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与行的风景
2371800000026

第26章 抚今追昔 盘点人生

春江在连续出版了两部诗集后,又写出了这部散文集,他执意让我写序,其原因是这书是我“逼他写的”。好像是去年的一次老朋友聚会上,我说你的诗写得不错,不妨写点散文,更方便抒展胸襟,盘点人生。没想到,他真行动起来,一挥而就,洋洋十数万言。那天,春江和夫人苏英女士登门送来书稿。可惜,我正在外地采风,老伴先睹为快,秉灯夜读,手不释卷。几天后我刚进家门,放下行囊,她就催我快读快写。先是奉命而读,然后就是情陷其中了。读后,立刻想起了清代文人周亮工在《题菊帖后》上的一句话:“抚今追昔,泪且涔涔透纸背矣。”

素淡平实的写作,如透明清澈的酒浆,点燃我沉寂心火,激起了我思绪的波澜,也许因为我们同时考入哈尔滨一中读高中,他记述的自己登台演报童的一幕,又重现在我的眼前:那个不到一米五高的男孩,高喊着:看报啦,看报啦!那幼嫩的声音,穿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呼唤我的心又回到了我们的青葱时代。那宁静的校园曾经是抗日英雄的摇篮,前辈的故事让我们壮怀激烈,化作了刻苦攻读,继承革命传统,报效祖国的行动;而文革暴风雨淹没激情后,我们一起勇敢地“突围”——到黑龙江畔的大小兴安岭交界的山皱里刀耕火种,又绘出屯垦戍边的青春画卷。

我曾到“小河连”去看春江,他从地下几十米的井坑里爬上来,满身满脸的泥水,长高了长壮了,唇上生了淡淡的胡须,他已经从一个男孩成了男人。在书中我知道了,他经受比我更多的生死考验,勇敢地下井排哑炮,穿着背心在大山中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伐木打柈子,光着脚踏着有冰碴儿的泥水盖房子,因为吃不到蔬菜而患“夜盲症”,因喝了不干净的水又“全连最后一个”得痢疾病……

而这一切在他的文章中竟是这样的感悟——

每当回忆起那些年的“知青生活”,都令我百感交集,诉不尽的苦辣酸甜,抑不住的浮想联翩。那是最宝贵的一段青春年华,对人生的感悟在那里得到诠释和升华。艰苦的知青生活,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历练人生的长诗,读它,回味绵长。

其实上山下乡让我们牺牲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断送了我们用知识服务祖国的美好前程,这无疑是我们一代人的人生悲剧。可春江的回忆中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他着意表达的是我们那一代人在逆境中不向命运屈服而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一个叫23公里的地方》是他披荆斩棘开辟人生的新起点,《三个荒友的故事》饱含他对战友的兄弟情谊。他笔下的那个在风雪中追军马而死里逃生的小英雄孙殿云,是那样可亲可爱。春江这样写道:

后来他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受到师党委的表彰,他从师里开会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在会议期间他每天都能吃到四菜一汤。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这四菜一汤真是很高的奖赏。

这个细节,比高大全的歌颂更让我感到小英雄的可爱!还有那好打抱不平的“大头”于清叶更可爱,在抬大木头时,他总抢最挨累的“第一杠”。在和知青打赌时,他竟为了五元钱,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下,在大雪地里跑了六七十米!那时知青的恶作剧,现在都成了温馨的回忆!

我特别喜欢那篇《苦中寻乐自品甜》的文章,那文中“关于吃”的故事中又分为“大吃”“中吃”和“小吃”的故事,都是我所经历的,生动又富有情趣,那时我们真的很馋,无论男生女生都是“吃货”,只怪物质太匮乏,我们太缺少营养了。而“住的故事”里春江所住过的天棚、地窨子、草棚子、帐篷、板夹泥房和土坯房,除了天棚外,我也都住过,那时并不觉得苦,现在看来,那是种难得的经历。住在其中的收获肯定超过五星级宾馆!存在决定意识,经过北大荒风雪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惧怕任何风雨的。

春江告诉我们那些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还提示我们进行历史的思考:

知青岁月本来是苦难的,但我们却品味到了甘甜;知青岁月本来就是令人心痛的,但我们却快乐着,而且是“无怨无悔”。

答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因为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靠着年轻人自身的活力和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生活和奋斗着,我们互相依存,亲密无间,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岁月里,不断创造着苦难的风流。

