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国学大师的学习三捷径 (2)
张岱年先生是反对孔子的“述而不作”的,他主张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怀疑原有知识的真伪,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陪养创新的精神。这其实是非常正确的观点。在我们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我们的知识就将仅限于老师传授给我们的那么一些东西;如果大家都不创新,只“述”而不“作”,那么现在只有四大古典名著,我们将不可能看到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不可能欣赏到韩寒的《三重门》,由此可见,没有创新的结果多么可怕。
我们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呆板和教条,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陷入了只知道接受知识,而不加以思考创新知识的话,那么,他在学习中将时刻感觉自己被束缚,他所学的知识将成为毫无意义的死知识。只有敢于挑战传统、打破常规,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能快速地掌握知识的力量,才能有所作为拥抱成功。
火箭本来是以“往上发射”的方式起作用,前苏联工程师米哈伊尔却倒过来想,终于在1968年设计、研制成功了“往下发射”的钻井火箭。后来他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又研制出了寒冰层火箭、穿岩石火箭等。人们把这些向下发射的火箭统称为钻地火箭。这些钻地火箭的重量,只有一般起同样作用的钻地机械重量的1/17,能耗可减少2/3,效率能提高5倍~8倍。科技界把钻地火箭的发明视为引起了一场“穿地手段”的革命。
原来的破冰船起作用的方式都是由上向下压,后来科学家们倒过来想,研制出了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往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研究,证实了细菌可以在高温下杀死,食物可以煮沸以后保存。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倒过来思考,推想细菌也可能在低温下杀死或使其停止活动,食物也可以通过冷却过程加以保存。深入研究后,他终于发明了冷藏新工艺。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一个小小的创新之举,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新和进步,而且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方便和舒适,但最为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我们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张岱年先生曾说:宇宙万象复杂繁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无穷的,因而常有新的现象涌现出来。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学术创新之路。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关键。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应该努力创新,去做一个时代的新人,不要害怕自己成为“创始人”。任何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都是抱着成为“创始人”的创新精神,才取得巨大的成功的。所以,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去思考去创新吧!当我们回过头来观看自己思考的人生时,你将发现:你一生的思考,仿佛一个美丽的花园,而你的创新是这个花园中最美丽的花朵。
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方能获得真知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傻瓜,进城去卖竹竿,可是在他要进城门之时却发觉竹竿横竖均不能进入城门,他非常气恼。
这时走过来了一位读书人,这位读书人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竹竿从中间折断,就可进城了。傻瓜觉得读书人说的非常有道理,十分的感谢这位读书人。直夸他聪明。
这位读书人听到了傻瓜的表扬之后,非常谦逊地说:“吾非智者,无非见者多矣。”意思就是说:我并不聪明,只是我见的事情比较多罢了。
后来,傻瓜按照这位读书人的方法,把竹竿都折断了,结果折断了的竹竿一根也没有卖出去,只能拿回家当柴火烧了。
故事中的读书人,自己认为自己见多识广,其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同样,我们也是读书人,那么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能会是一个书呆子呢?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很多青少年朋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种依赖的习惯,使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的欠缺,叫他们洗碗,碗就给摔了,叫他们打壶开水,开水壶就给弄爆了,还烫伤了自己的手,但是叫他们背诵英语单词或者文言文或诗歌,他们却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然而叫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却怎么也行不通。这些迹象其实就是书呆子的表现,这是非常不好的,我们必须改变自己这种死读书的习惯,而要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检验,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真知识,长到真见解。
张岱年先生学习捷径的第二条就是:知与行的统一。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中他这么写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的确如此,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如果有知识不知道如何运用道实际的生活中,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没有一点益处,有时还可能有害。
要想正确地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我国医学的宝典《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就是因为将自己的知识不断地通过实践的检验,才写出这一举世闻名的医学名著的。
李时珍是生长在我国的明朝时期,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大夫,那时的山里人因劳动特别辛苦,腰肌劳损是种常见病,所以,父亲常常给这类病人泡制用白花蛇做主料的药酒。
李时珍当时特别好奇:为什么白花蛇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李时珍很虚心地向很多医生请教了这个问题,但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他决定到深山里去,亲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但是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面,而且剧毒无比,万一有个闪失,就会把性命丢掉!”但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给吓住,他一心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
李时珍终于向深山进发了。经打听,李时珍来到了龙峰山,这里是白花蛇的理想栖息地,他在山路上足足等了两天,才等到一个捕蛇人路过。
捕蛇人告诉李时珍说:“我家世代都是捕蛇为生,但是没有一个能得善终,都是给蛇咬死的,特别是白花蛇,毒性特别大!”
听了捕蛇人的说法之后,李时珍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告诉那位捕蛇人,为了减少天下人的病痛折磨,就是死于毒蛇之口,他也在所不惜。捕蛇人被李时珍这种不畏艰险的执著精神所感动,终于点头同意带他去找白花蛇了。
路上,李时珍向捕蛇人请教了许多关于白花蛇的问题,例如生活习性、特征和毒性等。捕蛇人见李时珍确实好学,就倾囊而授,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非常详细地讲给他听。虽然如此,但李时珍并不满足,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亲眼看看白花蛇。
两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一连好几天,他们连白花蛇的影子都没看到。捕蛇人泄气了,但李时珍毫不气馁,他有个坚定的念头,不亲眼看见白花蛇,决不出这座山。这一天,李时珍和捕蛇人又在龙峰山山腰间搜寻白花蛇。眼看着山顶云层聚拢,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于是捕蛇人便催促李时珍,赶紧往回走。
捕蛇人走在前面,李时珍在后面跟着,两人正匆匆忙忙地赶路,突然李时珍“哎哟”叫了一声。捕蛇人回头一看,不由地大吃了一惊。原来有一条白花蛇缠住了李时珍的左腿,蛇头正被踩在脚底下!
捕蛇人赶紧来到李时珍身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条白花蛇给抓进蛇笼里。捕蛇人对李时珍说:“如果不是你碰巧踩在蛇头上,今天你就没命了!”
这次深山之行,李时珍不但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而且还亲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他又接连走访了好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关白花蛇的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就是这样,凭着勇于实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可见,任何伟大的知识都是从实践当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则很可能会是错误的知识而贻害我们的一生。张岱年先生就曾说:研究学问,应该从实际出发,最后更要以实践加以检验。自然科学以实验室的实验为依据,社会科学的实验则复杂得多。
青少年朋友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想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满足,而应当走向社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生活中验证我们在书本上所学得的知识,一边读书一边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