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2381900000028

第28章 克服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大都免除不了猜疑。猜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现象,不可一概否认,也不可夸大、张扬。一般地说,猜疑分两大类。

第一类是指人们在思考时由于缺乏证据而引起的心理摆动。比如:当某同事告诉你,一位好朋友曾在领导面前讲过你的坏话时,也许你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听信同事的话,而是疑心这位同事是否在有意挑拨你与朋友的关系。因为在你所掌握的信息中,朋友对你的真诚和坦率多于那位同事。这种猜疑一般是比较理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助于你做出正确判断,在人际交往中有时是必要的。

第二类是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与他人产生误会或听信流言等原因产生的变态心理和反常思维。当猜疑的思维信号主宰了大脑皮层之后,其他外界信息就很难再引起强烈兴奋,相反倒会纳入错觉的思维轨道,以致越看越像,越看越真。这种猜疑很容易造成你与周围人的对立情绪,引导你对人或事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这样的猜疑是需要克服的。

一般情况下猜疑时你必须保持冷静,切忌感情用事。当思维中第一次出现猜疑的信号后,需首先判断你对某事的猜疑是否具备充足的证据。比如:你在猜疑别人是否议论你时,应首先回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中自己是否引起过什么事端,在参加谈话的人中是否有人在近期与你发生过争执等。如果疑点很多,证据实在、确凿,你应设法找到其中的一两个人核实情况,坦率交换意见。如果证据模糊不清,主观推测、演绎过多,甚至带有很强的幻想色彩,你就该尽快否定自己的猜疑,用暗示法提醒自己:“管它呢,别想那么多,”“别把人家想得太坏,”“即使人家在议论我又有什么了不起呢?”等等。当你通过几次验证后发现,自己的每一次猜疑都不是事实真相时,你就有可能从猜疑别人转化为猜疑自己,也就是猜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虽然此时你仍处于猜疑之中,但对自己的猜疑却在帮助你从病态猜疑中迈出了一步。

当然,克服病态猜疑的最好办法,不是在反常思维发生后消除它,而是在发生前防止它,使猜疑信号刚刚出现后很快能用理智抑制它,阻止它向前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会知人、知己,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性格特征、处世方法等在短时间内做出大体准确的判断。当你知道某人为人正直、诚恳,很少说别人坏话的脾气后,就不会怀疑他在背后议论你。当你能正确估计出自己在周围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留给别人的印象后,也不会随便猜疑别人是否跟自己过不去了。

此外,还要注意尽量不听信流言,对小道消息或通过不正当渠道传来的、似是而非的事,只能抱着参考的态度听,不能以此作为你的判断依据。在了解某件事时,也最好多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全面分析,避免偏听偏信,引起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