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2338600000003

第3章 写作的主题要创新

主题创新,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训练:

1.了解主题新颖、深刻是文章的特征之一

人有求新心理。文章只有写得新颖,读者才爱看,才会有新的感受和受到启发。这样,文章才谈得上发挥其功用,达到作者写文章的目的。

所谓“新颖”,即别致,不平常;所谓“深刻”,不但指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指“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新颖和深刻是密不可分的,能“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自然别致、不平常,也即新颖。当然,新颖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深刻的。有些不能揭示事物本质、甚至歪曲事物本质的所谓奇谈怪论,是不可以作为“新颖”而写进文章的。

现代实用写作的文章,虽然不少是直接为工作服务的,其主题主要要求是正确集中,并不强求新颖、深刻。但很多实用写作的文章,如调查报告、新闻、总结、评论等,其立意都要求新颖、深刻。即便是应用文,古代也有不少因其立意新颖、深刻而成为传诵不衰的名作。

2.加强学识、能力培养

不少作者不是不知道写文章要写出新颖、深刻的主题,但无奈或因阅历不够、学识浅薄、思想水平不高,难以提出高出一般人的观点;或因观察能力不强,看不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因概括能力弱,即使感觉到一些新东西也概括不出;或因表达能力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新的东西也难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等等。

要使文章的主题新颖、深刻,一方面,作者应加强思想锻炼,丰富阅历,提高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经常的思想锻炼,有助于培养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这对立意是非常重要的;阅历丰富,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高,则可以使“立意”新颖、深刻。另一方面,要提高写文章应当具备的几种基本的写作能力,如观察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3.寻找立意的新角度

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不深刻,往往是由于作者不善于多角度地思考、研究写作对象,或者习惯于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看事物造成的;或者不肯多下工夫,不愿反复地提炼主旨,敷衍成篇。因此,炼意时,一是要尽量广开思路,用多向思维代替单一僵化的单向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尤其是应当多用逆向思维,打破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定式和思维模式,不囿于陈规俗套,从事物反面去思考。这样,可能找到新的角度,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如“勤奋出天才”这已成定论,但一位作者用逆向思维,换了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却发现了新的东西,写了篇题为《勤奋未必出天才》的文章,指出:“光勤奋是不够的蚂蚁就很勤奋。天才不能光靠勤奋,还应讲究科学的方法,考虑个人的主观条件和所处的客观条件等因素。”再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乃是杜甫老先生的千古名言,但一作者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读书破一卷好”的观点,并以丰富、确凿的论据证明之,颇有新意。二要多下苦功,要有一种“意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对此,清代廖燕在《五十一层居士说》中说:“余笑谓吾辈作人,须高踞三十三天之上,下视渺渺尘寰,然后人品始高;又须游遍一十八重地狱,苦尽甘来,然后胆识始定。作文亦然。须从三十三天上发想,得题中第一义,然后下笔,压倒天下才人;又须下极一十八重地狱,惨淡经营一番,然后文成,为千秋不朽文章。”廖燕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但他提倡这种严谨的炼意态度,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是可取的。元代陈绎雷在《文说》中引戴师初一段话,更道出了炼意的一种“求精”精神及方法:“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首先想到的意思,是从最一般角度考虑的,是最省力的,但多是“陈言”,即老一套的、一般化的,扫去不用;换个角度,“第二番”想,得出来的东西也许不再是老生常谈,但并不精辟,新意也不够,也不用;再换个角度,直至发现新颖独特的精语来,“方可用之”。

鲁迅曾以同一材料写了两篇主题不同的文章,试看这两篇文章中主题创新的技巧:

我的兄弟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母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张,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折了竹丝,将纸也撕去。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好的叫我“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吗?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这篇文章写于1919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对毁掉小兄弟风筝一事的悔悟、自责,批判了旧思想、旧习惯。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只对事件作简洁记叙,表达自己对小兄弟十分抱歉的心理。五年后,鲁迅又根据这篇文章的材料写了一篇《风筝》,请看下文: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四面都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慌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枝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气力,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在《风筝》这篇文章中,鲁迅以真挚的感情,记叙了自己如何对小兄弟进行一次精神虐杀和由此而带来的悔恨、自责的沉重心情。作者对原有材料作了较深的开拓,显示了毁风筝一事的错误不是别的,而是对儿童精神的虐杀。文章还揭示出了这样深刻的道理:要正确对待和尊重别人,无理剥夺别人正当权利,妨碍别人的自由,勿宁说是一种罪恶,至少在道义上是不可宽恕的。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特别增加了对北京严冬景象的描写,借景抒情,用“严冬的寒威和冷气”暗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显然,这篇文章的主题更新颖、更深广,它不仅是自责和对旧思想的批判,还表现了作者对真正精神虐杀者的深恶痛绝。由于主题的深化、创新,使文章产生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

一篇文章的材料,往往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然而哪一个主题更新颖、更深刻?这要看作者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比如有这样一段材料: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据此材料,王小波写了杂文《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提炼出这样一个主题:在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传达坏消息的学者受到惩罚,最终导致大家都不敢说真话,被迫在求真实和受欢迎之中,苦苦求索一条两全之路。最后,他召唤“文艺复兴”,赞美人们能畅所欲言的时代。这样的主题深刻、鲜明并且足够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