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2325400000020

第20章 情态鉴附录(9)

有一种最常用的欺骗象征是三只聪明的猴子,它们不听、不说、不看非礼的事。所以,它们也不用手去摸脸,这种手脸姿势就是人类欺骗姿势的基本架构。

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听到、或说了谎言或不好的事,我们常会想用手遮住眼、耳或嘴巴。小孩子会很公开地使用明显的欺骗手势,小孩要是说谎,常会用手遮着嘴,好像是想防止谎话从嘴里出来。要是他不想听父母的责骂,他就会用手盖住耳朵。当他看到了某些他不想看的事或物,他也会用手或手臂盖住眼睛。等渐渐长大之后,这些手脸姿势会变得比较精练,同时也没那么明显。然而,它们仍然会出现在某人听到、看到或说了谎言的场合。欺骗也含有怀疑、不确定、说谎或夸张的意思。

若是有人用了手脸姿势,并不一定表示他在说谎。然而,它却表示着这人有些不真实,只要进一步观察他的其他姿势就可以证实。绝不单独解释一个手脸姿势是很重要的。

戴斯蒙·莫里斯博士发现,当研究人员测验护士,要他们有意地对病人的病情说谎话时,这些护士要比平常说实话时用了更多的手脸姿势。

进行身体语言试验研究的人员发现,人在说谎时,一般出现以下四种不自觉的手脸动作。

1用手捂住嘴。

护嘴的姿势是少数成人用的和小孩一样明显的姿势之一。手遮嘴,拇指压着面颊,好像潜意识中,大脑指示手作这种姿势以压制说谎有时只是几只手指,或整个拳头遮住嘴巴,但意义都是一样。

护嘴的姿势不可与深思熟虑、评估事情的姿势混淆,在后面我们会讨论这点。

许多人会用假咳嗽来掩饰这种护嘴姿势。在演坏蛋或罪犯时,常用这种姿势,尤其是当他与别的坏蛋在讨论犯罪细节、或当他被警方侦讯的时候;这种非语言讯息是表示不诚实的意思。如果说话者用这种姿势,则表示他在说谎。而若是你在说话时,对方用这种姿势,则表示他觉得你在说谎。演说者最感到心乱的一种场面就是在他讲演时,听众全部用这种姿势。若是听众人数很少或是一对一的情况,最好是暂停一下,问一问听众是否有人对你说的有什么意见。这样可以把听众的反对态度释放开来,使你有机会斟酌内容,并且回答一些问题。

尼伦伯格·卡莱罗对人用摸鼻来掩饰说谎或表示某种否定态度的问题,作过详细研究。他写道:

触摸或轻轻地擦鼻子,通常是用食指。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在路易士维尔大学与柏威斯德教授讨论书本的事,当教授问到他对一本现代古典作品的意见时,年轻人擦揉着鼻子,说他非常欣赏这本书。教授说其实你根本不喜欢这本书。”他被这句评语给套住,但是仍不明白自己是怎么露出马脚的,于是承认他只读了几页而已,并且“发现它们都是愚昧不堪的。”这得怪他不该在行家面前揉擦鼻子。

伯威斯德和其他人都认定,在美国人中擦揉鼻子是相当于“不!’”的反对符号。我们却发现摸鼻子或擦鼻子乃是怀疑的符号,而在许多个案中显示,所谓的怀疑乃是和伯威斯德所发现的“不!”是一样的。问一位少年人一个问题,使他难以回答,并且看看他多么迅速地以食指作出摸擦的动作。大多数的人都能认定这位青年的姿态乃是一种疑问的表情。然而,如果一位四十岁的同伴或邻居发出同样的讯号,我们往往会看不出来。

在一个电视访问的节目中,一位着名的新闻评论员被问道历史学家对今天的青年和他们的理想有什么髙见?”这位训练有素的评论员说话时一向不会把手挨到脸上,但是这时候他仍然把食指放到鼻子边说:“我相信历史学家会把今天的青年人看作这个国家的爱国者。”假如擦摸鼻子的姿态传达出疑问或否定,则如何观察出评论员的疑问呢?其关键不外下列四点:

(1)是否回答出问题。(2)他是否相信自己将要说的话。(3)不知如何以最好的方法传达他的信仰。(4)不知观众会不会接纳他所要说的话。在审视他所表现的其他姿态,再配合他前前后后的态度,我相信他的问题出在(4),亦即听众对他所说的话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他先前的姿态簇是正襟危坐、态度开放、稍向前倾,而后来的姿态簇显示极为开放而深具信心。这就排除了(1)和(2)这两项推测。只有这个问题使他摸鼻子,并且身子往后靠,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并没有这种现象,这就排除了(3)的因素。

