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221400000049

第49章 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

第48章 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的反清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曾于16

62年率兵横渡台湾海峡,击败侵占我国台湾岛38年的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成为彪炳史册

的民族英雄。

少年大木文武双全

郑成功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七月末,诞生在日本平户(今日本长崎县松浦郡)的一

个华人家庭。

明崇祯元年(1627),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再次投降明朝,被封以福建地方军事长官

——总兵官之职。

郑成功7岁时,郑芝龙派人来日本,买通关系,将郑成功带回国内。

郑成功回国后,弃旧名福松,改称森,字明俨。郑芝龙不惜花费重金为郑成

功聘请名师授课,以图儿子将来能跻身于士流,附庸望族权贵。

郑成功勤奋刻苦,才思敏捷。

稍长,他对古典兵法十分迷恋,

反复阅读了《孙子兵法》等书籍,于闲暇之余,坚持演练骑射之技,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地步。

崇祯十一年(1638年),郑成功15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安县学的廪生。嗣后,

经过6年的刻苦攻读,郑成功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凭借出众的才

识,在别人的引荐下,进入南京国子监研读,取得了太学生的资格。郑成功十分看重名家的

才智,曾拜在当时的著名学者钱谦益的门下,学习儒家经典。钱谦益对他的才思和为人很器

重,亲自为他取字“大木”。

反清复明南京惨败

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明鲁王在绍兴建国,控制浙江东部地区。与此同时,郑芝

龙等在福建拥戴唐王为帝,建元隆武。然而,在清兵压境的危难关头,两个政权却为孰为正

统而争斗不息。唐王政权内部,也矛盾重重。唐王为了讨好、笼络郑芝龙,又器重郑成功的

忠诚与才略,就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姓朱,为其更名朱成功。从此,国人尽称之“国姓爷

”。郑成功对此特殊恩典铭刻于心,发誓要为复明反清尽献终生。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军攻克钱塘江防线,鲁王政权消亡。七月,清军大举进攻

福建,直逼仙霞关。唐王政权亦岌岌可危。郑成功主动向唐王请缨,镇守仙霞关。无奈一心

顺清廷的父亲从中作梗,仙霞关失守,郑成功撤回福州。不久告假探望病重的母亲。八月唐

王政权告亡,九月,郑芝龙投靠清廷。

郑芝龙降清后,清军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的家人。在一次烧杀抢掠中,郑成功的母亲翁

氏不及逃出,为保节操,自杀而死。

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父亲的归顺,慈母的惨死,郑成功心如刀绞。复仇的火

焰更加剧了他胸怀已久的爱国豪情和复仇斗志,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清的武装斗争之路。

1646年年底,郑成功带着国恨家仇,在福建境地,打着

唐王政权的隆武年号,召集抗清队伍。他自称“招讨大将军”,誓师起兵。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郑成功与郑鸿逵合兵进攻泉州。在桃花山重创清军,声威大振

次年三月,郑成功统兵攻占同安,此时,传来明桂王在广西肇庆即位,改元永历的消息

。郑成功听罢,激动异常。他连夜写下贺表,并呈上条陈。永历帝亲封郑成功为威元侯。自

此,郑成功开始奉永历年号。

师出有名,郑成功的军队,接连奏凯。顺治六年年初建立了以厦门为中心的军政和外贸活

动基地。到了顺治九年,汇聚到郑成功抗清义旗下的人越来越多。他将兵士先分为仁武营

、义武

营等10个营,后又增设了角、亢等28个宿营。

顺治十年五月,郑成功大败清军。海澄一役,令清军不敢贸然进犯,郑军前方趋于稳

定。郑成功及时将目标指向广东,图谋有朝一日将广东、广西与福建连成一片,完成恢复明

朝江山的夙愿。

顺治十一年八月,清廷屡派人议和,但郑成功要求使臣转告清廷:必须拨三省之地,同时在

辖地内,按朝鲜前例行事,保持绝对独立,不剃发留辫,不换清朝服饰,只对清廷称臣纳贡

。

清廷皇帝见郑成功非但不肯投降,反而在给郑芝龙的信中出言不逊,辱骂朝廷,恼羞成

怒,即令将郑芝龙投入监狱。

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一月,清廷决定第三次招降,强迫郑芝龙于狱中写信劝降。郑

成功心同以往,至此,清廷欲以议和手段招降郑成功的阴谋彻底破灭。清廷开始对郑成功

进行重兵围剿。

清廷的大举进攻,使郑成功的防御时告吃紧,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兵力,郑成功决定出

