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发明家的故事
2372200000027

第27章 三国时期的机械大师——马钧

马钧,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有不少的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约公元前2世纪开始,有一条横贯亚洲的交通通道,东起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廓,再经新疆而抵地中海并转罗马各地。这条联系欧亚非与中国的古交通通道,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连绵不断的骆驼队、马车队、马帮队,满载着蚕丝和绫绸,从中国内地通往中亚与欧非许多国家,历经千百余年。丝绸队通过的地方,有个扶风县,这里大多数人家都以织绫为业。每天晚饭后,家家都传出叽咔叽咔的织绫声,一直到深夜。在一座茅草房里,穷苦的母子二人正在油灯下做活:母亲织绫,青年在做木雕工艺活。母亲不时地催促儿子去睡觉,自己却在织机上艰难地织着,直到筋疲力尽,实在踏不动织机了,才停下来休息。这个青年叫马钧,家穷读不起书,但求知欲很强,平时特别喜欢观察事物,善于动手,练得心灵手巧。当时穷人全靠两只手养家糊口,马钧虽然有一手好木雕手艺,可家中的柴米大多还要靠母亲繁重的织绫劳动去换得,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的织绫机叫提花机,是汉昭帝时一位不知名的女发明家创造的。绫是表面光洁如镜的提花丝织品。为了织出复杂精美的花纹图案,经线要分成几十组,每组经线由一“综”控制。“综”是使经线上下开合交替的接受纬线的装置,而每一“综”则由一个叫蹑的踏具操纵。提花机最初为120经120蹑,后来虽已有改进但仍然要用50或60根经线织绫,每穿一根纬线就得踩50到60下蹑,劳动强度极高,效率很低,年老妇女织起来非常吃力。

能不能将织绫机改造得省力一些呢?马钧认真观察母亲织绫的一举一动,并蹲下身子仔细分析绫机的部件。看起来,改进绫机,关键是把蹑的数量减少。马钧看了又想,想了又看,还是想不出办法来,于是他慢慢踱到村外大路上。大路边上长着一棵野核桃树,一群孩子正围着它打转,想把核桃弄下来。一个孩子爬上了树,可核桃长在树枝上,他刚伸手,树枝一晃,差点掉了下来,小伙伴赶紧让他下来。有的小孩捡起石头土块往上扔,不仅未打下核桃,石块掉下来,还差点砸伤了自己。这时,一个外号叫机灵鬼的孩子马上想了个主意,他叫大家解下裤带结成一根长绳,在一端系上石块,使劲往树上一甩,绳子从一根树枝上绕了过去。然后把绳子两端捏在手里,使劲一拉,一下子掉下来十多个核桃,再一摇晃又掉下来不少,孩子们欢呼跳跃,纷纷趴下来捡。突然,马钧眼睛一亮,从孩子们的举动中得到了启发:长绳一次能摇下来很多核桃,如果用一大块蹑代替许多小蹑,蹑的数量能大大减少,踩起来就省力了。他奔回家中,立即动手,又锯又刨,两天后做成了12块蹑板以及关连的机械,然后把新蹑板安装在绫机上。傍晚时分,马钧坐在绫机上,将第一块蹑板试踩了一下,虽然费了很大的劲,可是他看到,绫机上的经线一下子给提起十来根。成功在望,马钧高兴极了!但为什么踩起来还那么费劲呢?马钧有个追根究底的习惯,他钻进绫机下面,仔细研究,发现是蹑板离座位太远,所以踩起来吃力。另一原因是,蹑板和关连的部件都是新做的,木料未干透,所以转动不灵活。经过改进,果然灵活省力。马钧便把绫机一律改为12蹑,简化了操作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高了四五倍。各地都很快采用马钧的新绫机,使绫的生产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新式织机的制造成功和迅速推广,使马钧远近闻名,连在京城洛阳的魏明帝也知道了。魏明帝将马钧调进京都,给了他一个“给事中”的官职。这是一个顾问性质的官,没有什么实权。马钧一点也不在乎,他的兴趣本来就在机械方面,正好可以整天和能工巧匠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使他广收百家之长,思路和眼界大开,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一天散朝,许多大臣围在一起玩一件“宝贝”:一个四方铜盘,中间转着一只汤匙,汤匙停住后,匙柄正好指向南方。马钧上前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是古代的指南器——司南。这些人当中,有个魏明帝的亲信,叫高堂隆,他夸夸其谈:“你们大概都不认识吧?这叫司南。”说完他用力再拨了一下汤匙,停住后匙柄又直指南方。他很得意地卖弄道:“看见了吗?由于匙柄永指南方,所以叫司南。据说古代还有指南车,但那仅仅是传说而已。”魏明帝的另一亲信秦朗也随声附和地说古代指南车是虚构的传说,未必真有。突然,一个宏亮的声音肯定地说:“古代是有过指南车的,只要动脑筋,这种东西是可以再造出来的。”诸大臣大吃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新到京都的给事中马钧。不少人替他捏一把冷汗,认为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得罪高堂隆肯定要吃大亏。

