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回答“买什么股票”和“用什么价格买”这两个问题,你就成功了。对巴菲特来说,买什么和用什么价格买是不同的问题。他会先决定买什么,再决定它是否处于适当的价格。巴菲特告诫我们,“你应该先决定想进入的行业,并在一个能使你获利的适当价格时才买进。”
一、安全投资智慧:
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生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沃伦·巴菲特
格雷厄姆强调证券的价值是内在的,将其称为“内在价值”。他在其名著《证券分析》中指出:“证券分析家似乎总在关注证券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概念。一般来说,内在价值是指一种有事实——比如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前景——作为根据的价值,它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和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
巴菲特对内在价值的概念做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巴菲特提醒投资者要注意会计上最大的价值误区:账面价值是历史投入,内含价值是未来所得,两者具有根本的不同。“账面价值是一个会计概念,即由投入资本与留存收益所形成的财务投入的累积值。内在价值则是一个经济概念,是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账面价值告诉你的是过去的历史投入,内含价值告诉你的则是未来的预计收入。一个比喻能够使你清楚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假设你花相同的钱供两个小孩读大学,两个小孩接受教育的账面价值(用财务投入来衡量)是一样的,但未来所获得的回报的现值(即内在价值)却可能有巨大的差异——从零到所支付教育成本的好几倍。同样如此,财务投入相同的公司,最终其内在价值却会有巨大的差异。”
在《投资价值理论》中,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里我们将其精练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请注意这个公式对股票和债券来说完全相同。尽管如此,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很难对付的差别:债券有一个息票(coupon)和到期日,从而可以确定未来现金流。至于股票权益投资,投资分析师则必须自己估计未来的息票。另外,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债券息票的影响甚少,主要是在管理人员如此无能或不诚实以至于暂停支付债券利息的时候才有影响。与债券相反,股份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对股权的息票有巨大的影响。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报中用伊索寓言中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的比喻再次强调价值评估应该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我们用来评估股票与企业价值的公式完全相同。事实上,这个用来评估所有为取得金融收益而购买的资产的价值评估公式,从公元前600年的一位智者第一次提出后,(虽然他还没有聪明到以至于知道当时是公元前600年),从来就没有变过。这一奇迹就是伊索和他永恒的——尽管有些不完整——投资智慧: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要使这一原则更加完整,你只需再回答三个问题。
(1)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确定树丛里有小鸟?
(2)小鸟何时出现以及有多少小鸟会出现?
(3)无风险利率是多少(我们认为应以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为准)?
如果你能回答出以上三个问题,你将知道这片树丛的最大价值是多少以及你现在需要拥有小鸟的最大数量是多少,才能使你现在拥有的小鸟价值正好相当于树丛未来可能出现的小鸟的价值相当。当然不要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为小鸟,其实是资金。这样延伸和转化到资金方面,伊索的投资格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同样适用于评估农场、油田、债券、股票、彩票以及工厂等的支出。不论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开发,还是汽车的问世,都丝毫没有改变这个公式,连互联网也无能为力。只要输入正确的数字,你就可以对资本在宇宙间任何一种可能的用途的吸引力进行评估。”
巴菲特认为一般的评估标准,诸如股利收益率、市盈率,或市价净值比,甚至是增长率,与价值评估毫不相关,除非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一些线索。事实上,如果一个项目前期的现金投入超过了未来该项目建成后其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贴现值,增长反而会摧毁企业的价值。要是这项投资计划早期的现金流出大于之后的现金流入折现值,有些市场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人口口声声将“成长型”与“价值型”列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投资风格,只能表明他们的无知,绝不是什么真知。成长只是价值评估公式中的因素之一,经常是正面因素,但是有时是负面因素。
二、经济商誉比有形资产更“值钱”
持续竞争优势越突出的企业,有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小,企业声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作用越大,超额回报率越高,经济商誉也就越庞大。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指出,价值评估的前提是对该公司业务的理解:“你得懂这个企业,不然没有一个公式能够计算出内在价值。”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及其后续的年报中多次重申自己喜欢的企业的标准之一,是具备“简单的业务”。巴菲特认为,为了提高价值评估的准确度,必须选择那些业务简单且稳定,从而使未来现金流量能够预测的优秀企业:“我们努力固守于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他们本身通常相当简单且稳定,如果企业很复杂而产业环境也一直在变,我们实在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去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量。碰巧的是,这个缺点丝毫不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做很少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只有在具有长期稳定性产业中,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长期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具有可预测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根本前提。类似于可口可乐等公司这些优秀的企业,其竞争力、规模、盈利能力、产品影响力、市场优势地位等均在产业内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公司具有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并且通过将盈利积累再投资及合理负债进行新投资等不断实现新的增长。
巴菲特将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称之为超级明星企业。而这些超级明星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上的最明显特征是:拥有历史悠久的、影响力巨大的无形资产,对有形资产需求相对很小,能够产生远远超过产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这种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就是经济商誉。巴菲特将他最喜欢的超级明星企业总结为“拥有巨额持久经济商誉的企业,而且对有形资产需求最少的企业”。
事实上,根据债券价值评估模型,在进行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时,企业的有形资产相当于债券的本金,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债券的利息。和债券一样,本金在总价值中占的比例越大,受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越大。现金流量越大,公司的价值越高。持续竞争优势越突出的企业,有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小,企业声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作用越大,超额回报率越高,经济商誉也就越庞大。
