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226800000027

第27章 感悟“争议大师”最独特的人生智慧 (2)

第五章1 感悟“争议大师”最独特的人生智慧 (2)

胡适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自身锋芒的人。可能很多青少年朋友都读过关于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当时提倡白话文写作,提倡用白话文交流的人,就是胡适先生。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也是领导人,正是在他的提倡下,才有我们现在平实易懂的白话文,而不是艰深晦涩的文言文。在当时文言文统治文坛长达两千多年历史的背景下,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写了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就是这首诗遭到了当时的文人们的极大耻笑。然而胡适先生没有因此而沉默,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胡适先生毅然以一种大声“鸣叫”的姿态,在《新青年》杂志和其他报纸刊物上,发表了许许多多推动“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的文章。最终的赢得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和自己人生的辉煌。

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和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下,胡适先生不怕别人的口诛笔伐,毅然以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身姿,担当起了唤醒国民清醒意识的重任。为消除当时人们身上的奴性,造就独立、自由的人格,把人从封建伦理、天命中解放出来。胡适先生主张救国必先启蒙,必先救人,“争你们的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这句话便在胡适先生的笔下脱颖而出。为把妇女从封建道德伦理中解放出来,胡适先生认为中国的衰弱完全是因为对女人的压迫,比如缠小脚、守贞节等。

为此,胡适极其激烈地反对贞操问题,勇敢地呼吁人们“打破处女迷信”,在那个时代,这种声音无疑是振聋发聩的。面对封建伦理下的“父为子纲”等伦理压迫的观念,胡适先生曾写过一首小诗《我的儿子》,在诗的最后,他写道:“我要你做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这首诗在当时是引起轩然大波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孝顺”和“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些“正统的观念”,简直没有任何人敢提出批判和意见。正是在这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观念指引之下,胡适先生才成就了其独特而博大的一生。如果胡适先生也像当时的一生士大夫们一样,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选择了“沉默是金”的观念,那么或许现在我们还在使用那些艰深晦涩的文言文,现在的思想还像当时的人们一样愚昧无知。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的一生非常短暂,不要活了一生留下一片空白。这个时代不需要“沉默是金”的自欺欺人,在我们年轻的舞台上,我们应该“想唱就唱”,而且要“唱的响亮”,学习胡适先生这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勇敢地喊出自己的心声吧!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你是一个爱生别人气的人吗?你一天要和别人吵几次架?你因为愤怒而和人打过架吗?你尝试过试着宽容别人对自己的冒犯吗?青少年朋友们,如果你们从来就坚持据理力争,从不退让半步,从来就不曾想过容忍的话,那么你将成为一个十分小气刻薄的人。

在我们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冲突和争执在所难免。但我们必须学会用容忍、宽容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争执。一个人经历过一次忍让,就会多一份宽阔的心胸。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青少年只有学会容忍,身边才能够充满知心朋友和良师。

胡适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就竭力主张要学会容忍,在一篇文章中他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在晚年时,胡适先生更鲜明的提出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一独到的见解。意思就是说:“只有学会彼此容忍,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现实中的生活,往往是一个人为了得到自由而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影响到他人的自由。比方说:当你在宿舍想唱歌,而此时很有可能你另一个室友却想睡觉,你有唱歌的自由,他有睡觉的自由,然而你唱歌的自由肯定会影响到他睡觉的自由,如果此时你们不能彼此容忍的话,那么你们彼此的自由将肯定难以实现,而要是你们学会容忍,在你想唱歌时,你的室友选择了不睡觉,或者你听到室友想睡觉后,放弃唱歌而选择其他时间来唱,那么你们彼此的自由都得到了尊重和实现。

可见,胡适先生这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是多句精辟的话语,而这句话又体现出胡适先生的心胸是多么宽广,而正因为这种容忍、宽广的心胸,才成就了胡适先生成为了我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一个学会容忍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赫赫有名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是一个深刻理解“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有着宽广胸襟的人。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

然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儿子、与母亲要嫁之人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一定要勇敢。”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10多年过去了,此时的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而60岁的詹妮却要再次迎来婚礼。

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后者。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儿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身边,而另一边则是比儿子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作自己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丘吉尔正是在深深懂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个道理之后,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了自己母亲的行为,使自己母亲的自由得到了实现,也塑造了自己宽容的形象。后来,在丘吉尔当上英国首相之后,丘吉尔依然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理念,面对政敌的诽谤和攻击,从而使自己成为英国杰出的政治人物。而在他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英国的人们都彼此学会容忍和尊重他人的自由,而英国的民主政治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自由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青少年朋友们,与人相处,就应该宽以待人,学会容人之过,学会不因自己的自由而影响他人的自由,这样我们自己的生活才能更自由,我们的人生境界才会更开阔,我们的周围才能挤满知心的朋友和众多的合作伙伴。所以学会容忍吧,因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