这个姿态很平常。一般的演说者在他们对研究一个主题的方式或听众的反应没有把握时,往往会摸鼻子。一位研究人员说,在他所参加的谈判会议中,他观察对方是否触摸鼻子以决定提出提议或反提议。他发现当对方都在隐瞒立场时,他的对手会在讲或听时,用手去触摸鼻子。谈判继续进展,他看到的摸鼻子动作减少了,最后,他作了一项反提议,对方竟然没有再摸鼻子,反而身体向前移到椅子边缘,紧跟着协议就达成了。有时候人们摸鼻子是因为发痒之故。但是,在因发痒而擦摸鼻子与用这种姿态表示否定或反对意思之间,仍然有清楚的差异。人们在搔痒或擦揉鼻子时通常会很用力,然而在装腔作势时却轻轻的。后者的动作优雅,并且常常伴随着一个姿态簇,譬如蜷缩在椅子上,把身体扭曲成侧身姿态,或者身体动来动去。

2用手摸鼻子摸鼻子姿势是护嘴姿势比较世故、隐匿的一种变化方式。它可能是轻轻地来回摩擦着鼻子,也可能是很快,几乎不易察觉的一触。女性在作这种动作时,会非常轻柔、谨慎,以防止化妆被弄糟。

关于摸鼻子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当不好的想法进人脑子后,下意识就会指示手遮着嘴,但到了最后关头,又怕表现得太明显,因此就只是很快地在鼻子摸了一下。另一种说法是说谎会引起鼻子的神经未稍刺痛,摩擦鼻子是为了舒解这种感觉。人们常常会用有意的摩擦或搔抓来解决,而不是只轻轻地触摸一下。像护嘴姿势一样,摸鼻姿势在说话人使用时是表示欺骗,在听者来说是表示对说话者的怀疑。

3用手指摩擦眼睛古语有云非礼勿视”,这姿势表示大脑想遮住眼睛所看到的欺骗、怀疑的事物;或者是在说谎时,避免正视对方的脸。男人通常揉得比较用力,而且如果是扯大谎,通常就把眼睛看往别处,通常是地板。女人则是在眼下方轻轻地揉,一是为了避免粗鲁的动作,二来是怕弄坏了化妆,为了怕对方注视,她们常会眼睛看着天花板。

“谎言从齿缝溜出”是句常用的话语。这是指在一个混合姿势中,咬合的牙齿、假笑容,再加上摩擦眼睛和避免与人接触的目光。这姿势常被演员用来塑造不诚实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则很少人使用。

4用手指搓耳朵“非礼勿听”,这姿势就是想防止不好的事被听进耳朵的意思。小孩子不想听父母责骂,就用双手掩住耳朵,成人的抓耳朵就是一种世故的形式。其他的变化有摩擦耳背,用手指掏耳朵,拉耳垂,或是用整个耳背盖住耳孔。用整个耳背盖住耳孔的姿势,是表示他已经听够了或是想讲话的意思。

除了以上四个手与脸部的关系动作外,人在说谎时还有别的一些掩饰动作。例如,搔脖子、拉衣领等。

戴斯蒙·莫里斯发现,人在说谎的时候,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而必须用揉或搔抓来舒解。

这对为什么有人在说谎时,或怀疑被别人拆穿时拉衣领,可说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搔脖子的动作通常是不相信别人而嘴上又不好说出来时作出的,比如说他用惯用的那只手的食指搔抓耳部下方或脖子一侧。观察这种姿势会发现很有趣的一点:每次大约是搔五下。很少超过或少于五下的。

这姿势表示怀疑或不肯定;使用者的特征是常会说:

“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同意”之类的话。当某人的话与事实不符时,这姿势特别明显。例如在说我能够了解你的感觉”之类的话的时候。

需要注意的,有人口臭,说话时也往往捂着嘴。这说明,对于以上这些姿势的理解,一定要灵活运用,不能一看人家捂嘴摸耳朵就认为是在说谎。可能正好这时他的耳垂有点痒,所以才用手指搓一搓,这和说谎是没关系的。任何原则都只能说明一般,而不说明个别。

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叫人不知如何应酬才好。

比方说,你正想离开座位上洗手间,坐在对面的上司也站起来了,这时你可能会坐下,等他从洗手间回来后你再去。最尴尬的是,正当你在厕所里方便时,你的头头也进来了。在上述的情况下虽然你并没有作坏事,但却不愿意在这些情形下和上司招呼,因此一瞬间会错失和上司打招呼的机会,此时你会变得局促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相同的,此时上司的感受和你一样尴尬,也会不知所措。但是如果让这种情形一再地发生,会让对方留下“真不上道”的坏印象。

当你遇到这种情形时,装作没有看见不是最好的方法,甚至会有不好的结果。视线既然已经相遇却又慌慌张张地移开,装作没有看见对方,这是最不好的。

如果因为“究竟要不要打招呼”烦恼时,这时候应该毫不迟疑地和对方坦率地打声招呼,相信你的作法一定会得到对方的认同。同时,若是在私底下的尴尬场面时,坦然地互打招呼、点点头,会提髙彼此的亲密感,并已可以获得这是“属于两人的秘密”的效果。

这里,我们顺便谈谈平时在其他场合见到上级领导者怎么打招呼的问题。可能有人觉得打个招呼是很简单的事,还需要研究吗?其实不然,打招呼的学问也是不小的。有些人的成功与失败,与他们会不会与上司打招呼有着一定关系。

