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2386500000014

第14章 心理问题的表现(1)

不要自寻烦恼

每个青年人都会有烦恼,而且是各式各样的烦恼。德国大诗人歌德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仅仅是讲了青年人在爱情上的烦恼。

除开由恋爱、婚姻和家庭方面所引起的烦恼外,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上,青年人还会遇到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形形色色的烦恼。这些烦恼有时“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你的心灵,使你心烦意乱;有时烦恼会象蛀虫一样,无止休地啃蚀着你的心灵,使你陷进痛苦深渊中,无力自拔。

正常的烦恼大部分是“事出有因”的,你总是会找到产生烦恼的原因来。除开心理失常的人之外,正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地烦恼。但是,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看,所谓“烦恼”,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找上门来,“包揽”到手的,因而烦恼有强烈的“主观性”,并且可以防止和避免。

为什么说烦恼大都是“自找”的呢?因为烦恼是主观上的一种情绪体验。比如说,你感到烦恼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讲,就未必会同样地产生烦恼的情绪体验;反过来说,别人感到烦恼的,你也未必会同样地感到烦恼。擅长写幽默小说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我知道的烦恼很多。但却大部分都始终没有发生!”这也就是说,何必去多想烦恼,何必去自寻烦恼?

人们感到烦恼的事情,往往是没有发生的事情,甚至事实上不至于发生的事情。你可以想一想,一个人若是处于危险的情境中时,他会更多地想他所认为的烦恼事情吗?如果一个人紧张忙碌地做一件事,他是不会感到烦恼的,也可以说,他“顾不得”烦恼了。因而,烦恼是可以避免的、可以排掉的。我劝青年朋友们最好不要养成“如果……我会怎么样?”的思想习惯,不要把你的心力浪费消耗在不准备去处理、或者不需要处理应付的情境上面。

过去的已经过去,“俱往矣,还看今朝”。未来的还未发生,何必去学杞人忧天!将来的路要从现在站着的脚下走起。请你不要让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的消极情绪腐蚀你的心灵;也不要为未来而忧心忡忡,睡卧不宁。我劝你做一个情绪开朗的乐天派,做一个面对实际的现实主义者;消除你千般万种的消极恶劣情绪,超脱一点,实际一点之后,你会感到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你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品尝烦恼的滋味。

如果我劝你说,请你记住:记忆心理学中有“遗忘”这一环节,你可以忘掉你的烦恼,把烦恼从你的记忆中抹掉,不要让烦恼沿袭成习性;当你已习惯地烦恼不休的时候,你也不必为烦恼的习惯而再烦恼,随它去!它会自行消灭掉。你也许对我这样一段劝告,报之以惨淡的一笑说:啊,我偏偏忘不掉!是的,记忆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律:有意的遗忘很困难,比如,我们想有意地忘掉某件事,但却经常是偏偏想起它。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人们劝你说“忘掉他吧!”或者“忘掉她吧!”可你却偏偏苦恼地、执拗地忘不掉这个他或她。那么,怎么办?我当然不会劝你一定去“另找新欢”,你可以把你的精力投放到其他方面去,转移掉这个“忘不掉”的人。因为人生的道路是既漫长而又广阔的,等待着我们去做出贡献的工作太多太多,而时间又是少得极其有限,如果你一再地被烦恼所干扰,那就会使你误了车,甚至是误了末班车,而这趟车将载运你驰向成功之路。

怎样解除烦恼?从心理健康学上看,有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参考。

(1)把你认为使你烦恼的事情,一一地记下来,分析处理。比如说,如果是一件必须加以抉择的事,你不妨把正面的和反面的理由都写下来,然后考虑怎样处理为好,“如果这件事发生,我便这样地做;如果那件事发生,我便那样地做。”

如有可能立即付诸实践,最好是立即了事。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味地拖延下去。比如说,决定要写一封信,与其今晚愁思一夜,不如当晚写好后,可以赢得一夜好眠。不要把你的精力白白地浪费掉,消耗成为生活的阻抑力,而要珍惜地把精力变成生活的原动力。

(2)不要回避可能使你烦恼的事情。正视烦恼之事,平心静气地去考虑,积极努力地去解决。对所能预料的事,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不能预料的事,做好思想准备,以饱满热情和充分信心去迎接它。