师北伐。

顺治十四年(1657)七月,顺治十五年五月,郑成功两次北伐,但都因故被迫中止。顺治

十六年五月中旬,郑成功重新统兵北上。出发前,他再次重申了“恢复大明江山,

上报国恩,下救苍生”的决心。七月七日,郑军到达南京城外观音门。清江宁驻防大臣管效

忠见大兵临城,难以阻止,便施以缓兵之计,郑竟信以为真,接受了敌将的请求。

形势的变化,使郑成功头脑发热,军中纪律呈现松散状态。二十二日中午,清崇明总兵

和江宁总兵带援军赶至南京城外,他们趁郑军不备,从防守最为松懈的前锋镇开始攻击。郑

成功的左先锋镇、右武卫镇、右虎卫镇几乎全军覆没。郑成功见势难挽回,不得已下令撤兵

郑成功退守福建后,清廷于顺治十七年六月再行派重兵围剿,结果惨败。正当清廷一愁

莫展之时,降将黄梧向朝廷呈上“平海五策”。黄梧的计谋,断绝了郑军的财路,几座孤岛

又难以维持庞大的军队。加之,这时永历帝和李定国在云贵地区惨遭失败。使郑军四面楚歌

,孤立无援。所有这一切都迫使郑成功把视线由大陆转向惟一可行的落脚点——台湾岛之上

。

收复台湾彪炳史册

明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澎湖,次年被明水师击溃。于天启四年转至台

湾。他们就在台湾先后建立了热兰遮堡(在今安平)和普罗凡舍堡(即赤嵌城,在今台南)

,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办事机构,管理殖民贸易事务。

郑成功北伐失利之后,即欲以台湾作为根据地。风声传出,令荷兰殖民者惶恐不安。

1661年,顺治帝驾崩,其子玄烨继位,更年号为康熙元年。郑成功见清廷忙于国丧,无

暇在福建挑起战火,便决定武力收复台湾。

同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统帅2.5万名将士,分乘200余艘战舰,向台湾岛进发。四月

初,郑军顺利在禾寮港(在今台南)登陆,并迅速将殖民者的两据点的联系切断。郑成功全

线击溃荷兰军队后,控制了岛上局势。于是他就派军队将荷兰人的两个城

堡围将起来。郑军一边围城,一边休整。殖民者却龟缩在城堡中,不敢贸然行动。

郑成功遂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数月之后,堡内殖民者纷纷投奔郑军。后来,郑成功在降

兵汉斯建议下,攻破城堡的外围工事,使孤堡完全置于郑军的炮火之下。

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命令发起总攻。以84门大炮,轮番向城堡内猛轰。热兰遮堡顿

成一片火海。同时,郑成功又趁机派人向总督揆一提出和平解决的途径。殖民者见大势已去

,无力再战,便决定投降。同年十二月十三日,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从此,台湾岛在

沦陷于荷兰殖民者统治下38年(1624—1662年)之后,终于被郑成功所收复。

在收复台湾过程中,郑成功一方面诉诸武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对台湾进行和平建设。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郑成功改普罗文舍堡为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建

立与大陆相同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在堡外原来的商业区设立四坊,管理商业,安定市场,发

展经济。为了长治久安,取信于民,建立郑氏政权的威望,他发布命令,安抚百姓,号召人

们安居乐业。他还严格军纪,加强立法。

台湾岛在郑成功的苦心经营下,日呈兴旺景象。但由于岛上生活相对艰苦,郑执法过严

,导致将士离心。加之永历政权覆没。这一切,使他失

望至极,从此一病不起。终于在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八日,含悲死去。时年39岁。郑成

功去世后,由儿子郑经嗣位。

郑成功死后原葬于台湾。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郑氏子孙上书清廷,请求归葬福建

南安。康熙帝遣员护送郑之灵柩归葬于南安,建祠祭祀,另拔守冢人户。光绪元年(1875年

),清廷在台建立延平郡王祠,谥“忠节”,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祭奠。

台湾人民,对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和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与民

族气节,更是由衷尊崇。

直至今日,郑成功的英雄

业迹,依旧标名史册,在人们的心目中闪耀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