实现立为皇后的过程中,又“能屈身忍辱

,奉顺上意”,假装听从高宗的旨意,使高宗视其为贤内助,这样高宗才下决心立她为后。

样,高宗与无忌间的矛盾也由隐蔽转为公开,使君相斗争明朗化。高宗改变了“无不嘉纳”

无忌的建言,与武则天配合默契,昔日对无忌的恩宠一笔勾销。武则天为达到立后目的,必

会借机攻击无忌,疏远高宗和无忌间的关系,无忌一旦被高宗疏远,必然顿失政治上的威势

。加上他权移主上,群下早已不满,圈子小,树敌多,一旦失势,就很快跨台。可悲的是,

忌自视甚高,丝毫没有盈满为患的预感,以为大权在握,高宗拱手,可以高枕无忧,其实患

自内起,祸从中来,皇室有高宗不满,内廷有武则天的挑唆,外朝有李义府、许敬宗的配合,都在高宗决心废王立武中起了催化作用。可以说,永徽六

年以废王皇后为契机的君相权力斗争,以庆显四年长孙无忌投环自杀而告结束。在这场斗争

中,最大的赢家不是高宗,而是武则天,她在这场斗争中立下一功。身为皇后,从此可以利

用自己的政治才干,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和抱负。她不久把朝政大权抓到手。最后经过三十

年的预政实践,先后三次平定武装叛乱,最后登上皇帝宝座。她一生侍奉父子两代皇帝;连

结李唐祖孙三代四个君主,逐级上爬,其胆识之高、权术之厉害、聪明才智之大绝无仅

有。

旷世人杰 巾帼之表

唐在武则天统治时,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政绩斐然,值得大书特书,当然这些都与明君武

天的治理是分不开的。在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她推行了轻徭薄赋予民休息的政策和限制奴婢

的措施,不夺农时,重视农桑生产,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她入宫不久就向高宗建言十二

事,第一条就是“劝农桑,薄赋役”。

她对内对外实行封建的开放政策。“开放政策”,在唐朝,成绩最显著

者,莫过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武则天推行的开放政策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上、

社会生活与民俗民情上、民族政策上、意识形态上、对外关系上四个方面。

在政治体制上,尽管她削弱了三省六部制的相权,但是三省六部制照样推行。纳谏制照样贯

彻。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其成熟超过了贞观时期。

三省六部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含有朝廷大臣对君主的制约作用,因为三省长官多为宰臣

,宰臣们遇军国大事,要议政于政事堂,大事决议后,君主虽能表示可否,但决不能以一人

之言决断。三省制对君主来说,有集思广益的作用;对群臣来说,可较为自由的申辩自己的

政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唐代的谏官制是比较健全的。武则天维护了谏官制,是一位尚能纳谏的女皇,她不仅在口头

上号召文武百官要极言正谏,而且在执政实践中,凡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固然乐意采纳,反

对她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在一定场合下,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武则天为了满足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庶族地主升官发财的欲望,压倒威胁她上台而又势力强

大的关

陇军事贵族,笼络天下士大夫,丰满自己的羽翼,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扩大进士科。在她

掌权期间,进士增加了50~60%,创殿试、开制科,增设武举。

当时的社会习俗比较开放,男女间可自由交往。她还经常召集一些士大夫由北门而入后宫,

参与国家机密,撰书立说。

武则天对佛、儒、道三家思想,兼收博采,为她的政治统治服务。佛

、儒、道,三家既有斗争又有融合的趋势,所以当时的思想界还是比较活跃的,文化界创作

是比较活跃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著作——刘知几的《史通》,第一部

国家药典——《新修本草》,第一部大百科百书《文馆词林》出现在这个时期,绝不是偶然

的。

武则天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对待反叛,武则天派兵讨伐,诛其魁首,安

抚其部众,对六诏采用糜政策治理;对西突厥采用安抚的政策;东突厥崛起侵扰

,她派名

将屯田御边;吐蕃强大起来,威胁中西交通屡犯西境,武则天派名将收复安西四镇,设置安

西都护府、驻兵戍守,唐又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她还注意启用一些少数民族的将

和士兵,他们骁勇善战,忠于职守。少数民族可以随意迁居京城各地,与汉族通婚、经商、

平等友好相处。在对外关系上,广泛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国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

交流的中心和向往的圣地。汉代开辟的东西

方间的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高峰,而且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比翼双飞;海运扩大

到日本、朝鲜、东南亚。正是由于这些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汉族和各

兄弟民族的智慧才能远亲杂融,从而在“武周”时期形成光辉灿烂的文化高潮。

武则天时期,是继“贞观之治”后,又一个较繁荣的时期,既巩固了唐太宗时期所取得的成

就,也为开元盛世的到来,作好了准备。

武则天执政近半个世纪,她所统治的帝国,版图最辽阔。其疆域,除历史上元朝以外,唐帝

国是最大的。从开发的经济区域来看,除了秦汉的关东、关中、益州三大经济基地外,又增

加了江南地区、辽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真可谓家大业大。她统治下的王朝,是历史上最强大

、经济文化最繁荣的王朝,在各方面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当时的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也

是最大。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虽然她也有残酷

的一面

,但封建统治阶级从本质上都是残酷的,武则天也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性,不管怎么说她

都是

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封建女皇。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说过:“胜过高宗十倍、中宗万倍

(当然也胜过睿宗万倍)”(明?李贽《藏书》卷63《唐太宗才人武氏传》)。这是较为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