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水域精灵的奥秘(我的动物朋友)
2324300000004

第4章 丰姿多彩的鱼类家族(4)

每年鳗鱼由海洋游入河口的时期,人们就纷纷利用鳗鱼趋光的习性,夜间在河口处涨潮时,利用灯光来诱捕。被捕获的鳗鱼暂养2~3天,让它们逐渐适应淡水环境,随后再放到各地的鳗鱼养殖场,进行人工养殖。人们寄希望于人工孵化鳗鱼的成功。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直到如今,这项技术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之中。科学家预言,一旦鳗鱼可以通过人工育苗孵化成幼鳗并饲养成功,那位研究者必获诺贝尔奖。由此可见,直到现在,鳗鱼还在扮演着一种传奇性鱼类的角色。

蚊子的克星————食蚊鱼

中文名:食蚊鱼

英文名;mosquitofish

别称:柳条鱼,大肚鱼,山坑鱼

分布区域: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长江以南

食蚊鱼体长形,略侧扁,长15.5~37.5毫米。雄鱼稍细长;雌鱼腹缘圆凸。头宽短,前部平扁。吻短。眼大,眼间隔宽平。口小,上位,口裂横直。齿细小。头和身体均被圆鳞。无侧线。

食蚊鱼的适应性很强,不仅可以生活于河沟、池塘、沼泽、水稻田等各种水体中,也能放养在小水池、假山水池、家庭种莲缸、插花瓶等小型水体里。它在水温5℃~40℃的环境中均能生活,平时喜集群游动于水食蚊鱼的表层,行动敏捷。

食蚊鱼一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尤其喜食蚊子幼体孑孓。由于它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可谓是狼吞虎咽。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鱼灭蚊,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把蚊子幼虫消灭在水体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滋生。如果各地都普遍养殖食蚊鱼,对于消灭蚊子,有效控制和预防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将大有裨益。

食蚊鱼的体型较小,但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并且繁殖周期短、产仔量大,是一种胎生鱼类。食蚊鱼的交配主要是由雄鱼交配器将精子送入雌鱼生殖孔,然后在雌鱼体内受精、孵化。如果水温适宜的话,食蚊鱼的幼鱼可以在1个多月左右达到性成熟,然后就可以开始繁衍后代。食蚊鱼的繁殖季节一般为4~10月,其中,5~9月最适宜繁殖。食蚊鱼每隔30~40天即可产仔1次,每次胎产30~50尾,照这样计算,每尾雌性食蚊鱼每年能产200~300尾。

,时候时候是由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春末夏初是草鱼繁殖的最佳季节,因为这时候气温开始升高,沼泽、池塘的蚊子幼虫孽生,为食蚊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温度亦相当适宜。当水温下降、天气寒冷时,食蚊鱼往往潜居在深水处或杂草丛生的水域,甚至钻进污泥里越冬,草鱼的生命力很顽强,即使水体氧气不足也能存活。

美丽的公主——鰕虎鱼

中文名:鰕虎鱼

英文名;Barcheekgob

别称:沙鳁

分布区域:全世界都有分布

鰕虎鱼(Ctenogobiusgiurinus)属鲈形目,鰕虎鱼科,鰕虎鱼亚科,栉鰕虎鱼属。俗称:庐山石鱼(江西九江县)、春鱼(湖北阳新县)、麦鱼(安徽东至县)、琴鱼(安徽泾县),古称:沙鳁。英文名:Barcheekgob。体细长,前部浑圆,后部侧扁,头平扁。吻长,口阔而大,唇厚,上下颌具数排绒毛状细齿。前鳃盖上的肌肉发达。头部被鳞,胸、腹部裸露无鳞。两个背鳍不相连接,前背鳍为硬刺组成,后背鳍全是软鳍条。腹鳍在胸部合并成吸盘状。幼鱼体色微白,长至3厘米左右,开始出现色素。成鱼体色暗灰,有4条黑色分叉的宽斑带横跨背部,在侧面扩散成不规则的黑色小点。多数种类的鰕虎鱼在其腹部有一对腹鳍,愈合起来会成为吸盘状,借此可以附着在岩石上面,而避免被水冲走。鰕虎鱼以其形状独特、善跳跃而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个体较小,体长仅4~8厘米。它有一个阔而大的口,一双大眼睛,背上有两个发达的背鳍,腹面的腹鳍前移到胸部,并左右愈合成吸盘。身体体色较暗,上有多条横跨背部的黑色斑纹,并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极为美丽,样子颇可爱。

