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224300000015

第15章 1创新的魅力

第三章大师而不是工匠

1创新的魅力

“一名主播,跳槽去了另一家电视台,在原台一档主持了两年之久的节目的最后,可以用30秒与其观众告别。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说?”“一名记者,原定下午1∶30开始采访,2∶00他必须去执行另一项任务。可是前一名从1∶00起采访的记者已经拖延了时间,1∶35时,这名记者决定要求前一名记者暂停下来,让自己先进行采访。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达到目的?”

以上是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招聘面试中的两道场景题,要求给出有创意,同时又合情合理的可行方案。微软(中国)原总裁唐骏先生夸下海口:“只要能做出这两题者,微软将给他一个满意的职位。”扪心自问,你能做出这两道题吗?

在一次有许多中外学者参加的旨在开发创新能力的研讨会上,日本一位创新能力研究专家应邀出席这次研讨活动。面对这些创新思维能力很强的学者同仁,风度潇洒的村上幸雄先生捧来一把曲别针(回形针),说道:“请诸位朋友动一动脑筋,打破框框,看谁说出这些曲别针的多种用途,看谁创新思维开发得好、多而奇特!”片刻之间,各地代表踊跃回答:“曲别针可以别相片,可以用来夹稿件、讲义。”“纽扣掉了,可以用曲别针临时钩起……”七嘴八舌,大约说了十几分钟,其中较奇特的是把曲别针磨成鱼钩去钓鱼,引来一阵笑声与赞美声。

村上对大家在短时间内讲出20多种曲别针的用途,表现出很满意的样子。这时有人问道:“村上先生,您能讲多少种呢?”村上一笑,伸出3个指头。“30种?”村上摇了摇头。“300种?”村上点头称是。人们惊异,不由得佩服他聪慧敏捷的思维。当然也有人怀疑。

村上紧了紧领带,扫视了一眼台下那些透着不信任的眼睛,用幻灯片映出了曲别针的用途……这时,只见中国的一位以“思维魔王”著称的怪才许国泰先生向台上递了一张纸条:“对于曲别针的用途,我能说出3 000种,30 000万种!”

邻座对他侧目:“吹牛不罚款,真狂!”第二天上午11点,他“揭榜应战”,走上了讲台,拿着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村上幸雄曲别针用途求解。原先不以为然的听众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昨天,大家和村上讲的用途可用四个字概括,这就是钩、挂、别、联。要启发思路,使思维突破这种格局,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简单的形式思维工具——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

他把曲别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重量、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10多个要素。再把这些要素,用标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根信息标。然后,再把与曲别针有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要素相分析,连成信息标,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就这样,现代的思维方式使这枚平常的曲别针马上变成了孙悟空手中神奇变幻的金箍棒。他从容地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地组切交合。

首先他通过两轴推出了一系列曲别针在数学中的用途,如把曲别针分别做成1、2、3、4、5、6、7、8、9、0,再做成+、-、×、/的符号,用来进行四则运算……在音乐上可创作曲谱;曲别针可做成英、俄、希腊等外文字母,用来进行拼读;曲别针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用曲别针做指南针;曲别针串起来可以导电;曲别针是由铁元素构成,铁与铜化合是青铜,铁与不同比例的几十种金属元素分别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则是成千上万种……实际上,曲别针的用途几乎近于无穷!他在台上讲着,台下一片寂静。与会的人们被创新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

微软对员工的创新能力特别看重。在一群人中,你特别容易辨别出谁是微软人:他是最具创新能力的一个,他是最有激情的一个,可能是最早来,也可能是最晚走的一个。创造力、灵活性、想像力是创新的基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你具有创造力,你就能想出多种与你的能力相适应,能体现自身价值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你具有灵活性,你就能够并且愿意改变和调整你的计划;你会根据新的环境和需要来调整你自己去适应它。如果你具备想像力,你就能预想什么不是真实的,什么是可能的,你就能在你的心灵活动中看到在物质世界看不到的东西。这三个词都是指你愿意去试验新方法和新方案。当你有了这些品质后,在面对挑战时你就能游刃有余。当强风吹来的时候,那些坚硬的东西就会折断和断裂,那些有韧性的东西将弯曲;当强风过去,一切恢复了平静后,柔韧的东西又会重新直立起来。

几乎所有的发明家身上都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读过像怀特兄弟、艾利?惠特尼、托马斯?爱迪生和亨利?福特的故事吗?这些人的成功就来自于他们的创新,来自于他们对想像力和灵活性的运用。他们用那些当时被看作是不现实的、荒谬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做试验。多年来,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过,在每一次失败之后,他们就将失败抛在一边,修正他们的理论,然后继续尝试新的方法,直到成功为止。他们是如此的灵活和谦虚,这使得他们能够学习和吸收他人的思想和经验,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伟大计划之中。

一位名叫尤利乌斯?马吉的20岁的农村青年——满脸雀斑、大高个,生活在苏黎世郊区,他继承了父亲不大的磨坊,并给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出人头地。可是,他惟一会做的就是磨面粉。于是,他决定,只要能磨的,样样都磨。他从朋友舒勒医生那里得知,干蔬菜不会损失营养价值。马吉一下子投入大笔钱购买了蔬菜和豆类干燥机,开始生产菜粉和豆粉。就某一点来说,那是最早的速溶汤料。他很走运,家庭主妇高度评价他的产品。可不是嘛,仅5分钟,一盆热汤就做好了。到1886年,他已经开发出了3种袋装速溶汤料,马吉的产品畅销全欧洲。

欢欣鼓舞的马吉在磨粉上狠下工夫。1890年,他又推出新产品:改善菜肴味道的万能调味粉。调味粉可用于沙司和凉菜、鱼和肉、汤和配菜,受到消费者欢迎。与此同时,他又开始琢磨起肉末,确切地说是浓缩肉汤块,新产品又很快得到普及。1901年,马吉这个乡下人变成了在几个国家拥有企业的大老板。

1912年,马吉去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公司的成长。两次世界大战成为速溶产品发展的最好契机。在野外条件下,各种汤料、调料和浓缩肉汤食用起来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