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2320800000029

第29章 玩出好心态(2)

菲利浦·阿莫尔年轻时加入淘金的人流,赶着骡车,带上全部家当,穿越大沙漠。在金矿上,他辛勤劳动,年年都有稳定的收入。6年后,他得以在米尔沃基开展谷物仓储业务。不出9年,他已挣了50万美元。但他从格兰特将军“向里士满推进”命令中看到了大好机会。1864年的一天,他敲响了猪肉生意合伙人的门。“我要乘下一班火车赶往纽约,”阿莫尔说:“‘空投’卖出猪肉,格兰特和谢尔曼已经扼住了南方叛军的喉咙,猪肉价格将跌到每只12美元。”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赶到纽约,以每磅40美元的价格大量卖出猪肉,猪肉被抢购一空。精明的华尔街投机商嘲笑这个西部小伙子的鲁莽,告诉他肉价要涨到60美元,因为战争离结束尚有时日。但阿莫尔先生继续抛售猪肉,而格兰特将军继续进军。里士满被攻占后,猪肉价格随之跌至每磅12美元,阿莫尔先生净赚了200万美元!

约翰,洛克菲勒在石油中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他发现美国有许多家庭的照明条件很差,石油资源丰富,但炼油工艺粗糙,产品质量差,使用不安全,洛克菲勒的机会就在于此。洛克菲勒与同在一个车间做工的萨缪尔·安德鲁斯合作,采用后者改良的工艺,于1870年创办了只有一个油桶的“炼油厂”。他们炼制的油品质量很高,生意十分兴隆。在20年的时间里,这间小炼油厂由当初不值1000美元的厂房和设备,发展成为标准石油公司,资本总额达到9000万美元。洛克菲勒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卓越者一生机勃勃的个性、维护自己、扞卫自己,积极采取成功所必需的行动。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这种心态,最好的方式就是玩耍的过程中培养,因为在玩耍中会遇到不同的难题需要孩子们思考,并积极主动地解决。

“最伟大的成功者就是那些甘冒最大风险的人。”细细体味这句话,这是征服者的生活方式。世界上到处都是不敢尝试做大事的胆小鬼。社会习俗,世人的嘲讽以及“别人会怎样说”的顾虑是夺走他们勇气的魔鬼。忘了这些吓人的东西吧!把他们踢进垃圾堆。如果你冒最大的风险,再加以冷静、深邃的判断力,那么你就可能得到最大的成功。

“敢为别人之不敢为。力图完成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这是展示你的过人之处的最佳方式。”在与玩伴玩耍的过程中就可以慢慢表现出来。

这些话并不是在提倡一种适合于大多数人的哲学和信条,但总有人会把这些话搜集起来,用这些线为自己编织成神奇的布料。

他们心目中力量的化身就是山顶顽强的橡树,它高大而茁壮,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生存成长。你为自己的卓尔不凡要付出的代价是时刻同蔑视、污辱、讥讽、嘲笑和怠慢作斗争。

你能付出这一代价吗?

你愿付出这一代价吗?

积极心态是卡耐基成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你可将此一原则运用到你所做的任何事情上。

5.玩出宽容的心态

完美型的孩子常批评别人的不好,好像没有一个人、一件事令他满意,这会使其他孩子疏远他。这样发展下去,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很差,很少有人乐意和他交往,缺乏向他人学习的一个有效渠道。因此,要教育孩子有容人之心,容人也容己,看到他人的长处,忽略他人的不足。玩可以潜移默化地锻炼人的心态,尤其是宽容的心态。

宽容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所抱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境界。

在人生中,宽容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宽容可以冰释前嫌,淡化怨恨,消除隔阂,缓解矛盾。宽容能给人带来祥和,生活也会因为有了宽容而变得美好,互相宽容的朋友能百年同舟;互相宽容的夫妻能千年共枕;互相宽容的世界能美丽和平。宽容别人,也能使自己的心境远离负面情绪。

作为做人的品质,宽容是我们诸多优秀品质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千百年来源远流长。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长远打算。孩子终归有一天要长大,要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生活,要让孩子能在社会上立足,就绝不应教他在一时一事上与人斤斤计较,寸利必争。相反,应培养其具有宽广的胸怀,宽容的度量。力求宽容谦让,戒除心偏性狭,贪图小利。古人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至大至刚,何所不克?这话对人生有指导意义。作为目光远大的父母,只有把孩子培养、塑造成“至大”“至刚”的人,才会使其成为真正的强者,才能最终使其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性格也是各有特点的,不可能希望社会上每个人的想法、态度、风格都一样,个性差异是社会真实的状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失误,假如与人交往总抱有很高的期望,对人要求过于苛刻,求全责备,容不得别人半点差错,这就会将别人拒之门外。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宽容是获得信任与支持的前提,是合作的基础,是成功者身上应具有的一种美德。要与他人建立稳定而持久的良好关系,必须具备宽厚之心和容人之量。

学会容人,最为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要教育孩子,当别人的处境、想法、做法和自己不一致时,要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学会理解和宽容。

学会宽容还要善于化解矛盾。要告诉孩子:当别人做了与自己的看法、利益相违背的事情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容忍别人的过失,切不可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或疏远,要努力理解、谅解。微笑与称赞是悦纳别人的妙法,是开启对方心灵的金钥匙。

一位家长讲到,他的孩子常常对自己很不满,常指责其他孩子的毛病,数落父母的不对,让人很不舒服,他担心这样下去孩子会被其他孩子所孤立,失去玩伴,问该怎么办?