喜诗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巧克力企业,也是巴菲特收购的第一家长期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这一次收购的巨大成功是巴菲特彻底从购买“雪茄烟蒂”式的便宜企业转向投资于优秀企业的开始。巴菲特经常以喜诗巧克力作为企业经济特许权的例子。“假设你听售货员说喜诗的好时巧克力卖完了,但老板推荐一种无品牌的巧克力,如果你宁愿再步行穿越一条街去购买一块喜诗巧克力,或者说,一块喜诗巧克力让你愿意为她比购买无品牌的巧克力或其他类似产品多付5美分,这正是经济特许权的价值。”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3年年报中以收购喜诗糖果公司为例,对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巨大经济商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喜诗糖果正好代表了巴菲特寻找的优秀企业典范:对有形资本需要很小、惊人的无形资产(经济商誉)、拥有强大的经济特许权、较强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说:“在1972年,相对来说,只有很少几家企业预计会像喜诗那样持续保持25%的有形资产净值税后收益率,而且是在保守的会计政策和没有财务杠杆的情况下。并非是存货、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的公允市场价值产生的如此之高的超额回报率,其根本原因是无形资产的结合,特别是一种消费者在与产品和雇员无数次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遍认同的良好声誉。这种声誉创造了一种消费者特许权,它使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售价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者特许权是经济商誉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他来源包括不受利润管制影响的政府特许权(例如电视台)以及在一个行业中持续保持低成本生产者的地位。
喜诗公司被收购后每年在利润表已经作为成本扣减的摊销费用,并不是真正的经济成本。喜诗公司1982年仅凭大约2000万美元的有形资产净值赚取了13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这种业绩表明,事实上公司具有的经济商誉远远超过会计商誉的原始总成本。换言之,在会计商誉从收购之时起就有规律地减少的同时,经济商誉则以不规律但却非常坚实的步伐增加。当然,喜诗公司的经济商誉有可能消失殆尽。但它不会在平稳的消耗或与间接上类似于消耗的行为中缩水。更可能出现的是,由于通货膨胀,即使不按不变美元,而按名义美元来衡量,这种商誉也将不断增加。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因为真正经济商誉的名义价值会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任何一家需要具有一些有形资产净值进行经营的(几乎所有企业都必须如此)无财务杠杆的企业都肯定受到通货膨胀的损害。对有形资产需求小的公司只不过是受的损害最小。当然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事实很难理解。多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是:对付通货膨胀最好的保护手段是企业大量购置自然资源、厂房设备或者其他有形资产。只可惜传统的历史越长,其中的智慧反而越少。这种保护却并不有效。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往往只能取得较低的收益率,常常仅仅能提供资本以满足企业在通货膨胀下保持现有能力水平不变的需要,除此之外却产生不了更多的资本来支持企业的实际增长,或者用来给投资者发放股利,或者用来收购新的企业。
相比之下,在通货膨胀时期形成的异常多的巨大企业财富,来自这样的企业:把价值持久的无形资产与相对需求较少的有形资产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按名义美元计算的收益会不断提高,而且这些收益总体上完全能够用于收购其他企业。这种现象在传媒企业中尤其明显。这些公司只需要很少的有形资产的投资,但它的特许权仍然能够持续。在通货膨胀时期,商誉是一种不断给予人们回报的厚礼。但这种情形自然只适用于真正的经济商誉。那种比比皆是的、徒有虚名的会计商誉则是另外一回事。当过于冲动的管理层以荒谬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企业,我们就能发现与前面描述的完全相同的精心设计的会计处理。因为这种荒谬的价格无处可去,最终只能反映在商誉账户中。”
三、公司越稳定,估值越可靠
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取决于公司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而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因此,对于未来保守的估计,只能建立在公司稳定的长期历史经营基础上。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8年股东大会上谈到价值评估时说,要想正确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应该预测公司从现在开始的长期现金流量,再用一个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这是价值评估的正确方法。但问题在于你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有多大的把握。一些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容易预测,例如,自来水厂的现金流量就比建筑企业容易预测多了。巴菲特总是只关注那些未来现金流量容易预测的企业。
巴菲特非常强调公司业务的长期稳定性,“经验显示,经营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当然管理层决不能够过于自满。企业总是不断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方面,这些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公司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会因此经常遭受重大失误。推而广之,在一块动荡不安的经济土地之上,是不太可能形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似的经济特许权,而这样的经济特许权正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因素。”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及其后续的年报中多次重申自己喜欢的企业的标准之一,是具备“经证明的持续盈利能力”,因为他本人对预测未来收益不感兴趣。“查理提醒我注意,伟大企业的优点在于其巨大的盈利增长能力。但只有我对此可以非常确定的情况下我才会行动。不要像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或者宝丽来公司,它们的收益增长能力只不过是一种假象”。
格雷厄姆指出:定价越是依赖于对未来的预期,与过去的表现结果联系越少,就越容易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和严重的失误。一个高市盈率的成长型股票,它的大部分价格构成来源于同过去的表现有着显著不同的预测结果——现有的增长可能除外。
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真实的并且经过合理调整的公司历史收益记录,计算长期平均收益,以此为基础推断分析公司未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计算平均收益时,必须包括相当长的年份,因为长期的、持续和重复的收益记录总要比短暂的收益记录更能说明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
巴菲特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指标来分析公司的长期经营记录。
1.股东权益回报率
格雷厄姆和多德指出盈利能力的计算应是“平均收益”,即根据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实际获利收益的平均数形成的未来平均收益预期。这种平均收益并非简单的算术平均,而是“具有正常或众数意义的平均值,其内涵在于每年的经营结果具有明确的接近这个平均的趋势”。这种基于长期平均收益的盈利能力比当前收益更能反映公司长期价值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