我们年轻的生命如永不干涸的河流,即使在严寒中也在冰层下流淌。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滋润着河边的小草,让山花开放;也浇灌着我们开垦的荒地,让它长满丰收的庄稼。抚今追昔,春江没有为碌碌无为荒废青春而遗憾,他感谢教给他生存方式和工作技能的《我的引路人》,他珍视《当报道员的日子》里学到的本事,他说:

离开北大荒以后,我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职业的宣传干部,羽翼日渐丰满,但我始终眷恋着在兵团当报道员的日子,那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铺就和延伸了一条通向未来的路,让我一步步走得更扎实。

有北大荒这碗酒垫底,什么酒都能应对了。在结束知青生活,通过考学,重新开始新的人生道路时,春江已经成为人生的强者和社会的中坚。这就是北大荒给他给我们的馈赠。在哈师大时,他是好学生;到省直党校当教员,他深受学生爱戴;到省直机关工委当宣传部长,他工作出色;下派到绥化工作,满票当选副书记。成功与他同行,赞誉如影相随。令我感动的是他善良的本色没变,在绥化工作时,他尽力帮助已故战友于德海的妻子李英华,无私地帮助她一家解决住房,帮助她的儿子当兵,解决女儿的工作。在知青战友聚会时,有人开玩笑地对春江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你这么帮她,不怕有人说闲话吗?”春江坦然地说:“人在做,天在看,身正哪来影子斜!”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家有贤妻福满门》是春江献给妻子苏英的鲜花,读后让人感动也让人感慨。苏英的父母都是红军时期在延安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在知青大返城的1975年,她没有利用关系回到哈尔滨,而是明确了要嫁给要扎根农场的春江。他们一起住进了农场的“扎根房”,怀上自己的孩子。她又全力支持春江考大学。当春江到大学报到的那一天,她却“死去活来”地挣扎在医院的产床上。她曾抱着出生三个月的女儿在风雪中挤公共汽车去上班。她承担了所有的生活重担,全力支持丈夫下派基层工作。她写给春江的信也让我流泪:

昨天上午那热烈的送行场面过后,我心中蓦然升起一种失落感。一想到你的走,眼泪就忍不住要涌出来。我极力控制自己,本是早在预料之中的事,流泪又有何用。我原以为自己是很坚强的,谁知怎么也不行。

晚上躺在床上,望着空荡荡的屋子,任眼泪唰唰往下流,心里好酸。我想了很多,我们的结合对你我来说都是幸事。感情融洽、心心相印,相互理解、信任、支持。虽说结婚十一年了,但总有一种新鲜感 ,渴望从对方身上得到慰藉和温暖。所以,总觉得在一起的时间太短。这次却又要长期分离,感情的确过不去,只能慢慢适应……

也许更让我感慨的是对丈夫温情有加的苏英,更是春江政治防线的“把关人”。无论是春江在绥化当副书记还是在黑龙江出版总社当“一把手”时,时常有人登门表示“感谢”或者“表达感情”,黄英总是处理得体,既给来访者留下面子,又让他断了不正当的念头。春江在文中写道:

苏英常对我说:“手中的权力有多大,靶子就会有多大。”这也成了我在领导岗位上加强自律的警句。我和苏英有一句共同的励志语:“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才吃得香甜。”我们一直是这样去努力的。

“家有贤妻不出横祸。”这话对那些掌握重权的官员来说,特别重要。一些官员成也夫人败也夫人,教训实在太多了,陈春江无论做人做官还是作文,都是成功的。当然得益于苏英的善良、正直、聪慧和既明大义又富温情。当然,我还通过春江的文章了解了他的普通又高尚、平凡又伟大的父母对他的一家的深刻影响,那是他们茁壮成长的根啊!

当然,春江和苏英最好的作品是他们非凡的女儿陈磊,她的品学兼优、业有所成为父母争得了荣誉,也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本书的“下篇”详细记录了春江和苏英培养女儿的过程和这个“华尔街的中国女孩”的人生故事。因为我在他们1997年撰写的畅销书《为女儿擎起一片蓝天》上已写过《要让孩子优秀先完善自我》的文章,在此就无须赘言了。

这本散文的文本上的意义,我以为其成功在于作者的真诚、真情和真实的写作。散文贵在真。作为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高级干部春江,文中竟没有一句套话、官话、大话和假话,这让我很吃惊,当然也很高兴。所以我愉快地写就了这篇文章。

2013年6月18日于哈尔滨名人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