其实孩子常常对自己不满,对他人不满,是因为孩子过于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是好事,但要有容人之心,否则常常拿他人的不足说事,其他孩子就会孤立他、疏远他。

小朋友之间闹别扭、争吵乃至打架,这是很平常的。可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好”,孩子在外受了委屈,父母心疼得不得了。于是有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样的教育使得孩子斤斤计较,度量狭窄。父母要注意,气量小、不能容人的孩子,在学校里就很难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所以,为了孩子能处理好同学问的关系,也为孩子将来的幸福,要教孩子学会宽容。

现在的孩子吸收的信息量大,接触的人多,相互之间差别大,就更加需要学会宽容。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胸怀。”家长应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

在教孩子学会宽容上,家长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就要教会孩子有颗宽容之心。

(1)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当双方产生分歧时,教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说。这样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每个人对自己的情况最熟悉,对别人的情况不够熟悉,所以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考虑不到对方的问题。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看到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时,总力图去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归因”。许多人的归因方式都存在着如下偏差:对别人干的好事容易归因于外在的因素,对别人干得不好的事容易归因于其品质不好;而对自己则恰好反过来,自己干了好事,就归因为自己的品质好,自己干了不好的事情,就归因于外在的原因,是外在的原因逼迫自己不得不那么干。这些偏差的存在,说明许多人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换位思考。

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许多矛盾就容易化解了。

孩子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从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是孩子学会宽容的重要方面。

(2)教孩子学会求同存异

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明白人人都有缺点。让孩子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是人性的必然。与同学朋友相处,不能求全责备,要求同存异,只要他们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就要容忍。对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不要事事计较、事事都要讲公平合理。宽容和理解他人,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分好心境,也会使自己觉得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3)让孩子学会体谅

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会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

(4)孩子应该有宽容之心

家庭成员问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孩子抢了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时,父母不能简单地给孩子一顿老拳完事,这会让孩子把怒气发泄到别人的身上。要抓住机会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呢?

①让孩子知道,东西是其他小朋友的,看上他人的东西要和对方商量,能否借过来玩玩,如果对方不同意就算了。

②孩子抢了东西要适当惩罚,让他亲自送还并当面道歉,孩子都是爱面子的,都有自己的自尊,这样让他有失面子,他就不会轻易抢小朋友的东西了。惩罚的另一种方式是让孩子用自己珍爱的物品作为交换,这可以让孩子体会一下心爱之物被剥夺的感受,不再抢小朋友的东西。

③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务必兑现。孩子因为喜欢对方的东西而强抢,父母督促其归还的同时,不可用哄骗的方式,随口承诺“你先把东西还给别人,以后妈妈再买给你”,如果这样的承诺转身就忘了,孩子就会有受骗的感觉,下次就很难再相信父母的话了。

④适时的赞美。通过教育诱导,孩子在一段时间里不再“霸道”,父母要及时给予赞美,比如对孩子说:“你真懂事,妈妈很高兴你不再抢小朋友的东西。”这样孩子会知道这个行为是妈妈喜欢的,他会争取表现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敬人者,人恒敬之”,被尊重的人才懂得尊重别人。孩子是在学习中成长的,父母要以爱心、耐心来包容他,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孩子蛮横不讲理,强抢别人的东西时,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这样孩子就能学会尊重自己,不再“霸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一位父亲来信问:“我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把他送到我父母家里抚养。后来我把孩子接回来,发现他添了个坏毛病——爱吃独食。买回好吃的,不许别人碰,全抱在自己怀里。我觉得这样下去,孩子会变得自私,只想到自己不顾别人,可又不知怎样纠正这个毛病。我该怎么办?”

自私,是许多独生子女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同孩子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吃的玩的没人跟他分享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人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不当。因为是“独苗”,因此大人往往对孩子过度关心、过于迁就,把孩子放到过高的位置,使得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坏脾气。

有的家长很疼爱孩子,尤其是隔辈人,为厂让孩子吃好,常常要单独做些或买些孩子爱吃的东西,还特意让他知道,这是特地为他做或买的。久而久之,形成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好像好吃的只能由他自己独享。有的孩子自己吃独食惯了,未经他人许可,别人吃了一点,就哭闹着不依不饶。更有甚者,有的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也将爱吃的东西拿到自己面前独享。这种无礼的行为常使父母十分尴尬。

孩子自私,其实还有一定内在的心理原理。从人的发展来看,婴儿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这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存本能的反应。他们往往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需要,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缺乏关注。要想让孩子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将心比心,更是很难的事。

因此大人对待孩子的自私问题,必须严肃,同时又必须理解,不能操之过急地希望孩子马上能懂得与他人分享。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慢慢认识到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人的存在,在想到自己的同时,还会想到别人。父母的责任应该是训练儿童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逐步培养孩子多为他人着想,懂得与他人分享。

懂得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分享,能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毕竟社会是一个大集体,必须懂得与他人相处,互助互利。如果一个人总想到自己,就容易故步自封,寸步难行。一个自私、吝啬、冷酷残暴的人,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长伴他玩耍,没有弟妹要他照顾,好吃的食物不需要与人分享,图书、玩具也是他一个人所有。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不太容易懂得与他人分享。

因此父母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思想,比如好吃的父母和孩子一块分享,好玩的,父母与孩子一起玩。有客人或者其他孩子来家里玩,要教会孩子与别人分享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在公共场合,更应培养孩子与其他孩子和谐相处的能力。

家长在乎时的教育中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随时随地、灵活生动地教育孩子。经常教导孩子多为别人着想,并注意培养孩子懂得谦让的好习惯。当孩子礼让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只要父母平时注意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要解决孩子自私的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