例如,有的员工见到上司嬉皮笑脸地说上一句:

“喂,干吗呢头?”这样不可能给上司留下好印象。如果他换成:“你好科长!忙什么呢?”意思一样,效果可就不同了。因此,身体语言学提醒人们平时应多注意和上司的关系,尤其应该注意和上司打招呼的方式。否则相处时间一久,旁人定会根据你的行为肯定对你的印象,而你却茫然不知上司对你的印象如何。

与上司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太过亲腻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而距离太远又会有疏离感。根据心理学的说法,社会距离为二公尺二·五公尺,除了距离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此距离时,应该笔挺的站直向对方点头招呼。这种方法是以保持较远的距离表示对上司的尊敬之意,也就是在较远的距离以注视对方来弥补较近距离缺乏亲密感的缺点,如此既不亲腻地使人讨厌,也会让人感受到你亲切温和的态度。

站定后再点头招呼,不致给人矫揉做作的印象,反而让人留下温文有礼的印象。

美国推销行业中有个叫锋玛的年轻人,以一百三十七美元起家,几年后,以每年几十万美元的纯利润收入遥遥领先于同行。他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推销中善于洞察别人的情态。比方,他在走家串户地推销宣传中,很注意观察客户的以下动作:1、手腕放松,没有握拳;2、手掌张开,放在桌上;3、拿开桌上影响交谈的障碍物;4、用手托着下巴听。一旦出现这些姿势,那就意味着推销能够成功,否则,赶快走人,省得耽误时间,因此他在两小时内能走访几十家客户。由此,足见情态在商场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性。

1慌慌张张的小老板们这里说的“小老板们”,不是说他们的公司小,而是指的那些年纪比较轻的经营负责人,如:年轻的董事长、年轻的厂长、年轻的经理等等。

市场经济是一所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行各业起着骨干作用。

年轻企业家们的特点是,框框少,敢想敢干,敢试敢闯,办事热情高,行动快。但同时,许多人又显得不沉稳。这种不沉稳,往往影响企业的信任度。

比如,我曾经在北京的一个饭店里听到这样一段议论。这是从广州来北京谈生意的两个人的对话:

甲今天谈了一下午,没谈出什么名堂。”

乙:“我看明天还是谈不出名堂。”

甲:“一看那小伙子说话办事慌里慌张的,我就没有信心跟他谈了。”

乙:“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话一点不假。”

甲:“我看他说话没谱,咋咋呼呼地,连脚手都不闲看。

乙:“倒是他那个副总还比较稳重,说话一是一、二是二的。”

甲:“你说的是那位赵副总?那人一看就是老手。”

乙哎,姜还是老的辣呀!但是,板还得由那小子拍,我们只有跟他谈。甲:“明天再谈谈看吧。也不知他靠什么当上了经理。”

从上面这段对话中,我们已经看出这两位广州来的生意人很瞧不起那个年轻的“小老板”。

他们瞧不起他,主要是在谈判中,那位嘴上没毛的“小老板”那种“慌里慌张”“咋咋呼呼”、“连脚手都不闲着”这些行为引起的。

可见,企业家的身体语言,对于建立企业信誉、开展业务活动、增强对方的信心等,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身体语言上,怎么才能表现得沉稳、老道而令人可敬可信呢?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对自己的信心。说话办事慌里慌张的人,常常是缺乏自信,心里没底,所以在行为举止上就把握不住了。或者,正是下意识地用咋咋呼呼、脚手乱动来掩盖由于缺乏自信度而带来的心理紧张。

这里就涉及到了身体语言问题。信心可使人产生自制,反过来说,自制也可使人产生信心。但是自制很容易流于紧张与挫败。所有的姿态都可当作是一种不自觉的动作过程。

有信心的人说话时并不喜欢遮嘴掩鼻及搔头等手挨脸的动作,因此要判断出有信心动作时,必须注意与感觉正好相反的怀疑或否定的姿态是否出现。有成就及有目标的人往往摆出一副骄傲、挺立的姿态,这也是一种信心十足的表示。因而我们常劝年轻人抬头挺胸站直,这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也无言地传达了自信心。有人甚至说,仅仅以挺胸及挺直腰杆的动作,即可使自己由颓丧的感觉转变成充满决心。有信心的人时常正视对方,而且正视的时间也较长,而缺乏信心或鬼鬼祟祟的人则往往相反。有信心的人眨眼的次数也较少,因此看起来似乎是较好的听众。

自己有了信心是一回事,用身体语言把你的信心传达给对方又是一回事。上面说的那位年轻的小老板,不一定就是没信心,但他起码是没有把信心传达给那两位广州人。

研究试验证明,在与人交谈时,以下两种姿势最能向对方传达你的信心。

(1)“尖塔式”的手势尖塔的姿势。这是把两手指尖合起来,形成一种“教堂尖塔”的手势。这是一种有信心的动作,有时也是种装模作样、主教式的、自大或骄傲的动作。它即时传达出其人对自己所说的一切十分肯定。有些公司经理在与对手商谈时,常用这种尖塔的姿势来强调他们绝对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