鰕虎鱼喜生活在底质为沙土、砾石、水质清亮而含氧丰富的池塘、湖泊、小河流的浅水区及山涧小溪中。平时分散居住在石隙里,用强有力的吸盘状腹鳍攀附于石壁,觅食时才从石隙中外出。成鱼喜吹跳跃,有时跳出水面,有时从一块石上跳往另一块石头。

鰕虎鱼在1冬龄的时候即可达到性成熟,亲鱼在每年的4~5月开始集群,此时,雌雄鱼互相嬉戏追逐,进行生殖活动。在生殖期间,雌鱼会用鳍翻动沙粒,将卵产于沙穴中。

体长约在1—2厘米的鰕虎鱼的幼鱼喜欢逆水群游,尤其是在暴雨过后,白天,鰕虎鱼的幼鱼会纷纷从湖中拥入小河,与河中幼鱼汇集结群,然后沿着河流两侧逆流向上奋进,在逆行期间还会不停地吞食从山涧冲刷下来的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以补充能量;晚上,鰕虎鱼的幼鱼则沉入水底用吸盘吸附于砾石上或躲在石头缝隙中休息。体长在4厘米以上的鰕虎鱼成鱼则较少有成群逆水而行的现象。

鰕虎鱼虽然体型较小,但其性格极贪婪凶残,经常采用袭击的方式吞食底栖性比它的体型更小的鱼,或用胸鳍挖掘与翻搅水底泥沙,寻找并吞食底栖无脊椎动物。

鰕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至珠江的各水系中,其中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并在这里形成鰕虎鱼渔场。体长在1—2厘米左右的鰕虎鱼幼鱼最具有商品价值。

蓑鲉——狮子鱼

中文名:狮子鱼

英文名;Liparisliparis

分布区域: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海域,多栖息于岩礁或珊瑚丛中

狮子鱼又叫做火鸡鱼、火焰鱼、蓑鲉,为鲇形目圆鳍鱼科,是约115种海生鱼类的统称。体型小,最大约30厘米长。体形成长条形,柔软,蝌蚪状;皮肤松弛,无鳞,而有时具小刺。背鳍长,腹鳍于头下,形成吸盘,用以吸附海底。分布于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南北极冷水区。有些种,如北大西洋的狮子鱼,生活于沿岸,另外一些,头肛狮子鱼属的粉红色种类栖居于深海。

世界上的狮子鱼约有13属150多种,其中中国有1属4种。狮子鱼的体长一般为450毫米,狮子鱼的体型延长,前部呈亚圆筒形,后部渐侧扁狭小。狮子鱼有着又宽大又平扁的头部;它的吻比较宽钝;眼睛比较小,位于头部的上侧位。狮子鱼口端的上颌稍突出,鳃孔中大。狮子鱼的身体表面并没鳞,皮肤比较松软,光滑或具颗粒状小棘。狮子鱼的背鳍比较延长;鳍棘比较细弱,与鳍条相似;臀鳍延长;尾鳍平截或圆形,常与背鳍和臀鳍相连;胸鳍基宽大,向前伸达喉部;腹鳍胸位,愈合为一吸盘。

狮子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极海,南极海也有少量狮子鱼存在。中国数量较多的狮子鱼为细纹狮子鱼。

狮子鱼主食甲壳动物,也吃小鱼,可以喂食动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饲料,适合于水温26℃,海水比重1.022,水量300升以上的水族箱,最大体长可达31厘米。