高堂隆还很少碰到有人乱插嘴,更没有人敢发表与他不同的见解,今天马钧竟敢顶他,非常气愤。但他表面不动声色,却把事情奏告了魏明帝:马钧会造指南车。高堂隆心想,马钧造不出指南车,皇上必然发怒,那就有马钧的好戏看了。魏明帝听奏后,果然下诏要马钧造指南车。究竟有没有指南车呢?传说炎帝族的首领神农氏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作战,由于战场上起了大雾,炎帝的士兵摸不清东西南北,迷失了方向,结果被蚩尤打得大败。炎帝族请另一部落首领黄帝来助战,黄帝造了一辆指南车,能在雾中明辨方向,就打败了蚩尤。此传说有文字记载。据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政治家周公,也造过指南车,送给一位部落首领带回南方去了。

马钧接到魏明帝的诏后,经过连日废寝忘食的努力,绘制了图形,设计了制造方案,终于造成了指南车。魏明帝兴高采烈地观看了指南车,非常佩服马钧的灵巧能干。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是贪图享乐,他们妻妾成群,皇帝就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其他有名无名的不计其数,不少后宫妃子一辈子未见过皇帝的面。宫里养有成百上千的歌伎舞女,供皇帝享乐。有人进献一种百戏模型给魏明帝,这种“百戏图”造型精美,但不能活动。高堂隆原想以造指南车来陷害马钧,不想马钧真的制造成功,而且得到魏明帝的夸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不久他心生一计,想再次难倒马钧。一天,趁魏明帝正在欣赏“百戏图”,高堂隆凑到跟前说:“马钧心灵手巧,陛下何不下旨,叫他让这套木偶能活动起来呢?”魏明帝听了很是高兴,立即下诏交给马钧一套“百戏图”,让他把这套木偶活动起来。马钧接下了“百戏图”,经过几天的琢磨研究,心中已有了底谱。他重新雕刻了木人,暗中设下了机关,利用水力将它发动,制成活动的“百戏图”,叫“水转百戏图”。只要把机关一开,乐工木偶们立即击鼓吹箫,歌女木偶们翩翩起舞。杂技木偶的表演更是精采,有的叠罗汉,有的翻滚、抛球,有的在绳索上作惊险的动作。表演变化多端,惟妙惟肖,极为生动有趣。尽管“水转百戏图”对生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作为机械发明,其复杂和精巧都达到了新水平。它充分展示了马钧在机械传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才能,也标志马钧的制造技艺登上了新高峰。