比如说,你要去攀登一座高山。在没到这座大山之前,没有必要过多地去想它,待到你真的到达了山脚下,你往往会发现有你想象不到的可供攀登的路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鲁迅在1925年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穷途,还是我幸而没有遇着。”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心理学实验:让心情快乐和心情悲哀的两批人,朗读关于一个胜利者和一个失败者的故事。结果发现:心情快乐的人,最关心胜利者的结局;而心情悲哀的人,最关心的是失败者的命运。于是科研人员就此得出结论说:悲观的人倾向于低估对自己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价值意义;他们回想起来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令人伤感的,这样也就使他们更加颓废、忧郁、烦闷。因此,我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乐观主义的信念,切勿自寻烦恼。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摆脱消极的烦恼情绪。

重复、单调、乏味的后果

“厌烦”,或者“厌倦”,是心理疲劳的一种情绪表现。因而,也可以把厌烦叫做“精神疲倦”。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厌烦感?为什么有些人厌烦感比较严重?这些都可以从心理疲劳上查找原因。

现代工业心理学,把厌烦看成是妨碍提高工作效率的大敌,于是,研究怎样消除厌烦心理,就成为提高工效的重要心理条件。心理健康学认为厌烦是腐蚀心灵的蛀虫,一个人如若长期地恹恹无生气、没完没了地感到精神疲倦,最终的恶果会导致这个人失去生活的活力,感到兴味索然、精疲力尽,严重的甚至会轻生自杀。

厌烦感因人而异,也会因时间、地点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你感到厌烦的事情,别人不一定会厌烦;你对同样一件事,此时此刻感到厌烦,但换了一个情境后,却不一定会产生厌烦。因而引起厌烦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精神医学家们认为,引起厌烦感的原因,可以大体上归纳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

(1)外在的原因。主要是指由于重复性的、单调性的、乏味性的工作所引起的精神不佳状态。比如说,当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的时候,就往往会引起厌烦感。这里所谓的“缺乏兴趣”,很可能就是由于感到工作单调乏味,对天天重复老一套感到烦腻。

同样地,象美味佳肴、游览胜地、奇妙书刊等等,曾经使人感到兴趣的事物,如果一再重复,也会引起厌倦情绪。厨师、导游者、图书馆员,几乎天天都品尝、欣赏他们已经熟悉了几年以至几十年的“佳肴”、“胜地”、“奇书”时,也会有朝一日对这些外部刺激物感到心烦、不快、疲倦。

也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个人对他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困难的时候,也往往会暂时性地引起厌烦感。比如,变换新工种后一时适应不了,工作效率低,事倍功半,也会觉得很累、很烦。这种厌烦比较容易解决,慢慢熟悉、逐渐适应习惯了以后,厌烦感就会逐渐地减弱以至消失,如果仍旧解决不了厌烦感,大不了换一下工种,也就会消除厌烦的感觉。

以上是厌烦感的外在的、客观的原因。解决这类厌烦感比较简单、容易,只要调整、改变外在客观的因素,厌烦感便会自然地消除。

(2)内在的原因。这类厌烦感和上面谈的情况不同,有些人干什么工作都有一种无力的、或者说是乏力的感觉。

为什么会产生无力感?虽然有可能和身体的某些器官发生病变有关,但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说来,往往是由内发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的;有时也可能是因为对周围环境产生过敏反应所造成的。比如,季节变化、照明强弱、通风设备,以及气温、湿度等等原因引起了心理上的疲劳感觉。比如,久在阴暗潮湿、闷不通风又噪声不绝的车间工作,工作效率能高、情绪能不厌烦吗?孤灯如豆、光线不足,不仅伤害视力,也使人沉闷厌烦。甚至单调无变化的、没完没了地重复刺激,也往往都会造成厌烦。比如说,黄梅季节、秋雨连绵、淅沥不停、“秋风秋雨愁煞人”,有谁能不感到愁闷厌烦呢?有位老奶奶每天在你的耳边唠叨个不停,你也会感到厌烦吧!?

上面讲的一些厌烦表现,几乎都是属于正常的厌烦。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看,有些人的厌烦是由于精神贫乏、内心空虚所引起来的。产生这种厌烦感的生理机制,简单说来,就是由于大脑缺乏外界的刺激,而经常处于“休息”的状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是丰富多彩,那么他的厌烦情绪就会越少,因为他们会用很多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来填补他(她)的心灵和余闲时间。例如,在我国深圳,现在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生活在这样气氛中的人们,厌烦感就会很少。

由此可见,这里所讲的这一类厌烦感是和缺少期望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有所期待、有所希望、有所追求的话,那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兴奋中心,使他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不会产生厌烦感。临床观察证实:病情严重的人,通常不会觉得厌烦,因为他总是在期望病情好转、早日痊愈;相反地,那些病快治愈的人,却常常感到烦不可耐。

综上所述,消除由心理原因所造成的厌烦感办法,可以列出下面几点:

①理想、信念不可缺。如果一个青年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总是觉得前途渺茫,没啥“奔头”,那他(她)必然地会感到终日里恹恹无生气。中国有句俗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当然是贬意的俗语,指责混日子过的人。如果你连每天敲钟的欲望都丧失了,还能不感到厌烦吗?