狮子鱼是一种相当受人们欢迎的海洋观赏鱼类,它的胸鳍和背鳍长着长长的鳍条和刺棘,形状酷似古人穿的蓑衣,因此又有“蓑鱼”之称。由于狮子鱼的外貌酷似火鸡,故狮子鱼也被叫做“火鸡鱼”。狮子鱼胸鳍的鳍条一般是愈合不分离的,但有一些特殊种类的狮子鱼鳍条却是一根根分开的,像绽放的烟火一样,这种狮子鱼又被称为“火焰鱼”。

所有鲉科鱼类背鳍和胸鳍的鳍条上都有毒刺,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抵御来自同类或捕食者的威胁,狮子鱼也不例外。狮子鱼的背鳍、胸鳍和臀鳍上长着长长的基部有毒腺的鳍条,这些鳍条的尖端还布有毒针。一般情况下,狮子鱼的这些鳍条都像刺猬的刺一样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让那些想对它下手的掠食者们无所适从,所以,狮子鱼在海中可以悠然自得、目中无人的到处游荡。不过,狮子鱼也是有弱点的,它的没有刺棘保护的腹部会使它受到致命的伤害,而狮子鱼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当遇到危险或是在休息时,狮子鱼会用腹部的吸盘将自己紧紧贴在岩壁上,以寻求自保。

狮子鱼的毒针相当厉害,人一旦被它们的毒针刺中,被刺中的地方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肿胀,有时候还会发生抽搐,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人的死亡。当然,这种情况极其罕见,一般只可能发生在那些对毒素过敏的人身上。因此,在海洋中,狮子鱼可是有名的“毒王”。

抗寒高手——鳕鱼

中文名:鳕鱼

英文名;Gadus

别称:鳘鱼

分布区域:分布于北太平洋。中国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

鳕鱼有7个主要种类,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产于北大西洋两侧,一般栖于近底层,其分布由近岸带到深海区。是名贵食用鱼,其肝可制鱼肝油。具三背鳍、二臀鳍、一腭须。体色多样,从淡绿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为暗淡红色到鲜红色;体上并有深色斑点。一般捕捞个体的体重可达11.5公斤(25磅),但最大的可达1.8米(6英尺)长,91公斤(201磅)重。以其他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为食。食量大,是贪食的洄游鱼类。北太平洋东部及西部均产的大头鳕(G.macrocephalus)与大西洋鳕很相似,但较小,最大可达75厘米(30英寸),斑驳的浅褐色,侧线白色。其中欧洲鳕鱼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北纬40度以北到北极海的高纬度海域。

鳕鱼有非常强的抗寒本领,它可以生活—1.9℃——2℃的冷水环境中。在这样的冷水环境中,如果是温带鱼就会被冻成冰块,而鳕鱼却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在—2℃时,鳕鱼的代谢也能顺利进行,它在这时的代谢程度相当于热带鱼在10℃~20℃时的代谢程度。当温度为6℃时,鳕鱼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温度,它会因受热而死。

鳕鱼的血液中含有一种叫肝糖蛋白质的物质。这种肝糖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由两个半乳糖和三个氨基酸构成一个单元,许多单元又通过化学键连成一根长长的链条,在血液中盘绕卷曲成松散的线圈,这种松散的线圈称为无规线圈。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如果想使这种无规线圈的表面结冰,则需要极低的温度。但是当它结了冰,表面的不规则性又会增大。这样反复几次,冰点就会大大降低,鳕鱼便因此具有了极强的抗冻能力。

鳕鱼的这种抗冻本领,给了科学家极大的启发。人类可不可以运用冰冻技术来保存人的生命呢?这样,重要的器官如大脑、心脏的移植等医学问题不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吗?现今在医学上疫苗、血液、精液等的低温保存,以及利用局部冰冻损伤的方法来治疗癌症和溃疡,都是对抗冻技术的初步应用。生物抗冻素和低温酶等活性物质的发现对基因工程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鳕鱼是海洋世界的大家族,目前已知的约有500多个品种,是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主要捕捞种类有鳕科、无须鳕科和长尾鳕科。已知全世界鳕科鱼类有五十多种,它们中大多数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重要鱼种有太平洋鳕、大西洋鳕、黑线鳕、蓝鳕、绿青鳕、牙鳕、挪威长臂鳕和狭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