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的感觉。这话直接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就是一种心态。
许多人抱怨说自己生活的不幸福或者没有以前幸福。下面让我们用一些事例揭开其中的原因吧。
一个美国青年在非洲沙漠里艰难地跋涉,口渴难熬。他向路过的驼队讨到了一杯净水,这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满足与幸福。而当他回到美国,到处都有饮用水时,一杯净水带给他的幸福却递减为零。
一位中国老人,“文革”期间在北京东单菜市场排队买鱼,冻了两三个钟头,终于买回一条胖头鱼。中段清蒸、尾段红烧、鱼头做砂锅,一条鱼让全家高兴了两个礼拜。后来她去了美国,鱼随时可以买到,再不用排队,她却觉得美国鱼没有当年的北京鱼好吃了。
朱元璋还是个穷小子时,一天又累又饿,讨得一碗杂七杂八的汤水,上面漂着几片青菜,下面沉着锅巴,还有几块豆腐,他觉得滋味美极了。后来他当了皇帝,山珍海味越吃越没胃口,下旨御厨做当年的所谓“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是御厨做来做去,怎么也做不出朱元璋要的当年的美滋味。
大家是否记得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开头时范伟那一段关于幸福的解释?说自了,其实知足就是幸福。当你对得失有一份好心态,能够知足常乐时,那么幸福就会时时在你身边。
十、好日子永远是相对的
一个人如果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享受粗茶淡饭的天长地久和平平安安,那他过的日子就是天下最让人羡慕的好日子。
每个人都希望过好日子,希望天天都是好日子,但什么才是好日子呢?
有一年海南闹地震,一对夫妻说了下面的对话。女的说,你是自由职业者,先离开这座城市逃生,我有一个公司在这里,只能听天由命。男的说,万一你出了事怎么办?女的说,这好日子才开头,逃掉一个是什么是好日子?
大难临头的时候,每一个平凡宁静的日子都变得那么美好,都是好日子,夫妻之间的争吵和对方的缺点,完全不算一回事。
我们都有过为生活奔波的时候,那时候发工资发奖金的一天,就是好日子;我们攒钱买冰箱、彩电,把它们搬回家的那天就是好日子;有人在寒冷的冬天站在路边等你,这便是难忘的好日子。
只是你要明白,好日子永远是相对的。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和平年代里,在家境平安的情况下,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一心一意地享受世界的精彩,就已经是好日子了。如果自寻烦恼,那生活就大不一样了。
你强求什么就没有什么,这是生活的本质。如果你不能认清这个本质,那你就永远没有好日子,因为烦恼会像病菌一样,永远地缠绕着你。
也许你会说,我一点也不欣赏阿Q,我要做生活的强者。然而,强者所以成为强者,恰恰是因为他们志在过程,能够享受过程之中的艰辛,同时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种种不如意。人们喜欢谈论或夸大别人的风光,而对别人每天与困境的斗争却忽略不计。
其实好日子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只要你心态良好,只要你用心去发现、感觉,那么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十一、生活之外有一处独特的风景
当你不如意时,试着打开你封闭的心门,看一看外面,就会发现,原来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处独特的风景,它能给你带来好心情。
许多时候,人们不会去留意身边的一些事物,当你静下心来,你就会发现生活之外有一道独特的、让人心情愉悦的风景。
有一个女孩靠在门前柳树下,无奈地折着柳枝,地上已是一片狼藉的柳叶。
邻家有个男孩向她走来:“走,带你去看一处美景,不太远,但保证你没去过。”看他满脸真诚,这个女孩决定和他去。
离开家门口,他带这个女孩转弯抹角在楼群里穿插,这条路是这个女孩从来没走过的,“曲径通幽处”,这“幽处”不知该是怎样的情景。走了一会,已快走出工房区,前面该是一片农村的平房了吧。
“收到了!”男孩说。
转过一道墙,蓦地,女孩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那是两排平房院落夹着的一条长路,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看不到一点院墙,那院墙竟被厚厚的重重叠叠的繁花覆盖,原来此时正是蔷薇盛开的季节啊!没有“无力蔷薇卧晓枝”的缠绵,那白的、淡粉的、深粉的核桃大的蔷薇花却不是零零星星一朵朵,而是精神抖擞地堆成团团簇簇,花之外,绿叶倒成了点缀。繁茂的蔷薇掩映了农家小院的院墙,同时也堆出了这条独具匠心的繁花之路,放眼望去,路仿佛没有尽头,满眼是粉色、白色,扑鼻的是淡淡的幽香。置身小路,周身被鲜花簇拥着,女孩小心翼翼地在路中央走着,仿佛连脚下也是软软的蔷薇了。
“这条路长吗?”女孩望着似无尽头的小路问。
“不长也不短,它的长度刚好能改变你的心情。”男孩自信地说。
走了一会儿,他忽然说:“你知道吗?其实你笑起来的样子很美!”这时女孩才意识到心头的阴霾尽去,代之而来的是阳光下盛开的蔷薇花般的亮丽与欢愉的心情。他说,实际上前面一转弯路就到头了。不过女孩的心情没有随着蔷薇的消失而变糟,那一路蔷薇啊!
