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2372800000002

第2章 情商决定沟通(2)

早自约翰·肯尼迪和尼克森角逐总统宝座开始,乃至之后几届美国总统的选择,“人格因素”一直都是大众预测谁会当选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如同策略一般,“人格因素”在健全个人人际关系上,亦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而且,尽管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改造人格特质仍有助于你改善你的人际沟通技巧。

那么,什么是“人格因素”呢?除掉道德上的因素之外,你的性格也是“人格因素”之一。性格上的缺陷已被列为“人格缺陷”,这是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的。

有个个性内向的大二学生,被他的教授给吓住了,因为他的教授告诉他,除非他表现得更积极一点,否则他这一科休想及格。由于这名学生一家子全都是领袖人物,所以听了教授这席话,分外觉得难过,因此他决定马上去参加一个活力十足的自我改进课程。没想到这样一来,竟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诺曼·文生·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现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有些人天生下来就是精力充沛、自信满志,有些人则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如此,不过,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领导能力和成功的条件都是可以靠学习得来,或是予以补强的,只要你愿意持续不断地学,并应用在你的生活上。

5.心理因素与人际沟通

即使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也不可能毫无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有轻重之别而已。

我们随时都在对自己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正。然而,心理并无定律,由于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一,不同人的心理意识就存在一定的差别。有的人情操高尚,积极进取;而有的人精神空虚,行为怪异;有的人无端恐惧,自我设限;有的人命运坎坷,成功难遇。为什么不同的人之间会有如此差异,心理学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的心理不同,即健康心理和病态心理。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不让自己深陷一种不幸与痛苦之中,以获取人生的幸福快乐与成功。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健康的心理是一种对任何人、情况或环境所把持的正确、诚恳而且具有建设性,同时也不违背法律和人类权利的思想行为或反应,健康的心理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小慧,24岁,外表看起来很讨人喜欢,但是跟她谈过话的人,却总会说,小慧全身散发着一股冰冷的味道,这或许夸张了点,但是她那难得一笑的脸庞,的确令人颇感疏远。

在公司里,小慧经常是深沉、恬静的,让人不知该找什么样的题材与她交谈,有时鼓足了勇气和她闲话家常,却又会被她出奇平淡的反应给打住了。

虽说如此,但是她做起事来依然有板有眼,能干可靠,不过她却不喜欢身居高位,有几次总经理想提升她,都被她婉拒了。

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小慧显得更加忧郁,成天沮丧,萎靡不振,愁眉不展,对外界的一切活动更是提不起劲,这些情况看在公司同事眼里,很为她担心。

这位小慧就属于心理存在一定程度问题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愿意与人家沟通,因此,她的人生道路必定会有许多曲折。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与人沟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怎样才能提高心理素质,开始积极的人生呢?

克服自卑心理

在心理学中,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憾。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以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不健康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自卑的人往往都是失败的俘虏,被轻视的对象,严重的自卑心理还能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

克服社交恐惧症

有些人由于缺少社交经历,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总是产生一种恐慌害怕的心理。比如,不少人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讲话,怕在公共场合讲话。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人共事,这就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要克服社交恐惧症,应从两个方面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首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恐惧什么,它构成什么威胁。社交恐瞑者一遇到交往就恐惧和忐忑不安,无意识地回避交往对象,实际上他们很少正视自己所恐惧的东西,仅是下意识地要回避要改变这一点,就得说服自己正视要回避要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其二,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就是改变不利于交往的气质因素。抑郁质的人一般对自己的举止言行特别敏感,生怕在交往中失态遭人品评、嘲笑,因而在交往前就受到自己所构想的外界压力,这就自然使自己在交往中异常紧张,导致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手足无措。克服这种社交恐惧症,在开始交往时,这样在心理上就居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形成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良性循环。

有些人一见生人就脸红,感到很害怕,说话紧张,嘴里说的和心理要表达的相距很远,这种社交恐慌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害羞。害羞有三种类型,一是气质性害羞,即气质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抱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二是认识性害羞,造成这种害羞的主要原因是过分注重“自我”,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耻笑,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的言行支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三是挫折性害羞,这种人以前并不害羞,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

对于那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恐惧、羞怯心理的人来说,心理学家史华兹博士认为,克服这些弱点的训练在平常,他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建立自信的五种方法。

(1)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不论在教堂、教室各种聚会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要“太醒目”。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座能建立信心。把它当成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很显眼的。

(2)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讯息。一个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想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也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了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都是一些不好的讯息。

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

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也就是专注别人的眼神。这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给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许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态与速度,可以改变心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很散漫,完全没有自信。

另一种人物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是在短跑。他们的步伐告诉这个世界:“我要去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十五分钟内成功。”

使用这种“加快25%”的技术,可助你建立信心。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强。

(4)练习当众发言

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都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不要他们知道我是怎样的无知。”

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千万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等到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

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

(5)咧嘴大笑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但是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见功效。

当然,你可能笑不出来,但窍门就在你强迫自己说:“我开始笑了。”然后,你就放松地大笑。你不妨试试看。

6.左脑与右脑的沟通功能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杰·史具利(Roger Sperry)以研究“心灵的两边”(two sides of our mind),为他赢得一座诺贝尔奖,而他这项发现,以及日后持续不断的研究,让一般人对人际沟通有了基本的认识。

我们脑子的左边对选项、分数、数字这类的训练,吸收力较强,所以,我们平常说话、写字,运用左脑比较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念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内容只能输进听者的左脑,而无法到达整个脑部;我们用“左脑式”传达讯息,但听者却是用“右脑式”接收讯息,因为当他们在听你说话时,他可能还看见别的东西,闻到别的味道,甚至心里另有所思。总之,你对他说话,不只是要设法让他把话听进去,还要和他感受到的其他刺激“打拼”,争取优势,才能达到目的。

右脑可以说是一个“合成器”,它能在瞬间接收讯息,并予以反应。在人际关系上,为了使沟通更有效率,我们要想办法和听者的右脑说话,因为听者偏好用右脑接收讯息。

小李所在的广告公司参加了一项业务的竞标。由于小李提出的策划方案有独到之处,在数以千计的应征提案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公司老总私下拜访竞标委员会的一位成员,他说,由于方案构思很独特,因此中标的机会很大。

在决标之前,每家进入决赛圈的公司都要推派代表和竞标委员会面谈。面谈结束后,老总认识的那位成员面带悲哀地来宣告“比赛结束”。老总急忙问他问题出在哪里,他说:“你们的谈话代表没有把所有委员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他们一边听你们的陈述,一边在想上一批代表说的内容。”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没有和听者的右脑沟通,而仅仅只把信息输入到听者左脑的例子。

与人沟通最需要技巧的就是,当我们企图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因为,要说服别人,要把自己、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产品与人“沟通”的同时,自然希望把自己、自己的产品“贩卖”出去。

举例来说:

新创业的公司必须很成功地卖出它的经营计划书,才能得到经济支援。

一个经营者必须很清楚地告诉员工,企业的经营目标。员工表现欠佳时,主管必须懂得如何面对,如何回应。

做父母的必须充满自信地在学校家长会上,提出自己心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