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2320800000027

第27章 玩出好习惯(6)

父母每次看了比尔·盖茨的成绩单后,尽管他们知道儿子的某些课程还可以学得更好些,但他们从不责备儿子。因为他们知道,儿子不是不用功,只是不愿在不喜欢的东西上浪费时间罢了,他把自己的才智和心血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喜欢的数学与计算机上。

比尔。盖茨中学毕业时,很想到哈佛大学读书,这也正是父母的最大心愿,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使儿子受到最好、最全面的教育,他的天赋才能被充分激活。但是在专业选择上,父亲与儿子却发生了分歧。比尔·盖茨的父亲在美国律师界的声望很高,他非常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业,但比尔·盖茨却对学法律当律师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数学和计算机。

所幸父母是很开明的,当他们发现儿子对当律师毫无兴趣后,意识到若强迫他学法律,只会扼杀他在计算机方面的特殊天赋,对他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父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决定让儿子在大学里自由发展。不料一年后,他们遇上了更加棘手的难题,原来比尔·盖茨要离开哈佛,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一开始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在哈佛大学求学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难得且重要,中途放弃实在可惜。为了让儿子放弃退学的想法,父母甚至拜托他们的好友、一位十分有名望的企业家劝说自己的儿子。

比尔‘盖茨的这次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奠定了他的计算机事业的基础。比尔·盖茨是当之无愧的电脑英雄,他创造了人类创业史上的一个神话。比尔·盖茨的成功是个人天赋与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外祖母循循善诱的启蒙式教育和父母不辞辛苦地寻找适合他天赋发展的社团和学校,为比尔·盖茨天赋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它能顺利地生根、开花乃至结果。仅仅发现孩子的天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保护和培养。比尔·盖茨是幸运的,他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以至选择退学上最终都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正是这无数次正确的选择,使比尔·盖茨的兴趣和天赋与他的事业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试想,如果当初比尔·盖茨屈从父母的意愿去学习法律,那电脑界无疑会失去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一次选择有时就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爱护孩子的未来。有时候,孩子的选择可能会与父母的观念发生冲突,这时候,我们应当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更多地从孩子的志向与内在潜质出发去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后,父母要积极支持孩子的选择,多给孩子鼓励。

比比尔·盖茨的独立选择的习惯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玩耍。

那么,父母如何尊重孩子的选择呢?

(1)支持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决定了的事,父母可以提一些参考意见,但不要强求,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2)让一切顺其自然。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负重任,既要收得拢,又要放得开。这是个高难度的动作。也就是说,该提醒时提醒,该自由时给予自由。

11.玩中培养孩子追求成功的好习惯

成功使人快乐,失败使人沮丧。成功绝非依赖于金钱,也非靠父母的溺爱。积极勤奋的努力和不计成败的洒脱是成功的两翼,父母要将成功的信念注入孩子的血液中。

成功的习惯在于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给予肯定,而不在于长久说的于某件事情的完成。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培养成功习惯的关键。山东省莱阳市食品厂退休干部左玉银几天内同时接到了两个在国外留学,攻读博士后的女儿的来信,信中分别向父母汇报了各自的学习情况:在美国留学的大女儿左巍刚刚在一次会考中获得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荷兰留学的二女儿左岩则获得了全校最高奖学金。她们姐妹俩是北大历史上唯一一对,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唯一一对姊妹博士后。她们为何能双双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呢?

1999年7月6日,对于左玉银一家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两个女儿左巍、左岩同时在北京大学获得最高学位——教育学博士和语言学博士。对于两个女儿的成长,母亲陈瑞华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抓好孩子的学前教育,利用多种方式教育孩子。

大女儿左巍1971年出生,小女儿左岩1973年出生。而这两个女儿都是陈瑞华带大的。当时,左玉银在部队,不能常常回来。所以,照顾和教育两个女儿的任务全部落到母亲陈瑞华一人身上。

俗话说,知女莫过母。对两个女儿的每一点进步,陈瑞华都是非常清楚的,她对两个女儿的不同特点,分别施教。大女儿左巍学习上有时飘一点,虽然成绩一度不错,但有时不扎实,常常出些小差错,但左巍也有个特点,就是大人抓得紧一点,她的学习成绩就稳定一段时间。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陈瑞华并不批评她,而是和风细雨地帮助左巍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每次陈瑞华一说,左巍的成绩就上去了,说了几次之后,左巍成绩便稳定下来了,并且每次考试总是第一、第二。