指南车和“水转百戏图”的制造成功,使宫廷好不热闹,它们成了皇帝、大臣和后妃们娱乐观赏的重要玩意儿。马钧不爱凑热闹,一天他穿了便装,独自出宫,来到南门口。他看到一片空旷的高地上种着蔬菜,但因附近池塘地势太低,无法引水灌溉,农民只好吃力地挑水浇菜。趁这些农民休息的时候,马钧走到他们中间聊天、询问,跟他们商量用什么方法把水引上高地。看起来,用杠杆吊水、辘轳吸水等老办法都不行,还得另想主意。马钧一路想,一路往前走,不觉出了南门。忽然看到两个壮汉子正在用系着绳索的畚箕舀水,他们是想把一条小溪弄干,从那里抓鱼捉鳖。马钧心里突然亮堂了:畚箕,这也可以当作汲水工具,如果模仿畚箕形状,多做些木叶,装成连续舀水的机械,不就是汲水机了吗?只要能将水舀到高地,再多开些沟,就可以灌溉整块菜地了。马钧连夜画好图纸,找来几名能工巧匠,大家一起制造。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一架新式汲水机终于制成了。他们马上到菜地试验,两个木匠跳上去踩动,“吱嘎,吱嘎……”,一会儿菜地畦沟里就灌满了水。当地农民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汲水机械迅速得到推广。有了汲水机械,天旱,地势高,也能安上它来抗旱救灾,不用再挑水受累了。以后人们管马钧制造的汲水机械叫水车龙骨车,也有叫翻车、踏车的。它运送和安装都很简便,运作时可以两个人踩,也可以四个人踩,还有用手推动的。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广大农村运用非常普遍,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今天,在某些电力不足的山区,特别在抗旱救灾的斗争中,马钧发明的水车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钧一生在机械上的发明是多方面的,在军用武器制造上也卓有成就。一次,蜀、魏交兵,诸葛亮又是大开城门,曾有“空城计”教训的魏将见后哈哈大笑:这又是诸葛亮的诡计,命令众士兵冲锋攻城,“活捉诸葛亮”。魏兵呐喊着向城门冲击。忽听一声梆子响,城门内飞箭如雨密集射出。冲在前面的魏军士兵中箭纷纷倒地,后面士兵收不住脚,继续往前拥,城楼上也有密集的箭群飞来,魏兵一下中箭,死伤上千人,魏将慌忙下令鸣金收兵。城内蜀军冲出追杀,魏军争相逃命,死伤不计其数。事后才知道这是诸葛亮发明的新武器——连弩,是能连续发射的机械弓。一次可放10支箭,能瞄准,发射速度快,确实是叫人胆寒的新式武器。魏国的将军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捡到一副,立即派人送到京都,请马钧看,要求能照样多造一些。马钧经过观察与实验后说:“巧则巧矣,未能尽善。”后经过马钧的改进,连弩一次能放50支箭,提高了效率4倍,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之后,马钧又研制了一种新武器——发石车。它能将又重又大的石块发射出去,用于攻城破阵,常常把敌兵砸得头破血流。但如果对方在城上或阵地上悬挂浸湿的牛皮,石块砸上去只发出“噗噗,咚咚”的响声,人躲在这种又牢又韧的牛皮背后,一点也伤不着。马钧又想办法提高石车的发射力量。一次他看见小驴拉碾磨面,碾盘上的粮粒随着碾盘飞快地转动,靠近碾盘中心的只是滚动着,而靠近碾盘边的却飞出了碾盘。离中心越远,飞出去的速度越大。他眼睛一亮,似有所悟。他又用一根细绳系一块小石在空中挥舞,发现绳子越长,舞动的速度越快,石子飞出去越远。经过观察与实验,他改进了发石车的设计方案,制成了一架直立的大轮盘转轮式发石车。在京都试验这天,魏军士兵争先恐后来观看。只见轮圈上系着几十块砖石,架子上端装着一把可以活动的快刀,当转轮速度达到最快时,快刀突出,割断绳子,几十块砖石高速飞出几百米远,把两棵大树间悬挂的湿牛皮打得全是窟窿,几乎成了筛子。士兵们先是惊得目瞪口呆,继而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马钧为他们制成了威力无比的攻城破敌新武器。与马钧同时代的文学家称赞说:“马先生之巧,虽古之鲁班、墨子,近世之张衡,也不见得能超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