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唐狄公案
2385700000021

第21章 扬州一梦

扬州城外,青山绿水,翠绿如烟,一派妩媚天成之象。

丫头看到这一切欢喜得如同一只小鹿,四处乱跑。

马荣与乔泰亦是对着这一片佳景指指点点,喜上眉梢。

狄公却似乎并不着急欣赏这一派江南美景,不疾不徐地领着众人像一个方向走去。

狄公这次告假回乡祭祖,带上了丫头,实际上也是有几分炫耀的意味。狄府上下不缺男丁,但女儿却是少之又少,丫头一时间在众人中成了宝贝。

在家乡太原盘桓了一月有余,狄公准备回转成都,见假期未满就决定取道江南,一来是想包览一下江南秀色,二来也是想让丫头长长见识。

“大人,您要往何处去?这天是有些晚了,若再不着紧些,到时误了进城的时间可就得宿在城外了!”马荣催促道。

“不急,所谓的游览就是慢慢地行走,哪有急行军的道理?而且我还要去一个地方。”

“马荣哥,我一个小孩子都不怕露宿在外,难道你害怕不成?”丫头跑过来扮了个鬼脸。

“你这小丫头,还不是为了你!我怕你露宿在城外才这么说的!”马荣忿忿地嚷道,众人一时大笑。

一行人随狄公走到一处花木扶疏的断墙之外,这里似乎是什么地方的遗迹,远郊荒宅。从断墙向里望去,只见庭院深深,遍地断壁残垣,青草绿曼已经爬满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以它们的欣欣向荣来昭示这里的物是人非。

院落的旁边有一条小溪,波光潋滟。夕阳映照下,水色间浮跃跳动着几条橙黄的波光,几只白鹅正在那里悠闲地畅游。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丫头见了此景脱口背了一首诗。

“丫头,你可知道此诗是何人所为?”狄公问道。

“相传是骆临海(骆宾王世称骆临海)七岁所作。”

“不错,丫头书读得不错。骆临海七岁能诗,有‘神通’之称,年少成名,虽然参与了徐敬业的谋逆,但是陛下对他的才华仍然是赞赏有加的。当年陛下看到他的文章(即《讨武氏檄》)曾感叹:‘宰相安得失此人?’后来在讨伐之时,陛下也曾千叮万嘱尽量活捉于他,但是他却死于扬州。”

“大人,我记得那是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徐敬业被贬为柳州司马,赴任时途经扬州,便和同被贬官南方的唐之奇、骆临海、薛璋等人,一起策划起兵谋反。他们指使人诬告扬州长史徐敬之谋反,徐敬业自称扬州司马,组织囚犯、工匠、役丁数百人,占有扬州。陛下令左玉玲卫大将军、李孝逸等率兵三十万讨伐徐敬业。十一月,徐敬业败逃,部将王那相杀徐敬业后投降,而骆临海与乱军之中下落不明。”乔泰接言道。

“是啊,既然说到了此处,你们能否猜出此地是什么地方?”

“某非……某非此处与骆临海有关?”

“不错。这里就是最后发现骆临海的地方。”

“这里?”马荣一派茫然地打量四周,“他不是兵败被杀吗?”

“不是,马荣弟,这个人的下落可是一个迷啊。有人说他与徐敬业兵败同时被杀;有人说他适应了自己所作的‘倏忽转风生羽翼,臾须失浪委泥沙’(《帝京篇》)一句投江而死;也有传说当时的将领只是杀了和他与徐敬业很像的两人,函首以献,而他们亡命不知所终。说法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是从那以后,世间就再也不见他的诗作流传了。不过此处真的是最后发现骆临海的地方吗?”乔泰茫然四顾,若有所思。

“呵呵,也许这里就是世间那不同说法的其中之一而已。既然到了,我们还是进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分开野花与垂柳,脚踏青苔绿草,众人走进了这个封尘多年的院落。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只听得有人喃喃地吟道。原来狄公一行人并不是唯一的访客,院内废墟中已经有一个人。那是一位老僧,在暮霭之中静静地站立于院落的一片废墟之前。

“庭院深深,似乎锁了些前尘往事在其中啊!大师,我等有礼了。”

“逝者如斯,早已化为白云苍狗;物是人非,却愿一切能长留人间。世间事,不都是如此吗?施主有礼了。”

“大师怎会来到此处?莫非,也像我们这样因找寻骆临海的遗踪来到此地?”丫头好奇地问。

“多年前贫僧曾经到过此处,如今四海云游,故地重访而已。小施主,看到眼前一切,贫僧只能想到两个字而已。”老僧微微而笑。

“哪两个字呢?”

“无常。”

丫头摇了摇头,她不是很明白,狄公微笑着抚了抚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