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221400000067

第67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第66章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共产党宣言》无产者联合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亨利希·马克

思是特利尔高等上诉法院的律师。马克思从小就受到他父亲的良好教育。马克思12岁时进入

利尔中学。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他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熏陶,憎恨社会黑暗和专制,

向往光明与自由,并逐步确立起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年马克思考入波兰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是他研究得最多的是哲学和

历史,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1839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1841年12月普鲁士政府颁布了书刊检查令,限制和取消出版自由。马克思开始直接投入到反

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斗争。从1842年4月起,马克思为具有温和的反政府倾向的《莱茵报》

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

由于反动政府迫害,1843年3月17日马克思离开了《莱茵报》,同年10月到达巴黎。1844年8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晤,从此建立他们两人的伟大友谊,开始了他们共同

创立新世界观的伟大工程。他们合作的第一个成果是1845年2月出版的《神圣家族》,第二

成果是1845年秋至1846年4月完成的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彻底清算了黑

格尔的唯心主义,也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

许多重要原理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846年他们在布鲁塞尔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通讯委员

会,作为建立工人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基础。1847年他们又投入用共产主义原则来

改造德国流亡者的一个秘密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的斗争,最终使同盟接受了科学共产主

义理论,于1847年6月召开代表大会,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同年11月召开的共产主义

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又正式通过了体现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原则的同盟章程,并委

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

作下,这个党纲于1848年2月以《共产党宣言》的名称问世。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为

实现自己的伟大使命而斗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

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最终形成,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

起,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思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阐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的科学著作。

《共产党宣言》问世不久,欧洲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欧洲革命首先从

意大利开始

,接着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比利时、奥地利相继发生了革命。3月18日,普鲁士首府柏林

也爆发了人民起义,组成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新内阁。

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同盟中央委员会成员回到德国直接参加革命。5月底,马克思和恩

格斯在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民主派的机关报,但却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

莱茵报》在贯彻同盟的路线,捍卫和推进德国和欧洲革命中起了巨大作用。这引起了德国封

建反动势力和大资产阶级的敌视和迫害。普鲁士反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迫害活动,致使《新

莱茵报》于1849年5月19日停刊。

《新莱茵报》停刊后,马克思被驱逐出德国,6月初到达巴黎。法国当局又迫使他流亡伦敦

。这时,他与先后到达伦敦的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组成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并敦促德国各

地重建同盟支部同时,他大力开展救济流亡者的工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真总结了欧洲革命经验,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之后,主张改变同盟的策

略,从准备立即进行,进入到作好长期准备以迎接将来的新革命。但这种正确的主张却遭到

以维利

希和沙佩尔为首的一些同盟领导人的反对,他们坚持错误立场并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另建了

中央委员会。1851年夏,同盟又遭到反动政府的打击,1852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布解散。

科学思想的圣人第一国际的灵魂

19世纪50年代,整个欧洲再次陷入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马克思一方

面把

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以完善和发展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和形

式从事政治工作,为维护国际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从1851年10月起至1862年3月10年间

,在恩格斯的直接参与和帮助下,马克思为《论坛报》撰写了500多篇文章。

在此期间,马克思为了工人阶级和党在科学上的胜利,废寝忘食地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从1850年秋起,马克思就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1857—1858年,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写出了《经济学手稿》,并在此基础上,于18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这是马克思系统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新起点,是《资本论

》的前篇。1861—1863年,马克思又以惊人的毅力写出23本政治经济学笔记。1863—1865年

底又完成了长达200万字的三卷《资本论》的全部草稿。经过马克思的精心整理和反复修改

,1867年9月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和国际共运史上划

时代的重大事件。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美工人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重新高涨起来。马克

思看到了各国无产阶级走向独立政治活动和加强联系的趋势,认为实现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

时机即将到来。于是在紧张地从事《资本论》写作的同时,他用了更多的时间来从事革命实

践活动。

1863年7月22日在伦敦圣詹姆斯大厅举行了有各国工人参加的声援波兰起义的群众大会。参

加大会的英国工人代表团和法国代表团商定筹建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委员

会。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人为支持波兰起义在伦敦圣马丁堂又一次举行大会。马克思应

邀出席大会,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在这次大会上,经过激烈讨论,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

会”,选举产生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领导委员会。

马克思在总委员会和国际工人协会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是“总委员会的灵魂”,“

这个协会的灵魂”。马克思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

第一国际在马克思的领导下,1872年9月,在海牙召开了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彻底战胜了巴

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阴谋集团之后,便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来,总委员会的驻地迁

到纽约。1876年7月正式宣布解散。在第一国际实际存在的8年中,它“对所有国家的工人运

动立下伟大的功绩,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主要应归功于它的创始人马克思。

伟大的导师革命的航标

1871年3月18日,法国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当起义爆发后,马克思满腔热情地

支持工人起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以参战者和支持者的身份积极投

入这场斗争。首先,马克思倡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动员无产阶级支援巴黎公社的运动。其次,

马克思十分关心巴黎形势的发展和公社成立后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巴黎

的情况,并给公社领导提出许多宝贵建议和意见。

由于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取得了辉煌成就,他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威望空前增长,欧美许多

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都把马克思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领袖。

1873年之后,由于第一国际实际上停止了活动,马克思认为应该采取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这

就是:一方面,应由各国社会主义的政党,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出符合于客观实

际的纲领和策略,来指导本国的工人运动;另一方面,也应对各国工人运动热情关怀,必要

的时候还应在理论上、纲领上和策略原则上给他们予以指导。马克思在他最后的10年中遵循

的正是这种工作方式。

马克思对于德国工人运动寄予最大的希望,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1875年,德国工人的

两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面临着一个统一的问题。为了批判缺乏科学基础,充满拉萨

尔信条的合并纲领草案,马克思顾不上身患重病,在4—5月间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

点意见》,即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在这一文件中,马克思彻底批判纲领草案中的拉萨

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深刻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他第

一次论述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

渡时期的原理。《哥达纲领批判》不仅对德国工人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马克思

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0年代后期,马克思还参与了对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的批

判。这一切对于德国党走上正确的道路,推动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也非常关心法国的工人运动,帮助法国工人党的成长。马克思还关心和指导英美

的工人运动,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武装那里的社会主义者,帮助他们克服改良主义和教条主义

。马克思晚年十分重视俄国的革命运动。他大量收集和研究俄国的资料,与俄国革命者建立

广泛的联系,并就他们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俄国当时仍然存在的

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农村公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成为新的制度

的起点。

长期的辛劳和贫困的折磨,在中年时期就大大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老年之后,他的疾病就

日益严重。80年代又由于他的妻子和大女儿相继逝世,使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1883年

3月14日,他终因胸腹炎、肺炎导致肺浓肿而病逝。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人类失去了一个天才的头脑,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了

无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