②身体锻炼很重要。“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之中”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说来,身体衰弱、病魔缠身,而又失去生活奋斗目标的人,往往会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有个别的人,因为禁受不住痛苦不堪的慢性病折磨,以致生活乏味,失去生的意志。当然,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志青年没有被病残所吓倒,他们顽强拼搏而励志成材,这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

③生活充实有意义。一心要为社会进步发展而竭尽全力贡献才智,为大众幸福而赴汤蹈火奉献汗水与热血的青年人,他们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不会感到厌烦的。相反的,我看到一些乌合之众的青年团伙,由于缺少远大理想的精神支柱,生活目标只是吃喝玩乐,往往因为相互鬼混得烦腻了,因而长久不了,一哄而散,也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把生活安排得更加充实些!更加富有社会意义些!

心理上的“三无状态”

在我们周围,也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对人、对事表现得很冷淡、不热心,甚至冷酷无情。这在病理心理学上叫做“情感淡漠症”。“情感淡漠”虽说也是一种情绪体验,不过这种体验大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

情感淡漠在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的区分;情感淡漠的形成与发展原因,也包含有病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在内。

在国外,现在有些青年心理学家,他们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有为数不算少的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的状态。

所谓“三无”,简而言之,就是无情、无力、无心(心思)。这也就是说,他们无动于衷、缺乏活力和漠不关心。这些多年专门从事研究青年心理学的专家们呼吁,生活在现代化社会里的青年,应该警惕这种心理上的“三无状态”。

“情感淡漠”的青年,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呢?

(1)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缺乏生命的活力,整日里有气无力,失去了“和现实的活着的联系”。

“和现实的活着的联系”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为“和现实的有生命的接触”。这句话诞生于帝俄时代所属波兰的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明考夫斯基的一句名言。我觉得他说的这句话,也就是中国古语“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之意。明考夫斯基解释说,情感淡漠的人是自闭性的、自我封锁的。我认为,这类青年大部分是因为心灵上曾经遭受过种种挫折、打击或创伤,于是心灰意冷,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对人对事都感到索然无味。他们的心“冷透”了,躯壳虽存、“灵魂”已无,心灵空虚至极。

(2)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应。这是一种另外形态的情感淡漠症。在生活中通常可以看到,有些青年行为正派,并不胡作非为,但他们却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病症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却失去对于学习的热情,或者失去了对于社会的关心;他们持续地过着一种自认为“超然”的脱离现实的生活。

然而这类青年并不象精神病患者那样,他们的智力和品格相当好;他们也不象某些神经病患者那样内心惴惴不安、心理紧张不宁。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类型的情感淡漠青年,只是一种表现在行为上的障碍或阻抑,他们是神经症的“预备队员”。比如,有些青年自认为很“老练”、很“成熟”、“看破红尘”,他们斗志减退,不想靠自己的奋发努力而改变现状,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病理心理学家认为,对这类青年的“医治”是相当棘手的,比起前一种类型的情感淡漠者,更加麻烦、费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使他们“死灰复燃”,重新燃烧起生命的火焰,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帮助这类青年朋友寻找回来他们失去的精神乐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学习法”,希望他们不妨一试。

有很多情感淡漠的青年,用读书、学习的办法,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热情起来、积极起来。因而,“读书学习法”,被病理心理学家和青年心理学家们一致赞誉肯定,认为它是治疗心理空虚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什么“读书学习法”会发挥这样大的效用?因为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帮助情感淡漠青年看清前进的目标,在精神上找到寄托,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一心扑在有意义的事业上去。因而在他们养成读书习惯之后,就会改变心理上的“三无”状态,精神生活充实了,生活也就不会再显得乏味。显然,因为有了知识之后,就会找到理想这一精神支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

在黑暗的旧社会,很多杰出人物在祖国处于忧患中,也苦闷过、彷徨过。但是他们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用科学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等)充实与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又用这些知识奋发有为地造福于人群。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列宁时写道:“书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那种浩繁的工作当中,书给了他知识,而这些知识又被他出色地掌握住;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