与姐姐相反,妹妹左岩学习扎实,但有时就是对自己没有太大的自信心。成绩好,老师又惯她,年龄又小。左岩的英语成绩挺好,学校准备推荐她参加全省英语比赛。可左岩一想到全省比赛,就有点发怯。陈瑞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就让女儿给老师讲,每次上课前,留出5分钟让她在同学面前到讲台上讲英语,陈瑞华怕左岩考试时一下子紧张说不出来。老师对这个建议答应了。等到了烟台参加考试时,看到人家的设备、师资都比自己学校好,左岩心中又有些活动,回家后给陈瑞华讲:“妈,咱们根本不行,条件太差。”陈瑞华对女儿说:“你能行,条件好坏只是一个方面,你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考试结束了,左岩得了第一。陈瑞华故意逗她:“你不是说咱们条件差吗?”左岩不好意思地说:“妈,别提这些了。”陈瑞华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

左巍、左岩在母亲的教诲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1988年,老大左巍考上了潍坊医学院师资专业。一年之后,左岩又以理科烟台第一、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考上了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

左岩来到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后,立刻在同学们中引起了轰动,每年考试她总是第一,在其英语专业中,左岩以全院第二的成绩通过8级统测,那一年左岩才19岁。1993年,左岩毕业了,分配问题迫在眉睫。这时,总参外事局来学院选调毕业生,左岩作为唯一人选被选中。能去外事部门,这在多少人眼中是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而左岩却执意申请留院考研。左岩把自己的决定写信告诉了父母。本来父母是希望女儿毕业能回到自己身边。对女儿的选择,父母投了赞成票,陈瑞华给学校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深情地说:“孩子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把孩子送到军校,我们一百个放心,我们支持孩子的选择……”1993年,左岩以411的高分,考取了外院硕士研究生,并创外院考研成绩最高纪录。

对左岩考研究生,左玉银、陈瑞华夫妇心中是有思想准备的,而大女儿左巍考取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则给了他们一个“突然袭击”。医学院都是5年制,左巍与左岩同一年大学毕业。妹妹考研究生时,左巍也曾对陈瑞华流露出想考研究生的念头,可陈瑞华对她讲,妹妹已决定考研究生,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想留一个女儿在身边,既然大学毕业了,就在就近找个学校当教师,教书育人,有个女儿在身边,父母心中也踏实一些。左巍当时没有说什么,便同意回到父母身边当教师。随后就是在烟台莱阳等地中专院校找接收单位,最后接收单位也找好了,只等毕业后报到上班就行了。谁知,有一天,左巍对陈瑞华讲,想出趟远门,陈瑞华问去什么地方,左巍讲是南京,陈瑞华问左巍去南京干什么。左巍这才吞吞吐吐“坦白”了自己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因为成绩突出,已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这次去南京是参加面试。左玉银、陈瑞华老两口这才恍然大悟。这一对宝贝女儿算是一个也留不下了,去就去吧。问到左巍为什么考研究生时,左巍对父母讲,妹妹考研究生,姐姐也不能落到妹妹后面,否则也太没面子了。望着面前的女儿,老两口不禁笑了,考研究生是好事,何必对父母“保密”。

3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左巍与左岩又给了她们父母一个“惊喜”,1996年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博i生。按照惯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工作几年后才能考取博士生,然而,左巍和左岩的学习成绩在同龄人中实在是太优秀,洛阳外国语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不约而同地破例批准了姐妹俩直接硕士研究生毕业报考博士生。

春秋几度,1999年,左巍、左岩姐妹俩又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博士生毕业。由于她们的学术成就,姐妹俩被获准去国外攻读博士后,左巍去了美国,左岩去了荷兰。她们在国外给爸爸妈妈的信中说:“永远忘不了父母养育之恩,待学业有成就,一定回去报效祖国,孝敬父母。”看着女儿的来信,左玉银、陈瑞华笑了,女儿大了,女儿懂事了。

左巍、左岩出国前,特意请父母去了一趟北京,姐妹俩身穿博士服,在北大校门前,幸福地依偎在父母身边合影留念。

人们相信,传统的好学生往往能获得传统的成功,但我们也反对千篇一律,同时也需要遵照应有的规律。比尔·盖茨不是个传统的好学生,艾迪森也不是传统的好学生,海明威更谈不上传统,但是他们却利用创造性的大脑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值得父母用心思考的。

又有谁明白,父母从小就给他们提供了自由的生活空间,他们在游戏中都会珍惜每一次机会取胜,后来他们把这种习惯用到了学习上。孩子每一次与人接触的过程都会发生一些事,他们不喜欢落后于其他玩伴,逐渐就会养成乐于成功的好习惯,并且为了他们的愿望而不断努力。可以说,是玩成就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