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现代派艺术大师毕加索
毕加索这个名字,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20世纪最杰出,最令人信服,最具独创性
最变幻无常,最有影响,最富诱惑力,最神圣的艺术家。他的绘画、素描、雕塑、版画和陶
塑等艺术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神奇,充满魅力的纷纭世界。他的作品浸透思考,包容着
力量,而他本人则被誉为魔术师和巫师,他创造了人类匪夷所思的文化奇迹。
蓝色忧郁追寻自我
1881年10月25日,帕伯罗?毕加索诞生在西班牙的马加拉。他的父亲唐霍塞是位画家,就
职于当地的小美术馆。
1887年,毕加索家迁到科鲁那。唐霍塞在加尔德学院教绘画。毕加索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
把全部的时间用于素描、描绘和学习。
1895年,毕加索随同家人来到了巴塞罗那。他的父亲在美术学校工作。毕加索迷恋于素描和
绘画,他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一个完全成熟的艺术学生在学业上应当达到的水平。
唐霍塞一直很关心儿子的进步,为他专门找了一间画室。帕伯罗在这间画室内完成了他的第
一幅重要作品——《科学和博爱》。画幅上所表现出来的娴熟技巧令人惊叹不已。1887年,
该画送展马德里,赢得了赞扬。在马加拉,又获得了金质奖章。
1897年,毕加索来到了首都马德里,他以卓越的才能进入了圣费尔纳多皇家学院,当时,
他才十六岁。但是毕加索讨厌这个阴森传统的学府,他经常逃课。1899年春天,帕伯罗得了
猩红热,离开了马德里,回到巴塞罗那。
毕加索在此期间勤奋作画,他的速写涉猎了各种街头景色,他的绘画常常取材于他的速写,
但也有不少古典风格的构图习作。在此期间,他还没有完全脱离学习阶段,他的画稿表明
了那个时代流行的感伤色彩。
十九岁时,毕加索作了一次巴黎之行。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的作
品,从而形成了他对印象派画家及其继承者的看法。他迫不及待地研究德加、凡洛、高更和
劳特累克的绘画。虽然他的这次游历为期短暂,但对他影响颇大。
1901年春,毕加索又重新来到了巴黎。他参加了画展,并且得到了好评。
毕加索天性爱好蓝色,曾经有好几年一直把它选作调色板上的主要色彩。他的《蓝室》就是
很有代表性的一幅,还有一幅叫《拈魂》。这两幅画最先反映出毕加索对雕塑形式的新发现
和他本人象征主义的开始形成,也标志着他青年时代的告终以及摆脱家庭影响的胜利。
1902年夏末,毕加索第三次来到巴黎。但他的作品根本无人问津。痛苦的毕加索只好又回到
了巴塞罗那。他在巴塞罗那待了一年多,到了1904年春,便画出了蓝色时期的一些最令人饮
佩,扣人心弦的作品。作于1903年的《生活》规模很大,是他这一年最有抱负的一幅作品。
《盲人用膳》中所表现出来的手的知觉感异常强烈。在整个蓝色时期,毕加索都表现出一种
“盲目与幻想”。
立体主义画派领袖
1904的4月,毕加索离开了祖国,再次踏上通往巴黎的路。
1904年秋冬两季,毕加索在绘画中依旧保持着蓝色时期的感伤色彩和风格。但在此后,毕
加索一反往常,他正从那冷冰冰的蓝色世界中苏醒过来。暖洋洋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
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
毕加索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寻找新的表现方式。继玫瑰红之后,一种古典的倾向很明显地表
现出来。他创作的《拿扇子的女人》和《穿衬衫的女人》这两幅画的人物姿势都有一种平静
感和仿古倾向,很象埃及艺术。这些描绘人物形态的习作,预示着此后即将发生的伟大事件
以及
一种新的美学概念——立体主义的诞生。
1907年春天,毕加索决定画一幅将近八平方英尺的大型油画,而且在几天之内就完成了。这
就是毕加索著名的《亚威农少女》。这幅绘画正象毕加索许多动人的作品一样,又是一种经
过组合的难以克服的自相矛盾的总和。
《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完成后的十年中,艺术发生了一次空前未有的革命。对立体主义的兴
趣,以惊人的速度从巴黎传播到其他各国。