“噢,真想不到,原来离我不远还有这么一处美景,怎么从未发现?”女孩依然灿烂地笑着说。
“其实在你生活之外总有一处独特的风景,你终日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当然不会发现你生活圈子之外的世界!”男孩像个哲人般说道。
乐观的人总能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花是那么香,阳光那么灿烂……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要靠你的好心态去发现。
十二、将苦难转化
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如果你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期待更好的将来,并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苦难转化为快乐,那么你一定会有所成就。
人活在世上,有许多东西是客观存在且无法改变的,比如出身。但幸福的生活却是我们可以去寻求和争取的,快乐也是这样。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3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飘荡,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他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读者们读到他的诗歌,都觉得感动、惊奇。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读者们曾经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那你认为我该写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
“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人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可是听众都在想: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来说,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般浴火重生,你也会体会到生活的甘甜和美好。”
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诗中那些明亮的词藻原来是那么深情、隽永,其间的一笔一画都代表着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当你处在苦难之中时,请不要抱怨,抱怨不会让你的现状有所改变。你只有调整心态,用快乐、积极的心态去将苦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你才能体味到生活的幸福与甘甜。
十三、如水人生
人生当中,我们所要经历的复杂心思、沉重负荷,都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
有很多人总是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但是却不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于是他去请教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花瓶,这人悟道:“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俯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像这小小的水滴,学会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人生就应该像水一样,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努力去适应环境,同时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价值。
十四、生活的本身与目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过分去关注生活的目的,而忘记了生活本身。
人们时常沉浸在忙碌与收获之中,而忘记了生活本身。在这一点上大人们应该像孩子学习,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生活,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退潮时,潮水退去,海边就显现出一大片碎石滩。
孩子光着小脚,提着红色的塑料小桶,低着头蹲在乱石间,翻起一块块碎石。
“你在找什么呢?”有个大人经过,问孩子。
孩子从水坑里捧起一条小鱼,放在小桶里,端给大人看。水桶里已经有几条小鱼了,还有两只小螃蟹,活泼地游在水里。
“抓了干啥呢?”大人问。
孩子说,“不干啥。”
“这么小的鱼不好吃的。”大人说,“你如果想吃鱼的话,可以钓,或者让大人给你买。”
孩子说,“我不吃它。”就转过头去,捡了两块小石头和一小簇海草,放到小水桶里。
“你要拿回家养着吗?你能整天给它换海水吗?”大人摇摇头。
孩子也摇头,就提着小桶走到浪花嬉戏的海边,把小鱼和水倒进了海里。
大人恍然大悟:“你想救助这些可怜的小东西呀?不用这么费劲,一会潮涨了,它们自然会回到大海的。”
孩子摇摇头,“不救。”
大人迷惑了,“那你捉了又放了图个什么?”
孩子还是摇头,“不图什么,就是捉了,放。”
大人摇摇头,走了。孩子摇摇头,也走了。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得那么复杂,那么辛苦呢?为什么不放松心态,快乐地享受生活,享受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乐趣呢!
十五、环境影响心态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无论你拥有多么体面的工作,在看到别人因为一点小利争吵的时候都不要嘲笑他们,因为那些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很重要,你同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自然无法体会他们的难处。
一只空纸盒,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要的,即使有100只,你也不会要。
但如果换一种思维,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拾荒者,在拾荒大军中捡到一块诱人的纸板,就像得到升迁,有了高工资,有许多唾手可得的好处一样,你还会不会无动于衷?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保证。
这样的争斗就曾发生在某小区的垃圾箱旁。早晨,她们就吵开了,为了一只垃圾箱中的垃圾的归属问题。一个人说是属于她的,另一个人说是她的。她们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就动了手,仗打得很干脆,头发散了,衣服破了。最后在一个同事的劝解下,她们终于停止了战斗。这听起来好像很好笑——竟然为了一堆垃圾。但换位思考,我们才发现:是因为我们与拾荒者身处的环境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一堆垃圾在平常人的眼里根本不值钱,但在拾荒者的眼里,却举足轻重,这是她们的工作,她们的饭碗,失去了,就会危及生存。
不管扮演什么角色,心态都要放正常,都要以平等的、友爱的心态对待他人。
十六、舍弃与获得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你都应该学会审慎地运用智慧,做出正确的决定,放弃无谓的固执,用开放的心胸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虽然放弃需要勇气,令人感到痛苦。但是,生活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成就,就必须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取舍。
杨振宁小时候就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1946年,杨振宁成为艾里逊教授手下的研究生。艾里逊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他正准备建造一台40万电子伏特的加速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能参与这样的实验令杨振宁欣喜若狂。然而,他在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的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回答。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他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他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一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夙愿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你。”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他想起了小学时的一次手工课,自己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时,他们笑着说:“很好,很好,这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最终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从此,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向理论研究,最终于1957年10月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以后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十七、千锤百炼出珍品
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自我实现的路上,人要经历千百次的锤炼,千百次的考验,方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