立体主义这时已变为全部艺术讨论中最重要的和争论最多的话题,但是毕加索依然回避一
切带有贪图活动意味的表现,尽管有许多人都愿意承认他是新运动的领袖。他拒绝参加1911
年夏的独立沙龙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立体派画展,但是外国来的收藏家们愿意购买毕加索
的绘画,他的声望也稳稳地上升。
放浪形骸艺术颠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黎投入了战争。毕加索的情人伊娃重病而逝,毕加索情绪
很低落。整个战争期间,毕加索的作品很少。
战争结束后,一个令人迷惘和摆脱幻想的新世界随之诞生了。过去的一切不复存在,到处弥
漫着强烈的困惑。毕加索的绘画风格转变为新古典现实主义。
1921年夏,毕加索在创作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三个乐师》的问世尤其能表明他的成就。在
《三个乐师》中,有智慧,有音乐,还有黑暗与恐怖,这是他自身矛盾生活的写照。
1922年12月,毕加索为戏剧《昂蒂贡》设计背景,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毕加索声名日隆。
1927年1月,毕加索与玛丽?蒂蕾丝邂逅,并且他们很快开始了同居。在生活上的无节制使
毕加索在这一阶段的绘画中充满了梦魇般的女人。
1930年,毕加索完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耶稣受难图》。《耶稣受难图》的创作是一个转折
。
1931年初,毕加索的《生活的欢乐》以生机勃发的静物形式脱颖而出。3月,他完成了堪称
“个人里程碑”,并纳入个人收藏的《桌子上的静物画》,这幅作品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神
秘的肖像之肖像,变态之变态。这一切植根于毕加索对变形肖像的偏爱,准确地反映了神秘
的个性。
1931年,毕加索只完成了28幅油画和素描。他愈来愈醉心于三维转换和任意物体的拼凑。
1937年4月26日发生的对巴斯克历史名镇格尔尼卡的轰炸再度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于是一
幅25英尺×11英尺的巨幅油画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这就是《格尔尼卡》,它是毕加索40年艺
术创造的精品。
共产党人和平使者
1944年10月,毕加索加入了共产党。1948年8月25日,毕加索撇下了他的新情人弗朗索娃
,前往巴黎参加共产党在弗罗茨瓦夫发起的知识分子和平大会。
1949年4月19日第二次和平大会在巴黎开幕。毕加索用来宣告和平大会召开的宠鸽广告画贴
遍了巴黎,这就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和平鸽》。鸽子从巴黎飞向五大洲。在全世界人的心
中毕加索成了鸽子的主人,和平的卫士。
1950年8月6日,毕加索赠送给法国共产党瓦洛里市政会《人与羊》的雕塑。同年11月,毕加
索被授予列宁和平奖。1951年1月,毕加索画出了《朝鲜大屠杀》这幅画。该画显然表达了
一位画家对美国出兵干涉朝鲜的强烈抗议。1952年毕加索又创作了名为《战争与和平》的壁
画。在这幅壁画里,他的技巧真正“与孩子
般的涂鸦重新结合在一起”。
1958年5月,戴高乐重新执政并建立了第五共和国。毕加索画了一幅《牛的头盖骨》的静物
画。
回归自然天才陨落
1959年春天,毕加索在沃雯纳格只画了四幅画,1960年至1961年也只画了五幅。
他在作品中也开始了倒退——不是退回自己的早年,而是倒回人类初期。频繁出现在毕加索
画面上的人物都不是现代人,甚至不是希腊人和埃及人,而是一些美索不达米亚人。这些古
人只有古代艺术品上才能见到。
1965年11月,毕加索在极秘密的情况下施行了手术。这段时期,毕加索将自己的欲望、恼怒
、愤慨以及绝望全部倾注在绘画中。他作品的主题围绕着性的期待、性行为、性的回顾展开
。
1968年,毕加索创作了一部一百四十七幅的蚀刻组画,画中充满厌世和徒劳无益的情绪。他
试图通过绘画来否定正在向他慢慢走来的死亡。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心肺急剧衰竭,他终于走完了自己辉煌独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